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密频线谱干扰的实时次级通路辨识方法研究
1
作者 李彦 尹天齐 +1 位作者 张能 黄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64,共14页
次级通路模型的辨识误差对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准确的次级通路模型。然而,由于难以去除密频干扰的影响,次级通路辨识通常在初级振源关闭、背景噪声较低的情况下进行。但实际工程中,次级通路传递特性是时变... 次级通路模型的辨识误差对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准确的次级通路模型。然而,由于难以去除密频干扰的影响,次级通路辨识通常在初级振源关闭、背景噪声较低的情况下进行。但实际工程中,次级通路传递特性是时变的,模型与实际工作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自适应控制效果不佳、甚至失稳。为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时频滤波方法的低运算量、高精度辨识次级通路频响函数实部和虚部的方法。然后,分析了有密频干扰情况下实时辨识实部和虚部参数的波动特性规律。最后,提出了抗密频干扰的实时次级通路辨识方法,去除密频干扰引起的辨识参数波动,并获得了稳定、高精度的实时次级通路辨识结果。通过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抗密频干扰的实时次级通路辨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隔振装置的自适应控制性能。该研究具有高精度、低运算量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工程的时变环境中能快速提供可信的辨识结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隔振 自适应控制算法 次级通路实时辨识 相位误差 密频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肢状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振动特性研究
2
作者 刘海超 闫明 +3 位作者 金映丽 孙自强 王开平 杨宁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在低频隔振领域,针对线性系统存在承载能力不足及传统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存在刚度硬化,非线性跳跃导致系统失稳的问题,以仿生肢状结构作为负刚度元件与正刚度弹簧并联建立了仿生肢状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力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静力学特性;... 在低频隔振领域,针对线性系统存在承载能力不足及传统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存在刚度硬化,非线性跳跃导致系统失稳的问题,以仿生肢状结构作为负刚度元件与正刚度弹簧并联建立了仿生肢状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力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静力学特性;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动力学模型,采用谐波平衡法进行解析求解;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线性、传统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和仿生肢状准零刚度隔振系统隔振特性,以及激励幅值对系统隔振性能和稳定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线性系统和传统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仿生肢状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不仅保证了系统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而且通过结构参数设计有效降低了位移传递率,拓展了隔振频宽,提高了系统在复杂激励环境中的稳定性和隔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隔振 仿生肢状结构 准零刚度 位移传递率 被动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用惯导设备隔冲器的振动与冲击性能分析
3
作者 赵斯洋 梁松 +1 位作者 孟宪松 闫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347,354,共5页
针对舰用惯导设备的抗振动与抗冲击性能首先设计了一种隔冲器,该设备能够弥补传统隔冲器横向刚度与纵向刚度相差过大的问题,然后对该设备进行振动与冲击的仿真分析,最后对隔冲器进行了振动实验与跌落冲击实验以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舰用惯导设备的抗振动与抗冲击性能首先设计了一种隔冲器,该设备能够弥补传统隔冲器横向刚度与纵向刚度相差过大的问题,然后对该设备进行振动与冲击的仿真分析,最后对隔冲器进行了振动实验与跌落冲击实验以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仿真与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设备横向固有频率约为4.69Hz,垂向固有频率约为12.19Hz,在横向冲击方面隔冲率最高可达90.83%,在垂向冲击方面隔冲率最高可达79.33%,横向隔冲效果优于垂向,且双向均具有良好的隔振隔冲性能,解决了传统设备横向与纵向抗冲击性能相差过大的问题,能为舰船惯导设备提供有效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导设备 隔冲器 振动与冲击 固有频率 隔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柔性减振系统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石先杰 郭卓涛 +2 位作者 黄舟 周春辉 任志英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4-501,618,共9页
为解决二级减振引起个别仪器振动的局部放大、使得力学环境不能满足运行要求的问题,首先,针对金属橡胶双层减振系统,充分考虑安装板的柔性刚度,建立了刚柔复合的二级减振系统模型;其次,基于目标频率对二级减振的频率响应函数进行系统的... 为解决二级减振引起个别仪器振动的局部放大、使得力学环境不能满足运行要求的问题,首先,针对金属橡胶双层减振系统,充分考虑安装板的柔性刚度,建立了刚柔复合的二级减振系统模型;其次,基于目标频率对二级减振的频率响应函数进行系统的刚度解耦,实现了减振器刚度的求解,并应用有限元进行随机振动分析,验证了刚柔复合二级减振系统理论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利用振动台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二级减振系统满足工程刚度需求,其一阶固有频率低于40 Hz时,减振效率可达到70%以上,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柔性减振 金属橡胶减振器 随机振动 固有频率 减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橡胶本构模型管路隔振器性能仿真研究
5
作者 王翔峰 郝强 +3 位作者 吴宏悦 尹洪亮 崔洪宇 洪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1-95,共5页
采用管路隔振器是降低船舶管路系统振动噪声传递的有效手段,但舰船管路比较复杂需要根据管路规格设计系列化隔振器。如何有效地预报不同规格管路隔振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性能是管路隔振器系列化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橡胶... 采用管路隔振器是降低船舶管路系统振动噪声传递的有效手段,但舰船管路比较复杂需要根据管路规格设计系列化隔振器。如何有效地预报不同规格管路隔振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性能是管路隔振器系列化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橡胶拉伸试验拟合橡胶超弹性本构参数,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多款隔振器性能(静变形和固有频率)进行仿真计算,并由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隔振器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率均低于10%,证明该参数能有效预报多规格隔振器性能。本文结果可为舰船管路隔振器系列化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路隔振器 橡胶本构模型 静变形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发电机组排烟管系低振动设计及试验
6
作者 朱强强 蔡晓涛 +2 位作者 吕佩瑶 李瑞尧 黄志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降低排烟管系振动和噪声传递到船体结构和附近舱室,需对其进行低振动设计,在考虑减振的基础上,考虑排烟管系的自振频率,选择合适减振元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排烟管系的模态,并在实船上进行隔振效果的测试验证。实船结果表明,在10... 为降低排烟管系振动和噪声传递到船体结构和附近舱室,需对其进行低振动设计,在考虑减振的基础上,考虑排烟管系的自振频率,选择合适减振元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排烟管系的模态,并在实船上进行隔振效果的测试验证。实船结果表明,在10~10 kHz频段范围内,排烟管系减振装置有较好的隔振效果,隔振效果达到15 dB以上;并有效避免了整个系统共振的发生而导致设备破坏和产生严重的振动噪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烟管系 隔振效果 低振动设计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刚度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初探 被引量:30
7
作者 彭献 陈树年 宋福磐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89-94,共6页
本文讨论含负刚度弹簧系统的隔振原理,并对这样的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作为该方法的应用,最后给出了等频隔振系统的设计实例.结果表明,含负刚度弹簧的振动系统具有固有频率低、承载能力大、隔振效果好等优点.
关键词 刚度 固有频率 振动隔离 负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耦合动力系统固有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玉国 刘海江 +1 位作者 孙玲玲 宋孔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针对柔性基础上马达的隔振设计问题 ,建立了刚柔耦合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对机器基础的模态耦合振动和固有频率偏移进行了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耦合系统的基频小于机器的安装频率 ;在高频段 。
关键词 隔振 模态耦合 固有频率 柔性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浮筏隔振系统筏架耦合振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余永丰 庞天照 +1 位作者 关珊珊 刘远国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59,共4页
大型浮筏隔振系统中的筏架(中间质量)是隔振系统振动传递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使筏架前几阶模态频率避开隔振系统的低频特征频率是提高隔振系统低频隔振效果的关键。以大型隔振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大型隔振系统筏架的上、下层支承边... 大型浮筏隔振系统中的筏架(中间质量)是隔振系统振动传递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使筏架前几阶模态频率避开隔振系统的低频特征频率是提高隔振系统低频隔振效果的关键。以大型隔振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大型隔振系统筏架的上、下层支承边界特性对其前几阶模态振型和频率的影响,为提高大型隔振系统的低频隔振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隔振系统 振动耦合 低频特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弹簧隔振器的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应杏娟 李郝林 倪争技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研究了空气弹簧隔振器的力学模型,导出了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分析了影响固有频率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约束角度、相对阻尼系数及容积比等影响固有频率值;提高约束角度、增大气室容积和降低相对阻尼系数,可以改善空气弹簧隔... 研究了空气弹簧隔振器的力学模型,导出了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分析了影响固有频率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约束角度、相对阻尼系数及容积比等影响固有频率值;提高约束角度、增大气室容积和降低相对阻尼系数,可以改善空气弹簧隔振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器 空气弹簧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永磁隔振器的隔振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强 徐登峰 +1 位作者 范新 刘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6-12,共7页
在超精密加工、IC制造、光学、高端的物理及化学试验中,隔振器已经成了许多设备的一个关键部件,隔离来自地面和设备内部的振动。随着稀土永磁材料的迅速发展,永磁隔振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采用环形永磁体提出了一种新... 在超精密加工、IC制造、光学、高端的物理及化学试验中,隔振器已经成了许多设备的一个关键部件,隔离来自地面和设备内部的振动。随着稀土永磁材料的迅速发展,永磁隔振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采用环形永磁体提出了一种新构型的永磁隔振器;根据环形永磁体的磁力和刚度的解析模型对隔振器的隔振性能进行参数化分析,确定了该隔振器磁环的结构参数。作为新型永磁隔振器的试验研究,搭建了永磁隔振试验台,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证实了该磁浮隔振器在其最大承载能力时具有良好的低频隔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永磁体 隔振器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摆式DMF-CS扭振减振器隔振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伟 龙岩 史文库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787-1790,共4页
分析了离心摆式DMF-CS减振器的结构,运用Lagrange原理建立了离心摆式DMF-CS减振器的运动微分方程,推导出离心摆固有频率的表达式,并发现其固有频率与所在飞轮的稳定转速成正比。利用该特性,合理调整离心摆的结构参数,可在理论上完全消... 分析了离心摆式DMF-CS减振器的结构,运用Lagrange原理建立了离心摆式DMF-CS减振器的运动微分方程,推导出离心摆固有频率的表达式,并发现其固有频率与所在飞轮的稳定转速成正比。利用该特性,合理调整离心摆的结构参数,可在理论上完全消除发动机点火频率引起的扭矩波动。同时,对影响离心摆隔振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质量飞轮 离心摆式DMF—CS减振器 振动隔离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芯橡胶支座PC连续梁桥隔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志华 韩之江 王磊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了研究铅芯橡胶支座对混凝土连续梁桥的隔震效果,选取典型的3×30m跨PC连续梁桥,按1∶20比例设计、制作了2座分别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的桥梁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分析其在不同地震波及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的自振频率、支... 为了研究铅芯橡胶支座对混凝土连续梁桥的隔震效果,选取典型的3×30m跨PC连续梁桥,按1∶20比例设计、制作了2座分别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的桥梁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分析其在不同地震波及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的自振频率、支座变形及墩顶位移和加速度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C连续梁桥采用铅芯橡胶支座能够有效减小地震对桥梁的损害;不同的地震波对桥梁的地震反应和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性能的发挥有很大影响;桥墩刚度的减小和塑性铰的形成,可以降低桥梁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起到隔震的效果,但却限制了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性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铅芯橡胶支座 地震反应 隔震性能 振动台试验 自振频率 塑性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星隔振器性能及阻尼可靠性实验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阳 方勃 +1 位作者 张业伟 黄文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5,19,共4页
为保证卫星成功发射,应用整星隔振方法改善卫星在升空过程中其所处恶劣的动力学环境,降低卫星由于运载火箭激励而引起振动的幅值.通过隔振器传递率特性实验,可以证明添加隔振器后卫星顶端的响应幅值比未隔振前大幅降低.添加隔振器后的... 为保证卫星成功发射,应用整星隔振方法改善卫星在升空过程中其所处恶劣的动力学环境,降低卫星由于运载火箭激励而引起振动的幅值.通过隔振器传递率特性实验,可以证明添加隔振器后卫星顶端的响应幅值比未隔振前大幅降低.添加隔振器后的随机实验表明,在随机激励下,隔振器的隔振效果可以满足发射要求.此外,通过对隔振器阻尼可靠性问题的讨论,证明在隔振器少量阻尼元件失效条件下,隔振器性能变化不大,可以满足卫星发射对隔振器的冗余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星隔振 阻尼比 固有频率 实验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发电机冷却器隔振设计及模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芳蕾 余宏涛 +1 位作者 章国庆 张克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2-194,198,共4页
为减小机组运行时冷却器的振动,提出一种新型的冷却器隔振设计。基于被动隔振系统模型,计算不同排布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确定弹性支撑件数量及排布。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具有新隔振设计系统的发电机本体进行建模与模态分析,以获取前20阶模... 为减小机组运行时冷却器的振动,提出一种新型的冷却器隔振设计。基于被动隔振系统模型,计算不同排布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确定弹性支撑件数量及排布。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具有新隔振设计系统的发电机本体进行建模与模态分析,以获取前20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动态系统建模与分析,得到结构模态参数。应用LMS振动及动态信号分析仪对冷却器进行了模态测试与分析,验证了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并进一步验证了冷却器隔振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设计 被动隔振系统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振型 激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置式轨道在垂向弯曲振动模态下的振动放大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亮 钟阳龙 +1 位作者 梁淑娟 侯博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4-121,共8页
弯曲振动是浮置式轨道的主要振动模态。细致分析弯曲振动模态下浮置式轨道的振动放大效应,对优化轨道隔振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浮置式轨道动力分析模型,采用谐响应法,分析谐振荷载作用下轨道系统在频域内的结构响应,... 弯曲振动是浮置式轨道的主要振动模态。细致分析弯曲振动模态下浮置式轨道的振动放大效应,对优化轨道隔振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浮置式轨道动力分析模型,采用谐响应法,分析谐振荷载作用下轨道系统在频域内的结构响应,并以隔振效率为评价指标,定量分析弯曲振动模态下浮置式轨道的振动放大效应;探讨轨道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推导一阶弯曲振动固有频率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浮置式轨道在弯曲振动模态下的振动有不同程度放大,一阶弯曲振动模态下的放大较明显,在本文参数条件下振动可放大1.69倍;增大板厚、减小板长及减小板下刚度,可明显减小振动放大效应;板厚大于0.55m或板长小于3.6m时,可不考虑轨道弯曲振动导致的振动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式轨道 弯曲振动模态 隔振效率 谐响应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PRC-PR(C)并联机构减振平台及其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乃军 牛军川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5-935,共11页
为满足工程中机械设备对多维振动和冲击的隔离要求,设计一种新型2-PRC-PR(C)并联机构减振平台。该平台是在3-PRC并联机构的基础上,通过把一支链和上平台连接处的圆柱副改为一复合运动副,使该机构实现三自由度3-PRC并联机构与四自由度2-P... 为满足工程中机械设备对多维振动和冲击的隔离要求,设计一种新型2-PRC-PR(C)并联机构减振平台。该平台是在3-PRC并联机构的基础上,通过把一支链和上平台连接处的圆柱副改为一复合运动副,使该机构实现三自由度3-PRC并联机构与四自由度2-PRC-PR^C并联机构之间的切换,并在主动副处辅以弹簧阻尼,使该机构能够实现三维隔振与四维隔振。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系统参量分类,并对参数较多类别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各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和贡献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维减振平台中有关参量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具有不同于单自由度减振装置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减振平台 固有频率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移干扰下液体静压导轨的被动振动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建华 高殿荣 张作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3-699,共7页
当液体静压导轨的油腔产生周期性位移扰动时,导轨必然受到影响而随之产生被动振动。以油腔位移扰动下的液体静压导轨为对象,分别建立了闭式、开式静压导轨的被动振动模型,推导了静压导轨系统的油膜刚度、阻尼系数。从理论上分析了导轨... 当液体静压导轨的油腔产生周期性位移扰动时,导轨必然受到影响而随之产生被动振动。以油腔位移扰动下的液体静压导轨为对象,分别建立了闭式、开式静压导轨的被动振动模型,推导了静压导轨系统的油膜刚度、阻尼系数。从理论上分析了导轨设计参数对系统的固有频率、幅值的影响。以闭式液体静压导轨为范例,对导轨系统的固有频率、幅值放大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整油腔压力,油膜厚度可以改变系统的固有频率;在位移干扰下,导轨被动振动的幅值放大系数基本不受油腔压力、油膜厚度、油液温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油腔位移扰动。所做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工程实际中油腔位移干扰下液体静压导轨的被动振动,为工程中降低导轨振动、提高加工精度而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扰动 被动振动 油膜刚度 阻尼系数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柴油发电机上箱体振动问题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乐平 邹欢 +1 位作者 曾昭韦 严亚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2-154,共3页
提出一种对上箱体壳体薄弱部分进行加固,提高其固有频率,避开柴油机低阶点火频率以达到减震目的的上箱体改进设计。选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在UG中简化过的FEM上箱体模型进行数值模态分析。用三维软件UG简化模型后利用数值模态分析... 提出一种对上箱体壳体薄弱部分进行加固,提高其固有频率,避开柴油机低阶点火频率以达到减震目的的上箱体改进设计。选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在UG中简化过的FEM上箱体模型进行数值模态分析。用三维软件UG简化模型后利用数值模态分析法得到发电机上箱体的薄弱点对其进行加固,提高上箱体的固有频率。进行刚体模态测试法确定发电机上箱体固有频率,将测试数据与数值模态分析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设计合理性。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态分析软件和LMS实验模态测试设备分析上箱体的固有频率,并采集了优化后的上箱体额定载荷下的振动数据。该数据表明:上箱体进行此改进设计能有效减小上箱体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固有频率 隔振器 刚体模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导航平台减振装置设计及其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曾文 黄茂林 +2 位作者 王玉兴 卿艳梅 张殿武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3-1117,共5页
针对惯性导航平台隔离振动的要求,在分析惯性导航平台振源基础上,结合减振理论,设计了该平台的减振系统。基于复刚度模型的橡胶减振系统理论,实验测试得到橡胶减振器多种工况下的参数-刚度、损耗因子。建立了减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通过... 针对惯性导航平台隔离振动的要求,在分析惯性导航平台振源基础上,结合减振理论,设计了该平台的减振系统。基于复刚度模型的橡胶减振系统理论,实验测试得到橡胶减振器多种工况下的参数-刚度、损耗因子。建立了减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减振系统的前12阶固有频率,并通过谐响应分析方法分别获得发动机怠速激励和陀螺仪抖动激励下的位移响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减振系统固有频率远离发动机怠速激励和陀螺仪抖动激励频率、位移响应幅值小,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导平台 减振 动态特性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