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Wang Shipeng's People-oriented Thought
1
作者 Xiong Maoso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86-291,共6页
Wang Shipeng lived in a perio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hen national conflicts,class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problems were very serious.He insisted that the emperor should take the people as the foundation of h... Wang Shipeng lived in a perio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hen national conflicts,class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problems were very serious.He insisted that the emperor should take the people as the foundation of his country and local officials' administration be the critical factor in carrying out this people-oriented thought.Aiming at dealing with those phenomena which endanger the people's interests,Wang Shipeng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such as selecting virtuous competent officials,punishing merciless officials,being more cautious in passing sentences and relieving people's taxes burden and so on.Those measures were practiced in Wang's tenure of office.Wang's people-oriented thought had a high pertinence and reality in his period and was helpful in alleviating the conflicts and stabilizing the social situation.The economy was developed and so was the imperial court's cohesion.In spite of its limitation in protecting the rule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Wang's people-oriented thought made a great historical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南宋时期 社会问题 人民群众 经济发展 官员 凝聚力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理念的前符号特征与他者伦理
2
作者 占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5,共7页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理念有着明显的“前符号”特征且其中暗含一种不可还原、不具同一性的“绝对他者”。这种他者伦理解构了设计符号学所预设的形而上学条件,使得设计意义脱离了客观化和绝对化,并从根本上摒弃通过设计实现意义精确、...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理念有着明显的“前符号”特征且其中暗含一种不可还原、不具同一性的“绝对他者”。这种他者伦理解构了设计符号学所预设的形而上学条件,使得设计意义脱离了客观化和绝对化,并从根本上摒弃通过设计实现意义精确、高效传递的理论目标,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突出个体性和生命性的他者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thout thought 现象学 他者伦理 直观行为 符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内涵要素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剑英 卢新璞 +3 位作者 闫静怡 顾芳慧 仲西瑶 薛冬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2,96,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遵循,为公立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全新理论视野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公立医院一系列改革实践为医院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塑造形成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八大要素。北京某公立肿瘤专科医院紧...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遵循,为公立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全新理论视野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公立医院一系列改革实践为医院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塑造形成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八大要素。北京某公立肿瘤专科医院紧密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要义,积极开展探索实践,构建形成新时代全方位的医院文化建设体系和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公立医院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矿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金矿卷》研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登红 秦锦华 +2 位作者 王成辉 刘善宝 江彪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4,共15页
中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期次、分布和矿床类型极其复杂。中国金矿矿床类型包括2个一级类型,6个二级类型和13个三级类型;时间分布上,包括以燕山期为主的7个主要成矿期,并记录了复杂的多期复合叠加成矿作用;在空间上,金矿在不同构... 中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期次、分布和矿床类型极其复杂。中国金矿矿床类型包括2个一级类型,6个二级类型和13个三级类型;时间分布上,包括以燕山期为主的7个主要成矿期,并记录了复杂的多期复合叠加成矿作用;在空间上,金矿在不同构造单元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以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分布最为广泛,花岗-绿岩型金矿主要分布于太古宙克拉通-元古宙变质岩分布区(华北克拉通、滨太平洋域),产于沉积建造中的金矿床局限于黔桂滇交界、粤中地区、川西地区和秦岭地区。近年来,随着采选冶技术的进步、市场价格的变化和深部找矿的新发现,中国金矿勘查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一方面是一些低于1 g/t的低品位金矿也能得以开发,另一方面是1000 m深度以下的金矿也能被陆续探明,再一方面是斑岩型、矽卡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中金的规模越来越大并得以开发利用,形成了多个千吨级金资源基地。这些新进展新趋势,也指明了新一轮找矿行动的方向,既要继续寻找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加强矿集区勘查与产业基地建设,也要加强共伴生矿床中低品位金的综合回收和尾矿的综合利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突破现有思维格架,重点聚焦非传统矿床类型、成矿期次、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规律 成矿类型 找矿思路 勘查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预测中的任务分解效应:未来边界和思维焦点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史滋福 夏笔奇 +3 位作者 刘欣 陈火红 靳紫阳 彭玲艺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7,共11页
为探讨任务分解对时间预测的影响究竟是扩张效应还是收缩效应,以458名大学生为参与者,基于计划谬误理论的扩展模型,通过3个实验予以考察。结果发现,任务分解与否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其次,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短时... 为探讨任务分解对时间预测的影响究竟是扩张效应还是收缩效应,以458名大学生为参与者,基于计划谬误理论的扩展模型,通过3个实验予以考察。结果发现,任务分解与否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其次,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短时,分解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预测值显著长于不分解,且关注计划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长时,分解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预测值边缘显著短于不分解,且关注障碍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任务分解对时间预测存在影响,且该影响受到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的调节,即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短时,表现为任务分解的扩张效应;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长时,表现为任务分解的收缩效应。此外,当任务分解时,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可以通过思维焦点对时间预测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预测 任务分解 未来边界 思维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四十年来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健 卓贞梅 +3 位作者 刘特 杨宏昌 胡宇挺 陈伦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梳理体育教育思想的研究进展,有利于推进体育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知识图谱等方法,对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审视。在确定现有研究的核心主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已有研究的主要特征、... 梳理体育教育思想的研究进展,有利于推进体育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知识图谱等方法,对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审视。在确定现有研究的核心主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已有研究的主要特征、现存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研究聚焦于精英人物的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域外体育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及比较研究、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具体体育教育思想四个主题,体现出历时叙事与断代聚焦互补、整体构建与分支深化同步、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交织三个研究特征。纵览已有研究,仍存在基础理论研究匮乏、传承与创新研究不足、研究内容存有缝隙、研究视域尚需拓展、研究方法有待优化等问题。据此,提出未来研究展望:深化体育教育思想内涵探究,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多维视角比较研究,推动范式创新;优化质性研究方法运用,强化多元研究方法结合;广泛探索多维研究对象,重点构建群体思想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思想 学校体育思想 学校体育 传承与创新 精英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西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承梁 李志萌 +1 位作者 刘勇 黄以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生态环境领域创新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重大成果。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生态环境领域创新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江西考察调研,参加了江西代表团审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构成并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热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的非凡智慧和经验总结。未来,江西要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更好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更高标准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美丽江西 江西样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生态思潮的超越与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雨辰 黄俊溶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158,共8页
随着对西方生态思潮缺陷的认识,我国学术界提出了摆脱生态文明的西方霸权话语、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的任务。西方生态思潮虽然在具体理论观点上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其共同缺陷是秉承文化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 随着对西方生态思潮缺陷的认识,我国学术界提出了摆脱生态文明的西方霸权话语、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的任务。西方生态思潮虽然在具体理论观点上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其共同缺陷是秉承文化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否定发展中国家人民群众的环境权和发展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超越西方生态思潮和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创造性转化的结果。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目的和任务,决定了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建构应当在超越西方生态思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生态文明话语的争论,既具有捍卫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环境权和发展权的发展观功能,又具有促进全球生态治理和共同发展的境界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西方生态思潮 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符号形式的神话思维——卡西尔文化哲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瑜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9,共10页
符号形式是卡西尔哲学的核心概念,而他对神话问题的关注贯穿了他一生的学术写作。神话既作为一种封闭独立的符号体系,又是整个符号大厦得以不断建构的基石。人类文化生活的基本形式起源于神话意识。文章拟从三个方面解读卡西尔的“神话... 符号形式是卡西尔哲学的核心概念,而他对神话问题的关注贯穿了他一生的学术写作。神话既作为一种封闭独立的符号体系,又是整个符号大厦得以不断建构的基石。人类文化生活的基本形式起源于神话意识。文章拟从三个方面解读卡西尔的“神话思维”概念:一是神话思维作为符号形式的元形态即神话意识的原动力在人类精神的全部历程中一再地创造力量;二是符号形式与黑格尔“象征型艺术”的勾联即卡西尔文化现象学的维度;三是符号形式与康德“形式”概念的关系即揭示神话思维的先天性与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西尔 符号形式 神话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负能”到“赋能”:基于LLMs的思维链提示设计与教研AI智能体构建——以课堂教学智能分析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冬青 陈自力 +3 位作者 邵文豪 张粤芳 李赞坚 任光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7,125,共8页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能”。该文基于思维链提示逻辑,提出了教研AI智能体赋能课堂教学分析报告解读的构建框架,实现从数据解析到反馈生成的循环,并以此为导向模块化构建了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LLMs)的智能体框架,个性化开发教研AI智能体。通过63份真实报告数据,验证了“基于思维链提示的回复”相较于“基于LLM的普通回复”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前者在多项评价维度上均表现出更高的评分,尤其是在准确性、逻辑性和专业性方面具有显著提升。该文通过聚焦智能体在教研中的垂直应用,探索从数据负能到赋能转变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思维链提示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 循证教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教育范式的智慧教育研究——祝智庭教授智慧教育学术思想与生成逻辑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志贤 刘晓慧 +1 位作者 张义 宋博文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2,共8页
一门学科的代表人物通常是该学科体系发展的内核和风向标。基于CNKI数据库2012年12月至2024年8月祝智庭教授及团队发表的188篇文献,根据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演变的三大历史阶段,借鉴Rowe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通过涵化历史... 一门学科的代表人物通常是该学科体系发展的内核和风向标。基于CNKI数据库2012年12月至2024年8月祝智庭教授及团队发表的188篇文献,根据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演变的三大历史阶段,借鉴Rowe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通过涵化历史断面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勾勒了祝智庭教授智慧教育思想的学术素描,探讨了其学术贡献、学术特点及其智慧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祝智庭教授显著的学术贡献是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和方法论方面,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具有“同频、迭代、跨域、绵延”的学术特点。其学术思想的生成逻辑图景包括未来逻辑、技术逻辑、历史逻辑、政策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研究以期通过学科关键人物的研究窗口,展现我国智慧教育研究的发展历史和学术图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智庭 智慧教育 学术思想 生成逻辑 关键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分期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天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9,共11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分期依据,不应是哲学理论的变化和古代王朝的兴替,而应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理论即治国富民理论,也就是王道思想的发展变化。以治国理论是否成熟、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分期依据,中国古代思想史应分为五个时期:第一...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分期依据,不应是哲学理论的变化和古代王朝的兴替,而应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理论即治国富民理论,也就是王道思想的发展变化。以治国理论是否成熟、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分期依据,中国古代思想史应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五帝、夏、商、周、春秋九代约3000年,治国思想产生并成熟,主要成果为六经文本,这是“先王之道”时期;第二,春秋战国之交约80年,孔子师徒祖孙继承发展“先王之道”,创造孔学,这是“新王之道”时期;第三,战国子学约300年,两种“王道”均式微,各种新的治国理论竞相创造,这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期;第四,汉代至清代约2000年,汉学、理学、心学、朴学兼容并蓄,各有千秋,但始终以“新王之道”为思想理论的核心,这是儒学时期;第五,清末民国约50年,学者痛感国家民族危亡,遂愤而抛弃中国全部传统思想文化,这是全盘西化时期。如此分期,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脉络都十分清晰,学者考察现代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都比较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史 分期依据 分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唯物史观“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艳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学科建设发展,十分关心支持历史研究工作,明确了历史学科以及历史研究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史学事业繁荣发展创造了极其难得的时代条件、文化环境和比较优势。习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学科建设发展,十分关心支持历史研究工作,明确了历史学科以及历史研究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史学事业繁荣发展创造了极其难得的时代条件、文化环境和比较优势。习近平在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中提出“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的重要要求和目标指向,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史学精品力作,离不开唯物史观理论智慧的指引和启发。唯物史观理论和方法为史家主体“做”并“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提供了思想源泉和可靠路径。在当代,史学研究者至少可以从三个切入点着手:第一,找准研究的历史方位,立足问题载点,突出时代意识;第二,紧扣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道路;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总体史观和历史发展规律论,聚焦中国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进程。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史家主体不仅需要具有“求真”的品格和勇气,还要具备“致用”的胆识、确立“致用”的目标,守科学研究之正,创史学研究之新,做有思想穿透力的研究,出有思想穿透力的成果,努力造就中国史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思想穿透力 史学研究 精品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文化史与朱子学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支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1,154,共11页
从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脉络看,中国的北方即中原地区与中国的南方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由于上古时期有关中国南方的文献记载比较缺乏,有关中国古代南方文化史的叙述,基本上是延续中国北方即中原地区士人们的认知。一直到了宋代特别是... 从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脉络看,中国的北方即中原地区与中国的南方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由于上古时期有关中国南方的文献记载比较缺乏,有关中国古代南方文化史的叙述,基本上是延续中国北方即中原地区士人们的认知。一直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南方以朱熹为核心的的士人们,在沿续中原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同时,也不断地寻找和重构南方的文化形态及其价值观。其中最为突出而又深具长远影响力的是朱子学关于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建构,以及对于南方所谓“蛮夷”族群的较为平等的审视与定位。朱子学的这一系列的理论建构,对宋以后中国南方文化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也是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文化史 朱子学 族群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位一体”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路径探索 被引量:9
15
作者 崔晓静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
加强以实践为导向的育人机制建设,不仅是联系法学理论教学与实务的桥梁,也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实践教育存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模式陈旧、实务课程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实习实训... 加强以实践为导向的育人机制建设,不仅是联系法学理论教学与实务的桥梁,也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实践教育存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模式陈旧、实务课程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实习实训资源开发不足以及国际实习机会稀缺等方面的问题,它们表现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应当坚持“五位一体”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践育人路径,从引导课堂实练、设计实务课程、强化校内实训、组织校外实践、拓展国际实习网络五方面进行一体化针对性改革,整体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培育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法学教育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用大历史观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永友 魏明勇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只有坚持从大历史观出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厘清文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脉源流,立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定位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突出的党... 只有坚持从大历史观出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厘清文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脉源流,立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定位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突出的党性、人民性、先进性等根本属性,立足事业发展的历史大势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个巩固”的功能地位和“三个事关”的作用地位,立足新征程上党的历史任务明确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文化使命,着眼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大历史观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总体呈现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升 李斌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马克思以资本批判为核心,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生基础、基本特性、全面危机,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病理学”诊断。马克思主张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探索了走非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构想了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展现了超越资... 马克思以资本批判为核心,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生基础、基本特性、全面危机,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病理学”诊断。马克思主张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探索了走非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构想了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展现了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未来学”图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蕴含丰富的现代化建设智慧,启迪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道路自信、主体自觉、开放包容、辩证思维,发扬斗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性思想 总体呈现 当代启示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端于《资本论》: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取径再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永明 吴旺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8,共9页
在中国思想史领域声名显赫的侯外庐的研究生涯肇端于《资本论》的翻译。翻译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为侯外庐转向中国史研究奠定了基础。《资本论》以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使得侯外庐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上形成独到见解,对中外尤其是苏联学界... 在中国思想史领域声名显赫的侯外庐的研究生涯肇端于《资本论》的翻译。翻译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为侯外庐转向中国史研究奠定了基础。《资本论》以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使得侯外庐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上形成独到见解,对中外尤其是苏联学界的“空白说”进行了回应。其五卷本《中国思想通史》不同程度地借鉴了《资本论》的理论视角,呈现出从生产方式出发,经由社会形态判定,最终揭示中国思想发展面貌的研究模式。侯外庐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得以形成系统的研究取径,《资本论》既是时间起点,也是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侯外庐 中国思想史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逻辑、价值取向与实践创新——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伟华 刀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强调了维系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软实力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作为展现民族精神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工作应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家整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强调了维系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软实力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作为展现民族精神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工作应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借助活化利用、技术创新等手段,可以有效促进相关工作在理论探讨与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创新,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构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能够积极推动此项工作更加紧密地融入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文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遗产 文化自信 传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蒲清平 向往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2,329,共16页
顺应科技进步趋势,瞄准外围困局态势,聚焦高质量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新概念,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将这些重要论述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从“出场逻辑(由何而来)—主要内容(... 顺应科技进步趋势,瞄准外围困局态势,聚焦高质量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新概念,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将这些重要论述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从“出场逻辑(由何而来)—主要内容(由何构成)—原创贡献(有何创新)—时代意义(有何作用)”四个维度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萌芽于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生发于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的经验总结,成型于对“两个大局”时代命题的科学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由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构成,对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发展规律、价值意蕴、实践方法作出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回答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性、规律性、价值性和实践性问题,对唯物史观、中国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新时代生产力发展实践作出原创性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具有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创新性完善的理论意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方略的实践意义,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方式转型贡献中国智慧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 体系化 学理化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