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ping在设计探索中应用:广州市南沙区圩田景观的城镇化
1
作者 冯丽萍 刘京一 《广东园林》 2025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针对复杂当代景观中Mapping应用研究不足的现状,以广州市南沙区圩田景观城镇化转型设计为例,探讨宏观与微观尺度Mapping在景观认知与设计中的探索性作用。在宏观尺度,使用模式语言提取场地现存景观模式,得到3种城镇化策略;运用“通过设... 针对复杂当代景观中Mapping应用研究不足的现状,以广州市南沙区圩田景观城镇化转型设计为例,探讨宏观与微观尺度Mapping在景观认知与设计中的探索性作用。在宏观尺度,使用模式语言提取场地现存景观模式,得到3种城镇化策略;运用“通过设计之研究”方法模拟不同策略组合下的未来景观格局,评估显示传统圩田结构优先情景最具生态可持续性。在微观尺度,从人的视角开展行走调研和Mapping绘制,揭示场地空间特征与地方知识。综合双尺度研究提出南沙区传统景观结构与未来城市功能结合的策略模块,形成总体设计。研究表明,Mapping为场地研究和设计探索提供了可视化载体,使设计策略在场地信息挖掘与连接过程中生成,其作为场地认知与设计媒介的应用价值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田景观 mapPING 模式语言 场地认知 通过设计之研究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铜资源成矿规律与基于机器学习的远景预测
2
作者 张必敏 王学求 +11 位作者 周建 王玮 刘汉粮 刘东盛 Sounthone LAOLO Phomsylalai SOUKSAN 谢淼 董春放 柳青青 鲁岳鑫 王浩楠 贺彬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7,共17页
老挝处于特提斯成矿域南东段,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其地质工作基础薄弱,厘定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并开展远景区预测是老挝在重点区实现找矿突破的有效途径。老挝1∶1000000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由中老双方合作完成,为其矿产资源和环境评价... 老挝处于特提斯成矿域南东段,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其地质工作基础薄弱,厘定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并开展远景区预测是老挝在重点区实现找矿突破的有效途径。老挝1∶1000000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由中老双方合作完成,为其矿产资源和环境评价提供了高质量的地球化学基础数据和图件。本文主要利用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数据,结合老挝已发现矿产成矿规律,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展铜资源远景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老挝铜矿床的形成明显受到构造-岩浆-沉积作用控制,铜矿床主要类型有斑岩型、夕卡岩型、热液型和砂岩型。(2)老挝全国水系沉积物中铜含量为1.20~459.00μg/g,平均值为21.96μg/g,中位值为16.50μg/g,在7个三级大地构造单元中,长山地块和哀牢山—马江等3个缝合带的平均值高于其他几个构造单元,地球化学图显示铜在老挝分布不均匀,存在多个大面积分布的高背景区和异常区。(3)构建了包括单元素异常、矿化元素组合异常、指示中酸性岩体元素组合、控矿构造分布、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分布等要素的老挝铜矿多源信息定量信息预测模型。(4)利用随机森林成矿预测方法,共圈定9个成矿远景区,具有寻找斑岩型和夕卡岩型等类型铜矿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景区预测 机器学习 铜成矿规律 地球化学填图 老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艳 江海云 杨维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732,共15页
渭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生态屏障与西北经济发展核心区,其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简称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转移矩阵、强度图谱... 渭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生态屏障与西北经济发展核心区,其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简称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转移矩阵、强度图谱、标准差椭圆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渭河流域“三生”空间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三生”空间以生态空间(面积占比55.6%)和生产空间(40.8%)为主导,生活空间(3.6%)以西安市为中心呈散射状向外扩张;生态空间面积增长2473.45 km^(2),生产空间缩减2861.21 km^(2),体现退耕还林政策与城镇化的双重效应。(2)空间转型以草地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型为主,城镇生活空间侵占耕地现象集中于关中平原城市群。(3)标准差椭圆显示生产空间向东北迁移,生态空间呈现东北方向与西北方向的摆动,生活空间向西北扩展趋势显著。(4)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渭河流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由生境质量(q值为0.493)与年平均气温(q值为0.436)等自然因子主导,社会经济因子通过距城镇建设用地的距离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等交互路径强化空间重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子对“三生空间”格局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格局演变 强度图谱 重心迁移模型 标准差椭圆 地理探测器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A-CN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4
作者 别锋锋 周兆龙 +3 位作者 李倩倩 丁学平 袁为栋 张瀚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2,共7页
滚动轴承大多处于高速、高负载的复杂工况,通常存在较强的非平稳非线性特征,使得对其振动信号分析、故障识别困难。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浣熊算法(Coati Optimization Algorithm,COA)优化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滚动轴承大多处于高速、高负载的复杂工况,通常存在较强的非平稳非线性特征,使得对其振动信号分析、故障识别困难。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浣熊算法(Coati Optimization Algorithm,COA)优化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差分连续小波变换(Difference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DCWT)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取包含完整原始特征信息的小波时频图,通过构建COA-CNN模型优化神经网络的核心参数,对所获取的时频特征信息进行识别,由此完成滚动轴承的非平稳信息的提取和模式识别。实验仿真和工程应用研究表明,在复杂工况下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滚动轴承典型故障模式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卷积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 时频图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光滑管内CO_(2)流动沸腾的非绝热可视化研究
5
作者 孙云龙 徐肖肖 +2 位作者 黄永方 郭纪超 陈卫卫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0-236,共7页
通过对内径5 mm的水平光滑管内流动沸腾的流型进行非绝热可视化研究,获得了实验蒸发温度为7~15℃,热通量为5~35 kW·m^(−2),质量流速为100~500 kg·m^(−2)·s^(−1)条件下CO_(2)的流型图。实验结果显示,管内的两相流流型涵... 通过对内径5 mm的水平光滑管内流动沸腾的流型进行非绝热可视化研究,获得了实验蒸发温度为7~15℃,热通量为5~35 kW·m^(−2),质量流速为100~500 kg·m^(−2)·s^(−1)条件下CO_(2)的流型图。实验结果显示,管内的两相流流型涵盖了泡状流、塞状流、弹状流、分层波浪流、环状流以及雾状流。环状流顶部液膜在中低干度会提前干涸,导致传热系数逐渐下降。降低蒸发温度或提升质量流速有助于稳定管周液膜,有效抑制因提前干涸而导致的传热系数降低现象。当质量流速为400 kg·m^(−2)·s^(−1),热通量为30 kW·m^(−2)时,蒸发温度为7℃时的管顶部传热系数相较于15℃时高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流型图 流动沸腾 可视化 非绝热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ime–frequency entropy from wake oscillation to gas–liquid flow pattern identification 被引量:6
6
作者 HUANG Si-shi SUN Zhi-qiang +1 位作者 ZHOU Tian ZHOU Jie-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690-1700,共11页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bounds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facilities. Identification of its flow patter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field of multiphase flow measurement. A bluff bod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s...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bounds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facilities. Identification of its flow patter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field of multiphase flow measurement. A bluff bod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to recognize gas–liquid flow patterns by inducing fluid oscillation that enlarged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flow pattern. Experiments with air–water mixtures were carried out in horizontal pipeline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Differential pressure signals from the bluff-body wake were obtained in bubble, bubble/plug transitional, plug, slug, and annular flows. Utilizing the adaptiv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the Hilbert transform, the time–frequency entropy S of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signals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S and other flow parameters, such as the volumetric void fraction β, the dryness x, the ratio of density φ and the modified fluid coefficient ψ, a new flow pattern map was constructed which adopted S(1–x)φ and (1–β)ψ as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ordinates,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rate of classification of the map was verified to be 92.9% by the experimental data. It provides an effective and simple solution to the gas–liquid flow pattern identification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wake oscillation flow pattern map time–frequency entrop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Hilbert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判别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数字散斑干涉相位条纹修复
7
作者 李仁豪 吴思进 +2 位作者 王昊伟 李伟仙 匡翠方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7,共8页
数字散斑干涉测量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的光学非接触式全场测量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领域,但由于环境扰动影响,导致得到的相位条纹滤波后经常出现不连续的问题,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判别器... 数字散斑干涉测量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的光学非接触式全场测量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领域,但由于环境扰动影响,导致得到的相位条纹滤波后经常出现不连续的问题,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判别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相位条纹修复方法,该方法能够学习到相位条纹的独特结构特征,从而有效地修复条纹。实验表明,修复后的条纹图在后续解包裹过程中“拉丝”现象明显减少,提高了相位恢复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干涉 相位图 条纹修复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乡村聚落百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8
作者 楼雨晨 黄璐 +2 位作者 李昂 冯天 王珂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0-331,共12页
[目的]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为太湖流域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太湖流域代表性城市浙江省湖州市为例,基于历史地图和土地利用数据库等多源数据,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1910... [目的]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为太湖流域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太湖流域代表性城市浙江省湖州市为例,基于历史地图和土地利用数据库等多源数据,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1910年代至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乡村聚落格局的演变轨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湖州市乡村聚落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性,东部平原水乡地区的乡村聚落密度明显高于西部山地丘陵区。(2)100年来,乡村聚落面积扩张,数量减少,聚落间的规模差异增大,聚落分布更偏向于城市中心附近,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城乡融合趋势。(3)乡村聚落格局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驱动作用,其中地形对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分布驱动力最大。(4)缓冲区分析显示,湖州乡村聚落具有很强的水系依赖性,且城镇和景点对乡村聚落的吸引力明显增强。[结论]100年来湖州乡村聚落格局呈扩张趋势,自然因素奠定了乡村聚落的基础格局,社会经济因素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格局演变 历史地图 地理探测器 湖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PS和ISOMAP的空间数据重建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奕 张挺 黄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01-2815,共15页
在空间数据重建过程中,条件数据对重建结果影响较大,在仅有少量条件数据的情况下,重建结果常常出现较多的不确定性,此时适合采用不确定性插值方法重建空间数据.作为目前不确定性插值的主流方法之一,多点信息统计法(multiple-point stati... 在空间数据重建过程中,条件数据对重建结果影响较大,在仅有少量条件数据的情况下,重建结果常常出现较多的不确定性,此时适合采用不确定性插值方法重建空间数据.作为目前不确定性插值的主流方法之一,多点信息统计法(multiple-point statistics,MPS)可以从训练图像提取模式的本质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复制到待模拟区域.由于传统采用线性降维的MPS方法无法有效处理非线性数据,因此将等距特征映射(isometric mapping,ISOMAP)应用到MPS方法,以实现对非线性数据的降维.提出基于MPS和ISOMAP的空间数据重建方法,通过模式库构建、模式降维、模式分类、模式提取等步骤能够较为准确地重构出未知的空间数据,为MPS处理非线性空间数据提供了新思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重建的空间数据具有与训练图像相似的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图像 多点信息统计法 模式 等距特征映射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群慢性病共病模式与失能状况的关联研究:基于四川省抽样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小凤 裴星童 +2 位作者 杨春晖 赵洋 徐明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慢性病共病和失能老年人的数量与日俱增,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共病和失能联系紧密,但目前关于共病模式和失能状况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四川省为例识别我国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病共病模式...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慢性病共病和失能老年人的数量与日俱增,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共病和失能联系紧密,但目前关于共病模式和失能状况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四川省为例识别我国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病共病模式,并从个体层面探讨不同共病模式与失能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22年8—11月采用定额随机抽样方法在四川省抽取501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样本,收集其慢性病患病状况、失能状况及一般人口学等信息。通过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和K-Means相结合的二次聚类方法,识别老年人群的常见共病模式。基于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首个《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判定样本的失能等级,应用逻辑回归模型探究慢性病共病模式与失能等级之间的关系。结果501例样本中,共病患病率为62.3%(312/501),失能率为74.3%(372/501);最终确定6种共病模式:关节炎或风湿病-高血压模式;血脂异常-高血压模式;肾脏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模式;癌症-关节炎或风湿病模式;哮喘-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模式;情感精神-记忆相关疾病模式。二分类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病人群的失能风险是无共病人群的6.3倍(OR=6.3,95%CI=3.9~10.3,P<0.05)。多因素多分类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种共病模式的失能风险均增加(P<0.05);其中情感精神-记忆相关疾病模式的共病人群失能风险最大,是无共病人群的10.7倍(OR=10.7,95%CI=1.7~63.6),其次是癌症-关节炎或风湿病模式(OR=7.8,95%CI=2.4~24.8)。结论四川省老年人共病患病率较高,多种共病模式均与失能的发生显著相关,尤其是情感精神-记忆相关疾病模式和癌症-关节炎或风湿病模式。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应重点关注患有共病的老年群体,基于不同共病模式制定精准有效的长期护理政策和策略,预防延缓失能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年人健康福祉,节约社会医疗卫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共病模式 失能状况 老年人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二次聚类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土地利用数据下景观格局对径流-泥沙影响的不确定性--以鄱阳湖区虎山流域为例
11
作者 魏冲 董晓华 +3 位作者 马耀明 彭涛 喻丹 冷梦辉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2-1115,共14页
景观格局是表征土地利用(LUCC)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指标,人类活动导致的景观格局变化是改变流域径流-泥沙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研究仅采用单一来源的LUCC产品探究景观格局对径流-泥沙过程的影响,忽略了不同LUCC产品给研究带来的不确... 景观格局是表征土地利用(LUCC)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指标,人类活动导致的景观格局变化是改变流域径流-泥沙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研究仅采用单一来源的LUCC产品探究景观格局对径流-泥沙过程的影响,忽略了不同LUCC产品给研究带来的不确定性。以鄱阳湖区饶河上游虎山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63-2022年气象水文数据和3种同分辨率的1990-2020年七期LUCC产品,分析流域降雨、径流、输沙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并结合相关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探究景观格局变化对径流-泥沙特征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研究发现,1963-2022年,虎山流域年输沙模数(STM)和含沙量(SSC)呈显著增长趋势(P<0.001),径流深(RD)呈不显著增长趋势。流域内主要的LUCC为林地和耕地,约占流域面积的(79.57±6.03)%和(15.72±2.36)%。1990-2020年,城镇扩张主要侵占林地和耕地,且存在较多林地-耕地之间的相互转化。不同LUCC产品得到的景观格局指数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主要由其对灌木和草地的识别差异所导致的。总体来说,研究区景观的最大斑块面积有所减小,景观破碎度有轻微增长,景观多样性有一定的增加。不同LUCC产品下得到的景观格局对径流-泥沙的影响存在差异,所有产品一致的结论是:斑块密度(PD)和蔓延度指数(CONTAG)与RD、STM和SSC呈负相关关系,边缘密度(ED)、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SHEI)与STM和SSC呈正相关关系;PLSR模型显示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结合度、景观分割度、SHDI和修正的Simpson均匀度指数(MSIEI)对RD、STM和SSC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选用ED表征面积-边缘特征、选用PD和CONTAG表示聚散度特征以及选用SHDI和SHEI表征多样性特征可以相对减少LUCC产品对研究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通过增加流域内林地与耕地之间的连通性,减少零散分布的耕地,尽可能避免两种景观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减少景观破碎化程度,缓解流域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可为鄱阳湖区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多源土地利用数据 土壤侵蚀 偏最小二乘回归 鄱阳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FM的太原西山矿山修复区生态地表区划与景观特征研究
12
作者 雷泽鑫 孔令飞 +2 位作者 章诗芳 高静 赵旭强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7-786,共10页
【目的】以景观视角为切入点,针对太原西山修复区,探讨其生态地表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景观特征,构建精细化生态地表区划方法,为区域生态保护与景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与多尺度分割技术... 【目的】以景观视角为切入点,针对太原西山修复区,探讨其生态地表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景观特征,构建精细化生态地表区划方法,为区域生态保护与景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与多尺度分割技术生成地理对象,并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对其景观属性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半变异函数和块基比值确定特征尺度,筛选关键景观格局指数作为聚类输入变量,并对聚类结果进行调整以完成生态地表区划。【结果】研究区域被划分为6类生态地表类型:平原植被丰茂地表、构筑物及附属地表、居住地表、生态修复地表、道路及附属地表和山地植被地表。其中,平原植被丰茂地表为区域生态基质,山地植被地表呈现高异质性,而生态修复地表则体现了动态过渡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了修复区生态地表的空间异质性。SOFM结合景观格局分析,能够有效识别修复区生态地表类型及其特征,为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类似区域的景观生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表 矿区生态修复 SOFM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DP和FasterNet-GCA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3
作者 陈家芳 唐湛恒 周健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8,41,共11页
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关乎设备运行安全及稳定可靠性。使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模型运算量过大,且易出现过拟合现象从而导致诊断精度不高,端到端模型存在可信度不高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对称极坐标(Symmetrized ... 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关乎设备运行安全及稳定可靠性。使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模型运算量过大,且易出现过拟合现象从而导致诊断精度不高,端到端模型存在可信度不高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对称极坐标(Symmetrized Dot Pattern,SDP)法和FasterNet-GCAM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一维振动信号经过小波阈值降噪处理,再输入经皮尔逊图像相关系数法优化的SDP法生成SDP图像,并通过在FasterNet网络中加入部分卷积(partial convolution)思想,构建成改进的SDP-FasterNet模型进行进一步的特征提取,并完成滚动轴承不同故障的分类诊断。为了验证模型在图像识别过程中决策的可信度,将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Grad-CAM)与FasterNet网络相结合,突出SDP图像与决策相关的重要部分。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且诊断识别精度达到了99.20%,并提高了诊断过程中的可解释性及可信度,为故障诊断领域提供了具备良好可行性和鲁棒性的轻量化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FasterNet网络 部分卷积 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 对称极坐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 Reduce的序列模式挖掘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栋 尉永清 薛文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43-45,共3页
传统数据挖掘算法在处理海量数据集时计算能力有限。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p Reduce的分布式序列模式挖掘算法MR PrefixSpan。在PrefixSpan算法的基础上,对模式挖掘任务进行分割,利用Map函数处理由不同前缀得到的序列模式,并行构... 传统数据挖掘算法在处理海量数据集时计算能力有限。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p Reduce的分布式序列模式挖掘算法MR PrefixSpan。在PrefixSpan算法的基础上,对模式挖掘任务进行分割,利用Map函数处理由不同前缀得到的序列模式,并行构造投影数据库,从而提高挖掘效率及简化搜索空间。采用Reduce函数对中间结果进行规约,得到全局序列模式。在Hadoop集群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R PrefixSpan能减少数据库扫描时间,具有较高的并行加速比和较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并行处理 map Reduce模型 PREFIXSPAN算法 序列模式 HADOOP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评价抽检的市售钩藤质量评价
15
作者 范秀春 彭晓丹 +2 位作者 胡建勇 李文锐 董坤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60,共14页
目的全面评价市售钩藤的质量。方法对29批钩藤进行法定标准(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检验;使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钩藤对照药材、毛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钩藤碱、异钩藤碱进行鉴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钩藤特征图谱,采用聚... 目的全面评价市售钩藤的质量。方法对29批钩藤进行法定标准(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检验;使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钩藤对照药材、毛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钩藤碱、异钩藤碱进行鉴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钩藤特征图谱,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X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法对共有峰峰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钩藤的关键质量控制成分,同时测定钩藤中喜果苷、异去氢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钩藤碱、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毛钩藤碱的含量,整体评价钩藤质量。结果29批样品中,合格样品23批,合格率79.31%;TLC法鉴别发现:不同基源钩藤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大叶钩藤未检出毛钩藤碱,华钩藤未检出去氢毛钩藤碱,毛钩藤未检出4种成分,仅基源为钩藤的样品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应的斑点;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基源钩藤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较大,大叶钩藤未检出去氢钩藤碱和毛钩藤碱,华钩藤未检出异去氢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和去氢毛钩藤碱,毛钩藤仅检出喜果苷,且喜果苷含量较低。基于统计分析,不同批次钩藤间存在差异,并发现可能导致钩藤质量差异的3个已知关键质控成分:异去氢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钩藤碱。结论钩藤整体质量不理想,现行炮制规范和检验标准无法确保产品质量,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基源钩藤的化学成分类别及含量差异较大,增加了制定统一质量标准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薄层色谱法 特征图谱 含量测定 模式识别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F-MAP模型的单目图像深度估计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蓓蕾 孙韶媛 +1 位作者 武江伟 谷小婧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2-715,共4页
图像深度信息获取是机器视觉领域的活跃研究课题之一。将图像深度估计问题归结为模式识别问题,以单目图像深度为模式类,在多尺度下从图像块中提取绝对和相对深度特征,并选择表征上下文关系的DRF(Discriminative Random Field)方法来表... 图像深度信息获取是机器视觉领域的活跃研究课题之一。将图像深度估计问题归结为模式识别问题,以单目图像深度为模式类,在多尺度下从图像块中提取绝对和相对深度特征,并选择表征上下文关系的DRF(Discriminative Random Field)方法来表述某图像块的深度和其邻域深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起基于DRF-MAP(Maximum a posteriori)的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模型。通过实验,得到了一类单目图像对应的深度图像,从而证明了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模型对应的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深度图像 DRF—map 多尺度 深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模式在GeoMedia WebMap地图数据发布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志刚 李满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85,89,共3页
设计模式是面向对象软件设计中的设计经验,提供了对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其中两种,即模板方法模式和策略模式的概念,并探讨了两种模式在GeoMediaWebMap发布多格式地图数据中的应用。
关键词 设计模式 GEOMEDIA Webmap 地图数据发布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森林带生态系统格局变化模式特征——基于强度分析框架
18
作者 宋立东 佟智强 +3 位作者 李帅呈 王建伟 张忠雪 刘曦遥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9-1510,共12页
【研究目的】基于时间序列的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从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2个方面分析生态系统之间的转化趋势及对生态系统格局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强度分析框架,构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强度图谱,以东北森林带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 【研究目的】基于时间序列的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从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2个方面分析生态系统之间的转化趋势及对生态系统格局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强度分析框架,构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强度图谱,以东北森林带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变化强度图谱将生态系统之间的转换进行了量化,展现了生态系统之间的变化特征,如2008—2015年、2015—2022年,农田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转化均呈现绝对倾向性的变化特征;草地生态系统向农田生态系统转化均呈现系统倾向性的变化特征;2008—2015年城镇生态系统向草地生态系统转化呈系统抑制性的变化特征,而2015—2022年呈相对倾向性的变化特征。【结论】变化强度图谱深入挖掘了转移矩阵的深层信息,通过转入、转出的强度值展现生态系统之间的变化,为东北森林带生态系统时空格局演变分析提供参考,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格局 变化模式 强度分析 强度图谱 东北森林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的黄河流域干旱聚类分析
19
作者 于磊 李雅静 +1 位作者 朱大炯 刘元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在聚类分析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指数的基础上,研究黄河流域历史气象干旱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通过计算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自校准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综合评估1950—202... 【目的】在聚类分析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指数的基础上,研究黄河流域历史气象干旱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通过计算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自校准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综合评估1950—2020年黄河流域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提出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的干旱聚类方法,分析不同干旱指数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结果】1950—2020年,黄河流域源头和上游地区的SPI、SPEI和sc-PDSI均呈上升趋势,中、下游地区的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黄河流域上游地区气象干旱有所缓解,中、下游地区气象干旱加剧;黄河流域气象干旱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源头、上游地区的气象干旱具有低频率、长历时、高强度特征,中、下游地区的具有高频率、短历时、低强度特征;干旱指数的选择影响黄河流域气象干旱评估结果,随累积月份的增加,SPEI和SPI趋近于识别低频率、长历时、低强度的干旱事件。【结论】西北地区暖湿化背景下,1950—2020年黄河流域气象干旱呈现上游减缓、中下游加剧的变化规律,其变化程度与干旱指数的选择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黄河流域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干旱指数 时空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元图》人物服饰图案在现代女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艳 周小青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朝元图》是六百多年前的壁画作品,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旷世之作。文章从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图案切入,深入挖掘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从现代设计学角度分析服饰图案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和传承价值,并详细阐述服饰图案的提取方法... 《朝元图》是六百多年前的壁画作品,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旷世之作。文章从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图案切入,深入挖掘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从现代设计学角度分析服饰图案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和传承价值,并详细阐述服饰图案的提取方法。在服饰图案的创新设计过程中,结合当代审美意识,将带有创新基因的服饰图案成功应用到现代皮革女包的设计中。文章深入剖析了现代女包设计中的实践环节,将产生的设计方案与设计思路进行分析与汇总,以期为现代设计师们提供可借鉴的应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元图 服饰图案 传统文化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