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6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辐射改进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粮食主产区参考作物蒸散量 被引量:6
1
作者 马钊 李鹏程 +1 位作者 刘洪伟 孟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3,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的精度,以中国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THSZ)、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TASZ)、暖温带半湿润地区(WTSZ)和亚热带湿... 为进一步提高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的精度,以中国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THSZ)、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TASZ)、暖温带半湿润地区(WTSZ)和亚热带湿润地区(SHZ),基于32个气象站点1994-2020年长序列实测逐日气象数据,将猎豹算法(CO)、沙猫算法(SCSO)、野狗算法(DOA)优化的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TCN)和3种基于日照时数、3种基于温度的经验模型估算的辐射(R_(s))值与PM模型进行融合,得到改进PM模型。以均方根误差(RMSE)、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和效率系数(E_(NS))为精度评价体系,找出了粮食主产区不同分区的ET0最优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日照时数模型的计算精度要优于温度模型,其中CO-TCN模型在全区内均表现出了较高的精度,在不同分区的RMSE、MAE、R^(2)和E_(NS)中位数取值分别为0.099~0.171 mm/d、0.057~0.111mm/d、0.984~0.998、0.983~0.997,由此可将CO-TCN模型估算的辐射值与PM模型融合,作为标准值用于估算粮食主产区ET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参考作物蒸散量 辐射 penman-monteith模型 时间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的杨树日蒸腾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岩 许廷武 +1 位作者 杨培岭 任树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20,24,共4页
研究半干旱地区林木的实际蒸腾量,对研究防护林密度调整、提高林木水分利用率及林分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忽略大气热层结问题,考虑气压订正,利用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sT代替冠层阻力rst,将蒸散面净辐射限定于冠层截留净辐射Rnl,在林木... 研究半干旱地区林木的实际蒸腾量,对研究防护林密度调整、提高林木水分利用率及林分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忽略大气热层结问题,考虑气压订正,利用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sT代替冠层阻力rst,将蒸散面净辐射限定于冠层截留净辐射Rnl,在林木气孔阻力等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修正后的Penman-Monteith模型和常规气象数据进行生长季林木蒸腾量的连续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参数处理方法符合蒸腾的变化规律,与典型实测结果对比,模拟的相对误差平均在5%以内,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腾 penman-monteith模型 模拟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ian的Penman-Monteith模型简易大棚蒸散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群 汪星 +3 位作者 汪有科 纳文娟 唐燕 吴久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1-320,共10页
为实现Penman-Monteith(PM)模型在简易大棚中的蒸散模拟,对PM模型中2个关键参数空气动力学阻力r_(a)和冠层边界层阻力r_(c)组成的6种PM模型使用Bayesian方法进行模型的参数估计和不确定性分析,使用平均相对误差(MAE)、决定系数(R^(2))... 为实现Penman-Monteith(PM)模型在简易大棚中的蒸散模拟,对PM模型中2个关键参数空气动力学阻力r_(a)和冠层边界层阻力r_(c)组成的6种PM模型使用Bayesian方法进行模型的参数估计和不确定性分析,使用平均相对误差(MAE)、决定系数(R^(2))和威尔莫特一致性指数(D)3个模型精度指标对模型率定年(2018年)和检验年(2019年)进行模型精度量化评价。结果表明:Bayesian参数估计方法使PM模型在简易大棚日尺度蒸散估算精度较高,6种PM模型中有5种在模型率定年和模型检验年同时满足3个精度指标。Bayesian参数估计方法能有效减小简易大棚日尺度PM模型中部分参数的不确定性,在模型r_(a2)-r_(c3)中参数a_(2)的后验分布区间较先验分布区间在4个生育阶段分别缩小了97.65%、92.38%、93.31%和98.24%,在模型r_(a2)-r_(c2)中参数D_(50)、K_(Q)、Q_(50)和g_(max)在膨果期后验分布区间较先验分布区间分别缩小了96.44%、56.08%、97.78%和99.75%。筛选出r_(a2)-r_(c3)和r_(a3)-r_(c3)2种适宜简易大棚日尺度蒸散模拟的PM模型,其中最优模型为r_(a2)-r_(c3)。研究可为提高简易大棚作物灌溉及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模拟 简易大棚 penman-monteith模型 Bayesia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man-Monteith模型中主要参数推求及应用简化 被引量:4
4
作者 芦新建 胡月楠 张进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10-6311,6381,共3页
通过数学分析得出修正后的Penman-Monteith模型中公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消光系数k、叶面积指数LAI测量的准确性无关,k和LAI对于蒸腾速率的影响体现在林冠截留净辐射Rnl中;利用茎流计测量结果推算得出的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st可以较好地... 通过数学分析得出修正后的Penman-Monteith模型中公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消光系数k、叶面积指数LAI测量的准确性无关,k和LAI对于蒸腾速率的影响体现在林冠截留净辐射Rnl中;利用茎流计测量结果推算得出的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st可以较好地模拟植物蒸腾,此时,rst的推算值中包含了Penman-Monteith模型所有其他参数值在测量或求解时产生的误差,同时它也是对其他参数误差的一个修正,对rst计算回归的准确性是影响模型计算结果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man-monteith模型 蒸腾 气孔阻力 消光系数 茎流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Penman-Monteith模型中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蒸发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段浩 赵红莉 蒋云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47,共17页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蒸发的重要因素,分析土壤含水量变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对水资源管理有积极作用。遥感Penman-Monteith(P-M)模型是利用遥感手段进行蒸散发模拟的重要方法,且能分别对土壤蒸发和植被散发进行计算。利用遥感P-M模型对...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蒸发的重要因素,分析土壤含水量变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对水资源管理有积极作用。遥感Penman-Monteith(P-M)模型是利用遥感手段进行蒸散发模拟的重要方法,且能分别对土壤蒸发和植被散发进行计算。利用遥感P-M模型对望都站的蒸散发进行模拟,并结合地表土壤含水量数据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变化对模型参数及土壤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遥感P-M模型对望都站蒸散发取得较好效果,纳什效率系数(NSE)为0.559;(2)土壤含水量变化与遥感P-M模型的土壤蒸发系数间具有不确定性;(3)在本研究的模拟期内,与植被散发相比,土壤含水量变化与土壤蒸发间的一致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penman-monteith 蒸散发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和路径排序算法相结合的草莓灌溉方法与验证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宇 赵春江 +3 位作者 林森 郭文忠 文朝武 龙洁花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1年第3期116-128,共13页
灌溉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更加有效、精确地控制设施作物的灌溉,本研究以“章姬”草莓为例,将作物实时生长特征引入灌溉决策模型中,将Penman-Monteith(P-M)模型和知识推理相结合对草莓的灌溉展开研究。首先明确影响草莓灌溉的... 灌溉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更加有效、精确地控制设施作物的灌溉,本研究以“章姬”草莓为例,将作物实时生长特征引入灌溉决策模型中,将Penman-Monteith(P-M)模型和知识推理相结合对草莓的灌溉展开研究。首先明确影响草莓灌溉的因子和影响系数,然后建立“章姬”草莓灌溉知识结构和草莓灌溉知识图谱,接着应用路径排序算法(Path Ranking Algorithm,PRA)对P-M模型计算的灌溉值进行调整,实现草莓的精准灌溉。知识推理中每个专家的灌溉调整策略都不相同,本试验以草莓产量最大为目标,选择概率值最高的一组灌溉推理值对灌溉进行调整。试验结果表明,在规定时间采收的情况下,本研究提出的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和路径排序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比传统P-M模型方法的果实总产量、单株果实均产量和果实均重百分比分别提高2478.5g、20.65g和12.15%(单个果实均重提高1.65g),硬度提升了0.1 kg/cm^(2)。表明该方法根据作物生长状态对作物灌溉进行调整合理,为精确灌溉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知识图谱 知识推理 精准灌溉 路径排序算法 草莓 penman-montei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和Shuttleworth-Wallace模型对太行山南麓人工林蒸散的模拟 被引量:9
7
作者 母艳梅 李俊 +3 位作者 同小娟 张劲松 孟平 任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5-44,共10页
蒸散作为陆地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改变会影响区域气候的变化。森林蒸散模拟研究在评价森林在区域水分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Penman-Monteith(P-M)模型和Shuttleworth-Wallace(S-W)模型模拟了太... 蒸散作为陆地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改变会影响区域气候的变化。森林蒸散模拟研究在评价森林在区域水分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Penman-Monteith(P-M)模型和Shuttleworth-Wallace(S-W)模型模拟了太行山南麓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的蒸散(ET),对模型模拟的ET与涡度相关法所得的ET进行了比较,评价了P-M模型和S-W模型模拟人工混交林ET的适用性,讨论了这两种模型对各阻力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P-M模型和S-W模型模拟所得的ET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类似。S-W模型和P-M模型模拟的ET均低于实测的ET,S-W模型模拟的ET比实测的ET偏低6%,P-M模型模拟的ET比实测值偏低21%,因此,P-M模型模拟的ET偏低更明显。与P-M模型相比,S-W模型模拟的ET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一致性指数(IA)、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误差(RE)较小。与P-M模型相比,S-W模型模拟的ET与实测值的拟合直线更加趋近1∶1线。S-W模型模拟ET的效果优于P-M模型,S-W模型更适合于本研究区人工混交林蒸散的模拟。P-M模型模拟的2009年生长季的ET偏低更明显,将S-W模型模拟的ET分为蒸腾(T)和土壤蒸发(E),其中土壤E与ET比值为11.3%。土壤E约占ET的10%左右。P-M模型模拟ET偏低的原因可能与P-M模型中未考虑土壤表面阻力有关。S-W模型模拟的ET和T对冠层阻力(rcs)最敏感,其次为植物冠层高度至参考高度间的空气动力学阻力(raa),对土壤表面至冠层高度间的空气动力学阻力(rsa)相对不敏感;土壤E对土壤表面阻力(rss)最敏感,对rcs最不敏感。P-M模型模拟的ET对rcs最敏感,对空气动力学阻力(ra)敏感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man-monteith(P-M)模型 Shuttleworth-Wallace(S-W)模型 蒸散 模型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黑河中游地区FAO Penman-Monteith模型评价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梁友嘉 徐中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6,共9页
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STELLA构建FAO Penman—Monteith模型,进行系统动力学建模与生态建模相结合的尝试。研究发现,实际太阳辐射模拟值与GIS空间插值结果基本吻合,变化趋势一致;潜在蒸散发量估算值与SEBS模型估算值接近,基于时... 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STELLA构建FAO Penman—Monteith模型,进行系统动力学建模与生态建模相结合的尝试。研究发现,实际太阳辐射模拟值与GIS空间插值结果基本吻合,变化趋势一致;潜在蒸散发量估算值与SEBS模型估算值接近,基于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较好地反映了逐日蒸散发量的时间异质性;敏感性分析发现潜在蒸散发量对反照率、回归常数、辐射系数和研究区纬度值(取值范围为37°~39°)变化不敏感;系统动力学在分析复杂系统动态、模拟不同条件下系统N子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响应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STEL—LA本身强大的建模功能及友好图形界面在生态学及相关研究领域中有广阔前景;多学科方法、多时空尺度、多物理过程相耦合的研究将是以后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趋势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地区 系统动力学 FAO Penman—Monteit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的林木日蒸腾模拟 被引量:9
9
作者 刘胜 贺康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0,共6页
忽略大气层结,考虑气压订正,用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st)代换冠层阻力(rc),蒸散面的净辐射值(Rn)采用冠层截留净辐射(Rnl),便可在叶面积指数(LA I)、林木单叶平均气孔阻力(rsi)和气象要素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修正后的Penm an-M onteith... 忽略大气层结,考虑气压订正,用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st)代换冠层阻力(rc),蒸散面的净辐射值(Rn)采用冠层截留净辐射(Rnl),便可在叶面积指数(LA I)、林木单叶平均气孔阻力(rsi)和气象要素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修正后的Penm an-M onteith模型进行林木蒸腾量的模拟。本研究通过对Rn、LA I、rsi的实地观测,确定了林冠截流净辐射(Rnl)、消光系数(k)、冠层阻力转换系数(K')、空气动力学阻力(ra)和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st),对青海大通地区紫果云杉(P icea purpurea)、华北落叶松(L arix p rincip is-rupp rechtii)、沙棘(H ippophae rhamnoid es)、白桦(B etu la p latyphy lla)和青杨(P opu lus cathayana)的日蒸腾过程进行了模拟,与用快速称重法订正的L i-1600稳态气孔仪实测蒸腾结果对比,模拟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模型敏感性分析发现,温度、LA I以及rsi是决定模拟结果的主要参数,模型对各参数变化反应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man—Monteith模型 蒸腾 净辐射 叶面积指数 气孔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分时段模拟华北落叶松日蒸腾过程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琪 李远航 +3 位作者 王琼琳 王莉 林莎 贺康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64,共11页
蒸腾是植被主要的耗水形式,研究黄土干旱地区林木的实际蒸腾量,对于提高林木水分的利用效率,加强林地植被的建设和管理以及维持林分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分析其蒸散耗水特性也对调控水分关系,解决干旱地区水分供需矛盾具有重... 蒸腾是植被主要的耗水形式,研究黄土干旱地区林木的实际蒸腾量,对于提高林木水分的利用效率,加强林地植被的建设和管理以及维持林分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分析其蒸散耗水特性也对调控水分关系,解决干旱地区水分供需矛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以青海省黄土干旱区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2018年5-8月,利用探针式茎流计获取华北落叶松生长季树干茎流(10 min频率)的实时数据,结合Penman-Monteith方程反推出的冠层整体气孔阻力γst和便携式自动气象站获取的试验区气象数据,分时段构建了高寒区华北落叶松的γst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模型,为准确估算华北落叶松的蒸腾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树干液流存在明显的时滞现象,滞后时间大约70 min。2)不同时段的γst与饱和水汽压差VPD、温度t均呈负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RH呈正相关关系。气象因子多因素回归效果要优于单因素回归,模拟的平均误差约在14.5%以内。γst与3个气象因素在00:00-08:00时段的多元回归方程为γst=-117376.512+103310.241VPD-3134.50t+1608.292RH;08:00-20:00时段的多元回归方程为γst=-269.467+244.359VPD-20.451t+8.033RH;20:00-24:00时段的多元回归方程为γst=-1570.795-141.384t+49.334R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man-monteith方程 树干茎流 冠层整体气孔阻力 时滞性 蒸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1
11
作者 秦小林 古徐 +1 位作者 李弟诚 徐海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5-696,共12页
大语言模型(LLM)是由具有大量参数(通常数十亿个权重或更多)的人工神经网络组成的一类语言模型,使用自监督学习或半监督学习对大量未标记文本进行训练,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的核心。与传统语言模型相比,LLM通过大量的算力、参... 大语言模型(LLM)是由具有大量参数(通常数十亿个权重或更多)的人工神经网络组成的一类语言模型,使用自监督学习或半监督学习对大量未标记文本进行训练,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的核心。与传统语言模型相比,LLM通过大量的算力、参数和数据支持,展现出更强的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问答系统、对话生成等众多任务中并表现卓越。现有的综述大多侧重于LLM的理论架构与训练方法,对LLM的产业级应用实践及技术生态演进的系统性探讨仍显不足。因此,在介绍LLM的基础架构、训练技术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通用的LLM关键技术和以LLM为底座的先进融合技术。通过归纳总结现有研究,进一步阐述LLM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偏差、模型幻觉和计算资源消耗等问题,并对LLM的持续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自然语言处理 检索增强生成 模型幻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结构性黄土二元介质本构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番 郅彬 +4 位作者 刘恩龙 王小婵 邓博团 李金华 张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9,共13页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应变非均匀分布特征,提高了模型对变形的预测精度,其在数学形式上同剑桥模型类似。首先,通过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确定结构性黄土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结构破损功数学表达式,并发现结构性黄土局部损伤耗散的热力学行为主要来源:(1)破损集合体与未破损集合体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2)未破损集合体向破损集合体转换时,部分细观结构破损的不可逆热力学行为。基于此认识,建立了考虑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宏-细观本构模型框架,并通过分析结构性黄土变形机制(摩擦+胶结+破损共同作用),确定其自由能、耗散能和破损耗散能表达式;推导了一个考虑体积破损和剪切破损演化规律的损伤屈服函数及本构关系。通过所建立本构关系对已有试验数据进行预测,验证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本构模型 局部破损 热力学 二元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11模型的棉田地表残膜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庆建 翟志强 +3 位作者 张连朴 吕继东 王虎挺 张若宇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5,48,共10页
为实现残膜回收机在自然环境中快速、准确地识别棉田地表残膜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CA-YOLO 11轻量化模型的棉田地表残膜识别方法。以4JMLE-210型残膜回收机工作后棉田地表残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段采集地表残膜图像900幅,通过透... 为实现残膜回收机在自然环境中快速、准确地识别棉田地表残膜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CA-YOLO 11轻量化模型的棉田地表残膜识别方法。以4JMLE-210型残膜回收机工作后棉田地表残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段采集地表残膜图像900幅,通过透视变换、图像裁剪、数据清洗、数据增强等预处理,最终得到5215幅残膜样本图像,按照4∶1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实现了对棉田地表残膜的数据集构建。通过在YOLO 11模型主干网络中增加深度可分离卷积(DWConv)模块代替通用卷积(Conv)模块,用于减少计算复杂度和参数量;通过在输出检测端末尾加入CBAM卷积块注意力机制模块来提高模型的感知能力,减少边缘与背景干扰;通过用ADown模块替换主干网络中的Conv模块,实现残膜特征图不同层之间的下采样,减少特征图空间维度,保留关键信息来提高残膜目标检测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复杂自然环境下,DCA-YOLO 11模型精确率P为81.9%,召回率R为80.9%,平均精度均值mAP(重叠率0.5)为86.7%,参数量为2.20×10^(6),处理速度为80 f/s。通过对不同模型进行对比试验,DCA-YOLO 11模型检测精确率比YOLO v10、YOLO v9、YOLO v8分别高2.9、2.3、3.8个百分点,召回率比YOLO v10、YOLO v9、YOLO v8分别高2.0、1.0、1.8个百分点,处理速度比YOLO v9、YOLO v8分别提升12.7%、14.2%,略低于YOLO v10。DCA-YOLO 11模型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模型最小,参数量最少,证明其轻量化与优越性。模型通过泛化性试验,其在验证数据集上的检测结果,R^(2)为0.72,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92个和2.72个,提出的DCA-YOLO 11轻量化模型泛化性较好。该研究可为残膜回收机械在复杂环境下精准、高效捡拾残膜以及残膜回收机回收率车载视觉估测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识别 YOLO 11模型 目标检测 模型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加速主义的阿喀琉斯之踵——基于大模型发展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静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从判别式人工智能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作为技术基底的大语言模型不但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也成为科技创新产业竞相追逐的新热点。在内在结构方面,大语言模型虽展现出强大的泛化和涌现能力,但也存在泛化能力差、过度拟合、数据偏差... 从判别式人工智能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作为技术基底的大语言模型不但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也成为科技创新产业竞相追逐的新热点。在内在结构方面,大语言模型虽展现出强大的泛化和涌现能力,但也存在泛化能力差、过度拟合、数据偏差等问题,其“涌现”现象也难以预测和控制。同时,大语言模型面临数据抗衰和模型退化的发展瓶颈。随着时间推移,性能受“模型漂移”的影响在多模态、多任务领域明显下降,商业化落地受阻,部分企业的先发优势难以超越。尽管大语言模型的突飞猛进被视为信息社会新阶段的标志,但是其发展面临着有待解决的挑战和限制,以及背后旷日持久的能源和财力消耗。因此,唯有深入研究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底层逻辑和运行原理,进行针对性测试和评估,批判性地审视其生成的价值逻辑,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处理大语言模型对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解决人机协同及交互界面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泛化 模型退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知识图谱和大模型的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永 秦嘉俊 +1 位作者 黄有锐 邓江洲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科研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高校科研管理向智能化转型为需求导向,将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共同构建新一代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采集科研知识用于构建科... 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科研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高校科研管理向智能化转型为需求导向,将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共同构建新一代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采集科研知识用于构建科研知识图谱。利用同时进行意图分类和实体提取的多任务模型进行语义解析。借助解析结果来生成查询语句,并从知识图谱中检索信息来回复常规问题。将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相结合,以辅助处理开放性问题。在意图和实体具有关联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多任务模型在意图分类和实体识别任务上的F1值分别为0.958和0.937,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和单任务模型。Cypher生成测试表明了自定义Prompt在激发大语言模型涌现能力方面的成效,利用大语言模型实现文本生成Cypher的准确率达到85.8%,有效处理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开放性问题。采用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搭建的问答系统的准确性为0.935,很好地满足了智能问答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多任务模型 意图分类 命名实体识别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学生自我评估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鹏泽 胡晓玲 李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4,共9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全面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体系是确保跨学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该研究基于柯氏模型,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测评框架,并基于...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全面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体系是确保跨学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该研究基于柯氏模型,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测评框架,并基于学生自我评估的测评量表进行验证,形成了包含满意度、素养、投入度和结果的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模型。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参与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1106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整体良好,但学段、地区(城区与非城区)及参与频次不同的学生在成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研究从重视学生跨学科素养培育、关注跨学科教育均衡发展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测评模型 实施成效 柯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何以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涛 黄文娟 张振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当前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还存在认知、行为与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阻碍,已有的专业发展模型主要是外源性的,缺乏对教师主体性的观照。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人...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当前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还存在认知、行为与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阻碍,已有的专业发展模型主要是外源性的,缺乏对教师主体性的观照。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作为赋能因子的关键在于通过智能技术确定教师所处的发展阶段,消除和减少发展阶段间的各种阻碍因素,达成专业发展进入下一阶段的条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进阶。以此为切入点从教师主体性的视角,在现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模型中融入人工智能因子构建的人工智能增强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型(AIeTPD),具备发展计划可定制、发展过程可调控、发展成效可评价的特点,可通过教师学习、智能研修、教学创新三条路径,支持诊断式学习预测、个性化在线学习、混合式智能研修、交互式虚拟教研、孪生式混合课堂、智能化教学反馈以及综合化教师评价等应用场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演化,重塑教师学习者、互学者、促学者角色,为数字时代大规模个性化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专业发展 AIeTPD模型 实践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驱动的矿产资源智能预测超级智能体构建方法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永志 温世博 +7 位作者 李博文 陈星宇 董宇浩 田江涛 王斌 Muhammed Atif BILAL 纪政 孙丰月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5,共8页
矿产资源预测是数学地球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需使用多种软件处理跨专业地学数据,面临处理过程复杂、工作量巨大、语义难对齐等诸多问题,给研究人员带来巨大挑战。随着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智能体等出现,极大地推动了... 矿产资源预测是数学地球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需使用多种软件处理跨专业地学数据,面临处理过程复杂、工作量巨大、语义难对齐等诸多问题,给研究人员带来巨大挑战。随着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智能体等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各行业的变革性发展,亦赋能矿产资源预测向智能预测跨越。本文提出一种大模型驱动的矿产资源智能预测超级智能体方法,以多模态大模型(如DeepSeek、通义千问)为基础底座,依托通用智能体技术创建由管理智能体和智能体群构成的超级智能体。智能体群包括地质智能体群、地球物理智能体群、地球化学智能体群、遥感智能体群等,每个智能体群含有多个单一智能体或小型智能体群,每个智能体访问具体的工具(本地自定义、网络及自动生成)、数据等。智能预测超级智能体自动感知外界发送的预测要求,由管理智能体串行或并行调用多个智能体群、单一智能体(如生成二维图)、工具(如插值)、访问数据等完成矿产资源智能化预测任务。以地球化学图生成为例,深度剖析通过智能体与大模型交互完成任务的内部运行机制,一键式智能生成一种或多种地球化学图,证明智能计算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将大模型、智能体与矿产资源预测业务三者深度融合,在输入为文字或语音时即可完成零代码的预测任务,为创建矿产资源智能预测新范式提供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预测 智能预测 模型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超级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IC模型视角下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协同治理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泽 赵玉宇 张启林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5,共9页
构建协同治理机制成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可持续发展与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驱动力。文章借助SFIC模型建立分析框架,以温州“南塘街城市书房”为例,分析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协同治理场域中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四个维度的内... 构建协同治理机制成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可持续发展与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驱动力。文章借助SFIC模型建立分析框架,以温州“南塘街城市书房”为例,分析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协同治理场域中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四个维度的内涵及其关联性,建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SFIC协同治理过程模型;提出培育合作土壤、增强协同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过程监管等优化策略,为高效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SFIC模型 协同治理 服务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洋 吴婷婷 侯剑华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88,共9页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范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厘清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技创...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范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厘清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技创新评价演化历程和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的主要特征,深度剖析大模型应用于科技创新评价的主要维度,在此基础上思考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所面临的若干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结论/发现]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将成为新时期科技评价范式变革和进步的关键力量。大模型使得科技创新评价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其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评价、科技管理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创新/价值]剖析了大模型应用于科技创新评价的若干问题,为构建以智能化、精细化、系统化和个性化为核心,以可持续和负责任的评价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评价 模型 数智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