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 Ⅹ Ⅳ-Cd Ⅹ Ⅵ离子4s^24p^3和4s4p^4组态精细结构能级与跃迁的扩展分析
1
作者 牟致栋 魏琦瑛 +3 位作者 叶世旺 张雷 魏伟 王树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7-452,共6页
用多组态HXR理论方法对KrⅣCdⅩⅥ离子4s24p3 和4s4p4 组态的精细结构能级进行了分析计算。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4s24p3 和4s4p4 组态能级的实验观测值与HXR计算结果之差ΔE沿等电子序列变化规律的分析,找出了ΔE随有效核电荷... 用多组态HXR理论方法对KrⅣCdⅩⅥ离子4s24p3 和4s4p4 组态的精细结构能级进行了分析计算。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4s24p3 和4s4p4 组态能级的实验观测值与HXR计算结果之差ΔE沿等电子序列变化规律的分析,找出了ΔE随有效核电荷数Zc 变化的规律,预言并计算了PdⅩⅣCdⅩⅥ离子4 s2 4 p3 和4 s4 p4 组态能级,大部分预言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小于1 0 0 cm-1 。由此还进一步计算了PdⅩⅣCdⅩⅥ离子4s24p3—4s4p4 跃迁的谱线波长、振子强度和跃迁概率。结果表明:除了4s24p3 2D5/2—4s4p42D5/2跃迁的谱线波长(29.992 nm)与实验值相差0.018 nm外,对于其余5 条谱线,预言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均不超过0.00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ⅩⅣ-CdⅩⅥ离子 精细结构能级 谱线波长 振子强度 跃迁概率 HX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的Pd/BiOBr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灵 焦磊 +2 位作者 姚坤 黄应平 贾漫珂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102,共6页
以Bi(NO_3)_3·5H_2O和KBr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BiOBr光催化剂.然后将制备好的BiOBr运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制备了Pd/BiOBr光催化剂.运用N_2-物理吸附脱附、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晶型进行了... 以Bi(NO_3)_3·5H_2O和KBr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BiOBr光催化剂.然后将制备好的BiOBr运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制备了Pd/BiOBr光催化剂.运用N_2-物理吸附脱附、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晶型进行了表征,利用光致发光(PL)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技术和瞬时光电流谱对催化剂的光电特性进行了测定.并以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及无色小分子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2,4-DCP)为底物,在可见光(λ≥420nm)条件下考察了Pd/BiOBr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Pd/BiOBr催化剂较纯BiOBr光催化效果显著提升,在反应11h时对RhB矿化率达到70%.同时分析了BiOBr和Pd/BiOBr对RhB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活性物种,表明BiOBr在降解过程中主要涉及O_2·^-氧化,Pd/BiOBr对RhB光催化降解过程中超氧和空穴同时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Br 光催化 pd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O@CuO-Pd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葡萄糖传感器应用研究
3
作者 钟哲 康佳慧 刘桂华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0,共7页
通过液相法首先制备得到Cu_2O八面体前驱体,再通过添加Pd离子在液相条件下反应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在不同Pd离子添加浓度情况下对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SEM及XRD检测分析,制备出棘刺状Cu_2O@CuO-Pd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并对其应用在葡萄... 通过液相法首先制备得到Cu_2O八面体前驱体,再通过添加Pd离子在液相条件下反应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在不同Pd离子添加浓度情况下对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SEM及XRD检测分析,制备出棘刺状Cu_2O@CuO-Pd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并对其应用在葡萄糖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添加Pd粒子后样品均得到了较好的表面改性,在Pd离子添加量为2.5 wt%的条件下,得到单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发达的Cu_2O@CuO-Pd核壳结构微纳米材料,检测表明在葡萄糖传感器应用中,灵敏度达545.83μA·cm^(-2)·m M^(-1),线性范围为0.01~6.50 mM,检出限为3μM,并具备很好的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pd离子 CUO 葡萄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Z树脂对Pd(Ⅱ)的吸附选择性及吸附机理的研究
4
作者 席琛 曹丽云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9-41,49,共4页
测定了 PTZ树脂在盐酸介质中对 Pd( )的吸附容量 ,考察了盐酸浓度及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该树脂的吸附选择性及对 Pd( )的吸附机理。
关键词 选择性 吸附机理 PTZ树脂 pd(Ⅱ)离子 螯合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树脂吸附沉金后液中贵金属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房孟钊 李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0,共5页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的铜阳极泥经处理后生成的沉金后液中含有少部分的Au与大部分Pt与Pd,为提高贵金属的回收率,公司选择在沉金后液中直接回收贵金属,进行了大量试验。试验采用二级交换柱设备探索了F树脂对沉金后液中Au、Pt...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的铜阳极泥经处理后生成的沉金后液中含有少部分的Au与大部分Pt与Pd,为提高贵金属的回收率,公司选择在沉金后液中直接回收贵金属,进行了大量试验。试验采用二级交换柱设备探索了F树脂对沉金后液中Au、Pt、Pd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F树脂对Pt离子的吸附效果一般,对Au离子与Pd离子的吸附效果较好;在0~300h之间,一级树脂交换柱对Au离子与Pd离子的吸附效果较好;在120~300h之间,二级交换柱吸附Pt离子的效果较好;在120-430 h之间,二级交换柱树脂吸附后液中Au与Pd的离子浓度很低;温度和流速对F树脂对Pd离子的吸附效果影响不大;降低流速和提高原液的吸附温度,可以提高F树脂对Pt离子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树脂 二级交换柱 沉金后液 吸附 贵金属回收 Pt离子 Au离子 pd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配合物催化的α-烯烃与一氧化碳对映选择性交替共聚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海君 王来来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0-239,i004,共11页
乙烯与一氧化碳交替共聚合成的聚酮是一类新型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Shell和Bp公司已将聚酮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工业化,商品名分别为Carilon[1]和Ketonex[2],其中Carilon是一种由乙烯,丙烯和CO交替三聚合成的聚... 乙烯与一氧化碳交替共聚合成的聚酮是一类新型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Shell和Bp公司已将聚酮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工业化,商品名分别为Carilon[1]和Ketonex[2],其中Carilon是一种由乙烯,丙烯和CO交替三聚合成的聚酮高分子.聚酮高分子已被加工成纤维,膜,黏合剂,抗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配体 离子pd配合物 α-烯烃与一氧化碳 不对称交替共聚 手性高分子聚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