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联合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技术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杜世伟 李桂林 +5 位作者 高鹏 李静伟 尚峰 陈健 张鸿祺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62-367,共6页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技术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开通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支架联合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15例的...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技术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开通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支架联合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15例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评分、血管再通分级[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mTICI分级≥2b为血管成功再通]、一次再通率、股动脉穿刺至成功再通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出院NIHSS评分以及患者术后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mRS评分0~2为预后良好)。通过SPSS23.0软件对组间相关数据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年龄36~74岁,平均(57±12)岁,合并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12例,心房颤动6例,卒中史2例,吸烟史8例;ASPECT评分6~10分,平均(8.5±1.4)分;入院NIHSS评分7~16分,平均(12.0±2.9)分。15例患者均实现闭塞大动脉再通成功,自股动脉穿刺至成功再通时间20~120min,中位时间43.6(31.3,47.2)min,一次实现血管再通成功12例(12/15),无严重的操作相关并发症。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0~12分,中位评分3.4(2.7,3.8)分。术后90d随访,患者预后良好12例。结论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结合支架取栓技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内机械取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导管 大脑中动脉闭塞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导管抽吸治疗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 被引量:7
2
作者 彭亚 宣井岗 +4 位作者 陈荣华 朱旭成 邵华明 曹洁 杨伊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输送导管抽吸进行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机械血管再通的效果。方法在同轴导管系统下,使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输送导管抽吸,对1例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1例基底动脉尖急性闭塞患者进行颅内大动脉...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输送导管抽吸进行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机械血管再通的效果。方法在同轴导管系统下,使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输送导管抽吸,对1例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1例基底动脉尖急性闭塞患者进行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的机械血管再通。结果 1例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取+抽的血栓长度3 cm,术后右侧颈内动脉造影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再通良好,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3级,术后90 d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另1例基底动脉尖急性闭塞患者血管完全再通,左侧椎动脉造影示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完全再通,TICI 3级。结论使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输送导管抽吸进行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的机械血管再通技术,初步显示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和减少远端栓塞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闭塞 心房颤动 装置 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Penumbra取栓术后NIHSS及mR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8
3
作者 樊梦 姜艳 +1 位作者 荆莉 沈延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275,共3页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采用Penumbra颅内血栓抽吸系统完成急诊取栓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每组2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采用Penumbra颅内血栓抽吸系统完成急诊取栓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每组2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结果发现,Penumbra抽吸导管取栓术治疗后实施卒中规范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 急性脑梗死 penumbra抽吸导管取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德洋 李卫校 +2 位作者 徐如涛 崔明哲 翟水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评价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APV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TIPS治疗的15例APVST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APV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TIPS治疗的15例APVST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住院及术后随访期间患者症状、DSA、CT、血液检查等相关数据变化,评估手术效果。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出院前临床症状均有缓解或消失,出院时支架管腔和肠系膜上静脉完全再通7例,部分再通8例。随访时间为(11.7±5.8)个月,1例术后2个月因拒绝再次手术死于肝衰竭,1例术后28个月再发血栓形成,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治疗好转后出院,2例出现肝性脑病。术后6个月完全再通9例,部分再通5例。所有生存患者均未发生肠坏死、穿孔及消化道大出血等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结论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TIPS术治疗APVST安全有效,可快速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量、恢复正向血流,尽早实现门静脉系统再通,降低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及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经皮机械 AngioJet血 急性门静脉系统血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多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肾动脉闭塞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绍显 刘圣 +4 位作者 贾振宇 刘兴龙 王斌 周春高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术、导管接触溶栓(CDT)、支架取栓等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肾动脉闭塞(ARAO)的有效性,初步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8例确诊为ARAO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多种技术血管...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术、导管接触溶栓(CDT)、支架取栓等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肾动脉闭塞(ARAO)的有效性,初步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8例确诊为ARAO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多种技术血管内再通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以及血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8例ARAO患者均实现了肾动脉血运完全或部分重建,其中3例肾动脉主干闭塞患者中2例接受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CDT治疗,1例接受血栓抽吸术联合CDT治疗;2例肾动脉主干闭塞伴肾动脉近端严重狭窄患者接受支架取栓联合CDT治疗;3例接受单纯CDT治疗。治疗后40 h内所有患者腹痛缓解,收缩压由(142.0±20.8)mm Hg(1 mmHg=0.133 k Pa)降至(126.9±7.5)mm Hg(P=0.052),实验室检查显示肾功能改善。随访增强CT表明受累的肾动脉及肾皮质灌注部分恢复。结论在一定时间窗内联合应用多模式个体化血管内治疗方案对ARAO血运重建安全有效,增强CT扫描强化肾实质可能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动脉闭塞 导管接触溶 支架 增强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