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元解痉汤结合调神畅志安眠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伴失眠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潘才钰 盛和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7-210,共4页
目的评估培元解痉汤结合调神畅志安眠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伴失眠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02例帕金森病伴失眠患者(2020年2月—2022年6月收治)进行研究,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常... 目的评估培元解痉汤结合调神畅志安眠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伴失眠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02例帕金森病伴失眠患者(2020年2月—2022年6月收治)进行研究,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培元解痉汤结合调神畅志安眠法针刺治疗,数据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变化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帕金森评定第二分量表(UPDRSⅡ)与第三分量表(UPDRSⅢ)评分变化、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96.08%VS82.35%),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PSQI评分、SAS与SDS评分、UPDRSⅡ与UPDRSⅢ评分、PDQ-39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PSQI评分、SAS与SDS评分、UPDRSⅡ与UPDRSⅢ评分、PDQ-39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PSQI评分、SAS与SDS评分、UPDRSⅡ与UPDRSⅢ评分、PDQ-39评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培元解痉汤结合调神畅志安眠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伴失眠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睡眠质量显著改善,症状消失,恢复较好,且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提升,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伴失眠 培元 调神畅志安眠法针刺 疗效 睡眠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解痉汤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继明 郑玉冰 +1 位作者 王周淳 李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通络解痉汤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络解痉汤,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Fu... 目的探讨通络解痉汤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络解痉汤,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CSS评分及上肢和下肢Ashworth分级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SS评分明显降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肢和下肢Ashworth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和下肢Ashworth分级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F-36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各条目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升高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结论采用通络解痉汤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 推拿 中风后偏瘫挛状态 临床疗效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经解痉汤结合肉毒毒素A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吉王琦 韩易 +2 位作者 苗雯蓉 刘慧蕊 陈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4-237,共4页
目的评价通经解痉汤结合肉毒毒素A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 目的评价通经解痉汤结合肉毒毒素A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注射肉毒素A治疗,依据肉毒素治疗成人肢体肌肉痉挛指南建议,用B超监测靶肌肉,并在B超的引导下肌腹部进针,依据肌群大小及痉挛程度选择剂量。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通经解痉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感觉减退、自汗、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和治疗后4周的上肢运动评估量表(the 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el-meyer,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assachusetts broadband institute,MBI)比较;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14 d的治疗,两组患者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感觉减退、自汗、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和治疗后4周的上肢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和治疗后4周的上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和治疗后4周的上肢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经解痉汤结合肉毒素A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通经 肉毒毒素A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