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81%光电转换效率的全固态致密PbS量子点薄膜敏化TiO_2纳米棒阵列太阳电池(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军军 史成武 +3 位作者 张正国 肖冠南 邵章朋 李楠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29-2034,共6页
利用TiO_2纳米棒阵列和在旋涂辅助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过程中使用乙二硫醇的策略,成功地在TiO_2纳米棒阵列上获得了致密PbS量子点薄膜,组装了新颖结构的全固态致密PbS量子点薄膜敏化TiO_2纳米棒阵列太阳电池。研究了TiO_2纳米棒阵列长度... 利用TiO_2纳米棒阵列和在旋涂辅助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过程中使用乙二硫醇的策略,成功地在TiO_2纳米棒阵列上获得了致密PbS量子点薄膜,组装了新颖结构的全固态致密PbS量子点薄膜敏化TiO_2纳米棒阵列太阳电池。研究了TiO_2纳米棒阵列长度对全固态致密PbS量子点薄膜敏化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发现TiO_2纳米棒阵列长度为290、540和1040 nm时,相应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是2.02%、4.81%和1.95%。对于组装全固态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综合考虑空穴传输长度和量子点担载量的平衡是获得较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pbs量子薄膜 TiO2纳米棒阵列 乙二硫醇 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 全固态量子敏化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制备高效TiO_(2)/PbS异质结量子点太阳电池 被引量:1
2
作者 邢美波 丁宪喆 +2 位作者 景栋梁 李子睿 王瑞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4,共6页
采用一步涂层法制备TiO_(2)/PbS异质结且带有不同浓度PbS量子点光吸收层的太阳电池器件。测试结果表明,用浓度为200 mg/mL的PbS量子点制备的太阳电池在AM1.5模拟光照下获得的能量转换效率(PCE)为9.08%,其开路电压(V_(OC))为0.570 V、短... 采用一步涂层法制备TiO_(2)/PbS异质结且带有不同浓度PbS量子点光吸收层的太阳电池器件。测试结果表明,用浓度为200 mg/mL的PbS量子点制备的太阳电池在AM1.5模拟光照下获得的能量转换效率(PCE)为9.08%,其开路电压(V_(OC))为0.570 V、短路电流(J_(SC))为29.6 mA/cm^(2)、填充因子(FF)为0.539。研究证实了一步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与传统的层层旋涂法相比,一步涂层法具有操作过程简单、材料消耗少、制备薄膜质量好等优点,可用于大批量制备高效率量子点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半导体量子 太阳电池效率 一步法 量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Ⅳ-Ⅵ族化合物的胶体量子点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3
作者 郑涛 黄茜 +3 位作者 侯国付 丁毅 张晓丹 赵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基于Ⅳ-Ⅵ族化合物的胶体量子点具有易于合成、带隙可调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窄带隙光伏材料。近年来,利用Ⅳ-Ⅵ族化合物制作的胶体量子点太阳电池最高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0%。介绍了胶体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基本结构及其光电特... 基于Ⅳ-Ⅵ族化合物的胶体量子点具有易于合成、带隙可调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窄带隙光伏材料。近年来,利用Ⅳ-Ⅵ族化合物制作的胶体量子点太阳电池最高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0%。介绍了胶体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基本结构及其光电特性;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肖特基和异质结胶体量子点太阳电池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量子 热注入法 pbs量子点太阳电池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棒阵列微结构对全固态PbS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邵章朋 张正国 +2 位作者 吕凯 马乘风 史成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79,共6页
利用水热法通过改变生长时间,成功地在透明SnO_2:F导电玻璃/TiO_2致密层基底上制备了三种长度、直径、面密度分别为460 nm、40 nm、340μm-2,630 nm、44 nm、330μm^(-2),720 nm、50 nm、320μm^(-2)的TiO_2纳米棒阵列,并通过旋涂辅助... 利用水热法通过改变生长时间,成功地在透明SnO_2:F导电玻璃/TiO_2致密层基底上制备了三种长度、直径、面密度分别为460 nm、40 nm、340μm-2,630 nm、44 nm、330μm^(-2),720 nm、50 nm、320μm^(-2)的TiO_2纳米棒阵列,并通过旋涂辅助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制备PbS量子点、以spiro-OMe TAD为固态电解质,组装了全固态PbS量子点敏化TiO_2纳米棒阵列太阳电池,系统研究了TiO_2纳米棒阵列的微结构对PbS量子点的沉积和相应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TiO_2纳米棒阵列长度为460 nm、630 nm、720 nm微结构的太阳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分别是2.17%、2.96%和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棒阵列 微结构 pbs量子 spiro-OMeTAD 全固态量子敏化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的合成、表面修饰及在聚合物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岳文瑾 聂光军 +3 位作者 兰明阳 孙文山 何宏飞 李亚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7,共5页
量子点因具有特殊的量子尺寸效应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聚合物太阳电池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列举了量子点常见的合成方法,如有机相合成法、水相合成法、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微波辅助水热法、微乳液法等;介绍了常见的量子点表面修... 量子点因具有特殊的量子尺寸效应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聚合物太阳电池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列举了量子点常见的合成方法,如有机相合成法、水相合成法、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微波辅助水热法、微乳液法等;介绍了常见的量子点表面修饰方法,如偶联剂法、配位基交换法及化学反应法等;最后,介绍了表面修饰后的量子点在聚合物太阳电池中的应用,并针对器件效率较低这一问题讨论了提高聚合物/量子点太阳电池效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 合成 表面修饰 聚合物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在纳米TiO_2太阳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伟 马建华 郝彦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33-138,共6页
为提高纳米光电化学电池的光电转换率,研究者们致力于选择不同的敏化剂,其中量子点以其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强吸收性和易于制备等特殊的性质及其种种优点而备受研究者的青睐,阐述了量子点作为纳米TiO2光电化学太阳电池敏化剂的应用研究... 为提高纳米光电化学电池的光电转换率,研究者们致力于选择不同的敏化剂,其中量子点以其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强吸收性和易于制备等特殊的性质及其种种优点而备受研究者的青睐,阐述了量子点作为纳米TiO2光电化学太阳电池敏化剂的应用研究及敏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 光电化学 纳米结构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修饰及其在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时茂 董伟伟 +4 位作者 方晓东 邓赞红 邵景珍 胡林华 朱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3-880,共8页
使用TiCl4溶液对单晶TiO2纳米棒阵列(TNRs)进行修饰,通过在TiO2纳米棒表面合成TiO2纳米颗粒来提高TNRs的表面积,提高TNRs对量子点的吸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TiCl4修饰时间对基于单晶TNRs的CdS/CdSe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 使用TiCl4溶液对单晶TiO2纳米棒阵列(TNRs)进行修饰,通过在TiO2纳米棒表面合成TiO2纳米颗粒来提高TNRs的表面积,提高TNRs对量子点的吸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TiCl4修饰时间对基于单晶TNRs的CdS/CdSe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强度调制光电流谱(IMPS)研究了TiO2纳米棒阵列的电子传输性能.结果表明:TiCl4修饰可以大幅提高基于单晶TNRs的CdS/CdSe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在TiCl4修饰时间为60 h时,其短路电流密度和光电转换效率分别由修饰前的(2.93±0.07)mA·cm-2和0.36%±0.02%提高至(8.19±0.12)mA·cm-2和1.17%±0.07%.同时,IMPS测试表明电子在单晶TiO2纳米棒阵列中的传输速率高于在TiO2纳米颗粒薄膜中的传输速率,证明了单晶TiO2纳米棒阵列在电子传输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敏化太阳电池 光阳极 二氧化钛 纳米棒阵列 修饰 电子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dSe/ZnS量子点提高体异质结有机太阳电池的效率 被引量:3
8
作者 倪婷 邹凡 +1 位作者 蒋玉蓉 杨盛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3-459,共7页
通过掺杂吸收光谱在可见光波段的量子点可提高聚合物对可见光的吸收,因此掺杂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CQDs)能提高聚(3-己基噻吩):[6,6]-苯基-C61-丁酸甲酯(P3HT:PCBM)体异质结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本文研究了CdSe/ZnS量子点在P3HT:... 通过掺杂吸收光谱在可见光波段的量子点可提高聚合物对可见光的吸收,因此掺杂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CQDs)能提高聚(3-己基噻吩):[6,6]-苯基-C61-丁酸甲酯(P3HT:PCBM)体异质结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本文研究了CdSe/ZnS量子点在P3HT:PCBM中的不同掺杂比例及其表面配体对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优化器件ITO(氧化铟锡)/PEDOT:PSS(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3HT:PCBM:(CdSe/ZnS)/Al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3.99%,与相同条件下没有掺杂量子点的参考器件ITO/PEDOT:PSS/P3HT:PCBM/Al相比,其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了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异质结太阳电池 CDSE ZnS核-壳结构胶体量子 聚合物 配体置换 能量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功函数对TiO_2/PbS平面异质结激子太阳电池性能影响的理论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俊 胡林华 戴松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5-559,共5页
采用一维微光电子结构分析模型(AMPS-1D)软件模拟分析了由TiO2纳米晶薄膜与PbS量子点薄膜组成的平面异质结激子太阳电池中电极功函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在界面上引入厚度为2 nm的激子发生分离的自由载流子产生层,得到电池的电流-电... 采用一维微光电子结构分析模型(AMPS-1D)软件模拟分析了由TiO2纳米晶薄膜与PbS量子点薄膜组成的平面异质结激子太阳电池中电极功函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在界面上引入厚度为2 nm的激子发生分离的自由载流子产生层,得到电池的电流-电压曲线、电子电流及空穴电流的空间分布等信息.模拟结果表明,透明导电氧化物电极的功函数可以在一定区间内变化而不影响电池效率,但是金属电极功函数的变化则会明显影响电池输出性能,这是因为PbS与金属电极之间的肖特基(Schottky)接触会对电池性能产生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子太阳电池 量子 微光电子结构分析 肖特基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物异质结的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毅 张嘉 +5 位作者 刘锋 魏俊峰 朱俊 唐军旺 胡林华 戴松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18-2221,共4页
将半导体钒酸铋(BiVO4)作为光俘获材料,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和反应法(SILAR)将其沉积在纳米晶TiO2多孔薄膜上并用作光阳极制备液态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RD和TEM等表征手段深入研究BiVO4前驱体溶液的浓度、离子沉... 将半导体钒酸铋(BiVO4)作为光俘获材料,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和反应法(SILAR)将其沉积在纳米晶TiO2多孔薄膜上并用作光阳极制备液态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RD和TEM等表征手段深入研究BiVO4前驱体溶液的浓度、离子沉积次数以及浸泡处理时间对BiVO4敏化的TiO2薄膜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采用Bi(NO3)3·5H2O和NH4VO3的水溶液作为前驱体溶液时,当NH4VO3水溶液的pH=3,连续沉积20次后,电池具有最佳光伏性能:电池短路电流密度为1.78mA/cm2,光电转换效率达到0.32%。结果表明,BiVO4作为光俘获材料,在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量子 钒酸铋 连续离子层吸附和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薄膜厚度对CdTeO_3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川 邹小平 何胜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5-58,共4页
针对NiO薄膜厚度对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设计了1组对比实验,并首次采用CdTeO_3量子点作为敏化剂敏化NiO光阴极制备p型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通过分析发现当丝网印刷层数为2层,NiO薄膜厚度大约为2.5μm时,光阴极的吸收强度和电... 针对NiO薄膜厚度对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设计了1组对比实验,并首次采用CdTeO_3量子点作为敏化剂敏化NiO光阴极制备p型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通过分析发现当丝网印刷层数为2层,NiO薄膜厚度大约为2.5μm时,光阴极的吸收强度和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都有较大的提升。最终电池获得了0.018%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国际文献报道的同等水平,拓宽了p型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O3 NiO薄膜厚度 量子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修饰层对抑制CdSe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界面电子复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柱荣 毕卓能 +2 位作者 靳虎 梅凤娇 徐雪青 《新能源进展》 2015年第4期245-250,共6页
量子点敏化纳米TiO2太阳电池(QDSSCs)因成本低廉,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光电转换效率仍然较低,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量子点表面缺陷密度高,表面与界面电子复合严重。本文以Al2O3为纳米TiO2/CdSe QDs的界面修饰层,采用暗态下的电化学阻... 量子点敏化纳米TiO2太阳电池(QDSSCs)因成本低廉,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光电转换效率仍然较低,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量子点表面缺陷密度高,表面与界面电子复合严重。本文以Al2O3为纳米TiO2/CdSe QDs的界面修饰层,采用暗态下的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开路电压衰减谱考察了Al2O3对抑制电子复合所起的作用,并简析了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iO2表面修饰Al2O3后,其导带边上移;此外,TiO2/QDs界面缺陷态降低,界面电子复合降低,使器件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以及填充因子提高,光电转换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 太阳电池 AL2O3 界面修饰 电子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先进太阳电池的InAs量子点材料制备与表征
13
作者 李林 李占国 +7 位作者 王勇 李梅 王晓华 芦鹏 曲轶 薄报学 刘国军 万春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49-1352,共4页
利用MOCVD外延技术生长InAs量子点材料,通过采用Sb作为表面活性剂,调节所选择InAs量子点材料的生长参数,获得了具有不同尺寸、高密度的InAs量子点材料。
关键词 太阳电池 INAS量子 中间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镍钌纳米电极在量子点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婷婷 杨培志 +2 位作者 游来 任磊 李清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7-942,共6页
该文通过反应条件温和、低成本、低耗能的水热法制备了镍钌纳米合金对电极,镍以及钌对电极,并组装成量子点太阳电池。结果表明,基于镍钌合金对电极的量子点太阳电池(QDSCs)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96%,优异于镍、钌金属对电极组装的量子点太... 该文通过反应条件温和、低成本、低耗能的水热法制备了镍钌纳米合金对电极,镍以及钌对电极,并组装成量子点太阳电池。结果表明,基于镍钌合金对电极的量子点太阳电池(QDSCs)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96%,优异于镍、钌金属对电极组装的量子点太阳电池。镍钌对电极呈现出简便的合成工艺,高的比表面积,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好的截面接触性能及高稳定性等,这些性能优势体现了其作为对电极材料在量子点太阳电池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对电极 电化学 原位合成 纳米颗粒 量子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最新进展
15
作者 顾修全 陈凡 +1 位作者 张家正 王明月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67-772,808,共7页
半导体量子点太阳电池目前是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领域,在未来新能源利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首先,介绍了几种量子点敏化电极的制备技术。然后,着重评述了CdS,CdSe和PdS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近年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大量最新的相关文献... 半导体量子点太阳电池目前是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领域,在未来新能源利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首先,介绍了几种量子点敏化电极的制备技术。然后,着重评述了CdS,CdSe和PdS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近年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大量最新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发现,电池的性能主要受量子点的组装技术、能带结构以及基体材料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分析了该领域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对策,包括采用两种量子点共敏化方法以提高光俘获效率,采用沉积钝化层的方法以降低载流子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 太阳电池 TIO2 光电转换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联剂辅助吸附法制备CuInS_2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英文)
16
作者 王楠 梁柱荣 +4 位作者 王欣 徐雪青 方军 王军霞 郭华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1-1337,共7页
分别以Cu I和In Ac3作为铜源和铟源,十二硫醇(DDT)作为硫源,采用直接加热法合成不同尺寸的Cu In S2(CIS)量子点.运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征其相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 分别以Cu I和In Ac3作为铜源和铟源,十二硫醇(DDT)作为硫源,采用直接加热法合成不同尺寸的Cu In S2(CIS)量子点.运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征其相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CIS量子点为黄铜矿结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量子点逐渐长大,吸收光谱的激子吸收峰逐渐红移,表现出量子尺寸效应.采用巯基乙酸为双功能耦联剂辅助吸附法制备CIS敏化的Ti O2薄膜.通过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得出,巯基乙酸上的羧基与Ti O2表面羟基连接,另一端上的巯基代替长链的DDT与CIS耦联,将CIS成功锚定在Ti O2表面.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容易实现CIS在Ti O2表面的吸附.太阳电池光电性能测试表明,粒径大小约为3.6 nm的CIS量子点表现出最优的吸附能力以及光电转换性能.进一步采用连续离子吸附层法对CIS敏化的Ti O2薄膜进行Cd S包覆,光电转换性能大大提高,其效率达到2.83%,这主要源于Cd S的包覆钝化了CIS的表面缺陷,有效地降低了电子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铟硫 量子 敏化太阳电池 多功能耦联剂 巯基乙酸 辅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量子点中间带太阳电池的构建与实现
17
作者 彭英才 王峰 +3 位作者 江子荣 马蕾 蒋冰 陈乙豪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3-359,374,共8页
中间带太阳电池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红外光子能量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率新概念太阳电池。介绍了中间带太阳电池的能量上转换原理、量子点中间带的物理优势、量子点中间带太阳电池的结构组态和理论转换效率。评述了它的近期研究进展... 中间带太阳电池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红外光子能量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率新概念太阳电池。介绍了中间带太阳电池的能量上转换原理、量子点中间带的物理优势、量子点中间带太阳电池的结构组态和理论转换效率。评述了它的近期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发展这种新概念太阳电池的若干技术对策,其中包括补偿量子点的积累应变、优化量子点的生长参数和选择新的量子点结构。最后指出,由于应变的补偿,有序量子点层的形成以及新量子点结构的采用使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得以有效改善。可以预期,具有高转换效率的量子点中间带太阳电池的构建与实现将会对未来的光伏技术与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中间带 第三代太阳电池 高效率 技术对策 新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InS_2量子点的合成及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岳文瑾 聂光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3-47,共5页
介绍了CuInS2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及在几种结构的太阳电池(如全无机纳米结构太阳电池、染料敏化电池及聚合物太阳电池)中的应用,尤其是针对聚合物太阳电池,分析了器件效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该类太阳电池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 CuInSz2 量子 合成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在低价太阳电池中的应用及研究状况
19
作者 岳文瑾 王命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太阳电池的发展包括3个阶段,已商业化生产的第一代单晶硅电池成本较高,而薄膜化的第二代太阳电池虽大幅降低了成本,但效率不理想。因此,期待比第一代太阳电池有更高转换效率的同时,保持第二代太阳电池低成本优势的第三代太阳电池的诞生... 太阳电池的发展包括3个阶段,已商业化生产的第一代单晶硅电池成本较高,而薄膜化的第二代太阳电池虽大幅降低了成本,但效率不理想。因此,期待比第一代太阳电池有更高转换效率的同时,保持第二代太阳电池低成本优势的第三代太阳电池的诞生。其中,半导体量子点太阳电池因具有高达66%的热力学转换效率备受关注。介绍了基于量子点的几种低价太阳电池,包括全无机纳米结构太阳电池、染料敏化电池及聚合物太阳电池等,重点介绍了由有机聚合物和无机半导体量子点组成的杂化聚合物/量子点电池的结构及影响器件效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 聚合物 太阳电池 体型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碳量子点为荧光信号的生物传感器构建及其在金银花Pb^(2+)检测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浩佳 贺诗华 +4 位作者 曹艺泽 郭西玉 朱由余 赵玮钦 黄淳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9,共8页
以葡萄柚皮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G-CQDs),并以此构建一种用于金银花中Pb^(2+)检测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利用圆二色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对G-CODs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优化该荧光生物传感... 以葡萄柚皮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G-CQDs),并以此构建一种用于金银花中Pb^(2+)检测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利用圆二色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对G-CODs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优化该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实验条件,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QDs呈球形且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41 nm,最佳激发波长为350 nm;荧光生物传感器的适宜实验条件为Hemin浓度60μmol/L、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25℃、K+浓度10 mmol/L和pH值为6.5;与其他金属离子(Ag^(+)、Zn^(2+)、Cd^(2+)、Cu^(2+)和Hg^(2+))相比,荧光生物传感器对Pb^(2+)的选择性更高,且其Δ荧光强度随着Pb^(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0.1~5.0μg/mL线性范围内,二者线性关系良好,R 2为0.9980,检测限为0.0639μg/mL;与传统方法相比,该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准确性良好,且具有绿色环保、经济有效、操作简单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生物传感器 量子 DNAZYME G-四链体 金银花 pb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