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半乳糖地质杆菌分离筛选及其对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小林 陈猛 +5 位作者 李成江 周莲 刘玉敏 王勇 姚青 朱红惠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为获得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高效降解菌株,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高温培养方法从东莞市中心定点屠宰场的猪粪泥堆肥中分离得到一株嗜热高温菌株BWTGW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RNA基因序列建树分析鉴定,初步确定为半乳糖地质杆菌(G... 为获得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高效降解菌株,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高温培养方法从东莞市中心定点屠宰场的猪粪泥堆肥中分离得到一株嗜热高温菌株BWTGW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RNA基因序列建树分析鉴定,初步确定为半乳糖地质杆菌(Geobacillus galactosidasius),并进一步对BWTGW1.1菌株的耐盐、耐高温、产耐高温蛋白酶能力和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耐盐方面,BWTGW1.1菌株在盐浓度为1.5%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培养48 h后OD_(600)=1.1;在耐高温和产耐高温蛋白酶能力方面,BWTGW1.1菌株85℃培养12 h依然能存活,60℃培养48 h后可产生水解的透明圈,且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大于2.0。在116 m^(3)大型立式固体发酵罐中,BWTGW1.1菌液+普通菌剂能使堆体温度发酵24 h就达到58℃,较普通菌剂单独处理提高13℃,且60~70℃高温持续时间达108 h,而普通菌剂处理仅持续60 h。BWTGW1.1菌液+普通菌剂处理猪粪泥发酵168 h后黄瓜种子发芽指数达到86.75%,较普通菌剂处理提高26.24%,表明BWTGW1.1在猪粪泥等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堆肥发酵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地质杆菌 嗜热高温菌 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发酵床技术在畜禽粪污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易明 孙宏 +1 位作者 沈琦 汤江武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90-1396,共7页
异位发酵床技术已成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就该技术在畜禽粪污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异位发酵床的关键控制因素包括温度、垫料、床体容积、粪污添加量、含水率、通风等。假单胞菌... 异位发酵床技术已成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就该技术在畜禽粪污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异位发酵床的关键控制因素包括温度、垫料、床体容积、粪污添加量、含水率、通风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嗜热菌在异位发酵床的纤维素降解和元素循环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是异位发酵床中检出频率和浓度最高的抗生素。在粪污资源化的过程中,异位发酵床可有效降低抗生素(如四环素和磺胺类)的相对丰度和绝对丰度。然而,在粪污处理过程中,异位发酵床会产生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3种重要温室气体,以及氨气和硫化氢等臭气。学术界关于异位发酵床的研究仍以嗜热菌剂、垫料组合的筛选,元素循环,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出及去除为主,关于温室气体和臭气减排的研究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发酵床 畜禽粪污 菌剂 垫料 抗生素抗性基因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噬菌体疗法的畜禽支原体病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斌 周星佑 +5 位作者 伍君权 陈惠莹 朱剑锋 祁姣姣 胡文锋 杨美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3-1775,共13页
支原体是一类常见的动物病原体,给畜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针对支原体病的防治手段包括预防性疫苗接种和抗生素治疗,但传统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存在免疫原性较弱和毒力回复的可能,持续、单一的抗生素给药也会出现菌株耐... 支原体是一类常见的动物病原体,给畜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针对支原体病的防治手段包括预防性疫苗接种和抗生素治疗,但传统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存在免疫原性较弱和毒力回复的可能,持续、单一的抗生素给药也会出现菌株耐药问题。噬菌体能有效规避这些问题,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噬菌体被引入畜牧和水产等领域以防控病原微生物。支原体噬菌体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被发现和研究,有望通过应用噬菌体达到预防和治疗支原体病的目的。但支原体培养难度大,其噬菌体未展开大范围研究。因此,需要进一步分离支原体噬菌体并展开深入研究,为实际应用开辟道路。笔者对NCBI数据库中支原体全基因组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列举了常见畜禽致病性支原体及其引发的症状,阐明了支原体的发病机制和常规治疗方法,总结了噬菌体的研究进展及支原体噬菌体的实用性,为畜牧领域支原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支原体病 噬菌体疗法 致病机理 防治 支原体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蛙源抗菌肽Magainin Ⅱ对畜禽常见病原菌抑菌活性与体外稳定性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欣欣 施平伟 张海文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39,共6页
抗菌肽MagaininⅡ是来源于非洲爪蟾体内的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小肽类物质。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蛙源抗菌肽MagaininⅡ对几种常见畜禽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在此基础上将抗菌肽MagaininⅡ在不同温度、pH值及人工胃蛋白酶与胰蛋白酶进... 抗菌肽MagaininⅡ是来源于非洲爪蟾体内的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小肽类物质。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蛙源抗菌肽MagaininⅡ对几种常见畜禽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在此基础上将抗菌肽MagaininⅡ在不同温度、pH值及人工胃蛋白酶与胰蛋白酶进行处理,进而评价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肽MagaininⅡ对革兰氏阳性菌不具有抑菌作用,但对几种革兰氏阴性菌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MIC值处于64~256μg/ml;由时间杀菌曲线可知,MagaininⅡ不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菌落的形成,但能够在90 min内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发挥抑制作用;MagaininⅡ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分别经不同温度、pH值以及人工胃蛋白酶与胰蛋白酶处理后的Magainin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523和表皮葡萄球菌ATCC 12228始终没有发挥抑菌活性,在经50~70℃处理后能够对大肠杆菌K12和肠炎沙门氏菌CMCC 50041稳定发挥抗菌效果,MIC值始终为64μg/ml;经两种人工酶处理后的MagaininⅡ对两种试验革兰氏阴性菌不再具有抑菌作用;经pH值为2处理后,MagaininⅡ对大肠杆菌K12和肠炎沙门氏菌CMCC 50041的MIC均为256μg/ml,比未处理时明显增大,经pH值为8处理后,MagaininⅡ不能抑制大肠杆菌K12,对肠炎沙门氏菌CMCC50041的MIC为128μg/ml。基于试验结果可推断:MagaininⅡ对革兰氏阳性菌抗菌效果不明显,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经人工酶处理后性质不稳定,该研究为MagaininⅡ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Ainin 抑菌活性 稳定性 畜禽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微生物在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旭 谢彤 +2 位作者 张超杰 张亚雷 周雪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1,共12页
畜禽养殖废水成分复杂,具有污染物种类多和浓度高的特点。目前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方式已由传统的处理技术逐渐向资源化技术转移。鉴于畜禽养殖废水的水质特点和资源回收潜力,基于光合微生物的处理技术成为传统废水处理技术的一种成本... 畜禽养殖废水成分复杂,具有污染物种类多和浓度高的特点。目前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方式已由传统的处理技术逐渐向资源化技术转移。鉴于畜禽养殖废水的水质特点和资源回收潜力,基于光合微生物的处理技术成为传统废水处理技术的一种成本效益高的极具潜力的替代方法。介绍了畜禽养殖废水的特点和资源化处理趋势,分析了传统处理技术的局限,并比较了传统处理技术与基于光合微生物的处理技术的优劣。从微藻和光合细菌两类光合微生物的角度解释了基于光合微生物的处理技术的作用原理。此外,还讨论了光合微生物技术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几种复合处理技术,以及其可生产的生物燃料、生物塑料、生物饲料等增值产品。最后,提出了未来光合微生物处理技术应朝着规模扩大化、适用环境自然化、附加产品价值具体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微藻 光合细菌 资源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稀土配合物的抗菌性能
6
作者 覃玉环 秦辉 +4 位作者 黄孟阳 蒲升惠 骆微 廖学品 石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9-1722,共14页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过度使用而导致的动物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安全、高效的“替抗”酸化剂。本文研究了有机酸(small-molecule organic acid,SOA)和稀土(rare earth,Re)形成配合物(Re-SOA)后对三种家禽家畜常见致病...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过度使用而导致的动物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安全、高效的“替抗”酸化剂。本文研究了有机酸(small-molecule organic acid,SOA)和稀土(rare earth,Re)形成配合物(Re-SOA)后对三种家禽家畜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系列稀土—有机酸配合物(Re-SOA),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拉曼光谱等表征证明Re-SOA配位成功。牛津杯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sterilization concentration,MBC)分析结果表明Re-SOA配合物有协同抑菌作用,Re-SOA配合物的抑菌活性较SOA和Re^(3+)显著提高;Re-SOA的抑菌活性顺序为:Yb-SOA>Gd-SOA>La-SOA,Re-SOA,其中Yb-Ac(Ac:乙酸)对3种致病菌的MIC值分别为0.27、0.53以及0.53 mmol L^(-1),MBC值分别为0.53、0.53以及0.53mmol·L^(-1)。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TEM透射电镜分析和转录物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了配合物对细胞的作用机制,即Re-SOA可通过抑制细菌的糖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生物膜形成来抑制细菌生长。配合物Re-SOA作为一种新型抗菌剂,具有高效和安全的抗菌特性。该研究为开发新型抗菌剂提供了有效方案,对解决畜禽养殖业中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有机酸 稀土 配合物 家禽家畜致病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中雌激素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俊跃 桑煜龙 +1 位作者 王贺飞 凌婉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2-1612,共11页
本文对国内外报道过的畜禽粪便中常见雌激素的结构与性质、种类与含量、迁移特点和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归纳,对比不同种类、生长阶段畜禽粪便中雌激素的含量,发现动物类型、粪便特性、生理状态等因素导致雌激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 本文对国内外报道过的畜禽粪便中常见雌激素的结构与性质、种类与含量、迁移特点和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归纳,对比不同种类、生长阶段畜禽粪便中雌激素的含量,发现动物类型、粪便特性、生理状态等因素导致雌激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不同雌激素的污染特征进行针对性治理.大量文献报道畜禽养殖场周围环境中检测出不同种类的雌激素,表明雌激素存在环境迁移风险,亟需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畜禽粪便中雌激素的控制技术有好氧堆肥、高级氧化和微生物降解,大量雌激素降解菌株已从不同环境中被分离并应用,而雌激素降解功能菌群和固定化菌剂在应对不同的环境压力、抵御污染物胁迫方面更具备应用潜力,菌群间的互作机制和雌激素的降解机制未来仍需深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雌激素 污染特征 控制技术 雌激素降解功能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污堆肥病原体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效果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荣荣 蔡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43-4652,共10页
畜禽粪污中具有大量致病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还存在抗生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ARGs)等有害成分,这些有害成分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畜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将这些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实现这些有机... 畜禽粪污中具有大量致病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还存在抗生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ARGs)等有害成分,这些有害成分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畜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将这些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实现这些有机肥原料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前提。好氧堆肥被广泛证明是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畜禽粪污堆肥中病原体、抗生素和ARGs去除效果的相关文献资料,笔者简述了病原体、抗生素和ARGs的危害性,简单分析了堆肥过程中这些有害成分去除的基本原理,并详细回顾了堆肥中温度、pH、碳氮比、含水率及添加剂等因素对这些有害成分去除的相关研究报道,探讨了这些因素影响病原体、抗生素及ARGs去除的原因及效果。该文还指出目前有关畜禽粪便堆肥中病毒的研究十分不足,并建议未来可以结合宏基因组学技术和宏病毒组技术对畜禽粪污堆肥过程中的病毒丰度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病毒的功能。另外,抗生素和ARGs去除的研究不全面,一些新型堆肥的生物安全研究依旧缺乏,因此需要加大研究力度。该综述可为畜禽粪污堆肥的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病原体 抗生素抗性基因 去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检测畜禽病原菌活菌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沈静怡 徐佳瑶 +3 位作者 陈赵圆 刘晓明 庄林林 申秋平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81-85,共5页
致病菌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快速精准检测具有感染能力的病原菌活菌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已有研究表明,RNA分子与细胞的代谢活性高度相关,并且会在细菌死亡后迅速降解,因此RNA具有作为活菌分子标志物的应... 致病菌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快速精准检测具有感染能力的病原菌活菌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已有研究表明,RNA分子与细胞的代谢活性高度相关,并且会在细菌死亡后迅速降解,因此RNA具有作为活菌分子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文章对已应用于常见畜禽病原菌活菌检测的RNA分子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讨论了当前相关方法的优缺点和面临的挑战,最后展望了RNA的活菌检测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期待未来能够发掘更多的新靶标并发展更多的新兴技术,为科学防控畜禽病原菌感染及相关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病原菌 活菌检测 RNA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场排放物病原微生物危险性调查 被引量:26
10
作者 叶小梅 常志州 +3 位作者 陈欣 黄红英 马艳 张建英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70,共5页
以粪大肠菌群和沙门菌为指标,采集江苏省内10家不同养殖类型畜禽养殖场的排放物及其周边水、土样共37个进行观察与计数,同时分析排放污水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以及禽畜排泄物对土壤和水体耐药细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的10家养殖场中有... 以粪大肠菌群和沙门菌为指标,采集江苏省内10家不同养殖类型畜禽养殖场的排放物及其周边水、土样共37个进行观察与计数,同时分析排放污水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以及禽畜排泄物对土壤和水体耐药细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的10家养殖场中有9家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或施于农田,且排放物的粪大肠菌群数全部严重超标,沙门菌检出率达19%,施新鲜粪肥的土壤中粪大肠菌群数(MPN,最大可能数)在105g-1以上,水体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抗生素抗性细菌总数也远高于未施新鲜粪肥的土壤及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场 病原微生物 耐药性 抗性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抗生素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红娜 阿旺次仁 +2 位作者 李斌绪 叶婧 朱昌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97-2306,共10页
为深入了解兽用抗生素研究的整体状况和前沿动态,以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的在线数据库为基础,对1995—2016年间全球范围内有关兽用抗生素的文献报道(21 394篇)开展了计量学分析,对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评... 为深入了解兽用抗生素研究的整体状况和前沿动态,以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的在线数据库为基础,对1995—2016年间全球范围内有关兽用抗生素的文献报道(21 394篇)开展了计量学分析,对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近20年来有关兽用抗生素的研究报道增加极快,自1995年的387篇上升到2016年的1601篇,研究内容涉及兽用抗生素的污染残留、环境行为、安全评价、替代研究及毒性效应等方面。特别地,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抗性基因也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合分析作者关键词(Author keywords)、附加关键词(Keywords Plus)、题目(Title)及摘要(Abstract),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是当前热点研究的抗生素类别,也依然是未来持续关注的对象。此外,耐药菌所导致的流行病传播、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及其检测方法、抗性基因等是畜禽养殖业中抗生素研究的热门主题,兽用抗生素相关的热门研究基质包括食物、饲料、粪便、肉类、奶、土壤等。综合文献计量分析的结果,兽用抗生素仍然是农业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环境介质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及其相应的耐药菌污染问题将仍然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文献计量 兽用抗生素 耐药菌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消减畜禽粪便中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残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霞 邓立刚 +3 位作者 王峰恩 李腾 邬元娟 王文正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61-166,共6页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排放量急剧增加,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残留,如不进行处理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堆肥技术能有效去除畜禽粪便中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残留。本文对畜禽粪便中病...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排放量急剧增加,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残留,如不进行处理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堆肥技术能有效去除畜禽粪便中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残留。本文对畜禽粪便中病原微生物、抗生素残留以及堆肥对病原微生物及各类抗生素的消减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堆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堆肥 病原微生物 抗生素 残留 消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2016年广西部分地区生鲜畜禽肉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9
13
作者 钟舒红 李军 +6 位作者 周庆安 冯世文 陈泽祥 柳锋 胡帅 马春霞 许力士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136,共5页
为了解广西部分地区生鲜畜禽肉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对广西南宁、贵港、梧州、贺州4个市2015年-2016年具有代表性的超市和市场销售的生鲜畜禽肉随机采集2 326份,按照我国食品国家安全标准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为了解广西部分地区生鲜畜禽肉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对广西南宁、贵港、梧州、贺州4个市2015年-2016年具有代表性的超市和市场销售的生鲜畜禽肉随机采集2 326份,按照我国食品国家安全标准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结果显示,2 326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 178株,检出率为50.64%。其中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7.94%(650/2 326)、16.51%(384/2 326)、2.75%(64/2 326)、1.98%(46/2 326)、1.46%(34/2 326),未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H7。猪肉、牛肉、鸡肉、鸭肉样品中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43.80%(654/1 493)、46.90%(106/226)、77.13%(290/376)、55.41%(128/231),四者差异显著(P<0.05)。超市和市场样品中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58.26%(388/666)、47.59%(790/1 660),两者差异显著(P<0.05)。4个市样品中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南宁市70.56%(326/462)、贵港市56.47%(314/556)、贺州市43.62%(325/745)、梧州市37.83%(213/563),四者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所监测的4个地区生鲜畜禽肉受致病菌污染严重,以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畜禽肉类监管力度,确保消费者的食肉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畜禽肉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种中草药对畜禽常见肠道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莉 吴润 刘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1,17,共6页
对22种中草药对常见畜禽肠道病原菌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水煎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检测不同提取成分的抑菌活性,确定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对9种常见肠道病原菌(大肠杆菌(O2、O8、O78、O139)、... 对22种中草药对常见畜禽肠道病原菌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水煎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检测不同提取成分的抑菌活性,确定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对9种常见肠道病原菌(大肠杆菌(O2、O8、O78、O139)、猪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抑菌圈最大的为黄芩、五倍子、乌梅,其抑菌圈直径在15~25mm,其次为诃子、大黄、草河车,其抑菌圈直径在10~20mm;五倍子、诃子、黄芩、乌梅最小抑菌浓度在0.031~0.125g/mL,石榴皮、地榆、黄连、大黄、艾叶最小抑菌浓度在0.031~0.250g/mL.说明22种中草药对上述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尤以五倍子、诃子、黄芩、地榆、乌梅较其他中草药的抑菌效果更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畜禽肠道病原菌 抑菌作用 体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重要病原的致病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介绍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景杰 郭鑫 +2 位作者 李人卫 龚道清 杜生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88-2090,共3页
随着气候、环境变化与免疫压力选择,畜禽疫病呈现变异速度加快、毒力不断增强、跨种感染增多、老病未除而新病又发的复杂局面,给防控带来新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重大项目"畜禽重要病原的致病机理研究",旨在推... 随着气候、环境变化与免疫压力选择,畜禽疫病呈现变异速度加快、毒力不断增强、跨种感染增多、老病未除而新病又发的复杂局面,给防控带来新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重大项目"畜禽重要病原的致病机理研究",旨在推动畜禽疾病防控技术的创新。经过公开申请、同行评议、评审论证会答辩、专家讨论投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务会审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获资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病原 变异 致病机制 免疫机制 重大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中有害成分的无害化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晓晖 艾仙斌 +2 位作者 黄凯 孙建刚 吴永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3,共6页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畜禽养殖业呈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但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畜禽粪污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抗生素和高剂量重金属添加剂,直接影响其资源化利用。文章综述了畜禽粪便中抗生素、重金属和病原菌的无害化处...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畜禽养殖业呈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但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畜禽粪污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抗生素和高剂量重金属添加剂,直接影响其资源化利用。文章综述了畜禽粪便中抗生素、重金属和病原菌的无害化处理工艺,介绍了相关技术的处理效果,对这些无害化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重金属 抗生素 病原菌 无害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活乳酸菌研究与应用前沿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宏福 夏冰 +2 位作者 陈亮 钟儒清 王云龙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8,共8页
乳酸菌是一种有益于宿主健康的益生菌。近年来随着对乳酸菌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灭活状态的乳酸菌在生理功能和应用中具备更大优势。灭活乳酸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不再具有生长繁殖能力的乳酸菌。其在吸附毒素、黏附病原菌、... 乳酸菌是一种有益于宿主健康的益生菌。近年来随着对乳酸菌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灭活状态的乳酸菌在生理功能和应用中具备更大优势。灭活乳酸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不再具有生长繁殖能力的乳酸菌。其在吸附毒素、黏附病原菌、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调控肠道菌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畜禽生产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文章就灭活乳酸菌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探讨了灭活乳酸菌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灭活乳酸菌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活乳酸菌 肠道黏膜屏障 饲料添加剂 畜牧生产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对5种畜禽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易力 汪洋 +1 位作者 杨伟平 郭向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3,137,共3页
试验探讨了金银花对畜禽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应用牛津杯法和试管2倍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2种试验结果一致表明,金银花对上述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 试验探讨了金银花对畜禽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应用牛津杯法和试管2倍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2种试验结果一致表明,金银花对上述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32 g/mL,对绿脓杆菌有较低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8 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畜禽 致病菌 体外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在畜禽替抗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曹树威 余昌花 +5 位作者 王国利 罗鲜青 黄丽霞 李芳芳 李美珍 唐承明 《中国兽药杂志》 2021年第8期66-72,共7页
随着饲料禁抗令的实施,开发利用更安全、更高效的生态制剂已经成当下畜禽养殖工作迫在眉睫的需求。乳酸菌是极具潜力的新型抗生素替代剂,通过对乳酸菌的分类、功能进行了阐述,结合乳酸菌当前在畜禽生产中已报道的益生功能机制对其替抗... 随着饲料禁抗令的实施,开发利用更安全、更高效的生态制剂已经成当下畜禽养殖工作迫在眉睫的需求。乳酸菌是极具潜力的新型抗生素替代剂,通过对乳酸菌的分类、功能进行了阐述,结合乳酸菌当前在畜禽生产中已报道的益生功能机制对其替抗潜力及应用方向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期为广大养殖工作者提供有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畜禽 替抗 益生 功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bio-2菌株对家禽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元璋 古飞霞 罗金灵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97-99,共3页
采用纸片药敏试验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稀释度生防菌bio-2菌株无菌滤液对分离自家禽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葡萄球菌等3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生防菌bio-2菌株无菌滤液原液、1:2、1:4、1:8、1:16和1:32倍稀释液对沙门氏菌... 采用纸片药敏试验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稀释度生防菌bio-2菌株无菌滤液对分离自家禽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葡萄球菌等3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生防菌bio-2菌株无菌滤液原液、1:2、1:4、1:8、1:16和1:32倍稀释液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均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其中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17.67~23.78mm),对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次之(抑菌圈直径14.90~19.73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稍差(抑菌圈直径11.64~16.7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敏试验 生防菌 家禽 病原细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