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MIS工具性支持简表的汉化及在肝癌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1
作者 陈潇 俞静娴 +1 位作者 周海英 张玉侠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汉化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ROMIS)工具性支持简表并在肝癌患者中检验其信效度,为评估患者获得的实质性社会支持提供高质量测评工具。方法基于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价翻译方法,通过正译、回译、认知性访谈和预调查对简表进行汉化和... 目的汉化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ROMIS)工具性支持简表并在肝癌患者中检验其信效度,为评估患者获得的实质性社会支持提供高质量测评工具。方法基于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价翻译方法,通过正译、回译、认知性访谈和预调查对简表进行汉化和文化调适。通过专家函询进行内容效度评价。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383例肝癌患者进行调查,评价量表的信效度和测量等价性。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1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45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经修正后拟合良好;量表已知组别效度较好。简表总体不存在地板效应,但是存在明显的天花板效应。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60,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90~1.000。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49。量表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中具有测量等价性。结论中文版PROMIS工具性支持简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作为中国文化背景下肝癌患者工具性支持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患者报告结局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 proMIS 社会支持 工具性支持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PRO量表纸质化和电子化测量方式的等同性分析
2
作者 罗艳虹 张瑛 +1 位作者 张耀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6-690,共5页
目的对于自行研发的电子化脑卒中患者报告结局(electronic patient-reported outcome,ePRO)量表,考核量表的等同性,即条目功能差异(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DIF),旨在比较纸质化和电子化的测量方式是否影响受试者对PRO量表的应... 目的对于自行研发的电子化脑卒中患者报告结局(electronic patient-reported outcome,ePRO)量表,考核量表的等同性,即条目功能差异(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DIF),旨在比较纸质化和电子化的测量方式是否影响受试者对PRO量表的应答。方法使用自行研发的App采集患者信息,使用均值协方差结构(mean and covariance structure,MACS)模型考查DIF,分析PRO量表管理方式由纸质化转变为手机App后,量表是否保持了良好的测量等同性。结果量表的DIF考核结果如下:条目PHD(physical domain,生理领域)7、PHD8、PHD14、PSD(psychological domain,心理领域)3、PSD9、SOD(social domain,社会领域)1、SOD6均存在一致性DIF(P 1<α1),条目PHD9、PHD10、PHD11、PHD12、SOD5、THD(therapeutic domain,治疗领域)1存在非一致性DIF(P 2<α2),条目SOD7和THD2同时存在两种形式DIF。以上15个条目存在测量方式间的DIF,但尚在可接受范围。结论本文研发的移动的患者报告结局(mobile-based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mPRO)随访系统,通过对量表不同数据收集方式间的DIF进行考核,证实了电子化的数据收集方式并不影响受试者的应答,测量方式的转变未影响量表测量等同性。该系统得到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可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并在应用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电子化pro 纸质化pro 条目功能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得菊 邢树平 +2 位作者 何昭好 夏杰琼 李斌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2,共5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的特异性评估工具,分析工具的内容及特征,为工具的选择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以PRISMA-ScR报告清单为指导,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 目的总结国内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的特异性评估工具,分析工具的内容及特征,为工具的选择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以PRISMA-ScR报告清单为指导,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OpenGrey、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提取工具的基本特征(工具名称、构建基础、构建方法、维度内容、信效度及工具特点等)。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含15种工具,可分为5大类即症状体验、生活质量、疾病感知、自护能力和患者纺织品装备满意度。结论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报告结局特异性评估工具正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工具仍需进一步研究与验证,临床选择工具时需从多维考虑,工具的开发应遵照相关标准,提高工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患者报告结局 评估工具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PRO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魏晓媛 杨洁 +2 位作者 罗艳虹 李治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考察自行研制的用于临床疗效评价和新药临床试验的脑卒中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评价量表的科学性。方法采用脑卒中PRO量表对595例样本(485例脑卒中患者、110例"健康人")进行自评量表式调查,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和可行... 目的考察自行研制的用于临床疗效评价和新药临床试验的脑卒中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评价量表的科学性。方法采用脑卒中PRO量表对595例样本(485例脑卒中患者、110例"健康人")进行自评量表式调查,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和可行性的考核,并针对性别可能产生的量表选填差异进行项目功能差异分析。结果总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905。结构效度结果显示量表多维度的测量满足专业上的预期构想。项目功能差异(DIF)结果提示,仅PHD9和PSD3两个条目存在跨性别DIF。抽样调查脑卒中患者,量表回收率为99.2%,有效率为98.8%,平均作答时间为8.9分钟。结论本课题研制的脑卒中PRO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公平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pro量表 信度 效度 项目功能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衰PRO量表条目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12
5
作者 吕静 薛江平 +1 位作者 罗艳虹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研制适合国人的基于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方法按照国际PRO量表的研制规范,通过询问患者主要和最期待改善的症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形成条目池;再通过各领域的专家和患者对形成的条目池和语言表达进行修正,形成初始... 目的研制适合国人的基于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方法按照国际PRO量表的研制规范,通过询问患者主要和最期待改善的症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形成条目池;再通过各领域的专家和患者对形成的条目池和语言表达进行修正,形成初始量表。用初始量表分别在太原不同区的八所医院发放155份问卷进行预调查,回收后利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IRT)进行条目筛选和维度调整形成初量表;然后再在上述的八所医院进行大规模的正式调查,利用大规模调查的信息数据再一次进行条目筛选,形成终选量表。结果终选量表共有57个条目,分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治疗领域4个领域,共计12个维度。结论形成的终选量表基本符合理论框架,较好的反映了慢性心衰患者生命质量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 条目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试验中应用PRO评价的伦理学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岩波 王洪奇 白文瑾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1,共2页
在介绍患者报告结局(PRO)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PRO的伦理学原则,进而提出了PRO量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难题。建议临床试验在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建设的同时,更要认真对待并及时解决临床试验中所面临的各种伦理问题,广泛应用和推... 在介绍患者报告结局(PRO)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PRO的伦理学原则,进而提出了PRO量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难题。建议临床试验在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建设的同时,更要认真对待并及时解决临床试验中所面临的各种伦理问题,广泛应用和推广PRO评价,切实保障临床试验受试者的安全与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报告结局 医学伦理学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抑郁障碍中医药治疗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及其理论模型的构建研究
7
作者 马华萍 李红培 +5 位作者 胡文悦 胡玉立 牟雷 武越 陈润铭 韩振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703-3710,共8页
背景围绝经期抑郁障碍(PDD)是发生在绝经前后的一种严重情绪障碍,中医药治疗PDD具有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等优势,但目前缺乏专用的中医药治疗PDD疗效评价工具。目的引入患者报告结局(PROs),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构建PDD-PROs量表及其理论模型... 背景围绝经期抑郁障碍(PDD)是发生在绝经前后的一种严重情绪障碍,中医药治疗PDD具有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等优势,但目前缺乏专用的中医药治疗PDD疗效评价工具。目的引入患者报告结局(PROs),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构建PDD-PROs量表及其理论模型。方法2022年4—6月,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2-04-17发表的中医药治疗PDD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分析;2022年9—11月,选取2017年1月—2022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就诊的136例PDD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自拟访谈提纲对PDD患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建立条目池;筛选并建立PDD相关多学科专家咨询小组,2022年12月开始进行3轮Delphi法专家论证。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23篇,涉及5类12个PPD结局评价量表;回顾性病历分析与患者访谈结果显示,PPD临床症状累计出现频次为1465次,共涉及176个临床症状,经3轮Delphi法专家论证后,最终形成包含4个维度(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整体评价)43个条目的PDD中医PROs量表及理论模型。结论本研究引入国际上应用较为成熟的PROs,运用文献分析法、病历回顾法、患者访谈法等构建条目池,通过3轮Delphi法专家论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成功构建PDD-PROs量表及其理论模型,可供中医药治疗PDD疗效评价研究等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围绝经期 中医精神疾病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 模型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康复早期症状报告结局的混合方法研究
8
作者 莫兰 傅育红 +5 位作者 苏晓雯 姚玉 周文 崔月景 陈思亦 李佳慧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11,共7页
目的 探讨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康复早期症状的多样性及照护需求,为制订延续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平行设计的混合方法研究,以互补视角全面分析患者症状及需求。应用便利抽样法,对216例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采用中文版患者报告... 目的 探讨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康复早期症状的多样性及照护需求,为制订延续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平行设计的混合方法研究,以互补视角全面分析患者症状及需求。应用便利抽样法,对216例上肢严重创伤保肢患者采用中文版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29项量表2.1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目的性抽样,对14例严重上肢创伤保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216例严重肢体创伤患者报告结局症状严重程度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身体功能、焦虑症状、疼痛影响。质性研究提炼出生理症状的动态演变与阶段性特征、心理负荷的持续存在与支持缺位、社交功能受限与自我认同危机、康复依从性障碍与资源可及性差异4个主题,与量性结果形成多维互补。结论 上肢严重创伤患者术后康复早期症状多样化且管理需求强烈,可通过制订症状管理方案和建设信息化平台为患者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创伤 患者报告结局 症状管理 焦虑 疼痛 照护需求 混合方法研究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O量表的初步研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友强 邵敏 +8 位作者 姜涛 曾振明 何挺 汪钦生 王茂澎 徐绍俊 黄建烽 刘庆思 何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9-804,共6页
目的在中西医学理论以及计算机自适应的指导下,运用经典测试理论和现代项目测试反应理论进行研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方法通过成立研究组,制定量表的基本特征,规范基本概念和术语,构建量表的理论框架,收集所有关于骨质... 目的在中西医学理论以及计算机自适应的指导下,运用经典测试理论和现代项目测试反应理论进行研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方法通过成立研究组,制定量表的基本特征,规范基本概念和术语,构建量表的理论框架,收集所有关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条目的相关文献,经过条目库构建和条目的初步筛选,初步概念框架的修订,条目定性评阅,专家评阅,认知采访,制定出调查量表的初稿,然后现场调查,收集3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报告的条目以及92例健康者对照,进行定性研究,运用经典测试理论方法和现代项目反应理论等方法综合筛选以得出最终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O量表。结果经现场调查,整理数据,通过6种分析综合评价,从71个条目的调查量表中删除27个条目,最终建立建立了包括疾病生理、心理、社会、治疗领域4个领域,疾病表现、全身表现、心理表现、社会关系、日常活动能力、满意度等6个维度,共44个条目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O量表。结论最终研制出包含1个疾病、4个领域、6个维度的44个条目的骨质疏松症PRO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 量表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患者报告结局纳入临床研究的伦理考量:PRO伦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慧 林颖 +3 位作者 周国进 唐可京 元刚 姚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5-400,共6页
患者报告结局(PRO)可为医疗决策、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证据,还可作为症状监测的参考指标。基于PRO,医务人员可为患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的医疗照护。随着PRO在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将患者报告结... 患者报告结局(PRO)可为医疗决策、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证据,还可作为症状监测的参考指标。基于PRO,医务人员可为患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的医疗照护。随着PRO在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将患者报告结局纳入临床研究的伦理考量:PRO伦理指南》(简称PRO伦理指南)是基于专家共识、专门从伦理角度出发修订的,目的是为临床研究中PRO内容的伦理考量提供参考与依据。优化PRO临床研究的伦理问题能够提高PRO的数据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受试者的风险,减轻受试者负担,避免对受试者造成伤害,保护受试者和研究人员的权益。本文对发表于2022年的PRO伦理指南进行解读,旨在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并引起其对PRO相关伦理问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报告结局 伦理 指南 临床研究 病人结局评价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O量表的科学性考核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友强 邵敏 +7 位作者 何挺 曾振明 姜涛 汪钦生 王茂澎 刘庆思 陈雷雷 何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量表的科学性进行考核评价。方法重测52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及92名健康者,运用经典测试理论和现代项目反应理论等方法对研制出的量表的难度、区分度、信度... 目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量表的科学性进行考核评价。方法重测52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及92名健康者,运用经典测试理论和现代项目反应理论等方法对研制出的量表的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和可行性一一分析评价。结果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分析显示量表的难度和区分度均在合格的参数范围之内,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难度和区分度,信度方面:总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为0.801,疾病主要症状、全身表现、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日常活动能力方面、满意度方面的Cronbach'sα分别为0.907、0.780、0.849、0.807、0.799、0.877,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5,Kendall相关系数为0.759,提示良好的重测信度。效度分析:结构效度结果说明量表中多维度的测量满足专业上的预想结构。可行性分析:抽样调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量表总完成率为90.34%,作答时间约15分钟。结论经过经典统计检验和项目反应理论的科学性考核,OPPRO量表具有较好的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和可行性。本研究步骤标准严谨,具有充分的中华文化特色,研究范围来源广泛,方法学和报道质量较高,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和科研及临床意义,可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 量表 科学性考评 项目反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PROMIS癌症特异性抑郁项目库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版本的构建及测试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瑞 杨瑒 +3 位作者 蔡婷婷 吴傅蕾 周婷婷 袁长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7-574,共8页
目的评估中文版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ROMIS)癌症特异性抑郁项目库的心理测量学属性,构建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版本(PROMIS Cancer Depression CAT),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 目的评估中文版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ROMIS)癌症特异性抑郁项目库的心理测量学属性,构建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版本(PROMIS Cancer Depression CAT),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7月在上海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48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心理测量学评估中,首先基于Rasch模型采用残差的主成分分析、条目残差相关系数、条目特征曲线检验PROMIS癌症特异性抑郁项目库的单维性、局部独立性、单调性假设;其次,通过Rasch模型中的选项特征曲线对选项进行拟合,采用Rasch模型中的Infit MNSQ、Outfit MNSQ、难度参数对每个条目进行拟合;最后,将经过校准后的项目库内容作为PROMIS Cancer Depression CAT的题库,采用Post-hoc模拟方法评价PROMIS Cancer Depression CAT的测量效率和准确性。结果PROMIS癌症特异性抑郁项目库由测试解释的经验方差为68.6%,条目之间的残差相关值都小于0.70,条目特征曲线是单调递增曲线。PROMIS癌症特异性抑郁项目库中的5个选项的峰值均未被相邻选项的特征曲线覆盖,5个选项之间阈值的间隔均大于1且小于5,条目的Infit MNSQ值为[0.54,1.49],Outfit MNSQ值为[0.55,1.49],选项和条目的拟合均在理想范围内,可作为构建PROMIS Cancer Depression CAT的项目库。Post-hoc模拟执行CAT的θ值与整个项目库的θ值相关系数为0.964,选择的平均使用条目数为6.348个。结论中文版PROMIS癌症特异性抑郁项目库满足单维性、局部独立性以及单调性假设,可以用来构建PROMIS Cancer Depression CAT。基于PROMIS癌症特异性抑郁项目库参数构建的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版本能够高效、准确地测量癌症患者的抑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roMIS) 癌症 抑郁 计算机自适应测试(CAT) RAS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特征及结局指标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婧 王慧 +7 位作者 宋仕群 吉广荷 郭亚坤 要丹柠 赵书晗 李多多 夏如玉 张立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2,共7页
背景口服中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相关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尚未得到统一和规范。目的通过筛选已发表的以口服中药为AECOPD治疗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总结其文献特征和选用的结局指标情况,为中医药... 背景口服中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相关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尚未得到统一和规范。目的通过筛选已发表的以口服中药为AECOPD治疗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总结其文献特征和选用的结局指标情况,为中医药治疗AECOPD临床试验设计和结局指标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取口服中药治疗AECOPD的RCT和临床试验注册方案,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2022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选择情况进行描述。结果纳入578篇文献,包含574篇已报告试验结果的RCT及4个临床试验注册方案。574篇RCT共纳入51508例患者。88篇文献在纳入标准中限定了患者的疾病分级,361篇文献在纳入标准中限定了中医证型,6篇文献报告了盲法,6篇文献提及了随访。纳入文献共涉及4030个结局指标,单篇文献结局指标数量范围为1~24个。按照结局指标的功能属性,将其归为8个指标域:中医症状/证候、症状/体征、理化检测、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估、安全性评价、其他,报告率最高的指标域是理化检测,报告频次排名前5位的结局指标项目是:有效率(11.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7.5%)、中医症状/证候评分(7.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6.8%)、用力肺活量(4.6%)。445篇文献报告了有效率的组成,报告率排名前5位的研究指标依次为症状(423篇)、体征(281篇)、中医证候评分(203篇)、实验室检查(89篇)、肺功能(71篇)。结论口服中药治疗AECOPD的RCT涉及的结局指标数量多、范围广,纳入的文献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口服中药对AECOPD患者的症状体征、理化检测指标、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价和安全性结局等方面的影响。但结局指标的选择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结局指标主次不清;主要关注替代终点,对临床终点的关注不足;对卫生经济学指标关注不足;有效性参考来源不一、判断标准不一。研究者可参考已发表的核心指标集,合理设计结局指标,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疾病加重期 随机对照试验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共病老年人居家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婷 张艳 +2 位作者 吴兰心 孟李雪 刘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143-3149,共7页
背景面对老年慢性病患病率高、多种慢性病共存形势带来的严峻挑战,社区共病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亟待关注。共病管理模式正不断被探索实践,疾病体验作为来自患者自我报告的健康信息有望成为“以患者为中心”社区共病管理模式的重点内容。目... 背景面对老年慢性病患病率高、多种慢性病共存形势带来的严峻挑战,社区共病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亟待关注。共病管理模式正不断被探索实践,疾病体验作为来自患者自我报告的健康信息有望成为“以患者为中心”社区共病管理模式的重点内容。目的 深入了解社区共病老年人居家的真实疾病体验,为社区共病老年人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和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最大差异化抽样于2022年8—9月在郑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4个社区中抽取符合条件的访谈对象,基于信息饱和的原则最终纳入20例研究对象。在研究目的、文献回顾及专家咨询结果的基础上初步拟定访谈提纲,预访谈2例后确定最终访谈提纲。以现象学研究方法为指导,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Golaizzi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主要有长期存在的症状困扰(身体功能障碍、疲劳、睡眠障碍、疼痛)、负性心理体验(对未来生活的无助感和担忧、社会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降低、社交活动改变的孤独感)、与共病和谐共存的积极心态(感恩知足、积极适应)、困境下的期望(希望功能改善、寻求多方社会支持)。结论 身体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疲劳、疼痛是社区共病老年人最关注的健康困扰,社区共病老年人的症状管理和多元社会支持有待加强。未来有望采用多维数据进行动态化健康评估,探索共病的共性和个体性规律,实现社区共病的精准管理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慢性病共病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 老年人 疾病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颈肩功能障碍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任晓波 许亚红 +3 位作者 田梓蓉 韩遵海 刘永玲 梁晶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104-3109,共6页
对国内外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颈肩功能障碍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临床护理人员选择和开发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颈肩功能障碍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颈淋巴清扫术 颈肩功能 患者报告结局 评估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采集数字健康技术赋能临床研究的伦理探讨
16
作者 陈仲林 李星颐 +4 位作者 冯钰 韩慧慧 姚瑶 杨梦婕 侯旭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3-698,共6页
近年来,随着可实现远程采集的数字健康技术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应用这一技术提高了数据收集的质量并减轻研究参与者负担。但是,其脱离诊疗环境以及实时传输敏感信息的技术特点,也对受试者权益保障以及数据规范管理造成相应的风... 近年来,随着可实现远程采集的数字健康技术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应用这一技术提高了数据收集的质量并减轻研究参与者负担。但是,其脱离诊疗环境以及实时传输敏感信息的技术特点,也对受试者权益保障以及数据规范管理造成相应的风险,其中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控制权限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在风险分析和法规梳理的基础上,探讨申办方、研究者、临床试验机构及伦理委员会多方职责,并提出五项伦理审查特殊关注要素,以期为推动临床研究中数字健康技术部分的规范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健康技术 电子化患者报告结局 临床研究 伦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量表对乳腺癌患者自体乳房重建与植入物乳房重建术后患者报告结局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秋萍 吴炅 +5 位作者 余科达 曹阿勇 黄晓燕 陈盛 王磊 管佳琴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8,127,共9页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行自体乳房重建与植入物乳房重建术后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其中行自体乳房重建111例,行植入物乳...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行自体乳房重建与植入物乳房重建术后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其中行自体乳房重建111例,行植入物乳房重建108例。应用中文版Breast-Q 2.0量表、乳腺癌特异性量表QLQ-BR23、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术后18个月的PRO。结果自体重建组中Ⅲ期乳腺癌高于植入物重建组(64.9%vs.44.4%,P<0.001),自体重建组在术前行新辅助治疗、术后放疗方面高于植入物重建(P<0.001),自体重建组术后行化疗、内分泌治疗低于植入物重建组(P<0.05)。基于BreastQ 2.0量表的研究显示自体重建组对乳房满意度高于植入物重建组(59.28±17.20 vs.54.94±14.48,P<0.05)。基于QLQ-BR23量表的研究显示在上肢症状领域自体重建组高于植入物重建组(20.02±20.80 vs.12.65±16.18,P<0.05)。基于QLQ-C30量表的研究显示患者在各功能领域及症状领域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社会回归人数与回归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房重建可提高乳腺癌患者PRO,肿瘤学因素会影响乳腺癌重建方式的选择,自体乳房重建患者对乳房外形满意度更高,但是上肢症状(如肿胀、疼痛)较植入物重建组明显,这与自体重建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比例较高有关。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社会回归方面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重建 患者报告结局(pro) 满意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春阳 王佳佳 +1 位作者 卫梦雨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896-3904,共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急性加重作为一种急性事件,严重影响COPD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经纳排标准共筛出69篇代表性文献,发现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急性加重作为一种急性事件,严重影响COPD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经纳排标准共筛出69篇代表性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报告结局的测评工具共23个,除COPD急性加重自我报告结局(EXACT-PRO)外均直接采用稳定期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可分为普适性、疾病特异性及症状特异性测评工具,主要涉及症状、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情绪、日常活动等领域。建议未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生存质量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加强特异性测评工具研究,重视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及概化理论联合应用,重视测评工具最小临床重要差值研究,合理选择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量表 患者报告结局 呼吸道疾病 测评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治疗间歇期症状群及前哨症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霄蒙 耿文慧 +2 位作者 尹运腾 高阳 韩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003-3008,共6页
目的:基于自我报告结局调查乳腺癌患者治疗间歇期症状群及前哨症状,分析前哨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实施精准症状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81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基于自我报告结局调查乳腺癌患者治疗间歇期症状群及前哨症状,分析前哨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实施精准症状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81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欧洲癌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乳腺癌特定生活质量问卷(QLQ-BR23)进行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患者症状群,基于Apriori算法关联分析结果,判定症状群的前哨症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前哨症状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治疗间歇期仍存在多种自我报告症状,可以分为疲乏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病感症状群、手术创伤相关症状群。Apriori算法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疼痛是疲乏症状群的前哨症状,脱发是病感症状群的前哨症状,上肢症状是手术创伤相关症状群的前哨症状。相关性分析显示,除性功能及性欲外3个前哨症状均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间歇期仍存在多种症状,并以症状群形式存在。乳腺癌患者治疗间歇期存在3个前哨症状,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建议护理人员可将前哨症状作为症状群管理的切入点,为患者实施精准护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间歇期 患者报告结局 症状群 症状管理 前哨症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潜在风险分层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垚烨 李莉芳 +4 位作者 何航帜 姬祎姗 胡象文 张岩波 赵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1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潜在风险分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太原市13家医院抽取474例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COPD患者报告结局调查问卷中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领域部分各维度得分作为外显变量,进行潜在...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潜在风险分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太原市13家医院抽取474例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COPD患者报告结局调查问卷中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领域部分各维度得分作为外显变量,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PA),识别COPD患者潜在风险分层。以生理、心理和社会领域的潜在风险为因变量,以经过单因素筛选的特征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LPA,生理领域有3种潜在风险,474例COPD患者中低特异性(SPE)低独立性(IND)高全身症状(GEN)占比40%,中SPE中IND中GEN占比43%,高SPE高IND低GEN占比17%;已戒烟、职业为工人的患者中SPE中IND中GEN的可能性大于低SPE低IND高GEN,OR(95%CI)为2.909(1.025~8.255)、1.968(1.119~3.460);心理领域支持2种潜在风险,474例中低心理素质占比53%,高心理素质占比47%;无COPD家族史患者心理素质更高,OR(95%CI)为1.871(1.117~3.135)。社会领域支持3种潜在风险,474例中低疾病认知(COG)高疾病对社会活动的影响(INF)高社会支持(SUP)占比44%,中COG中INF中SUP占比26%,高COG低INF低SUP占比30%;知识分子中COG中INF中SUP和高COG低INF低SUP的可能性更大,OR(95%CI)为2.816(1.084~7.316)和3.185(1.131~8.972);农民、工人、管理人员高COG低INF低SUP的可能性更大,OR(95%CI)为2.300(1.156~4.579)、4.092(2.058~8.136)、3.387(1.395~8.220)。结论:本研究分别在生理、心理、社会领域对COPD患者实现了风险分层,为疾病分级管理提供了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报告结局 潜在剖面分析 风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