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个授粉梨品种对库尔勒香梨坐果率的影响
1
作者 李亚兵 张娜 +3 位作者 贾存花 王岩 谢宏江 位杰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1期7-9,32,共4页
【目的】采用不同梨品种的花粉对库尔勒香梨进行授粉试验,调查各授粉品种香梨的坐果率,以筛选库尔勒香梨最佳授粉品种,为香梨园授粉品种的配置和花粉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5个梨品种的花粉,在库尔勒香梨铃铛期进行人工点粉... 【目的】采用不同梨品种的花粉对库尔勒香梨进行授粉试验,调查各授粉品种香梨的坐果率,以筛选库尔勒香梨最佳授粉品种,为香梨园授粉品种的配置和花粉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5个梨品种的花粉,在库尔勒香梨铃铛期进行人工点粉,调查不同授粉品种对库尔勒香梨坐果率的影响。【结果】根据坐果率高低将15个授粉梨品种分为4类,第1类为寒红、甘梨早6、雪青、砀山酥梨、黄冠、中梨1号和满天红,香梨坐果率最高;第2类为早酥蜜、红酥脆、红早酥、苏翠1号、鸭梨和翠冠,香梨坐果率高;第3类为晚玉,香梨坐果率较高;第4类为鞍山大香水,香梨坐果率低。【结论】库尔勒香梨最佳授粉梨品种为寒红、雪青、甘梨早6和砀山酥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授粉品种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梨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樊慧敏 赵志军 +1 位作者 程福厚 王庆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在田间条件下,对黄冠梨、黄金梨和红香酥梨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梨品种在晴天条件下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并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同品种光合速率日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黄冠梨的光合"午休&qu... 在田间条件下,对黄冠梨、黄金梨和红香酥梨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梨品种在晴天条件下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并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同品种光合速率日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黄冠梨的光合"午休"现象最明显,红香酥梨的光合"午休"现象相对较轻。黄冠梨的光饱和点(1 200μmol/m2.s)和光补偿点(30μmol/m2.s)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品种,黄金梨的光饱和点(1 400μmol/m2.s)和光补偿点(70μmol/m2.s)相对较高。各品种的饱和CO2浓度均较高,CO2补偿点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砂梨品种果实品质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敏红 赵思东 +1 位作者 袁德义 沈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6,共2页
为了推进湖南砂梨结构发展的合理化,对引种的8个早熟品种和8个晚熟品种进行果实品质测定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适合在湖南发展的早熟砂梨品种是雪英、雪峰,晚熟品种是天皇、晚蜜。
关键词 砂梨 品种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部分梨品种抗寒性测定及生理指标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盛 郭黄萍 +5 位作者 郝国伟 张晓伟 白牡丹 石美娟 程培红 李凯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2期72-77,共6页
通过鉴定山西部分梨品种的抗寒性以达到对抗寒育种中亲本的选择。以1年生梨枝条为试材,在人工低温处理下研究7个梨品种枝条中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束缚水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通过鉴定山西部分梨品种的抗寒性以达到对抗寒育种中亲本的选择。以1年生梨枝条为试材,在人工低温处理下研究7个梨品种枝条中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束缚水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供试梨品种的抗寒性顺序为:‘苹果梨’>‘晋酥梨’>‘晋蜜梨’>‘玉露香梨’>‘雪花梨’>‘玉酥梨’>‘库尔勒香梨’。(2)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上升。(3)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而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寒性无明显相关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可溶性糖可单独作为抗寒性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品种 抗寒性 相对电导率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系梨9个品种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莫文娟 袁德义 +1 位作者 段经华 邹锋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9-643,共5页
为了有效区分和利用亲缘关系较近的新高系梨品种,利用简单序列重复(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新高系梨9个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从12对引物中筛选出3对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22条带,其中多... 为了有效区分和利用亲缘关系较近的新高系梨品种,利用简单序列重复(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新高系梨9个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从12对引物中筛选出3对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22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2条,多态性达100%;每对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4~9条不等,平均为7.3条;且这3对引物组合可以成功地区分全部供试品种。9份材料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7~0.91,平均值为0.67,揭示出它们的遗传基础相对比较狭窄。加权成组配对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可以分为3个组和2个亚组,其中新高Pyruspyrifolia‘Niitaka’和黄金‘WhangkeumBae’,大果水晶‘Sujeong’和华丰‘Huafeng’的相似系数最大,为0.91,说明其亲缘关系最近;天皇‘Yewang’和鲜黄‘Sunhwang’分别单独聚为一类,并对其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新高系梨 简单重复序列(SSR) 亲缘关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云南主要栽培梨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易琼 殷海滨 +3 位作者 龚丽琼 陈丽梅 舒群 李昆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索利用简单序列重复间区(ISSR)分子标记研究供试栽培梨品种的分类和系统发育。[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8种云南主要栽培梨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结果表明,20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 [目的]探索利用简单序列重复间区(ISSR)分子标记研究供试栽培梨品种的分类和系统发育。[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8种云南主要栽培梨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结果表明,20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PCR buffer、100μmol/L dNTP、0.3μmol/L引物、20ng的模板DNA和1.5U Taq DNA聚合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梨ISSR—PCR反应体系。从24个引物中筛选出9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了135条DNA片段,其中102个DNA片段呈现多态性,占总扩增片段的75.5%。利用NTSYS—pc2.10t软件计算8种梨品种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梨品种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186~0.750,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76。UPGMA聚类分析表明,8种梨品种可以聚为2类:第一类群包括日本水晶梨、早95-2、四川火把和西子绿;第二类群由早酥、金花、旱黄酥和砀山梨4个品种组成,这与传统分类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梨 ISSR 遗传关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品种间花粉发育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潘立忠 马兵钢 +3 位作者 牛建新 冯建荣 吴忠华 刘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40-242,共3页
从细胞学实验分析比较了 4个梨品种及形态学性状表现的库尔勒香梨 9个芽变材料在单核期及四分体时期的大小和形态 ,得出砀山梨、4倍体鸭梨与香梨、杜梨之间差异显著 ,香梨的 3个芽变亦表现较大差异。
关键词 库尔勒香犁 孢粉学 品种比较 芽变 花粉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主栽品种叶绿体高变区accD-psaI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齐丹 曹玉芬 +5 位作者 田路明 董星光 张莹 霍宏亮 常耀军 张小双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28,共6页
梨叶绿体DNA结构高度保守,利用其非编码区的高变区域accD-psaI,从母系遗传的角度评价梨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梨育种计划亲本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显示,42个梨品种的叶绿体高变区域accD-psaI的扩增片段长度为653~932bp... 梨叶绿体DNA结构高度保守,利用其非编码区的高变区域accD-psaI,从母系遗传的角度评价梨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梨育种计划亲本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显示,42个梨品种的叶绿体高变区域accD-psaI的扩增片段长度为653~932bp,其中简约信息性突变位点3个,占片段总长的0.32%,插入/缺失片段(INDEL)为6个,总长280bp,占片段总长的30.04%。42份材料共检测到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8,不同梨系统Hd的变化范围在0.29~0.80之间,秋子梨和西洋梨栽培品种的Hd最低,为0.29,种间杂交新品种的的Hd最高,为0.80。白梨、秋子梨、沙梨、新疆梨、西洋梨和种间杂交品种的单倍型个数分别为3、2、2、3、2和3。中介网络图显示,单倍型H1和H3,H5和H6的亲缘关系近。研究结果为育种计划亲本的选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品种 叶绿体DNA accD-psaI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授粉方式和品种对大棚翠冠梨着果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涛 杨倩倩 +3 位作者 黄雪燕 陈丹霞 吴瑞媛 滕元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4,共3页
研究大棚栽培环境下不同授粉方式和品种对翠冠梨着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方式以人工点授效果最好,着果率达到96%,果形大,果实内饱满种子多;100倍和250倍花粉悬浮液液体授粉的着果率分别为69.2%和50.1%,除250倍花粉悬... 研究大棚栽培环境下不同授粉方式和品种对翠冠梨着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方式以人工点授效果最好,着果率达到96%,果形大,果实内饱满种子多;100倍和250倍花粉悬浮液液体授粉的着果率分别为69.2%和50.1%,除250倍花粉悬浮液液体授粉的单果重显著下降外,其他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也能满足大棚梨生产上的需要。雪花梨是翠冠梨大棚栽培优良的授粉品种,表现为着果率高、果形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授粉 授粉品种 着果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鸭梨与不同倍性梨品种杂交后代染色体数目鉴定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树玲 曹玉芬 +1 位作者 黄礼森 杨有龙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Giemsa染色法对大鸭梨与不同倍性梨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鉴定,共10个组合381株,发现 30株为三倍体(2 n=3 x=51),其中,1株为金花4号×大鸭梨的后代,8株为大鸭梨... 本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Giemsa染色法对大鸭梨与不同倍性梨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鉴定,共10个组合381株,发现 30株为三倍体(2 n=3 x=51),其中,1株为金花4号×大鸭梨的后代,8株为大鸭梨×金花4号的后代,3株为大鸭梨×秦酥的后代,6株为大水核×大鸭梨的后代,8株为安梨×大鸭梨的后代,2株为大鸭梨×安梨的后代,2株为白皮洋×大鸭梨的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 1.9%;68株为四倍体(2n=4x=68),其中1株为大鸭梨×安梨的后代,1株为安梨×大鸭梨的后代,1株为大水核X大鸭梨的后代,21株为沙01×大鸭梨的后代,44株为大鸭梨×沙01的后代,四倍体的比例为17.8%;12株为非整倍体,占观察总数的3.1%;余者为二倍体。结果表明,大鸭梨为倍性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鸭梨 不同倍性梨品种 杂交后代 染色体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方梨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校立 徐叶挺 +3 位作者 艾沙江.买买提 许娟 邓莉 王继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6-252,共7页
【目的】鉴定与研究9个新疆地方梨品种S基因型,为库尔勒香梨授粉品种的筛选及其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对9个新疆地方梨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片段回收、克隆、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各序列进行分析。... 【目的】鉴定与研究9个新疆地方梨品种S基因型,为库尔勒香梨授粉品种的筛选及其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对9个新疆地方梨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片段回收、克隆、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褐色句句梨、轮台句句梨、霍城冬黄梨、八月梨、库尔勒黄酸梨、句句梨、奎克阿木特1号等7个品种的S基因型分别是:S28S4、S28S4、S28S1、S28S4、S22S35、S28S4、S36S34S22;可特阿木特和棋盘梨各鉴定出一条基因,S基因型分别是S8Sx和S28Sx。【结论】确定了7个新疆地方梨品种S基因型,可特阿木特和棋盘梨中各有1条S基因没有被鉴别出。丰富了我国梨资源的S基因型信息,为库尔勒香梨的丰产栽培和遗传改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方梨品种 S基因型 DNA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沙01梨F_1代染色体数目鉴定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树玲 曹玉芬 +1 位作者 黄礼森 杨有龙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对四倍体沙 0 1梨 F1 代单株进行了染色体数目鉴定 ,共 8个组合 1 0 7株 ,发现4 9株三倍体 2 n=3 x=51 ,其中 1株为大水核×沙 0 1 F1 代 ,2 6株为沙 0 1×大南果梨 F1 代 ,3株为大南果梨×沙 0 1 F1 代 ,1 1株为沙 0... 本文对四倍体沙 0 1梨 F1 代单株进行了染色体数目鉴定 ,共 8个组合 1 0 7株 ,发现4 9株三倍体 2 n=3 x=51 ,其中 1株为大水核×沙 0 1 F1 代 ,2 6株为沙 0 1×大南果梨 F1 代 ,3株为大南果梨×沙 0 1 F1 代 ,1 1株为沙 0 1×秦酥 F1 代 ,2株为安梨×沙 0 1 F1 代 ,6株为沙 0 1×金花 4号 F1 代 ,三倍体出现率为 4 5.8 ;1株为四倍体 2 n=4 x=68 ,系安梨×沙 0 1 F1 代 ,占观察总数的 0 .9 ;1 0株为非整倍体 ,均为三倍体作母本的 F1 代 ,占观察总数的 9.3 .结果表明 ,沙 0 1梨作母本 ,二倍体大南果梨作父本 ,是获得三倍体单株的理想组合 ,沙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沙01 F1代 染色体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鸭梨与苹果梨F_1代染色体数目鉴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树玲 杨玉莲 +2 位作者 朱怀宇 杨有龙 曹玉芬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用去壁低渗法对大鸭梨与苹果梨F1代16个单株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4个单株为四倍体(2n=4x=68),占观察总数的25%;10个单株为三倍体(2n=3x=51),占观察总数的62.5%;1个单株为二倍体... 用去壁低渗法对大鸭梨与苹果梨F1代16个单株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4个单株为四倍体(2n=4x=68),占观察总数的25%;10个单株为三倍体(2n=3x=51),占观察总数的62.5%;1个单株为二倍体(2n=2x=34);1个单株为非整倍体。多倍体出现率为87.5%,表明大鸭梨与苹果梨杂交组合在多倍体育种中具有特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鸭梨 苹果梨 F1 染色体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鸭梨与大南果梨F_1代染色体数目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树玲 魏锋玉 +1 位作者 杨有龙 曹玉芬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0-13,共4页
用去壁低渗法对大鸭梨与大南果梨 F1 代 1 8个单株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 ,1株为四倍体 2 n=4x=68 ,占观察总数的 5 .6% ,1 3株为三倍体 2 n=3 x=5 1 ,占观察总数的 2 2 .2 % ,4株为二倍体 2 n=2 x=3 4 ,占观察总数的 2 ... 用去壁低渗法对大鸭梨与大南果梨 F1 代 1 8个单株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 ,1株为四倍体 2 n=4x=68 ,占观察总数的 5 .6% ,1 3株为三倍体 2 n=3 x=5 1 ,占观察总数的 2 2 .2 % ,4株为二倍体 2 n=2 x=3 4 ,占观察总数的 2 2 .2 % ,该组合 F1 代中多倍体出现率为 72 .8% ,说明大鸭梨与大南果梨杂交组合在多倍体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大鸭梨 大南果梨 F1代 染色体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倍体梨品种F_1代染色体数目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树玲 曹玉芬 +1 位作者 黄礼森 杨有龙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对以 3个优良三倍体梨品种大水核、安梨、白皮洋和 2个二倍体品种为亲本的 5个杂交组合的 14 7株F1 代进行了染色体数目鉴定 ,发现 2株三倍体 ( 2n =3x =51) ,1株四倍体( 2n =4x =6 8) ,这 3株多倍体均为大水核×白皮洋的F1 代 ,表... 对以 3个优良三倍体梨品种大水核、安梨、白皮洋和 2个二倍体品种为亲本的 5个杂交组合的 14 7株F1 代进行了染色体数目鉴定 ,发现 2株三倍体 ( 2n =3x =51) ,1株四倍体( 2n =4x =6 8) ,这 3株多倍体均为大水核×白皮洋的F1 代 ,表明三倍体梨品种间杂交也能获得多倍体 ,多倍体出现率为 9.38% ;而三倍体与二倍体品种相互杂交F1 代中没有发现多倍体 ,在三倍体为母本 ,二倍体为父本的F1 代中 ,非整倍体出现率为 6 0 % ;在二倍体为母本 ,三倍体为父本的F1 代中 ,非整倍体出现率为 6 .6 7% ,余者均为二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 品种 F1代 染色体 数目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西洋梨品种染色体数目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树玲 穆瑞维 +2 位作者 魏新 张桂霞 阎国荣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Giemsa染色法观察了极早熟品种保利阿斯卡、朱丽比恩, 早熟品种利布林、特雷沃、玉璧林达及中熟品种芦卡斯6个西洋梨品种的染色体数目。结果表 明,玉璧林达、芦卡斯为三倍体(2n=3x=51),其余4个品种为二倍体(2n=2x=3... 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Giemsa染色法观察了极早熟品种保利阿斯卡、朱丽比恩, 早熟品种利布林、特雷沃、玉璧林达及中熟品种芦卡斯6个西洋梨品种的染色体数目。结果表 明,玉璧林达、芦卡斯为三倍体(2n=3x=51),其余4个品种为二倍体(2n=2x=34),多倍体出 现率为33.3%。同时,经过初步测定,玉璧林达的花、果、叶均大,枝、干粗壮,均表现出一定的巨 大性。利布林、特雷沃、朱丽比恩、保利阿斯卡为品质优良的早熟、极早熟品种,是天津地区很有 发展前景的品种。搞清这6个西洋梨品种的染色体倍性,可为今后梨的遗传育种和梨树栽培提 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梨 品种 染色体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主栽白梨品种鲜切后品质及微生物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琰 马捷 +2 位作者 张静荣 李永才 毕阳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8年第2期41-47,82,共8页
为比较"皇冠梨"、"苹果梨"、"早酥梨"三个主栽白梨品种鲜切后的品质与微生物变化。果实经去皮、去核、切分,用1.5%壳聚糖浸泡2min后,分装入聚丙烯保鲜盒内,于4±1℃贮藏,测定贮藏期间的品质、抗氧化... 为比较"皇冠梨"、"苹果梨"、"早酥梨"三个主栽白梨品种鲜切后的品质与微生物变化。果实经去皮、去核、切分,用1.5%壳聚糖浸泡2min后,分装入聚丙烯保鲜盒内,于4±1℃贮藏,测定贮藏期间的品质、抗氧化特性和微生物生长,并对贮藏8d的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鲜切后"皇冠梨"表现最好,"苹果梨"易发生褐变,"早酥梨"品质劣变较为严重。三品种梨鲜切后8d的贮藏期限内微生物数量均未超出鲜切果蔬的规定标准。综合感官评价的结果,三个供试的白梨品种中以"皇冠梨"最适宜鲜切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鲜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饶早梨主栽品种病毒种类分析及其茎尖脱毒技术效率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明华 周宇瑶 +6 位作者 杨星鹏 徐玉琴 刘郑英 舒荣建 魏志敏 夏华炎 洪森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100,共12页
对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的病毒种类进行分析,并对其不同茎尖脱毒技术的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花厅六月雪和田墩六月雪没有检测到苹果茎痘病毒(ASPV),花厅黄皮消检测到ASPV,田墩六月雪、花厅六月雪和花厅黄皮消均检测到苹果茎沟病毒(AS... 对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的病毒种类进行分析,并对其不同茎尖脱毒技术的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花厅六月雪和田墩六月雪没有检测到苹果茎痘病毒(ASPV),花厅黄皮消检测到ASPV,田墩六月雪、花厅六月雪和花厅黄皮消均检测到苹果茎沟病毒(ASGV)和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但均未检测到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苹果花叶病毒(Ap MV)。对于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来说,超低温疗法的脱毒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茎尖培养,在3种超低温疗法脱毒技术中,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疗法的脱毒效率最高。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表明,常规茎尖培养和3种超低温疗法脱毒技术均能保证上饶早梨3个主栽品种的遗传稳定性。该研究有助于上饶早梨种苗病毒病害的检测鉴定和实时监控检疫,同时也可为建立上饶早梨种质资源超低温库和生产无毒苗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饶早梨 主栽品种 病毒种类 茎尖 超低温疗法 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梨树群农业文化遗产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孔维府 江鹏飞 +1 位作者 李兴佐 王涛 《果树资源学报》 2022年第3期1-7,共7页
梨树是落叶果树,全世界约有35个原生种,东方梨中原生中国的约14种,梨品种很多,其中白梨、砂梨、秋子梨、杜梨和豆梨均原产于我国。统计显示,梨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74个,全国共有梨的地... 梨树是落叶果树,全世界约有35个原生种,东方梨中原生中国的约14种,梨品种很多,其中白梨、砂梨、秋子梨、杜梨和豆梨均原产于我国。统计显示,梨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74个,全国共有梨的地理标志102个。文章介绍了具有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主要的中国古梨树群及其分布,指出经过长期的栽培实践,人为保留下来优势的优异品种有延边苹果梨、鞍山南果梨、皋兰软儿梨、砀山酥梨以及鸭梨等,并总结了其所蕴含的重要的农耕文化价值,包括物种多样性、传统知识和技术的传承以及创新应用,以期为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梨树 品种群 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春季广东省苦瓜品种区域试验
20
作者 郑奕雄 林朝晖 +2 位作者 翟英芬 袁玄滔 范浩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12,共4页
2006年春季广东省苦瓜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苦瓜品种中,长绿苦瓜每667 m2总产量为1 446.78 kg、比对照种碧绿2号增产16.75%,前期产量为556.00 kg、比对照种增产25.37%,增产均达极显著;金绿苦瓜每667 m2总产量为1 350.21 kg... 2006年春季广东省苦瓜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苦瓜品种中,长绿苦瓜每667 m2总产量为1 446.78 kg、比对照种碧绿2号增产16.75%,前期产量为556.00 kg、比对照种增产25.37%,增产均达极显著;金绿苦瓜每667 m2总产量为1 350.21 kg、比对照种增产8.96%,前期产量为499.46 kg、比对照种增产12.63%,增产也达极显著;登峰828的总产量和前期产量均比对照种减产,但减产不显著;奇俊416、金船12号的总产量和前期产量均比对照种减产,达极显著。此外,金绿和金船12号的感观品质优,金绿和奇俊416的维生素C、粗蛋白含量均较高;金船12号抗白粉病、中抗枯萎病,长绿抗白粉病,金绿和奇俊416中抗白粉病。根据区试结果,推荐长绿、金绿2个苦瓜新品种参加复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品种 区域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