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中两个CBF-like基因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娜 程果 +7 位作者 胡东青 杨庆利 迟晓元 潘丽娟 杨珍 陈明娜 和亚男 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11年第4期1-8,26,共9页
DREB/CBF类转录因子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在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是在花生中还没有关于这类基因的报道,其功能也没有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Bi-oedit软件在花生cDNA文库中找到了15个可能编码CBF类蛋白的基因片... DREB/CBF类转录因子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在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是在花生中还没有关于这类基因的报道,其功能也没有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Bi-oedit软件在花生cDNA文库中找到了15个可能编码CBF类蛋白的基因片段,其中有2个基因没有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我们通过5'-RACE RT-PCR对这两个基因的全长进行了克隆,得到了包含完整读码框的基因序列,并将序列在GenBank上注册,同时对得到的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F—like基因 花生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AhbHLH6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崔维佩 谷朝阳 +3 位作者 唐桂英 徐平丽 柳展基 单雷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35-41,共7页
bHLH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从栽培种花生丰花1号中克隆得到AhbHLH63基因。序列分析显示,AhbHLH63基因有两个剪接体AhbHLH63-1.1和AhbHLH63-1.2,其ORF分别长1 188 bp和1 152 bp,分别编码39... bHLH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从栽培种花生丰花1号中克隆得到AhbHLH63基因。序列分析显示,AhbHLH63基因有两个剪接体AhbHLH63-1.1和AhbHLH63-1.2,其ORF分别长1 188 bp和1 152 bp,分别编码395个氨基酸和38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亲缘关系分析表明,AhbHLH63蛋白含有一个预测的bHLH结构域,与其他植物的bHLH63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苜蓿等的同源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AhbHLH63-1.1和AhbHLH63-1.2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均为组成型表达,在花中表达量最高,茎和叶中次之,在根中表达量最低;在花生种子的不同发育时期,发育中期表达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bHlH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γ-TMT)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拴柱 万勇善 刘风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56-1863,共8页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催化γ-生育酚转变为生物活性最高的α-生育酚,是决定植物中维生素E成分和活性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电子克隆与PCR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花生6个栽培品种(A.hypogaeaL.)和花生区组4个二倍体野生种中γ-TMT...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催化γ-生育酚转变为生物活性最高的α-生育酚,是决定植物中维生素E成分和活性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电子克隆与PCR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花生6个栽培品种(A.hypogaeaL.)和花生区组4个二倍体野生种中γ-TMT的全长DNA序列,定名为AhgTMT;从栽培品种丰花2号中获得γ-TMT的cDNA序列,定名为AhrTMT。同一栽培品种的AhgTMT与AhrTMT的序列完全对应,说明该基因无内含子。AhrTMT编码区长1059bp,编码352个氨基酸残基的AhTMT蛋白。AhTMT分子量为39.09kD,等电点6.72,总平均亲水性–0.12;预测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55.40%,β-折叠占10.51%,无规则卷曲占34.09%;被定位于叶绿体,含有甲基转移酶保守的SAM结构域。AhTMT与已报道植物γ-TMT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61.75%~72.80%。栽培品种的AhgTMT与A.ipaensis(BB)、A.batizocoi(BB)、A.duranensis(AA)、A.kuhlmannii(AA)4个野生种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100%、99.91%、99.74%和9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维生素E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谷氨酸脱氢酶基因AhGDH1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湘瑜 徐日荣 +1 位作者 林栩松 唐兆秀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7-224,共8页
运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花生1个谷氨酸脱氢酶基因cDNA序列,同时设计引物以花生cDNA为模板进行扩增,经测序得到证实,命名为AhGDH1,GenBank登录号:KT933119。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蛋白从氨基酸组成、基本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 运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花生1个谷氨酸脱氢酶基因cDNA序列,同时设计引物以花生cDNA为模板进行扩增,经测序得到证实,命名为AhGDH1,GenBank登录号:KT933119。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蛋白从氨基酸组成、基本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域、信号肽导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 713bp,包含1个1 236bp开放阅读框,编码411个氨基酸;该编码蛋白含有谷氨酸脱氢酶两个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同源比对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鹰嘴豆等植物的谷氨酸脱氢酶基因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进一步确定该蛋白为谷氨酸脱氢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谷氨酸脱氢酶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金属硫蛋白基因AhMT3a的克隆及其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全先庆 高成香 +1 位作者 王兴军 赵传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79,共5页
以鲁花14号花生为材料,从花生cDNA文库和基因组中筛选和克隆了花生的金属硫蛋白基因AhMT3a。该基因全长785 bp,有2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由201个碱基组成,编码66个氨基酸,其中包含13个半胱氨酸(Cys),预测其分子量为6.83kD,等电点为4.59。... 以鲁花14号花生为材料,从花生cDNA文库和基因组中筛选和克隆了花生的金属硫蛋白基因AhMT3a。该基因全长785 bp,有2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由201个碱基组成,编码66个氨基酸,其中包含13个半胱氨酸(Cys),预测其分子量为6.83kD,等电点为4.59。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AhMT3a蛋白的信号肽、跨膜区、亚细胞定位和疏水性进行了预测。与拟南芥、棉花和草莓等植物type 3 MTs的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花生和其他不同植物的MT3在氨基酸序列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从系统发育树中可以看出AhMT3a和蒿麦的金属硫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半定量RT-PCR和芯片杂交结果显示花生AhMT3a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在种子中表达量最低;在ABA、NaCl及PEG等不同处理下,表达量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 金属硫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AhRRF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杜照奎 李钧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67-1875,共9页
核糖体循环因子在蛋白质合成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技术,从花生中克隆到1个核糖体循环因子基因,命名为AhRRF(Genbank登录号KF621303)。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837 bp,编码278个氨基酸,推测编码蛋白质的分... 核糖体循环因子在蛋白质合成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技术,从花生中克隆到1个核糖体循环因子基因,命名为AhRRF(Genbank登录号KF621303)。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837 bp,编码278个氨基酸,推测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为30.94 k D,等电点为9.63,无信号肽序列,AhRRF编码蛋白包含4个α-螺旋、6个β-折叠和一些无规则卷曲结构。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AhRRF编码蛋白与蒺藜苜蓿、鹰嘴豆、大豆和菜豆的核糖体循环因子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hRRF基因在花生的叶、花、根和幼果中均有表达,但叶中表达量最高,花中最低;UV-B辐射处理1 h时叶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为对照的3.43倍,之后开始下降,24 h时显著低于对照。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 ET28a-AhRRF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诱导重组蛋白RRF的表达,SDS-PAGE检测表明,重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约为30 k D,其大小与推测的大小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UV-B辐射对花生分子机理的影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核糖体循环因子 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中两个硬脂酰-ACP去饱和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焦坤 迟晓元 +7 位作者 潘丽娟 陈娜 陈明娜 王通 王冕 杨珍 和亚男 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13年第3期1-7,共7页
脂肪酸去饱和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催化脂肪酸链特定位置上脱氢形成双键。本研究通过构建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RACE克隆等方法,从花生中克隆得到了两个FAB2基因,分别命名为AhFAB2-2和AhFAB2-3。其中Ah... 脂肪酸去饱和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催化脂肪酸链特定位置上脱氢形成双键。本研究通过构建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RACE克隆等方法,从花生中克隆得到了两个FAB2基因,分别命名为AhFAB2-2和AhFAB2-3。其中AhFAB2-2全长为1387bp,ORF为1158bp,理论分子量为43.7kD,理论等电点为5.69;AhFAB2-3全长为1452bp,ORF为1188bp,理论分子量为44.9kD,理论等电点为6.37。它们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相似性依次为60.8%和57.2%;与大豆的相似性分别是62.3%和59.3%。这两个基因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分别为KF358459和KF3584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酰-ACP去饱和酶基因 花生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花生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董芳 迟晓元 +8 位作者 杨庆利 陈娜 潘丽娟 陈明娜 和亚男 杨珍 王通 王冕 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在植物油脂合成途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RACE克隆等方法,从花生中克隆得到了三个LPAT基因,分别命名为AhLPAT2,AhLPAT4和AhLPAT5。其中AhLPAT2全长为1626bp,...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在植物油脂合成途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RACE克隆等方法,从花生中克隆得到了三个LPAT基因,分别命名为AhLPAT2,AhLPAT4和AhLPAT5。其中AhLPAT2全长为1626bp,ORF为1164bp,理论分子量为43.2kD,理论等电点为9.42;AhLPAT4全长为1618bp,ORF为1152bp,理论分子量为43.9kD,理论等电点为9.23;AhLPAT5全长为1911bp,ORF为1137bp,理论分子量为43.7kD,理论等电点为8.99。它们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依次为78%,65%和65%;与大豆的同源性分别是82%,80%和82%。将这三个基因在GenBank上注册,注册号分别为JN032677,KC160499,KC160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AT 花生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花生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油脂合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玉梅 李璐璐 +3 位作者 陈锦玲 徐媛 李惠敏 秦新民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37,共14页
为研究花生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油脂合成过程中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对花后20、35、50、60d的花生籽粒(分别表示为HS20、HS35、HS50、HS60)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HS20、HS35、HS50、HS60样品的文库分别获得了109321... 为研究花生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油脂合成过程中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对花后20、35、50、60d的花生籽粒(分别表示为HS20、HS35、HS50、HS60)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HS20、HS35、HS50、HS60样品的文库分别获得了109321068、106867224、109313082、107123540条Cleanreads。将得到的花生籽粒转录组数据按发育时期的先后顺序进行两两比对,HS20-vs-HS35、HS35-vs-HS50和HS50-vs-HS60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分别是25769、18403、12308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分别占12.55%、62.92%、26.28%。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Pathway分析,得到135条代谢通路,其中与油脂合成相关的有脂肪酸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延长、脂肪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转录组 差异表达分析 油脂合成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中促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6a(AhMAPK6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0
作者 袁茂丽 张朝昕 +3 位作者 藏旭阳 石书兵 张智猛 高文伟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促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APK)是一类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Ser/Thr)蛋白激酶,是一类植物对逆境胁迫反应途径中的关键家族基因。本研究利用已经构建的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以拟南芥MAPK序列为模板,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RACE克隆等方法,从... 促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APK)是一类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Ser/Thr)蛋白激酶,是一类植物对逆境胁迫反应途径中的关键家族基因。本研究利用已经构建的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以拟南芥MAPK序列为模板,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RACE克隆等方法,从花生中克隆得到了一个MAPK基因,命名为AhMAPK6a,并在GenBank上注册,注册号为KP329549。其cDNA序列全长1492bp,开放阅读框(ORF)含有1191bp,编码一条含有397个氨基酸的蛋白序列。不同物种中MAPK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含有典型的Ser/Thr保守基序,与拟南芥、大豆、本生烟的同源性分别为86%、94%和90%。不同组织部位的荧光定量(q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在根中,在茎、花、子叶和下胚轴中的表达量极低,表明该基因可能在花生的根和叶的生长发育中发挥较大作用。在脱落酸(ABA)和聚乙二醇(PEG)胁迫下,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可以推测该基因在干旱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基因 花生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