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ntacam分析仪比较正常和高度近视眼前房深度和前房角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代海燕 朴天华 +1 位作者 林玉华 赵保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25-526,共2页
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比较高度近视眼与正常人(正视眼)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depth,CACD)和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两项前房参数差异,进一步了解高度近视眼的解剖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10/20... 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比较高度近视眼与正常人(正视眼)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depth,CACD)和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两项前房参数差异,进一步了解高度近视眼的解剖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10/2011-06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正视眼82例,收集同期我院门诊与准分子激光中心就诊的高度近视眼68例,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CACD和ACA。对高度近视组与正视眼组的前房参数值进行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参数有无差异。结果: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得正常人CACD平均值为3.02±0.47mm,ACA平均值为33.26°±6.20°。高度近视眼的CACD平均值为3.24±0.38mm,ACA的平均值为39.55°±6.68°。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的两项前房参数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前房参数,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中央前房深度深、前房角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前房深度 pentacam三维前段分析仪 前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形态和位置对眼前段空间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武锋 徐星慧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1252-1254,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眼睫状体形态和位置对眼前段空间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A超、Pentacam三维眼前段图像分析仪测量186例186眼正常人睫状体厚度(CBT)、睫状突长度(CPL)、巩膜睫状突夹角(θ)、前房体积(ACV)、前房深度... 目的:探讨正常人眼睫状体形态和位置对眼前段空间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A超、Pentacam三维眼前段图像分析仪测量186例186眼正常人睫状体厚度(CBT)、睫状突长度(CPL)、巩膜睫状突夹角(θ)、前房体积(ACV)、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相对晶状体位置(RLP)、房角开放距离(AOD500)。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BT,CPL,θ与ACV,ACD,LT,RLP,AOD500的相关关系。结果:正常人CBT,CPL,θ与ACV,ACD,LT,RLP,AOD500分别为0.740±0.099mm,1.228±0.166mm,45.81°±5.11°,171.15±44.23mm3,2.822±0.314mm,4.29±0.48mm,0.231±0.013,0.373±0.069mm。CBT与ACV,ACD,RLP正相关,与LT负相关,与AOD500无相关性;CPL与ACV,ACD,RLP,AOD500负相关,与LT正相关。θ与ACV,ACD,RLP,AOD500正相关、与LT无相关性。结论:睫状体形态与位置是眼前段空间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 超声生物显微镜 pentacam三维眼前段图像分析仪 A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群暗室激发试验中瞳孔对前房形态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张鹏 艾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群暗室激发试验及联合缩瞳前后眼压、前房形态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研究对象为20~35岁的健康受试者30例60眼。所有受试时间均在10颐00~12颐00进行。首次试验:受试者位于暗室,反坐于椅子上,头低俯在椅... 目的:观察正常人群暗室激发试验及联合缩瞳前后眼压、前房形态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研究对象为20~35岁的健康受试者30例60眼。所有受试时间均在10颐00~12颐00进行。首次试验:受试者位于暗室,反坐于椅子上,头低俯在椅背上1h,受试前后测量眼压,Pentacam测量眼前节参数;缩瞳后试验:毛果芸香碱缩瞳后进行二次暗室激发试验,收集前后眼压及眼前节参数,将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首次试验:受试后眼压显著升高(P=0.000),瞳孔直径明显缩小(P=0.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前房容积缩小(P=0.008),前房角度增宽(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央前房深度无变化(P=0.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缩瞳后试验:受试后眼压升高、前房容积缩小、前房角度变窄、中央前房深度变浅(P=0.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瞳孔直径无变化(P=0.1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缩瞳前后眼压变化不明显(P=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房容积变小(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房角度变窄、中央前房深度、瞳孔直径明显缩小(P=0.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房容积减少、前房角变窄是暗室激发试验阳性的基础;毛果芸香碱使房角变宽,是其降眼压解剖基础之一;Pentacam测量眼前节参数分析中要考虑瞳孔造成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室激发试验 前房形态 pentacam三维前段分析仪 毛果芸香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