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MS-2运动发育量表与Gesell儿童发育量表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卓 席宇诚 黄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研究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PDMS-2)与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在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评测中的一致性。方法:47例具有高危病史(病理性黄疸、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等)及异常临床表现的患儿作... 目的:研究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PDMS-2)与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在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评测中的一致性。方法:47例具有高危病史(病理性黄疸、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等)及异常临床表现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6个月23例,>6个月24例),平均月龄(7.29±3.17)个月(3个月-13个月),由同一名评估者在同一时间,或在一周之内,进行PMDS-2与Gesell的评估。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将PDMS-2与Gesell的粗大运动发育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进行分别比较,观察两者的相关性。结果:47例患儿PDMS-2与Gesell粗大运动发育商的相关系数为0.76(P<0.001),精细运动发育商的相关系数为0.61(P<0.001)。在≤6个月的月龄组中,两者粗大运动发育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P=0.01)和0.62(P=0.001);在>6个月的月龄组中,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P<0.001),0.74(P<0.001)。结论:在3个月—13个月的高危儿中,PDMS-2与Gesell的粗大运动发育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有显著的相关性,尤其在月龄稍大的患儿中相关性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GESELL发育量表 脑性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在脑性瘫痪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41
2
作者 史惟 廖元贵 +2 位作者 杨红 徐秀娟 王素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7期423-424,共2页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 )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 GM )两种粗大运动评估方法在脑瘫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GMFM和PDMS GM两种方法对 2 9例脑瘫儿童进行 3次评估 ,用t检验分析GMFM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 G...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 )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 GM )两种粗大运动评估方法在脑瘫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GMFM和PDMS GM两种方法对 2 9例脑瘫儿童进行 3次评估 ,用t检验分析GMFM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 GM月相对百分比之间的差异。结果GMFM的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 GM的月相对百分比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GMFM的评估结果比PD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粗大运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 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素娟 李惠 +3 位作者 史惟 张建萍 徐秀娟 杨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00-902,共3页
目的:探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康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岁以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共98例,应用PDMS-FM测定其精细运动功能。用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标准分(sGr)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标准分(SVI... 目的:探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康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岁以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共98例,应用PDMS-FM测定其精细运动功能。用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标准分(sGr)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标准分(SVI)进行分析。结果:sGr、sVI和FMQ在不同类型的脑瘫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四肢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最差,双瘫患儿较好,而偏瘫患儿介于二者之间,两两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3岁以下脑瘫患儿总体的抓握能力较差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较强(P<0.001),四肢瘫患儿在<12月、12—24月和≥24月三个年龄段中,抓握能力均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5);双瘫患儿在<12月组中,抓握能力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1),在1岁以上的两组中,二者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偏瘫患儿则在12—24月组中,抓握能力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5),在<12月和≥24月组中,二者没有显著差异。结论:PDMS-FM可以很好地反映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在脑瘫的临床分型和治疗工作中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运动 患儿 运动发育 痉挛型脑瘫 运动功能 量表 四肢瘫 能力 精细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干预方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的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及运动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任素伟 朱玲玲 +5 位作者 林春 孟兆祥 张熙斌 葛晟 全逸峰 陈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7-821,共5页
目的:探讨PDMS-2干预方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运动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每组均2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进行下列评估:Pe... 目的:探讨PDMS-2干预方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运动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每组均2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进行下列评估: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2 FM)、改良Ashworth、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 FIM)运动功能项。结果:(1)PDMS-2 FM:治疗3个月后,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5,0.001,0.000),干预组、训练组评分均较常规组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0.004),干预组、训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90);治疗6个月后,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3个月时增加(P=0.014,0.000,0.000),干预组评分较训练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7)。(2)改良Ashworth:各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同一测评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Wee FIM运动功能项: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训练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5,0.035),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6个月后,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8,0.000,0.000),干预组、训练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3个月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0.005),干预组、训练组评分均较常规组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2,0.045)。结论:PDMS-2干预方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促进精细运动发育,提高其运动功能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核心稳定性 功能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在脑损伤高危儿中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洪涛 张惠佳 +3 位作者 王跑球 李惠枝 覃蓉 刘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在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的平行效度。方法 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60例,均接受AIMS和PDMS-2评估。AIMS总分与PDMS-2粗大运动原始总分(GMS)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AIMS百... 目的探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在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的平行效度。方法 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60例,均接受AIMS和PDMS-2评估。AIMS总分与PDMS-2粗大运动原始总分(GMS)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AIMS百分位与粗大运动商(GMQ)根据Kappa值进行定性分析。并对两个量表检查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IMS总分与PDMS-2 GMS的相关系数为0.91(P<0.001),AIMS百分位与PDMS-2 GMQ的相关系数为0.6。AIMS评估时间平均(10.47±3.63)min,PDMS-2评估时间平均(26.5±7.77)min(t=28.895,P<0.001)。结论 AIMS与PDMS-2在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的运动发育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高危因素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与Gesell发育量表在中枢性协调障碍评价中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胡继红 张惠佳 +2 位作者 王跑球 王益梅 郭春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研究Gesell发育量表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中的一致性。方法657例年龄在3~8个月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均接受Gesell发育量表评定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定,采用秩相关计算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龄... 目的研究Gesell发育量表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中的一致性。方法657例年龄在3~8个月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均接受Gesell发育量表评定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定,采用秩相关计算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龄与PDMS-2中粗大运动项各分测验相当年龄、Gesell发育量表精细运动发育龄与PDMS-2精细运动各项分测验相当年龄、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商(G-GMDQ)与PDMS-2粗大运动发育商(P-GMDQ)、Gesell发育量表精细运动发育商(G-FMDQ)与PDMS-2精细运动发育商(P-FMDQ)的相关系数。结果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龄与PDMS-2粗大运动项各分测验相当年龄、Gesell发育量表精细运动发育龄与PDMS-2精细运动各项分测试相当年龄相关系数在0.755~0.842(P<0.01),G-GM-DQ与P-GMDQ相关系数为0.645(P<0.01)、G-FMDQ与P-FMDQ相关系数为0.677(P<0.01)。结论PDMS-2相当龄与Ge-sell发育量表发育龄、P-FMDQ与G-FMDQ的平行效度有高度一致性,P-GMDQ与G-GMDQ的平行效度有中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发育量表 GESELL发育量表 中枢性协调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CY的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鹏 宋福祥 +6 位作者 姜志梅 汤敬华 吕智海 王立苹 孙瑞雪 时人杰 庞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1-604,共4页
目的分析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定的内容。方法由3名康复医生和治疗师小组讨论确定PDMS-FM中每项包含的概念。由2名康复医生根据联系规则,将PDMS-FM项目概念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类目... 目的分析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定的内容。方法由3名康复医生和治疗师小组讨论确定PDMS-FM中每项包含的概念。由2名康复医生根据联系规则,将PDMS-FM项目概念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类目进行匹配,意见不一致时由第三方做出非正式决定。结果 98个PDMS-FM项目与ICF-CY的21个三级类目,13个二级项目关联,涵盖b1精神功能、b7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的功能、d1学习和应用知识、d4活动、d5自理共5个一级类目。其中80个项目可被关联到d4及其下级类目,40个项目可被关联到d1及其下级类目。结论 PDMS-FM主要评估患儿的活动,特别是其中"搬运、移动和操纵物体",以及学习和应用知识中"基本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 内容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在脑病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素娟 李惠 +1 位作者 张建萍 杨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8期452-454,共3页
目的了解作业治疗前后脑性瘫痪 (CP)和精神发育迟滞 (MR)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变化 ,判断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 (PDMS FM)在脑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康复中心CP患儿 2 2例和MR患儿 2 8例 ,观察作业治疗前后的精细运动功能变... 目的了解作业治疗前后脑性瘫痪 (CP)和精神发育迟滞 (MR)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变化 ,判断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 (PDMS FM)在脑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康复中心CP患儿 2 2例和MR患儿 2 8例 ,观察作业治疗前后的精细运动功能变化 ,用PDMS FM测试。结果经作业治疗后 ,临床观察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都有明显改善 ;PDMS FM测试分析结果为 :CP和MR患儿作业治疗前的精细运动功能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MR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在治疗后有显著改善 (P <0 .0 0 1 ) ,CP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虽有提高 ,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可以用来评定脑病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 ,尤其适用于MR患儿 ;但此法对于CP患儿在较短时间内的精细运动功能细微变化 ,还有局限之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 脑性瘫痪 精神发育迟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高危儿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与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运动发育指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小燕 姚英民 +1 位作者 谢松敏 陈庆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8-631,共4页
目的:研究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与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运动发育指数在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评测中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6个月龄的脑瘫高危儿(宫内窘迫或窒息)30例,对同一患儿分别进行PDMS-2与BSID中运动发育量表的评分,... 目的:研究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与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运动发育指数在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评测中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6个月龄的脑瘫高危儿(宫内窘迫或窒息)30例,对同一患儿分别进行PDMS-2与BSID中运动发育量表的评分,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下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①PDMS-2中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和总体运动发育商(TMQ)分别与BSID中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②PDMS-2粗大运动中反射、姿势和移动标准分分别与PDI;③PDMS-2精细运动中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分别与PDI。结果:①PDMS-2中GMQ,FMQ和TMQ与BSID中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4,0.555,0.701(P<0.01);②粗大运动中反射、姿势和移动标准分分别与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8,0.560,0.717(P<0.01);③精细运动中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分别与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6,0.634(P<0.01);其中移动相关性最高,抓握相关性最低。结论:对6个月龄的脑瘫高危儿,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与BSID中运动发育量表多数项目具有中度相关性,少数属于低度相关性;PDMS-2中粗大运动比精细运动与PDI运动的相关性更密切;提示需慎重选择量表用于脑瘫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 脑性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功能障碍5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0
作者 施炳培 李惠 +4 位作者 卜怀娣 侍孝娟 王素娟 史惟 杨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57例脑瘫患儿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并以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34例(59.7%)精细运动发育商提高;45例(78.9%)抓握能力指数提高;53例(9...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57例脑瘫患儿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并以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34例(59.7%)精细运动发育商提高;45例(78.9%)抓握能力指数提高;53例(92.9%)视觉感知能力指数提高。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作业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确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脑性瘫痪 作业疗法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精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1
作者 颜华 张惠佳 +6 位作者 阳伟红 王益梅 郭春光 胡继红 周平秋 何金华 段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60例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均接受BTX-A注射治疗,治疗后进行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物理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作业治疗及家庭训练...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60例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均接受BTX-A注射治疗,治疗后进行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物理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作业治疗及家庭训练。在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分别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患侧上肢肌张力、关节量角器法测量患侧腕关节主动背伸角度、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II)进行患侧手精细运动商(FMQ)的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ADL能力以比较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结论 BTX-A注射治疗配合康复功能训练能明显降低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偏瘫 A型肉毒毒素 上肢运动功能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粗大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徐开寿 麦坚凝 +1 位作者 何璐 李金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4-606,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粗大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的结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以接受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的粗大运动(GM)和精细运动(FM)技能评估量表评定的522例年龄小于1岁的脑瘫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变量方差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粗大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的结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以接受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的粗大运动(GM)和精细运动(FM)技能评估量表评定的522例年龄小于1岁的脑瘫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变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确定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运动技能发育的结构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其相关程度。结果:不同出生体重组别间患儿GM、FM各项原始分和标准分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的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项标准分值均明显低于反射项(t值分别为23.82、32.27、37.06、26.92,P<0.001)。不同出生体重组别患儿反射、姿势和移动项标准分值与FM分值具有良好相关性(r=0.39-0.85,P<0.01),且抓握、视觉-运动整合项标准分值与GM分值也有良好相关性(r=0.55-0.85,P<0.01)。结论: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的反射发育明显好于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发育,其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出生体重 粗大运动技能 精细运动技能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运动发育特点初探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继红 张惠佳 +2 位作者 王益梅 郭春光 周平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2-664,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运动发育特点。方法 6~36月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430例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和Gesll发育量表(GDS)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及总体发育水平均落后,且轻...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运动发育特点。方法 6~36月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430例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和Gesll发育量表(GDS)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及总体发育水平均落后,且轻、中、重度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DMS-2各项标准分均与GDS适应性发育商明显相关(P〈0.01);不同智力发育水平患儿的粗大运动项标准分与精细运动发育商明显相关(P〈0.01),精细运动项标准分与粗大运动发育商明显相关(P〈0.01)。结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粗大和精细运动发育均落后,智力发育水平与运动发育水平相关,智力发育迟缓患儿的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发育迟滞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粗大运动 精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时间对婴儿运动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佳悦 姜艳蕊 +4 位作者 金志娟 吴虹 章依文 余晓丹 杨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究俯卧位时间对婴儿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3~11月龄的婴儿,统计婴儿每日俯卧位时间,并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纳入152例婴儿,其中对照组43例(俯卧时间<30分钟),俯卧组109例(俯卧时间≥30分钟);俯卧组中再分... 目的探究俯卧位时间对婴儿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3~11月龄的婴儿,统计婴儿每日俯卧位时间,并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纳入152例婴儿,其中对照组43例(俯卧时间<30分钟),俯卧组109例(俯卧时间≥30分钟);俯卧组中再分为30分钟组(30~59分钟)、60分钟组(60~119分钟)和120分钟组(120~180分钟)。对照组与不同俯卧组之间PDGMS-2各项运动得分以及GMQ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俯卧组婴儿各项运动得分以及GMQ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俯卧位有助于运动发育,建议每日30分钟以上俯卧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时间 peabody量表 运动发育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唐氏综合征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绍云 钟宁 +2 位作者 黄华玉 施炳培 史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1-682,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唐氏综合征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30例唐氏综合征患儿行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评估量表(PDMS-FM)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患儿的精细运动发育商和抓握能力、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分均有改...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唐氏综合征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30例唐氏综合征患儿行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评估量表(PDMS-FM)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患儿的精细运动发育商和抓握能力、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分均有改善(P<0.05)。结论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康复训练 精细运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吕智海 寻冰冰 +3 位作者 缪文静 高艺文 张宇 孙双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58-962,共5页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住院康复治疗的脑瘫高危儿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两组早期干预治疗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任务...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住院康复治疗的脑瘫高危儿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两组早期干预治疗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任务导向性训练。干预治疗前及12周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的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评定儿童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GMQ、FMFM、FM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MFM、GMQ、FMFM、FM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OT能更好提高脑瘫高危儿的运动功能,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高危儿 任务导向性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