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石墨烯复合镀层对7075铝合金性能优化研究
1
作者 张兰 杨怡 +1 位作者 马会中 张雪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8,共4页
为探究镍-石墨烯复合镀层对7075铝合金性能的影响,利用单因素试验在无机溶剂体系下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制备出不同石墨烯添加量的镍-石墨烯复合镀层,并测试分析其耐磨性与耐腐蚀性。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拉曼光谱对镍... 为探究镍-石墨烯复合镀层对7075铝合金性能的影响,利用单因素试验在无机溶剂体系下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制备出不同石墨烯添加量的镍-石墨烯复合镀层,并测试分析其耐磨性与耐腐蚀性。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拉曼光谱对镍-石墨烯复合镀层的微观结构和组成成分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镍-石墨烯复合镀层能有效提高7075铝合金的耐磨性与耐腐蚀性,且当添加3 g/L石墨烯的复合镀层性能最佳,此时复合镀层耐磨系数为0.29,腐蚀电流密度为1.15×10^(-4)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石墨烯镀层 7075铝合金 耐磨性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浸超低镍含量Zn-Ni合金镀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章平 王胜民 +3 位作者 王志斌 邱文利 苗杨 何飞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探究450℃下于Q345钢基体表面制备的锌镍镀层(浸镀5、10、30、60、120 s)的组织特征和耐腐蚀性能,并与纯锌镀层对比从而研究镀层中镍的作用机理。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分析镀层的组织结构,采用电化学极化法、中性盐雾加... 探究450℃下于Q345钢基体表面制备的锌镍镀层(浸镀5、10、30、60、120 s)的组织特征和耐腐蚀性能,并与纯锌镀层对比从而研究镀层中镍的作用机理。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分析镀层的组织结构,采用电化学极化法、中性盐雾加速腐蚀、全浸实验测试分析了镀层的动电位极化曲线、耐盐雾腐蚀和耐盐水浸泡性能,采用XRD分析了镀层盐雾实验200 h时的白锈产物。结果表明:在10 s内,Ni含量为0.045wt.%的锌镍合金锌浴对镀层ζ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ζ相更致密,厚度较纯锌镀层明显减薄;在浸镀120 s时,对ζ相的抑制作用更明显。锌镍合金锌浴制备的镀层厚度变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耐中性盐雾腐蚀能力和耐盐水浸泡性能较好,中性盐雾实验200 h产生的白锈较少,白锈产物与纯锌镀层的腐蚀产物成分相同,均为Zn_(5)(OH)_(8)Cl_(2)H_(2)O、Zn_(4)(CO_(3))(OH)_(6)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镍合金 热浸镀 镀层组织 耐蚀性能 盐雾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表面复合共沉积制备Co-Mo-Ce/TiO_(2)镀层及耐蚀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金龙 吴晓风 +2 位作者 李继东 王一雍 邢洪旋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7-135,共9页
铝及其合金在海洋工程结构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铝合金表面硬度低,腐蚀电位较负,耐磨性较差,在海洋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腐蚀。因此,如何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复合共沉积法在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了Co-Mo-Ce/TiO_(2)... 铝及其合金在海洋工程结构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铝合金表面硬度低,腐蚀电位较负,耐磨性较差,在海洋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腐蚀。因此,如何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复合共沉积法在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了Co-Mo-Ce/TiO_(2)耐蚀镀层并研究了不同超声模式、不同超声功率以及不同纳米TiO_(2)浓度条件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2 g/L纳米TiO_(2)条件下使用3∶3的超声模式和200 W的超声功率制备得到的镀层耐蚀性能最优,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822μA·cm^(-2),腐蚀电位达到−0.616 V,腐蚀速率达到9.56×10^(−3) mm·a^(−1),电荷转移的阻抗达到1870Ω。且镀有Co-Mo-Ce/TiO_(2)耐蚀镀层的6061铝合金较普通6061铝合金的腐蚀速率降低了57倍,硬度提升了4.7倍,极大的提高了6061铝合金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复合共沉积 Co-Mo-Ce/TiO_(2) 耐蚀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碱性锌镍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雨昕 丁运虎 +4 位作者 秦锐 胡遐林 黄朝志 王一品 何光耀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共8页
采用氧化锌、六水硫酸镍为主盐,二乙烯三胺、羟丙基乙二胺、三乙醇胺组合形成的络合剂C、氢氧化钠配制成碱性锌镍合金体系电镀液,进行电沉积获得锌镍合金镀层,探究单一因素对电沉积锌镍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表征了... 采用氧化锌、六水硫酸镍为主盐,二乙烯三胺、羟丙基乙二胺、三乙醇胺组合形成的络合剂C、氢氧化钠配制成碱性锌镍合金体系电镀液,进行电沉积获得锌镍合金镀层,探究单一因素对电沉积锌镍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表征了镀层厚度及镍含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表征了锌镍合金镀层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研究了电镀温度及电流密度对锌镍合金镀层镍含量、微观形貌、晶体结构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络合剂C的碱性锌镍合金镀液中,电镀温度和电流密度的变化对镀层镍含量的影响较小,电镀温度和电流密度分别在15℃~30℃、1~5 A/dm^(2)变化时,镀层的镍含量能够稳定保持在13%~15%,镀层均为单一的γ相结构。当电镀温度和电流密度分别为20℃和1 A/dm^(2)时,镀层表面较平整、致密,锌镍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最好。电镀温度和电流密度主要会影响电沉积过程中的阴极极化,从而影响电沉积锌镍的结晶过程,使得不同条件下锌镍合金镀层的镀层镍含量、微观形貌及晶体结构产生差异,进而影响锌镍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镍合金 碱性电镀 镀层镍含量 耐蚀性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锌合金镀层的制备及其耐腐蚀与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赖燕君 曾宪荣 牟柳晨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利用电沉积方法在铜基体上分别制备Zn-Ni合金镀层、Zn-Co合金镀层、Zn-Ni-P合金镀层和Zn-Ni-W合金镀层,并研究不同锌合金镀层的微观形貌、晶相结构、结合强度、耐腐蚀性能、硬度、韧性与耐磨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锌合金镀层完全覆盖铜基... 利用电沉积方法在铜基体上分别制备Zn-Ni合金镀层、Zn-Co合金镀层、Zn-Ni-P合金镀层和Zn-Ni-W合金镀层,并研究不同锌合金镀层的微观形貌、晶相结构、结合强度、耐腐蚀性能、硬度、韧性与耐磨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锌合金镀层完全覆盖铜基体,并且结合强度高,但它们的形貌特征及物相有所不同,耐腐蚀与机械性能也存在差异。Zn-Co合金镀层的晶粒呈团簇颗粒状,堆积紧密;Zn-Ni-P合金镀层的晶粒呈细小块状,堆积紧密;Zn-Ni-W合金镀层的晶粒呈花蕊状,以缠绕形式紧密结合。它们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能明显好于Zn-Ni合金镀层,硬度较Zn-Ni合金镀层分别提高约68 HV、62 HV、109 HV,磨损体积较Zn-Ni合金镀层分别降低约65%、40%、42%。Zn-Ni-P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最好,具有最高的电荷转移电阻4.04×103Ω·cm2和低频阻抗模值1.10×104Ω·cm2,而Zn-Ni-W合金镀层具有高硬度(421.8 HV),还表现出良好的韧性与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Ni合金镀层 Zn-Co合金镀层 Zn-Ni-P合金镀层 Zn-Ni-W合金镀层 耐腐蚀性能 韧性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参数对合金镀铁基体表面活化均匀性的影响
6
作者 刘勇 董文仲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2,25,共7页
在发动机曲轴轴颈表面制备铁基合金镀层时,镀层与曲轴基体表面的结合强度是制约镀层发挥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在电镀初始阶段,曲轴基体表面是否得到有效均匀活化是影响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关键因素。铁基镍钴合金镀铁液中,NiCl_(2)·... 在发动机曲轴轴颈表面制备铁基合金镀层时,镀层与曲轴基体表面的结合强度是制约镀层发挥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在电镀初始阶段,曲轴基体表面是否得到有效均匀活化是影响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关键因素。铁基镍钴合金镀铁液中,NiCl_(2)·6H_(2)O和CoCl_(2)·6H_(2)O浓度分别为80 g/L及30 g/L,镀液相对质量密度1.22~1.23,镀液温度40℃~50℃,镀液pH值0.6~0.7。在保持阴阳极面积匹配、电极距离和活化时间等工艺规范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调整正负向电压和电流密度进行电化学活化处理,对采用不同电压差和电流密度进行活化后的轴颈表面状态及制备的镀层金相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保持正向电压5 V,正向电压比负向电压高出0.2 V,电流密度取5 A/dm^(2)时,活化处理3 min,基体表面可实现有效均匀活化,活化处理后制备的镀层与基体界面无缺陷,获得了高结合强度的沉积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合金镀层 发动机曲轴 均匀活化 正负向电压差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砂压力对钛合金镀层缺陷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宋体杰 徐伟 +3 位作者 王琳 于妍妍 刘春秘 康凯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3,共5页
航空航天等钛合金关键部件的镀层缺陷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针对钛合金母材喷砂处理导致镀铬层缺陷严重的问题,研究了喷砂参数对钛合金镀层缺陷的影响。并采用磁粉检测、金相显微镜、能谱仪和扫描电镜等对镀层缺陷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给出... 航空航天等钛合金关键部件的镀层缺陷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针对钛合金母材喷砂处理导致镀铬层缺陷严重的问题,研究了喷砂参数对钛合金镀层缺陷的影响。并采用磁粉检测、金相显微镜、能谱仪和扫描电镜等对镀层缺陷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给出喷砂参数建议。试验结果表明,钛合金在喷砂处理时,会使白刚玉砂镶嵌到钛合金母材表面,导致镀层与母材结合力差并发生开裂。采用100目(150μm)白刚玉砂,0.4 MPa喷砂压力,可以有效改善白刚玉砂在母材表面的残留现象,为获得高质量钛合金镀层的母材喷砂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镀层 喷砂压力 缺陷检测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参数对电沉积Sn-Ag-Cu合金镀层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文思倩 闫焉服 +1 位作者 周慧 程江洋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80,共7页
采用自主研发的甲磺酸锡银铜电镀液在黄铜基体上制备了Sn-Ag-Cu合金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自带的能谱仪(EDS)分析了电镀工艺参数对Sn-Ag-Cu合金镀层的成分、表面形貌以及镀层厚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4 A/dm^... 采用自主研发的甲磺酸锡银铜电镀液在黄铜基体上制备了Sn-Ag-Cu合金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自带的能谱仪(EDS)分析了电镀工艺参数对Sn-Ag-Cu合金镀层的成分、表面形貌以及镀层厚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4 A/dm^(2)、温度为25℃及pH为5.5时,可获得结晶较细且致密,表面平整光亮且厚度均匀的Sn-Ag-Cu合金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g-Cu合金 电镀参数 甲磺酸锡银铜电镀液 表面形貌 镀层厚度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钇对黄铜基体电沉积Co-W-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沈丽 韩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2,共8页
选用硝酸钇作为添加剂加到镀液中,研究了硝酸钇添加量对黄铜基体上电沉积Co-W-P合金镀层的外观、微观形貌、组织结构、硬度、抗磨损性能与抗划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硝酸钇添加量对Co-W-P合金镀层的外观、覆盖能力、衍射峰位置以... 选用硝酸钇作为添加剂加到镀液中,研究了硝酸钇添加量对黄铜基体上电沉积Co-W-P合金镀层的外观、微观形貌、组织结构、硬度、抗磨损性能与抗划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硝酸钇添加量对Co-W-P合金镀层的外观、覆盖能力、衍射峰位置以及择优取向无明显影响,但添加适量硝酸钇使Co-W-P合金镀层中孔洞数量减少,表面致密性逐步改善,硬度增大,抗磨损性能与抗划伤性能明显提高。当硝酸钇的添加量为3 g/L,电沉积的Co-W-P合金镀层表面平整且致密,呈现(200)晶面择优取向,硬度达到536.8 HV,磨损量仅为4.6 mg/cm^(2)并且表面磨损程度轻,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损性能与抗划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P合金镀层 电沉积 硝酸钇 抗磨损性能 抗划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金具表面电沉积Zn-Mn合金镀层及其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文峰 田江波 +1 位作者 李佳 赵振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5,共7页
Zn镀层是一种常见的防腐涂层,可作为牺牲阳极为电力金具提供良好的阴极保护。电沉积制备的Zn合金镀层可进一步提高镀层的耐蚀性,为电力金具提供更为有效的防护。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分别对Zn-M... Zn镀层是一种常见的防腐涂层,可作为牺牲阳极为电力金具提供良好的阴极保护。电沉积制备的Zn合金镀层可进一步提高镀层的耐蚀性,为电力金具提供更为有效的防护。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分别对Zn-Mn合金镀层的物相、微观形貌和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镀液中MnSO_(4)·H_(2)O的含量对Zn-Mn合金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Zn-Mn合金镀层在3.5 wt.%NaCl溶液中具有明显的钝化特征,其腐蚀电流密度低于纯Zn镀层,电化学阻抗值大于纯Zn镀层。当镀液中的MnSO_(4)·H_(2)O的含量为33.8g/L时,所制备的Zn-Mn合金镀层(Zn-Mn Ⅱ)具有平整致密的表面形貌和较高的Mn含量,其耐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Mn合金镀层 电沉积 耐蚀性 钝化 电化学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脉冲电沉积Cu-WC复合镀层的硬度与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封旭佳 孙浩 +1 位作者 高晨静 朱庆芹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66,共9页
为有效提高钛合金的抗摩擦磨损性能,在钛合金表面脉冲电沉积Cu-WC复合镀层。分别研究了平均电流密度、脉冲占空比对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WC颗粒含量、硬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平均电流密度为1.5 A/dm^(2)、脉冲占空比为... 为有效提高钛合金的抗摩擦磨损性能,在钛合金表面脉冲电沉积Cu-WC复合镀层。分别研究了平均电流密度、脉冲占空比对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WC颗粒含量、硬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平均电流密度为1.5 A/dm^(2)、脉冲占空比为20%时,电沉积的Cu-WC复合镀层致密性最好,WC颗粒含量接近2.4%,其硬度(240.4 HV)约为纯Cu镀层的2倍,还表现出良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平均摩擦系数较钛合金降低约38%。适当增大平均电流密度(0.5~1.5 A/dm^(2))或提高脉冲占空比(10~20%)能使较多WC颗粒参与电沉积过程,起到明显细化晶粒作用和弥散强化作用,促进形成结构致密的Cu-WC复合镀层,因而具有较高硬度和良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WC复合镀层 合金 脉冲电沉积 硬度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的制备及其对Q235钢的腐蚀防护作用
12
作者 陈淼 林彰银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101,共9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出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以期有效提高Q235钢的耐腐蚀性能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实验结果表明: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的表面粗糙度仅为0.41μm,平整度和致密性好于相同厚度的Zn-Ni合金镀层和热...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出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以期有效提高Q235钢的耐腐蚀性能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实验结果表明: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的表面粗糙度仅为0.41μm,平整度和致密性好于相同厚度的Zn-Ni合金镀层和热镀锌层。与Zn-Ni合金镀层和热镀锌层相比,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具有更高的膜层电阻、电荷转移电阻、低频阻抗值(|Z|_(0.01 Hz))和最大相位角,分别为1.44×10^(3)Ω·cm^(2)、8.95×10^(3)Ω·cm^(2)、1.50×10^(4)Ω·cm^(2)和66.6°,并且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浸泡腐蚀10 d后整体腐蚀程度最轻,腐蚀失重低至1.42×10^(-3) g/cm^(2),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能够为Q235钢提供长期有效的腐蚀防护作用。原因归结为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无晶界且不存在位错缺陷,加之表面孔洞很少,能更有效阻隔腐蚀介质并阻断其扩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Co-Mo-P合金镀层 电沉积 耐腐蚀性能 腐蚀防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装设计用铜合金的表面Ni-W-P镀层与性能研究
13
作者 杨凱智 宗彦 吴克凡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1,共7页
针对软装设计用铜合金复杂服役环境的使用需求,为解决铜合金表面硬度低、耐腐蚀性能差等问题,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软装设计用铜合金表面制备了Ni-W-P镀层。研究了Na_(2)WO_(4)浓度对化学镀层沉积速率、表面形貌、物相组成、硬度和耐腐蚀... 针对软装设计用铜合金复杂服役环境的使用需求,为解决铜合金表面硬度低、耐腐蚀性能差等问题,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软装设计用铜合金表面制备了Ni-W-P镀层。研究了Na_(2)WO_(4)浓度对化学镀层沉积速率、表面形貌、物相组成、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_(2)WO_(4)浓度从15 g/L增加至65 g/L,铜合金表面镀层的沉积速率先增后减,在Na_(2)WO_(4)浓度为35 g/L时取得最大值。镀层中P元素含量逐渐减小,W元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小。不同Na_(2)WO_(4)浓度的镀层中都可见Ni和Ni_(5)P_(4)衍射峰,镀层硬度高于未添加Na_(2)WO_(4)的镀层。且随着Na_(2)WO_(4)浓度增加,镀层硬度先增后减,在Na_(2)WO_(4)浓度为35 g/L时取得最大值。随着Na_(2)WO_(4)浓度从15 g/L上升至65 g/L,铜合金表面镀层的腐蚀电位先正向移动后负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在Na_(2)WO_(4)浓度为35 g/L时,取得腐蚀电流密度最小值和电荷转移电阻最大值。电化学阻抗谱与极化曲线测试结果相吻合,Na_(2)WO_(4)浓度为35 g/L时具有最佳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Na_(2)WO_(4)浓度 Ni-W-P镀层 显微形貌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电沉积铝及铝合金镀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江 阚洪敏 王文鑫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8,共10页
近些年来离子液体中电沉积制备铝及铝合金镀层的电沉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工艺而备受关注,且铝及铝合金镀层在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具有导电性高、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 近些年来离子液体中电沉积制备铝及铝合金镀层的电沉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工艺而备受关注,且铝及铝合金镀层在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具有导电性高、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铝及铝合金镀层能够有效提升镀层的耐蚀性、强度和硬度等一系列性能,这为一些耐蚀性低、力学性能差的材料的加强提供一种可行性的方法。本文系统综述了近些年来不同离子液体体系电沉积铝及铝合金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不同类型离子液体电沉积铝及其合金的现状和优势,并针对其缺点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AlCl_(3)型离子液体存在稳定性较低、合成工艺复杂等缺陷,限制了其工业方面的应用;加入适量添加剂可以弥补液体稳定性不足、制备工艺复杂、制备原料昂贵等缺点,但还存在黏度大、成本高等问题。目前多功能性离子液体正在成为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预计离子液体将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镀层电沉积 合金 添加剂 低共熔溶剂型离子液体 多功能性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体上电沉积Pb-Ag-Co合金及其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步明 郭忠诚 +2 位作者 刘建华 张永春 杨海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在铝基体上电沉积Pb-Ag-Co合金,并作为阳极用于锌电积中。通过正交试验采用五因素四水平,以腐蚀速率和表面形貌为主要考察指标,得到最佳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80g/L甲基磺酸铅,50g/L甲基磺酸,30g/L氢氧化钠,0.3g/L硝酸银,0.5g/L硫酸钴,0... 在铝基体上电沉积Pb-Ag-Co合金,并作为阳极用于锌电积中。通过正交试验采用五因素四水平,以腐蚀速率和表面形貌为主要考察指标,得到最佳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80g/L甲基磺酸铅,50g/L甲基磺酸,30g/L氢氧化钠,0.3g/L硝酸银,0.5g/L硫酸钴,0.3g/L明胶,20g/L硫脲,pH为0.5,Jκ为1A/dm2,θ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pb-ag-co合金镀层 耐腐蚀性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含量对Ni-W合金镀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高强 白霄 +2 位作者 牟毅 张德建 万勇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141,190,共8页
为探究W含量对Ni-W合金镀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Ni-W合金镀层,探究钨含量对Ni-W合金镀层微观结构、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Ni-W合金镀层晶粒尺寸均匀致密,镀层与基体之间结合紧... 为探究W含量对Ni-W合金镀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Ni-W合金镀层,探究钨含量对Ni-W合金镀层微观结构、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Ni-W合金镀层晶粒尺寸均匀致密,镀层与基体之间结合紧密;与基体材料相比,Ni-W合金镀层具有更高的硬度,且硬度随着钨含量增加而增加;45钢基体磨损行为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Ni-W镀层主要表现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且随着W含量的增加,镀层的耐磨性能逐渐提高;在干摩擦和PAO6油润滑条件下,Ni-W合金镀层能够显著降低基体的磨损,尤其在油润滑条件下,镀层表面几乎没有出现磨损。因此,脉冲电沉积Ni-W合金镀层具备优异的摩擦学性能,通过调节镀层中的钨含量可有效改善其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沉积 Ni-W合金镀层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锌镍镀液组成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丁运虎 李雨昕 +3 位作者 胡遐林 贺颖 刘宏芳 段海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42,共13页
目的获得绿色化、高稳定的碱性锌镍合金工艺,探索碱性代镉电镀锌镍工艺中单一组分参数对锌镍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方法在镍离子主络合剂C的碱性镀液中电沉积制备锌镍合金镀层。通过Hull Cell实验分析、电化学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 目的获得绿色化、高稳定的碱性锌镍合金工艺,探索碱性代镉电镀锌镍工艺中单一组分参数对锌镍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方法在镍离子主络合剂C的碱性镀液中电沉积制备锌镍合金镀层。通过Hull Cell实验分析、电化学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研究碱性锌镍合金体系中,其他条件一定时,镀液中锌离子、镍离子、络合剂C以及氢氧化钠含量分别对镀层厚度、镍含量、耐蚀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镀层镍含量与镀液中镍离子和络合剂C含量成正比,与锌离子和氢氧化钠含量成反比,镀层中镍含量远低于锌含量,在该碱性锌镍工艺体系中表现为异常共沉积;扫描电镜结果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当镍离子和络合剂C含量增加时,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减小,且腐蚀电流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1个数量级,镀层越致密,表面形貌越好,锌离子含量和氢氧化钠含量增加时,镀层表面粗糙,结构疏松,其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耐蚀性降低。结论在络合剂C的碱性锌镍工艺中,电沉积锌镍合金是一个异常共沉积的过程,在电流密度为1~5 A/dm2时镀层镍含量较稳定,镀液金属离子(锌、镍离子)变化对镀层镍含量的影响较大,控制镀液中锌镍离子含量,镀层镍含量可稳定在12%~15%(质量分数)。镀液中各组分单一浓度变化,使镀层镍含量、形貌发生变化,对镀层耐蚀性产生影响。当其他条件一定时,镀液镍离子﹑锌离子﹑络合剂C和氢氧化钠含量分别为1.6 g/L、7 g/L、140 mL/L、80 g/L,镀层表面较平整,孔洞和裂纹较少,镀层的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镍合金 碱性电镀 镀层厚度及镍含量 耐蚀性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无氰镀银热震鼓泡原因分析
18
作者 牛鎏 董源 +1 位作者 陈玉平 张家强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3,105,共6页
电镀无氰化是电镀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无氰电镀在镀层结合力、致密度、纯度等方面一般低于氰化物电镀工艺。铝合金无氰镀银试片在热震后经常出现鼓泡现象,许多电镀从业人员分析认为是浸锌工艺造成的。经过多次改进工艺参数的... 电镀无氰化是电镀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无氰电镀在镀层结合力、致密度、纯度等方面一般低于氰化物电镀工艺。铝合金无氰镀银试片在热震后经常出现鼓泡现象,许多电镀从业人员分析认为是浸锌工艺造成的。经过多次改进工艺参数的实验并结合鼓泡样品的SEM观察和分析,铝合金无氰镀银鼓泡现象的原因应是热震时水与铝合金基体表面发生反应,生成氢气顶起镀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电镀 合金 镀层 鼓泡 热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熔盐电镀Al-Mn和Al-Ni合金镀层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淑萍 尹彦冰 +3 位作者 王兆文 李娟 高炳亮 邱竹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69,共4页
运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铜加速醋雾盐雾试验和维氏硬度计等试验手段 ,着重研究了从酸性KCl NaCl AlCl3 熔盐中电镀得到含锰 2 6 5 3%~ 39 72 %的光亮性Al Mn合金镀层及含镍 1 38%~ 3 6 8%的淡米色Al Ni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 运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铜加速醋雾盐雾试验和维氏硬度计等试验手段 ,着重研究了从酸性KCl NaCl AlCl3 熔盐中电镀得到含锰 2 6 5 3%~ 39 72 %的光亮性Al Mn合金镀层及含镍 1 38%~ 3 6 8%的淡米色Al Ni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等微观结构及镀层的耐蚀性、硬度等性能·结果表明 ,当锰含量达到 32 %以上时 ,可获得单相非晶态合金镀层 ,单相非晶态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等性能均优于双相镀层 ;同时Al Mn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比Al Ni合金镀层好·但是Al Ni合金镀层的硬度比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MN合金 AI-NI合金 镀层 结构 性能 钢板 熔盐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钨磷合金电结晶机理及其镀层结构与显微硬度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防祖 牛振江 +2 位作者 曹刚敏 许书楷 周绍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22-1027,共6页
应用循环伏安、恒电位阶跃和 X射线衍射( XRD)等方法研究了 Ni-W-P合金电沉积特点和镀层结构与显微硬度 .结果表明,在以柠檬酸铵为配体的溶液中, Ni-W-P合金沉积层较 Ni-W合金有较低的电化学活性 .根据电位阶跃的 i~ t曲线分析表... 应用循环伏安、恒电位阶跃和 X射线衍射( XRD)等方法研究了 Ni-W-P合金电沉积特点和镀层结构与显微硬度 .结果表明,在以柠檬酸铵为配体的溶液中, Ni-W-P合金沉积层较 Ni-W合金有较低的电化学活性 .根据电位阶跃的 i~ t曲线分析表明,在玻碳电极上 Ni-W-P合金电结晶过程遵从扩散控制瞬时成核三维成长模式进行,随着过电位的增加,电极表面上晶核数增多 . XRD试验结果表明, Ni-W-P合金镀层呈现明显的非晶态特征 .所获得的 Ni-W-P合金电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在 450 kg· mm- 2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层 电结晶 结构 合金电沉积 镍钨磷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