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板晶粒定向生长技术制备(Na0.8K0.2)0.5Bi0.5TiO3无铅压电陶瓷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月明 谢俊 +3 位作者 洪燕 王竹梅 沈宗洋 谢志翔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4-1419,共6页
以熔盐法和质子取代法制备的片状Nb2O5粉体为模板晶粒,固相法合成的(Na0.8K0.2)0.5Bi0.5TiO3(NKBT)粉体为基料,分别采用固相压制成型(干法)和流延成型(湿法)工艺制备出具有较高取向度的织构化NKBT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两种成型工艺对NKB... 以熔盐法和质子取代法制备的片状Nb2O5粉体为模板晶粒,固相法合成的(Na0.8K0.2)0.5Bi0.5TiO3(NKBT)粉体为基料,分别采用固相压制成型(干法)和流延成型(湿法)工艺制备出具有较高取向度的织构化NKBT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两种成型工艺对NKBT无铅压电陶瓷的显微结构、压电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湿法工艺制备的织构陶瓷的各项性能优于干法工艺,采用湿法工艺在1150℃保温5 h时,可以获得较高织构度(f=0.66)的NKBT无铅压电陶瓷,并具有优异的压电和介电性能:压电常数d33=149 pC/N,介电常数εT33/ε0=912和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2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0 8K0 2)0 5Bi0 5tio3 NB2O5 模板晶粒定向生长技术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0.5)Ca_(0.5)ZrO_3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丽娟 顾芳 +3 位作者 张加宏 刘清惓 崔磊 王帆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5-280,共6页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体系下的广义梯度近似,研究了Ba0.5Ca0.5ZrO3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得到该晶体的晶格常数为4.1823,且此材料是一种间隙的半导体材料,价带和导带都来源于Ba原子、Ca原子、Zr原子的d态和O原子的p...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体系下的广义梯度近似,研究了Ba0.5Ca0.5ZrO3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得到该晶体的晶格常数为4.1823,且此材料是一种间隙的半导体材料,价带和导带都来源于Ba原子、Ca原子、Zr原子的d态和O原子的p态电子间的杂化.吸收系数为105 cm-1量级,且吸收主要集中在低能区.静态折射率为1.79,能量损失峰出现在10.8eV处.该研究结果为Ba0.5Ca0.5ZrO3光电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 5Ca0 5ZrO3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与Hg^0对V_2O_5-WO_3/TiO_2SCR脱硝催化剂的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孔明 刘清才 +2 位作者 赵冬 任山 孟飞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04-1509,共6页
制备了纳米级V_2O_5-WO_3/TiO_2脱硝催化剂采用浸渍法模拟催化剂NaCl中毒,吸附法模拟单质汞Hg^0作用于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制备了纳米级V_2O_5-WO_3/TiO_2脱硝催化剂采用浸渍法模拟催化剂NaCl中毒,吸附法模拟单质汞Hg^0作用于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技术表征分析了NaCl和Hg^0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已有的研究分析,提出两者对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aCl的添加会造成催化剂表面团聚黏结,催化剂比表面积减小,且NaCl负载量越大,对催化剂毒害作用越大。Na会中和催化剂的BrOnsted酸性位(V-OH),最终形成-V-O-Na及Cl-V-O-Na,造成催化剂失活。Hg^0对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及物相组成没有影响,并主要通过吸附在催化剂的V活性位上使其脱硝性能有所减弱。当NaCl和Hg^0同时存在时,吸附的Hg会与NaCl中引入的Cl结合,形成HgCl、HgCl_2,并部分取代-Na,最终形成-V-O…Hg及-V-OHg-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作用 V2O5-WO3/TIO2催化剂 NACL Hg0 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Zn_(0.5)Ti_(0.5))O_3对Bi_(0.5)Na_(0.5)TiO_3基陶瓷相结构及弛豫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段成辉 朱满康 +2 位作者 宋雪梅 刘立英 侯育冬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6-810,共5页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法制备了(1-x)(0.96 Bi0.5Na0.5TiO3-0.04 BaTiO3)-xBi(Zn0.5Ti0.5)O3陶瓷(x≤0.10)。通过X射线衍射,介电温度谱等对该体系陶瓷的相结构及弛豫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陶瓷在Bi(Zn0.5Ti0.5)O3加入量低于0.05时呈现...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法制备了(1-x)(0.96 Bi0.5Na0.5TiO3-0.04 BaTiO3)-xBi(Zn0.5Ti0.5)O3陶瓷(x≤0.10)。通过X射线衍射,介电温度谱等对该体系陶瓷的相结构及弛豫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陶瓷在Bi(Zn0.5Ti0.5)O3加入量低于0.05时呈现纯钙钛矿结构。此外,随着Bi(Zn0.5Ti0.5)O3加入量的增加,其相结构由三方-四方共存向赝立方结构转变;同时,陶瓷的弥散因子上升,偶极子取向冻结活化能下降,表明BZT的加入明显地增加了0.96Bi0.5Na0.5TiO3-0.04 BaTiO3陶瓷的弛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0 5Na0 5tio3 Bi(Zn0 5Ti0 5)O3 铁电体 相结构 弛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0.5)Sr_(0.5)TiO_3铁电薄膜的微弧氧化成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敏 郭会勇 +1 位作者 张果戈 李文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8,共4页
以0.2 mol/L Ba(OH)2+0.2 mol/L Sr(OH)2溶液为电解液,采用微弧氧化法,在Ti板表面原位生长铁电薄膜,并对薄膜的物相构成、元素分布情况、截面结构及介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工艺下制备的薄膜主要由四方相Ba0.5Sr0.5TiO3构成,薄膜... 以0.2 mol/L Ba(OH)2+0.2 mol/L Sr(OH)2溶液为电解液,采用微弧氧化法,在Ti板表面原位生长铁电薄膜,并对薄膜的物相构成、元素分布情况、截面结构及介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工艺下制备的薄膜主要由四方相Ba0.5Sr0.5TiO3构成,薄膜致密层内,Ba,Sr,Ti和O元素分布都较均匀,但在微弧氧化孔洞附近存在含量波动;该薄膜在1 kHz下的介电常数较优,为411.3。最后对微弧氧化沉积铁电薄膜的成膜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微弧氧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 5Sr0 5tio3 铁电薄膜 微弧氧化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Pb_(0.5)Ba_(0.5)TiO_3薄膜的结构及电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如麒 朱贵文 刘为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1,共4页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Pt/TiO2/SiO2/Si基片上制备钛酸铅钡Pb0.5Ba0.5TiO3(PBT)薄膜。薄膜呈纯钙钛矿结构,无杂相生成。此外,薄膜表面光滑致密、没有微裂痕.薄膜得到的晶粒尺寸较小,约为17 nm。在700℃1 h退火的薄膜有良好的电学特性,在1...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Pt/TiO2/SiO2/Si基片上制备钛酸铅钡Pb0.5Ba0.5TiO3(PBT)薄膜。薄膜呈纯钙钛矿结构,无杂相生成。此外,薄膜表面光滑致密、没有微裂痕.薄膜得到的晶粒尺寸较小,约为17 nm。在700℃1 h退火的薄膜有良好的电学特性,在1 kHz频率下测量得到的介电常数、损耗因子分别约为265和5%;此外,在500 kV/cm电场驱动下,薄膜得到的剩余极化(2Pr)约为16μC/cm2,矫顽电场(Ec)约为110 kV/cm。这些结果表明,PBT固溶体薄膜有望成为铁电器件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铅钡 PBT 介电 铁电 化学溶液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0.5-x)Ce_xBa_(0.5)CoO_3化合物的磁性和输运特性
7
作者 刘宜华 王成建 +4 位作者 张汝贞 季刚 黄宝歆 岳龙强 梅良模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6-159,共4页
在La0 5 Ba0 5 CoO3 中 ,系统研究了Ce对La的替代效应。Ce的掺入首先产生了电荷转移效应。材料高温磁化率测量表明 ,每个Ce原子向Co的 3d壳层转移 2 86个电子 ,结果随Ce掺入量增加 ,材料磁矩成线性下降。另外 ,随Ce含量增加 ,材料居... 在La0 5 Ba0 5 CoO3 中 ,系统研究了Ce对La的替代效应。Ce的掺入首先产生了电荷转移效应。材料高温磁化率测量表明 ,每个Ce原子向Co的 3d壳层转移 2 86个电子 ,结果随Ce掺入量增加 ,材料磁矩成线性下降。另外 ,随Ce含量增加 ,材料居里温度单调下降 ,这是由于稀土离子的尺寸效应。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 ,所有材料的导电机理都属于极化子的变程跳跃导电。由于电荷转移效应 ,使材料电阻率随Ce掺入量增加而迅速加大。当La全部被Ce替代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5-xCexBa0.5CoO3化合物 电荷转移 尺寸效应 变程跳跃导电 磁性 输运特性 半导体 稀土 钴酸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居里温度BaTiO_3-(Bi_(0.5)Na_(0.5))TiO_3无铅正温度系数电阻陶瓷的制备 被引量:8
8
作者 冷森林 贾飞虎 +3 位作者 钟志坤 杨琴芳 李国荣 郑嘹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580,共5页
用传统的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了(1-xmol%)BaTi03-xm01%(Bi0.5Na0.5)TiO3(BBNTx)高温无铅正温度系数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PTCR)陶瓷。x射线衍射表明所有的BBNTx陶瓷形成了单一的四方钙钛矿... 用传统的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了(1-xmol%)BaTi03-xm01%(Bi0.5Na0.5)TiO3(BBNTx)高温无铅正温度系数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PTCR)陶瓷。x射线衍射表明所有的BBNTx陶瓷形成了单一的四方钙钛矿结构。SEM分析结果显示随着BNT含量的增加,陶瓷晶粒尺寸减小。空气中烧结的0.2mol%Nb掺杂的BBNT1陶瓷,室温电阻率为~102^Ω·cm,电阻突跳为~4.5个数量级,居里温度为~150℃。氮气中烧结的0.3m01%Nb掺杂的BBNh(10≤x≤60)陶瓷,同样具有明显的PTCR效应,居里温度在180~235℃之间。随着BNT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室温电阻率增大,同时陶瓷的电阻突跳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Bi0.5Na0 5)TiO3 无铅 正温度系数电阻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基溶胶-凝胶法制备BNKLT无铅压电薄膜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宁 廖运文 +3 位作者 王文芳 张林慧 李伟 刘育芳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5-437,440,共4页
以乙醇作溶剂,氧化物和碳酸盐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i0.5(Na0.7K0.2Li0.1)TiO3(BNKLT)无铅压电薄膜。通过红外光谱(IR)、同步热分析仪(TG-DSC)、X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了乙醇基溶胶-凝胶法制备BNKLT压电薄... 以乙醇作溶剂,氧化物和碳酸盐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i0.5(Na0.7K0.2Li0.1)TiO3(BNKLT)无铅压电薄膜。通过红外光谱(IR)、同步热分析仪(TG-DSC)、X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了乙醇基溶胶-凝胶法制备BNKLT压电薄膜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乙酰丙酮与Ti(OC4H9)4的物质的量比(N)≥1.0时,反应温度4060℃,pH=2.02.5,能获得稳定性良好的乙醇基溶胶;采用旋涂法制备的湿膜在600℃热处理30min后,可得表面光亮平整,厚度均一,致密性良好,单一钙钛矿结构的BNKLT无铅压电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基 溶胶-凝胶法 BI0 5(Na0 7K0 2Li0 1)0 5tio3 无铅压电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对水热法制备钛酸锶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啸天 薛屺 李松霞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5-728,共4页
以乙酸锶、乙酸钡、钛酸丁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钛酸锶钡(BST)前驱体。在前驱体中分别加入10%金红石TiO_2、锐钛矿TiO_2和用水热法制备的一维TiO_2,再进行水热合成,得到3种不同的水热产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 以乙酸锶、乙酸钡、钛酸丁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钛酸锶钡(BST)前驱体。在前驱体中分别加入10%金红石TiO_2、锐钛矿TiO_2和用水热法制备的一维TiO_2,再进行水热合成,得到3种不同的水热产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镜(SEM)对前驱体和3种水热产物进行物相和形貌的表征,并对水热产物的生长机理和形成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前驱体中添加锐钛矿TiO_2能够制备出柱状晶结构的BST;添加一维TiO_2的前驱体生成了一维的BST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 水热法 一维TiO2 一维钛酸锶钡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基溶胶-凝胶法制备BNKLT粉体及压电陶瓷
11
作者 姜宁 廖运文 +3 位作者 张林慧 王文芳 李伟 刘育芳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9-272,共4页
以乙醇为溶剂,氧化物和碳酸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Bi0.5(Na0.7K0.2Li0.1)TiO3(BNKLT)纳米粉体和无铅压电陶瓷。利用IR,TG-DSC,XRD,SEM等测试技术研究了乙醇基Sol-Gel法制备BNKLT纳米粉体及无铅压电陶瓷的工艺参数。... 以乙醇为溶剂,氧化物和碳酸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Bi0.5(Na0.7K0.2Li0.1)TiO3(BNKLT)纳米粉体和无铅压电陶瓷。利用IR,TG-DSC,XRD,SEM等测试技术研究了乙醇基Sol-Gel法制备BNKLT纳米粉体及无铅压电陶瓷的工艺参数。实验表明,乙酰丙酮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N≥1.0时,反应温度60℃,pH=2.0~2.5时,能制备出稳定性良好的乙醇基溶胶,凝胶在600℃内预烧即可获得单一钙钛矿结构的BNKLT纳米粉体,晶粒大小约20nm,并于1 050℃条件下烧结出致密度较高的陶瓷。性能测试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压电陶瓷俱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压电常数d33=192pC/N,机电耦合系数kp=0.32,介电常数εr=1 096,介电损耗tanδ=0.039,品质因数Qm=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溶胶-凝胶(Sol-Gel)法 BI0 5(Na0 7K0 2Li0 1)TiO3 纳米粉体 无铅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