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薄层流动电解池的在线Cd^(2+)和Pb^(2+)电化学检测
1
作者 黄亚宁 张晨 陈曦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0-725,共6页
研制了一种薄层电化学检测流动系统,以适用于船载与浮标应用的摇摆环境。利用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进行水体中Cd^(2+)和Pb^(2+)的分析检测。考察了仪器系统的稳定性和检测灵敏度等性能指标,通过对薄层流动电解池的设计以及利用多壁... 研制了一种薄层电化学检测流动系统,以适用于船载与浮标应用的摇摆环境。利用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进行水体中Cd^(2+)和Pb^(2+)的分析检测。考察了仪器系统的稳定性和检测灵敏度等性能指标,通过对薄层流动电解池的设计以及利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工作电极,进行水体中Cd^(2+)和Pb^(2+)的检测。Cd^(2+)的检出限为0.02μg/L,Pb^(2+)的检出限为0.17μg/L,线性范围为0.2~100μg/L,可初步应用于水体中Cd^(2+)和Pb^(2+)的在线检测。结合硫脲参与聚合以引入硫基团,增强对Pb^(2+)的吸附能力,利用制备的聚吡咯硫脲修饰电极进一步提高对Pb^(2+)的检测灵敏度,方法检出限为0.03μg/L,线性范围为0.1~100μg/L,加标回收率为93.3%~110%。方法显示了较好的灵敏度和重现性,通过对检测仪器的优化,可实现水体中Pb^(2+)的在线检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修饰电极 流动电解池 cd^(2+) pb^(2+) 分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焦条件优化对油页岩Cd^(2+)、Pb^(2+)吸附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竞天 田沛宜 +3 位作者 朱利文 刘俊芳 李炳晖 任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652-13664,共13页
为深入研究温度对半焦油页岩Cd^(2+)、Pb^(2+)吸附性能的影响,以新疆巴里坤矿区油页岩(oil shale,OS)渣为原料,在200~800℃下半焦改性,制备出4种半焦油页岩(OS-200、OS-400、OS-600、OS-800)。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 为深入研究温度对半焦油页岩Cd^(2+)、Pb^(2+)吸附性能的影响,以新疆巴里坤矿区油页岩(oil shale,OS)渣为原料,在200~800℃下半焦改性,制备出4种半焦油页岩(OS-200、OS-400、OS-600、OS-800)。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XRD)、比表面积分析方法BET(Brunauer-Emmett-Telle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等技术进行了物相表征,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其对Cd^(2+)、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温度的焦化,OS的物理性状、热重特性等均发生明显变化,在未改变其基本矿物成分的基础上改变了—OH、C O和Si—O—Si化学键的活性,增加了其比表面积。OS-600表现出更好的吸附性能,在pH=7,25℃的条件下,Langmuir方程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吸附过程。拟合结果显示OS-600理论Cd^(2+)最大吸附量为9.04 mg/g,Pb^(2+)最大吸附量为44.84 mg/g。实测OS-600对Cd^(2+)、Pb^(2+)的实测吸附量分别为6.69、35.42 mg/g,分别高出OS原样吸附量的53.44%、71.69%。OS半焦温度以400~700℃为宜,半焦时间不低于2 h,研究结果为半焦OS制备吸附材料时温度条件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半焦 吸附特性 cd^(2+)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患子联合EDTA-2Na协同洗脱高细粒土壤中Pb和Cd
3
作者 何苏祺 李正 陈建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4-1150,共7页
利用振荡淋洗试验探讨不同浓度的无患子(WHZ)和EDTA-2Na用量对重金属Pb、Cd的去除效果,并选择合适的淋洗方式,探究其最佳淋洗参数,分析淋洗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WHZ+EDTA-2Na”淋洗参数中固液比为1∶3,优选的用量为EDTA-2Na... 利用振荡淋洗试验探讨不同浓度的无患子(WHZ)和EDTA-2Na用量对重金属Pb、Cd的去除效果,并选择合适的淋洗方式,探究其最佳淋洗参数,分析淋洗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WHZ+EDTA-2Na”淋洗参数中固液比为1∶3,优选的用量为EDTA-2Na为1 g,无患子粗提液浓度为5 g/L,淋洗2 h对Pb和C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50%和73.40%。无患子粗提液联合低浓度EDTA-2Na复合淋洗效果均优于单独淋洗,其中两者混合淋洗组合效果最好。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复配淋洗剂对土壤中重金属Cd的可交换态和Pb的铁锰氧化物态有较好的洗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粗提液 EDTA-2Na pbcd污染土壤 复配淋洗 重金属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作物秸秆生物炭对溶液中Pb^(2+)、Cd^(2+)的吸附 被引量:128
4
作者 李瑞月 陈德 +3 位作者 李恋卿 潘根兴 陈建清 郭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1008,共8页
为研究秸秆生物质炭的性质特征对其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在限氧条件下将粉碎的小麦、水稻、玉米秸秆于450℃热裂解制备三种秸秆炭。研究了三种秸秆炭对溶液中Pb2+、Cd2+的吸附特性,并对其性质特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秸秆炭对Pb2... 为研究秸秆生物质炭的性质特征对其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在限氧条件下将粉碎的小麦、水稻、玉米秸秆于450℃热裂解制备三种秸秆炭。研究了三种秸秆炭对溶液中Pb2+、Cd2+的吸附特性,并对其性质特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秸秆炭对Pb2+、Cd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小麦、水稻、玉米三种秸秆炭对Pb2+的吸附速率分别为0.044、0.019、0.012 mg·g-1·h-1,对Cd2+的吸附速率分别为0.195、0.164、0.070 mg·g-1·h-1。三者对不同浓度下Pb2+、Cd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小麦、水稻、玉米三种秸秆炭对Pb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99.65、110.31、88.82 mg·g-1,对Cd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30.64、29.39、21.47 mg·g-1;在溶液p H 2.5~3.5时,三者对溶液中Pb2+、Cd2+的去除率急剧增加。小麦和水稻秸秆炭含有较高的碳酸盐、磷酸盐等无机矿物组分以及相对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对溶液中的Pb2+、Cd2+的去除可能是由于化学沉淀作用较强烈,而玉米秸秆炭的有机碳及官能团含量较高,孔隙结构较好,比表面积大,可能主要通过表面吸附及官能团的络合作用去除溶液中Pb2+、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秸秆 生物炭 pb2+ cd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作物原料热裂解生物质炭对溶液中Cd^(2+)和Pb^(2+)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15
5
作者 刘莹莹 秦海芝 +5 位作者 李恋卿 潘根兴 张旭辉 郑金伟 韩晓君 俞欣研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6-152,共7页
选择由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花生壳经350~500℃热裂解制成的生物质炭,研究生物黑炭对水溶液中Cd2+和Pb2+的吸附特性,分析了pH值、吸附时间、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生物质炭粒径和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对Cd2+和Pb2+的... 选择由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花生壳经350~500℃热裂解制成的生物质炭,研究生物黑炭对水溶液中Cd2+和Pb2+的吸附特性,分析了pH值、吸附时间、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生物质炭粒径和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对Cd2+和Pb2+的吸附约10 min即达平衡;3种生物质炭对Cd2+和Pb2+的等温吸附均可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玉米秸秆炭对Cd2+和Pb2+的最大吸附量远大于小麦秸秆炭和花生壳炭;在生物黑炭投加量为150 mg(6 g.L-1)时,3种生物黑炭对溶液Cd2+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玉米秸秆炭对溶液Pb2+的去除率达90.30%,而小麦秸秆炭和花生壳炭的去除率仅为52%和47%,玉米秸秆炭有望成为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的新型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cd2+ pb2+ 吸附 作物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2+)、Cd^(2+)胁迫作用下蚯蚓、菌根菌及其联合作用对植物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柳 李广枝 +1 位作者 童倩倩 何腾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6-158,共3页
以林地下的黄壤为载体,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Pb2+、Cd2+胁迫作用下接种蚯蚓、菌根菌以及二者联合接种状态下对植物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可显著提高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而接种菌根菌可提高植物体内重金属积累的浓度,二者联合作用下... 以林地下的黄壤为载体,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Pb2+、Cd2+胁迫作用下接种蚯蚓、菌根菌以及二者联合接种状态下对植物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可显著提高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而接种菌根菌可提高植物体内重金属积累的浓度,二者联合作用下植物地上部分吸收的重金属总量最多,修复效率最高。可为植物修复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pb2+ cd2+ 污染 蚯蚓 菌根菌 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敏酸吸附重金属Cu^(2+)Pb^(2+)Cd^(2+)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7
作者 朱丽珺 张金池 +4 位作者 俞元春 宰德欣 池杏微 孙慧宇 胡书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40-2245,共6页
采用碱溶酸沉淀法提取腐殖质中的胡敏酸,研究了胡敏酸对Cu2+、Pb2+、Cd2+的吸附特征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初始浓度下,胡敏酸对Cu2+的吸附强度要大于对Pb2+和对Cd2+的吸附。吸附强度顺序为Cu2+>Pb2+>>Cd2+。Langmuir、Fr... 采用碱溶酸沉淀法提取腐殖质中的胡敏酸,研究了胡敏酸对Cu2+、Pb2+、Cd2+的吸附特征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初始浓度下,胡敏酸对Cu2+的吸附强度要大于对Pb2+和对Cd2+的吸附。吸附强度顺序为Cu2+>Pb2+>>Cd2+。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对Pb2+、Cd2+的吸附呈显著关系,但其中Freundlich方程为最佳拟合方程;对Cu2+的吸附,Langmuir等温式拟合程度最高,Freundlich方程其次,Temkin方程则不适合。pH是影响胡敏酸对Cd2+和Cu2+吸附的主要因素,而对Pb2+吸附的影响较小。总体上低pH值均不利于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随着pH值的增加(pH=2~8),不论吸附量还是吸附率都呈上升趋势。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反应物,结果表明,胡敏酸与Pb2+、Cd2+的结合点主要发生在羧基和酚羟基之间,而Cu2+与胡敏酸的结合除了在羧基和酚羟基之间外,更多地发生在羧基和羧基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酸 CU^2+ pb^2+ cd^2+ 吸附 影响因素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Pb^2+和Cd^2+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6
8
作者 张大鹏 蔡春菊 +1 位作者 范少辉 苏文会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0-504,共5页
以毛竹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铅离子(Pb2+)、镉离子(Cd2+)对毛竹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和Cd2+浓度的增加,毛竹种子的发芽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同时,Pb2+和C... 以毛竹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铅离子(Pb2+)、镉离子(Cd2+)对毛竹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和Cd2+浓度的增加,毛竹种子的发芽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同时,Pb2+和Cd2+对幼苗根伸长、芽伸长及生物量积累等指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尤其是根部,根伸长抑制率最高分别达到96.20%和94.00%;幼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对Pb2+、Cd2+的积累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地下部分的积累量要显著高于前者,相同浓度下最高差距分别达到地上部分的27.21、6.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种子 发芽率 毛竹 铅离子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蓬对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的反应及其吸收累积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佳 王趁义 +4 位作者 陈翟 滕丽华 高宇超 郝琦玮 赵欣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327,共5页
采用室外盆栽模拟方法,比较并分析了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碱蓬生长的影响及其对Pb^(2+)、Cd^(2+)的吸收和累积规律。结果表明:在单一Pb^(2+)、Cd^(2+)胁迫下,低浓度时(Pb^(2+)20mg/kg、Cd^(2+)5mg/kg)促进碱蓬生长,高浓度时... 采用室外盆栽模拟方法,比较并分析了Pb^(2+)、Cd^(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碱蓬生长的影响及其对Pb^(2+)、Cd^(2+)的吸收和累积规律。结果表明:在单一Pb^(2+)、Cd^(2+)胁迫下,低浓度时(Pb^(2+)20mg/kg、Cd^(2+)5mg/kg)促进碱蓬生长,高浓度时(Pb^(2+)200mg/kg、Cd^(2+)≥20mg/kg)抑制碱蓬生长,富集系数(BF)均>1。Pb^(2+)、Cd^(2+)复合胁迫时,情况较复杂,既有拮抗作用,又有协同作用,与2种重金属浓度密切相关。碱蓬对Cd^(2+)的BF受Pb^(2+)影响显著,且均>1,表明碱蓬是Cd^(2+)的超富集植物;碱蓬对Pb^(2+)的BF主要受Pb^(2+)自身浓度大小的影响,当Pb^(2+)浓度≤200mg/kg时Pb^(2+)的BF>1,Pb^(2+)浓度>200mg/kg时碱蓬对Pb^(2+)的BF反而减小,且<1,加入Cd^(2+)对其影响不显著。碱蓬对Pb^(2+)、Cd^(2+)的富集吸收模式基本符合简单二次方程,这为研究碱蓬在Pb^(2+)、Cd^(2+)复合胁迫下的吸收累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碱蓬被应用于Pb^(2+)、Cd^(2+)污染的高盐碱地区的植物修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蓬 pb^2+ cd^2+ 复合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下有机酸对针铁矿和膨润土吸附Cd^(2+)、Pb^(2+)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丽 刘畅 +2 位作者 胡红青 刘凡 李学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3-649,共7页
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不同pH下,三种有机酸(乙酸、酒石酸和柠檬酸)对针铁矿和膨润土等温吸附Cd2+、Pb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入的Cd2+、Pb2+浓度分别小于0.2 mmol L-1和4.0 mmol L-1时,针铁矿和膨润土吸附平衡体系的pH随加入重金属浓度... 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不同pH下,三种有机酸(乙酸、酒石酸和柠檬酸)对针铁矿和膨润土等温吸附Cd2+、Pb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入的Cd2+、Pb2+浓度分别小于0.2 mmol L-1和4.0 mmol L-1时,针铁矿和膨润土吸附平衡体系的pH随加入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膨润土体系的pH降低更明显。在有机酸作用下,pH对针铁矿和膨润土吸附Cd2+、Pb2+的影响差异显著。3<pH<4.5时,针铁矿Cd2+的吸附率很小;4.5<pH<8时,Cd2+吸附率明显上升,并趋向饱和吸附。针铁矿Pb2+的吸附率从pH3时开始上升,pH5.5时其吸附率基本稳定于95%。三种有机酸作用下,膨润土Cd2+的吸附率均从40%(pH3时)缓慢地上升;pH8时吸附率近90%。pH3时,加入各有机酸的膨润土Pb2+吸附率均在60%左右;pH6时,加入柠檬酸的上升至80%,其他处理均上升至95%。不同pH下,膨润土Cd2+、Pb2+吸附率的变幅为40%~90%,而针铁矿的为3%~90%;有机酸对促进针铁矿吸附Cd2+和Pb2+的影响大小顺序均为:柠檬酸>酒石酸>乙酸,其对膨润土吸附的影响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有机酸 针铁矿 膨润土 cd^2+ pb^2+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甘蔗渣对Pb^(2+)、Cd^(2+)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何正艳 齐亚凤 +1 位作者 余军霞 池汝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8-61,共4页
为提高废弃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Cd2+和Pb2+的吸附能力,文章采用简单的方法制备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D)修饰的甘蔗渣。经FTIR分析,有大量的羰基修饰在了甘蔗渣的表面,为其吸附重金属离子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修饰... 为提高废弃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Cd2+和Pb2+的吸附能力,文章采用简单的方法制备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D)修饰的甘蔗渣。经FTIR分析,有大量的羰基修饰在了甘蔗渣的表面,为其吸附重金属离子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修饰后的甘蔗渣对Cd2+和Pb2+的吸附量分别为46.46 mg/g、119.36 mg/g,是未修饰的3.69和12.31倍,且均能在20 min内达到最大吸附量并保持平衡,其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且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动力学模型。在pH 4~7范围内,修饰SCB对Cd2+和Pb2+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除此之外,在Cd2+、Pb2+、Cu2+和Zn2+共存的情况下,修饰SCB对Pb2+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量。修饰后的甘蔗渣对Cd2+和Pb2+的吸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有望应用于实际工业废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吸附 乙二胺四乙酸二酐 pb2+ c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聚合物对Pb^(2+)和Cd^(2+)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江水 刘文 +2 位作者 孙卫玲 许楠 倪晋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4-522,共9页
利用改良离心法从好氧颗粒污泥中提取胞外聚合物(EPS),并研究其对重金属废水中Pb2+和Cd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EPS对Pb2+和Cd2+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式,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534.76和478.47 mg/g。Pb2+... 利用改良离心法从好氧颗粒污泥中提取胞外聚合物(EPS),并研究其对重金属废水中Pb2+和Cd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EPS对Pb2+和Cd2+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式,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534.76和478.47 mg/g。Pb2+和Cd2+在EPS上存在竞争吸附,EPS对Pb2+的吸附选择性更强。Cd2+对EPS吸附Pb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Pb2+的存在对EPS吸附Cd2+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三维荧光光谱(EEM)测定表明,实验提取的EPS含有大量疏水和亲水性基团,因此可通过络合作用、离子交换、螯合等多种作用与重金属发生强结合。对重金属起主要吸附作用的是存在于EPS蛋白质组分中的—COOH,—NH2,—CH2—,—OH及—C=O官能团。研究表明,EPS吸附Pb2+的主要机理为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而对Cd2+的吸附则主要通过络合作用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pb^2+ cd^2+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离子强度对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Pb^(2+)和Cd^(2+)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波涛 董德明 +2 位作者 杨帆 李鱼 吴雨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6-570,共5页
通过改变支持电解质(NaNO3)浓度的方法来探讨自然水体生物膜对Pb2+、Cd2+的吸附机制,研究了离子强度对生物膜吸附Pb2+、Cd2+的影响以及不同离子强度下生物膜吸附Pb2+、Cd2+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当NaNO3浓度在0~0.4mol·L-1之间... 通过改变支持电解质(NaNO3)浓度的方法来探讨自然水体生物膜对Pb2+、Cd2+的吸附机制,研究了离子强度对生物膜吸附Pb2+、Cd2+的影响以及不同离子强度下生物膜吸附Pb2+、Cd2+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当NaNO3浓度在0~0.4mol·L-1之间,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生物膜对Pb2+和Cd2+的吸附量和最大吸附量迅速降低;当NaNO3的浓度大于0.4mol·L-1,生物膜对Pb2+和Cd2+的吸附量和最大吸附量变化趋于平缓,说明自然水体生物膜对Pb2+和Cd2+的吸附可能同时包括电性吸附和专性吸附。此外,研究还发现当Cd2+与Pb2+共存时,Pb2+对生物膜吸附Cd2+的能力有较大影响,而Cd2+对生物膜吸附Pb2+的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离子强度 铅离子 镉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2+)、Cd^(2+)混合添食对家蚕生长发育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玉芳 许雅香 +2 位作者 郑小坚 崔勇华 周新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家蚕自3龄起添食单一和混合的Cd2+、Pb2+重金属溶液,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发育状况,测量各时期体长,提取DNA并分析断裂情况。结果表明,添食Pb2+、Cd2+两种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家蚕体型比单一添食相应含量Cd2+的大,其体长大于单一添食相同含量P... 家蚕自3龄起添食单一和混合的Cd2+、Pb2+重金属溶液,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发育状况,测量各时期体长,提取DNA并分析断裂情况。结果表明,添食Pb2+、Cd2+两种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家蚕体型比单一添食相应含量Cd2+的大,其体长大于单一添食相同含量Pb2+、Cd2+的家蚕;单一重金属离子作用下的家蚕DNA发生明显的梯状断裂,出现细胞凋亡现象,而混合重金属诱导的家蚕细胞DNA完整,未发生凋亡现象,预示着竞争位点假说在家蚕体内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cd^2+ 家蚕 生长发育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羟基磷灰石对水溶液中Pb^(2+)、Cd^(2+)离子的固定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斌 寇小丽 +1 位作者 王奎 钱晓良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15-418,共4页
以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为反应物,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羟基磷灰石能有效的固定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并讨论了pH值、羟基磷灰石的用量、作用时间、离子的初始浓度及离子间的相互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羟基磷灰石的浓度为5g/L... 以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为反应物,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羟基磷灰石能有效的固定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并讨论了pH值、羟基磷灰石的用量、作用时间、离子的初始浓度及离子间的相互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羟基磷灰石的浓度为5g/L时,溶液中铅离子浓度和镉离子浓度分别为500 mg/L和30mg/L,常温搅拌30min后。在弱酸性或中性废水中,铅离子去除率可达99.6%以上,镉离子去除率可达到99.9%以上,溶液中残留镉离子浓度低于O.00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铅离子 镉离子 固定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Pb^(2+)、Cd^(2+)胁迫对青稞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汉波 胡蓉 +3 位作者 王春艳 王芳 李清 段辉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2-846,共5页
为了解重金属对青稞幼苗的伤害机理以及青稞对重金属胁迫的抗性作用,以青稞幼苗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50 mg.L-1Pb2+、Cd2+胁迫对青稞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 为了解重金属对青稞幼苗的伤害机理以及青稞对重金属胁迫的抗性作用,以青稞幼苗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50 mg.L-1Pb2+、Cd2+胁迫对青稞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1Pb2+胁迫下青稞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变化不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胁迫后期有所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前期升高比较明显,其后缓慢下降。50 mg.L-1Cd2+胁迫下青稞幼苗叶片RWC明显减少,MDA含量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先急剧升高后下降,POD、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其中CAT活性在胁迫末期稍有下降,SOD活性先明显升高后下降。综合来看,青稞幼苗在受到相同浓度Pb2+、Cd2+胁迫时,对Pb2+的抵抗能力大于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幼苗 pb2+、cd2+胁迫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2+),Cd^(2+)胁迫对棉花保护酶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郑世英 张秀玲 +1 位作者 王丽燕 商学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3-45,63,共4页
分别用离子浓度为0 mol/L(ck),6 mol/L,10 mol/L,20 mol/L,30 mol/L,50 mol/L,100mol/L的Pb2+,Cd2+溶液处理经过珍珠岩栽培后又在1/2 Hoagland培养液进行培养的棉花幼苗,14 d后对其叶片的保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DA的含量进行测... 分别用离子浓度为0 mol/L(ck),6 mol/L,10 mol/L,20 mol/L,30 mol/L,50 mol/L,100mol/L的Pb2+,Cd2+溶液处理经过珍珠岩栽培后又在1/2 Hoagland培养液进行培养的棉花幼苗,14 d后对其叶片的保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D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浓度Pb2+,Cd2+胁迫下,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高于对照。当Cd2+浓度达到30 mol/L时,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着Cd2+浓度继续升高,SOD,POD及CAT活性随之降低。当Pb2+浓度达到50 mol/L时,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着Pb2+浓度继续升高,SOD,POD及CAT活性随之降低。MDA含量随着Pb2+,Cd2+浓度逐渐升高呈升高的趋势。棉花幼苗对Pb2+胁迫的耐受力大于对Cd2+胁迫的耐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 cd^2+ 棉花 保护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原料热解产生的生物炭对Pb^(2+)和Cd^(2+)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59
18
作者 戴静 刘阳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5-1082,共8页
以木屑、米糠、稻杆、玉米秸杆为原料,在300,400,500,600和700 C下,氮气保护的无氧气氛中热解制成生物炭,探讨不同类型生物炭对水溶液中重金属Pb2+和Cd2+的吸附效果。研究发现,对于4种生物质原料而言,在700 C下制备的生物炭对水溶液中P... 以木屑、米糠、稻杆、玉米秸杆为原料,在300,400,500,600和700 C下,氮气保护的无氧气氛中热解制成生物炭,探讨不同类型生物炭对水溶液中重金属Pb2+和Cd2+的吸附效果。研究发现,对于4种生物质原料而言,在700 C下制备的生物炭对水溶液中Pb2+和Cd2+的吸附效果均优于其他制备温度下获得的生物炭,其中稻杆生物炭(700 C)吸附容量最高,对Pb2+和Cd2+分别为126.58和60.61 mg/g。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气体吸附仪等方法,分析700 C下制取的4种生物炭的矿物相元素组成、表面形貌及其比表面积。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4种生物炭样品在吸附重金属后的矿物相特性,分析其重金属吸附机理。结果表明,4种生物炭对Pb2+和Cd2+的吸附均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同时XRD分析显示Pb2+和Cd2+在生物炭表面以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亚硫酸盐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吸附 pb^2+ c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改性桤木锯末对废水中Cd^(2+),Pb^(2+)的吸附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亚娥 柏松 +1 位作者 骆斌 丁克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5,94,共5页
文章研究了NaOH改性桤木锯末对水中Cd2+和Pb2+的吸附特性,探讨了pH值、锯末用量、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柱动力学。结果表明:(1)锯末吸附Cd2+和Pb2+的最佳pH值分别为1.0和5.0;(2)随锯末用量增加,锯末对Cd2+和Pb2+... 文章研究了NaOH改性桤木锯末对水中Cd2+和Pb2+的吸附特性,探讨了pH值、锯末用量、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柱动力学。结果表明:(1)锯末吸附Cd2+和Pb2+的最佳pH值分别为1.0和5.0;(2)随锯末用量增加,锯末对Cd2+和Pb2+的吸附量减少,吸附率增加,对Cd2+和Pb2+的吸附率分别可达85%和98%,锯末的最佳用量均为0.40g;(3)锯末对Cd2+和Pb2+的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4)吸附柱实验结果表明,Cd2+和Pb2+的穿透点分别为12BV和15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桤木锯末 cd2+ pb2+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细菌对Pb^(2+)和Cd^(2+)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平 康春莉 +1 位作者 包国章 王瑾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9-1022,共4页
将天然水体中吸附Pb2+和Cd2+的优势菌种固定化后进行吸附规律研究.结果发现,固定化细菌对重金属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包括快速阶段和慢速阶段,其中慢速阶段符合二级吸附速率方程.E lovich模型和双常数速率模型不能描述固定化细菌对Pb2+吸附... 将天然水体中吸附Pb2+和Cd2+的优势菌种固定化后进行吸附规律研究.结果发现,固定化细菌对重金属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包括快速阶段和慢速阶段,其中慢速阶段符合二级吸附速率方程.E lovich模型和双常数速率模型不能描述固定化细菌对Pb2+吸附的动力学过程,但能很好描述固定化细菌对Cd2+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固定化细菌对重金属吸附热力学过程均可以用Henry模型描述,且其对Pb2+的亲和力比对Cd2+的亲和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吸附 动力学模型 热力学模型 pb^2+ c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