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AFLP技术分离辣椒mtDNA中与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片段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智明 胡开林 +1 位作者 陈晓莹 乔爱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4,共5页
采用AFLP技术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北A’、相应保持系‘北B’及其杂种F1的m tDNA进行了比较分析,获得了9条差异谱带,对全部差异谱带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序列同烟草NADH脱氢酶亚基1和核糖体蛋白L2基因、矮... 采用AFLP技术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北A’、相应保持系‘北B’及其杂种F1的m tDNA进行了比较分析,获得了9条差异谱带,对全部差异谱带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序列同烟草NADH脱氢酶亚基1和核糖体蛋白L2基因、矮牵牛线粒体嵌合基因nad4L-orf25等核苷酸序列存在90%以上的相似性。推断这些差异片段可能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DNA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明磊 詹玉丝 +1 位作者 陈晓 樊红杰 《辣椒杂志》 2008年第3期34-37,共4页
以5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材料为研究对象,对AFLP反应体系中的DNA用量、酶切连接时间、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了适宜辣椒作物的AFLP反应体系。研究结果:酶切连接反应中,基因组DNA适宜用量为100ng,反应... 以5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材料为研究对象,对AFLP反应体系中的DNA用量、酶切连接时间、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了适宜辣椒作物的AFLP反应体系。研究结果:酶切连接反应中,基因组DNA适宜用量为100ng,反应时间是6h最为合适,预扩增产物适宜稀释倍数在30~50倍时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AFlP反应体系 优化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种质资源PMMoV抗性基因检测与抗性鉴定
3
作者 陈建分 曹振木 +6 位作者 秦于玲 申龙斌 刘维侠 朱丹 吴怡婷 刘子记 王旭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2-690,共9页
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病原体之一,目前已报道的PMMoV包括P_(0)、P_(1)、P_(1,2)、P_(1,2,3)、P_(1,2,3,4)五种致病型。辣椒轻斑驳病毒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病原体之一,目前已报道的PMMoV包括P_(0)、P_(1)、P_(1,2)、P_(1,2,3)、P_(1,2,3,4)五种致病型。辣椒轻斑驳病毒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开展抗病育种是防治该病毒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明确了感染海南儋州辣椒种质资源圃的PMMoV为P_(1,2)致病型,为了筛选抗PMMoV的辣椒种质资源,以110份种质为材料,利用已报道的与L^(3)连锁的分子标记对辣椒种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110份材料中共检测到46份辣椒种质含有与L^(3)连锁的分子标记。采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含有抗性分子标记的46份辣椒种质接种PMMoV P_(1,2)致病型进行抗性鉴定。接种5 d后调查局部症状,接种20 d后调查系统症状,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不同的辣椒种质在抗病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各种质的病情指数在8.86~60.00之间,对PMMoV P_(1,2)致病型表现高抗(HR)的种质为CF19-34m和19FB6-1;表现抗病(R)的种质为CCJ93-1;表现中抗(MR)的种质包括17YB32、17SCa28m、15SM39-2、14SM555×14SM1、14SM567-2、14SM526-1、14SM565-1、14SM502-1、14SM519-1、14SM504m、14SM503m、14SM519-3、14SM518-2、14SM519-2、CCJ52-1等34份;表现感病(S)的种质包括14SM514m、CCJ22-1、CCJ113-2、CCJ135-1、CCJ157-1、L537-1m、L545、CCJ87-2、CCJ133-1,获得的高抗、抗病、中抗种质占总鉴定材料的80.43%。本研究结果为创制抗辣椒轻斑驳病毒种质资源和培育抗性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PMMoV 分子标记 抗病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距离和配合力预测辣椒辣度杂种优势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立东 刘亚婷 +5 位作者 邱胤晖 林淑婷 尚伟 李永清 张锐 钟柳青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80-2590,共11页
【目的】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GBS)技术估算辣椒亲本间的SNP遗传距离,并通过配合力分析,预测杂交后代辣度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为高辣度辣椒新品种的亲本选配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1个辣椒自交系为亲本材料(母本A1~A5... 【目的】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GBS)技术估算辣椒亲本间的SNP遗传距离,并通过配合力分析,预测杂交后代辣度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为高辣度辣椒新品种的亲本选配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1个辣椒自交系为亲本材料(母本A1~A5,父本B1~B6),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NCⅡ)配制30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5个辣度相关性状[二氢辣椒素、辣椒素、辣椒素总量、斯科维尔指数(SHU)和辣度]进行测定,并对各性状的SNP遗传距离、配合力和杂种优势间的相关分析。【结果】通过Illumina测序共获得20.0 Gb原始数据,有效数据为19.9 Gb,Q20平均97.3%,平均GC含量36.59%;通过比对共获得1671621个SNP位点,1732641个SNP变异位点;11份辣椒亲本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299~0.4762。辣椒各辣度相关性状普遍存在杂种优势,A5×B6的二氢辣椒素、A5×B1的辣椒素及A5×B3的辣椒素总量、SHU和辣度杂种优势最明显。不同亲本的不同辣度相关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差异较大,其中A5的辣椒素和B6的二氢辣椒素具有较高的GCA效应值,二者配制的杂交组合A5×B6(二氢辣椒素)、A5×B1(辣椒素)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最高,表明亲本之一具有较高GCA效应值易组配出SCA效应值较高的杂种后代。各辣度相关性状的SCA与杂种优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相关系数为0.466~0.782,而GCA与杂种优势相关性较弱或呈负相关;二氢辣椒素、辣椒素总量、SHU和辣度的杂种优势与SNP遗传距离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82~0.579。【结论】利用SNP遗传距离和SCA预测辣椒辣度相关性状杂种优势是可行的,但还需考虑亲本间的GCA。因此,在对辣椒辣度相关性状杂交组合预测杂种优势时,可将配合力与遗传距离相结合,以配制辣度更高的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度 遗传距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简化基因组测序(G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CaWRKY39基因克隆及其酵母单杂交pGADT7载体构建
5
作者 夏玉琪 郑贤涛 +1 位作者 武士波 刘雅婷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45,共7页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番茄斑萎病毒(TSWV)极易造成其巨大的生产损失,亟需有效的防治策略。前期研究发现,辣椒转录因子CaWRKY39在TSWV侵染下特异性高表达,推测其可能在辣椒抗TSWV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辣椒‘萧新19’叶片...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番茄斑萎病毒(TSWV)极易造成其巨大的生产损失,亟需有效的防治策略。前期研究发现,辣椒转录因子CaWRKY39在TSWV侵染下特异性高表达,推测其可能在辣椒抗TSWV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辣椒‘萧新19’叶片中克隆了CaWRKY39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aWRKY39的CDS全长为1 035 bp,编码一个由344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为38 570.53 Da、理论等电点为9.59的稳定疏水蛋白,该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构成,占比为60.76%。系统进化分析发现CaWRKY39蛋白与棉花GhWRKY39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表明两者功能可能具有相似性。为进一步验证CaWRKY39对相关抗性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采用RT-PCR技术扩增CaWRKY39基因CDS序列,利用NdeⅠ、EcoRⅠ双酶切,并通过无缝克隆的方法成功构建了酵母单杂交表达载体pGADT7-CaWRKY39。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CaWRKY39转录因子参与辣椒抗TSWV病毒的分子机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CaWRKY39 生物信息学分析 酵母单杂交pGADT7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植株性状Hayman双列杂交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邹学校 张竹青 +3 位作者 陈文超 戴雄泽 马艳青 李雪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用辣椒(Capsicam annuum L.)6个亲本,按(1/2)n(n-1)双列杂交法配制15个杂交组合,用Hayman双列杂交分析法估算了5个植株性状的遗传参数。Wr对Vr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侧枝数、株高、株幅、主茎高和首花节位的遗传都符合加性-显性模型。Wr+V... 用辣椒(Capsicam annuum L.)6个亲本,按(1/2)n(n-1)双列杂交法配制15个杂交组合,用Hayman双列杂交分析法估算了5个植株性状的遗传参数。Wr对Vr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侧枝数、株高、株幅、主茎高和首花节位的遗传都符合加性-显性模型。Wr+Vr与Y r间相关分析表明,侧枝数、株高、株幅、主茎高呈负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小的Wr+Vr值;首花节位呈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大的Wr+Vr值。遗传参数估算表明侧枝数、株幅、主茎高和首花节位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更加重要。株高的遗传中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都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双列杂交 植株性状 遗传参数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药培养建立辣椒DH纯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晓 詹玉丝 +5 位作者 徐小利 齐卫强 常高正 郅玉宝 易明林 吕淑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2-55,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 ,基因型是影响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率的主要因素 ,激素是影响辣椒胚状体诱导率的重要因素 ;0 .1mg/L的 2 ,4-D和 0 .1mg/L的KT配比适合大部分辣椒基因型成功出胚 ,且出胚率较高。在不同的时期接种 ,相同基因型胚状体的... 试验结果表明 ,基因型是影响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率的主要因素 ,激素是影响辣椒胚状体诱导率的重要因素 ;0 .1mg/L的 2 ,4-D和 0 .1mg/L的KT配比适合大部分辣椒基因型成功出胚 ,且出胚率较高。在不同的时期接种 ,相同基因型胚状体的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添加活性炭能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 ,在 0 .2 5 %~ 0 .5 %的浓度区间内得到的诱胚率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DH纯系 花药培养 基因型 激素 接种时期 活性炭 胚状体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24-表油菜素内酯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闫小红 胡文海 +4 位作者 曾守鑫 余盼辉 黄丹 黄鲁 曾志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3-568,共6页
以华椒15号辣椒种子为材料,采用浸泡法和添加法2种方法,研究低温(15℃)胁迫下不同质量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1~1.0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EBR对辣椒种子发芽势没有显著影响;浸泡法中... 以华椒15号辣椒种子为材料,采用浸泡法和添加法2种方法,研究低温(15℃)胁迫下不同质量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1~1.0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EBR对辣椒种子发芽势没有显著影响;浸泡法中,0.001~0.100mg/L的EBR对辣椒种子的萌发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0.050mg/L时促进作用最强,发芽率达44.00%;添加法中,在设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EBR对辣椒种子的萌发率产生抑制作用,1.000mg/L时抑制作用达差异显著水平。浸泡法和添加法中,0.001~1.000mg/L的EBR对辣椒幼苗的根长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1.000mg/L时抑制作用最强。浸泡法中,0.010~1.000mg/L的EBR对辣椒幼苗的苗高产生显著促进作用,0.050mg/L时促进作用最强,平均苗高为1.82cm,比对照高0.62cm;而添加法中,EBR对辣椒幼苗的苗高不产生显著影响。浸泡法中,0.001~1.000mg/L的EBR对辣椒幼苗的鲜质量和干质量不产生显著影响,而添加法中,EBR对辣椒幼苗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表油菜素内酯 辣椒 低温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硬度辣椒品系果实组织结构观察与细胞壁物质含量测定 被引量:17
9
作者 程杰山 沈火林 +4 位作者 杨学妍 李玫瑰 于岩 连序海 孙秀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0-156,共7页
选用5个不同硬度的辣椒品系,分别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进行果实硬度和细胞壁物质原果胶、可溶性果胶以及纤维素等含量的测定,同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时期果实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硬度品系果实带皮硬度与果肉硬度之间... 选用5个不同硬度的辣椒品系,分别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进行果实硬度和细胞壁物质原果胶、可溶性果胶以及纤维素等含量的测定,同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时期果实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硬度品系果实带皮硬度与果肉硬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硬度下降过程中,果实组织结构变化很大,硬度越小的果实,组织结构变化越剧烈;原果胶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变化对405和409等灯笼椒类型品系的果实硬度可能有较大影响,而纤维素含量变化对529等尖椒类型品系可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硬度 组织结构 果胶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作模式对辣椒养分利用、主要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祖艳群 胡文友 +2 位作者 吴伯志 湛方栋 李元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2-416,共5页
在云南省丘北辣椒示范区对辣椒.花生、辣椒.大豆和辣椒-玉米间作模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间作系统中辣椒叶片N、P和K含量均显著高于辣椒单作,其中辣椒-玉米(10:2)间作系统中辣椒叶片N、P和K含量分别比单作增加12.9... 在云南省丘北辣椒示范区对辣椒.花生、辣椒.大豆和辣椒-玉米间作模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间作系统中辣椒叶片N、P和K含量均显著高于辣椒单作,其中辣椒-玉米(10:2)间作系统中辣椒叶片N、P和K含量分别比单作增加12.93%、5.17%和22.64%。与辣椒单作相比,辣椒间作显著提高了盛果期辣椒的株高和单株结果数,提高幅度分别为1.57%-20.89%和3.06%-307.52%;有效控制了辣椒病毒病、疫病和烟青虫的发生,控制效果分别达24.01%、6.87%~23.80%和4.31%~36.40%;辣椒间作显著提高了辣椒的生物量和产量,辣椒产量的增幅为9.73%-53.52%,起到了明显的增产、增值效果。初步筛选出的辣椒-花生(15:5)、辣椒-大豆(8:2)和辣椒.玉米(10:2)三种辣椒间作模式供进一步生产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间作 养分利用 病虫害控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辣椒根系特征及根际土壤酶活性与青枯病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业霞 付玲 +3 位作者 艾希珍 张宁 王洪涛 姬德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3-968,共6页
以‘卫士’辣椒为砧木,‘新丰2号’为接穂嫁接,通过人工接种青枯病菌研究嫁接和自根辣椒根系特征、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嫁接辣椒的抗病机理.结果显示:接种青枯病菌前,嫁接辣椒的根系重量、总长度、总体积、表面积、根尖... 以‘卫士’辣椒为砧木,‘新丰2号’为接穂嫁接,通过人工接种青枯病菌研究嫁接和自根辣椒根系特征、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嫁接辣椒的抗病机理.结果显示:接种青枯病菌前,嫁接辣椒的根系重量、总长度、总体积、表面积、根尖数和分叉数均显著高于自根苗,根系活力、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和比例,以及根际土壤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脱氢酶)活性也明显高于自根苗.接种青枯病菌后,嫁接辣椒的根系受伤程度较自根苗轻,根系重量、总长度、总体积、表面积、根尖数和分叉数的降低幅度均显著小于自根苗,根系活力、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放线菌比例及土壤酶活性明显大于自根苗.研究表明,嫁接辣椒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增强,根际土壤放线菌比例增加及酶活性提高是其青枯病抗性增强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 青枯病 微生物 土壤酶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果实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邹学校 张竹青 +3 位作者 陈文超 戴雄泽 马艳青 李雪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7-501,共5页
以6个辣椒品种并按(1/2)n(n-1)双列杂交法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为材料,根据Hayman分析法估算了辣椒果实5个性状的遗传模型和遗传参数。结果显示,果长、果肉厚和结果数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果宽和单果质量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以6个辣椒品种并按(1/2)n(n-1)双列杂交法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为材料,根据Hayman分析法估算了辣椒果实5个性状的遗传模型和遗传参数。结果显示,果长、果肉厚和结果数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果宽和单果质量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还存在显著上位性效应。遗传参数估算表明,5个果实性状遗传是以加性效应为主,但不同果实性状显性效应有较大的差异,果肉厚的显性效应最大,其次是果长和结果数,果宽和单果质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双列杂交 果实性状 遗传参数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群体染色体倍性构成的多样性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斌 赵泓 +3 位作者 耿三省 张宝玺 张月云 刘凡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和染色体计数法对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群体的染色体倍性构成情况进行了鉴定。显示了花药培养再生株中染色体倍性构成的多样性。观察到染色体倍性在不同检测组织器官中的差异现象,说明对同一材料不同器官进行倍性检测...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和染色体计数法对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群体的染色体倍性构成情况进行了鉴定。显示了花药培养再生株中染色体倍性构成的多样性。观察到染色体倍性在不同检测组织器官中的差异现象,说明对同一材料不同器官进行倍性检测以确定植株倍性的必要性,以及植株上部器官的染色体倍性对于结籽能力的决定性。观察到再生株中个别细胞染色体的丢失现象。对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和染色体计数法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得出2种检测技术下二者的吻合度为0.95,并对流式检测技术中的偏峰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花药培养 倍性构成 流式细胞仪 染色体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料对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发宝 唐拴虎 +2 位作者 徐培智 陈建生 黄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47-49,共3页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非包膜(混合)型缓释肥料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等氮磷钾养分量条件下,缓释肥对辣椒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和改善品质效果,其中缓释肥2号作基肥一次性施用的肥效基本达到或超过常规分次施肥处理;与...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非包膜(混合)型缓释肥料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等氮磷钾养分量条件下,缓释肥对辣椒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和改善品质效果,其中缓释肥2号作基肥一次性施用的肥效基本达到或超过常规分次施肥处理;与一次性施用普通复混肥相比.产量可增加13.7%~24.6%,辣椒单果重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8.0%~12.4%和7.7%~8.4%,而对干物重和水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初步表明缓释肥2号在辣椒生产上应用,肥效较显著,且可比常规栽培减少追肥次数,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料 辣椒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苗期耐热耐湿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徐小万 雷建军 +4 位作者 罗少波 曹必好 陈国菊 李颖 王恒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4-890,共7页
以辣椒各生理指标的耐逆系数为衡量辣椒单项耐逆能力大小的指标,用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对辣椒不同品种(系)耐热耐湿性予以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将10个供试品种(系)按耐热耐湿由强到弱划分为4级:高度耐热耐湿(I)... 以辣椒各生理指标的耐逆系数为衡量辣椒单项耐逆能力大小的指标,用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对辣椒不同品种(系)耐热耐湿性予以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将10个供试品种(系)按耐热耐湿由强到弱划分为4级:高度耐热耐湿(I)、中度耐热耐湿(G、J、W、H)、不耐热耐湿(C、E、F、K)和极不耐热耐湿(D)。几种关于辣椒品种(系)耐热耐湿综合评价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利用耐热耐湿性的综合评价值与单项指标间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可以预测其他辣椒品种(系)耐热耐湿性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苗期 耐热耐湿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肥对丘北辣椒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湛方栋 何永美 +4 位作者 陈建军 祖艳群 李元 韩明珠 方其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44-1949,共6页
采用微生物培养法研究追肥对云南省丘北辣椒旺盛生长期、开花坐果期、盛果期和收获期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自生固氮菌、纤维分解菌、钾细菌、有机磷细菌和无机磷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丘北辣椒土壤微生物数量在旺盛生长期和收... 采用微生物培养法研究追肥对云南省丘北辣椒旺盛生长期、开花坐果期、盛果期和收获期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自生固氮菌、纤维分解菌、钾细菌、有机磷细菌和无机磷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丘北辣椒土壤微生物数量在旺盛生长期和收获期较多。追肥增加辣椒4个时期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自生固氮菌数量,开花坐果期的钾细菌和有机磷菌,除盛果期外的无机磷细菌数量,对丘北辣椒土壤纤维分解菌数量没有增加效果。在辣椒旺盛生长期和开花坐果期进行追肥,S5处理(基肥50%,2次追肥各25%加0.1%微肥)对丘北辣椒土壤细菌、自生固氮菌和钾细菌,S1处理(基肥50%,2次追肥各25%)对土壤放线菌,S3处理(基肥30%,追肥40%+30%)处理对土壤无机磷细菌,S4处理(基肥60%,2次追肥各20%)对土壤真菌数量有较好的增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肥 辣椒 土壤微生物 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及耐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文海 詹秀花 +2 位作者 闫小红 王旭明 黄黎锋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8-914,共7页
报道了干旱胁迫下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辣椒幼苗叶片H2O2和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耐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0.1μmol·L-1EBR处理诱导了辣椒幼苗叶片H2O2含量的增加,并提高了SOD、APX、CAT、DHAR、MDAR和GR活性... 报道了干旱胁迫下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辣椒幼苗叶片H2O2和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耐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0.1μmol·L-1EBR处理诱导了辣椒幼苗叶片H2O2含量的增加,并提高了SOD、APX、CAT、DHAR、MDAR和GR活性;干旱胁迫下,EBR处理显著诱导了辣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并抑制了H2O2和MDA含量的上升;EBR处理也促进了c APX和MDAR等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以及WRKY3、WRKY6和MYB等转录因子的表达。由此认为,适宜浓度的外源EBR可能是通过信号分子H2O2调控辣椒叶片中WRKY和MYB等转录因子的表达以调控相关耐旱基因表达,增强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干旱造成的膜质过氧化伤害,从而增强了辣椒幼苗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干旱 24-表油菜素内酯 抗氧化酶系统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胡文海 闫小红 +1 位作者 李晓红 曹灶桂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9,共7页
以辣椒品种“超辣九号”为试材,采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0.1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辣椒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光... 以辣椒品种“超辣九号”为试材,采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0.1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辣椒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光合性能,导致干旱光抑制的发生。干旱胁迫既损伤了辣椒叶片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同时也对PSⅡ反应中心和受体侧造成伤害,阻碍了光合电子传递;干旱胁迫还导致单位叶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目(RC/CS)的下降,并降低了单位叶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捕获的光能(TRo/CS)和进行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同时诱导了单位叶面积热耗散(DIo/CS)的增加。这说明辣椒遭受干旱胁迫后启动了相应的防御机制,一方面通过PSⅡ的可逆失活减少光能吸收与传递,另一方面通过促进热耗散减少过剩激发能的积累。EBR处理改善了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PSⅡ受体侧的电子传递,缓解了单位叶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目的减少,优化了光合电子传递的进行,并维持相对较高的热耗散能力,从而减轻了干旱光抑制程度,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光合机构和光合性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干旱 24-表油菜素内酯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线粒体不育基因CoxⅡ和atp6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明华 邹学校 +4 位作者 霍金龙 文锦芬 朱海山 张竹青 赵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35-1940,共6页
以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704A、保持系9704B和恢复系9701(简称"三系")为材料,根据GenBank报道的茄科作物线粒体CoxⅡ和atp6基因编码序列分别设计引物,PCR扩增辣椒"三系"线粒体DNA目的基因片段,研究辣椒"三系... 以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704A、保持系9704B和恢复系9701(简称"三系")为材料,根据GenBank报道的茄科作物线粒体CoxⅡ和atp6基因编码序列分别设计引物,PCR扩增辣椒"三系"线粒体DNA目的基因片段,研究辣椒"三系"线粒体DNACoxⅡ和atp6基因的差异及与雄性不育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中扩增到两个基因的部分序列atp6-706和CoxⅡ-708,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986191和FJ986190,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分离的atp6-706和CoxⅡ-708片段与GenBank报道的茄科作物线粒体CoxⅡ和atp6基因的相似性高达95%以上;在保持系和恢复系中均未能扩增到任何序列,说明辣椒雄性不育系的CoxⅡ和atp6基因与保持系和恢复系在线粒体DNA水平上存在差异,这种结构上的变化暗示可能与辣椒雄性不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coxⅡ基因 atp6基因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甜)椒DUS测试技术和方法初探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海荣 吕波 +4 位作者 王加红 韦祝山 陈大虎 葛国军 顾晓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针对辣椒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详细介绍了测试性状的组成和描述、测试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对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的分析等测试流程,并对测试指南中叶形、果形等性状提出了修改建议。
关键词 辣椒 特异性 稳定性 一致性 DUS测试 甜椒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