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伽师强震群区三维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及其地震成因的探讨
被引量:
134
1
作者
刘启元
陈九辉
+1 位作者
李顺成
郭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6-365,T001,共11页
1997年1月21日至4月16日(北京时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了7次6级以上 强烈地震.为了深入研究该强震群形成的构造背景,我们在伽师强震群区及其邻域大约 11 000km~2的范围内布设了由 30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
1997年1月21日至4月16日(北京时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了7次6级以上 强烈地震.为了深入研究该强震群形成的构造背景,我们在伽师强震群区及其邻域大约 11 000km~2的范围内布设了由 30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阵,台站的间距约5- 10km.利用远震体波接收函数的叠加偏移分析及其非线性反演技术,研究了台阵下方0- 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Moho界面的深度在塔里 木盆地一侧为40—52km,而在靠近天山一侧的褶皱变形区为60—76km,南天山山前折皱变形 区的地壳厚度明显增大,地壳内部产生了明显变形;2)塔里木盆地北缘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 塔里木盆地与天山之间的接触变形关系显示了塔里木盆地向北北西方向的挤压作用,台阵下 方壳幔界面的地形与地表的地貌特征有较好的相关性,山前弧形褶皱带的形成与地下深部结 构及挤压作用有关;3)伽师强震群分布在壳幔界面梯度带的上方,该震群的成因可能与震源 区附近的隐伏断裂活动有关;4)由于震源处于褶皱变形区的地壳上部,相应的剪切模量较小, 这可能是伽师强震群应力降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伽师强震群的形成不但与塔里木盆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强震群
地壳上地幔结构
S波
地震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伽师强震群活动期间地震窗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莹甄
曲延军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68-375,406,共9页
分析研究了 1 997~ 1 998年伽师强震群活动期间阿图什余震窗和喀什地震窗月频、旬频、日频的异常特征 .结果表明 ,两地震窗的异常形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起止时间也具有同步性 .月频度异常形态多经过 2~ 3个峰值后在高值发震 ;旬频度...
分析研究了 1 997~ 1 998年伽师强震群活动期间阿图什余震窗和喀什地震窗月频、旬频、日频的异常特征 .结果表明 ,两地震窗的异常形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起止时间也具有同步性 .月频度异常形态多经过 2~ 3个峰值后在高值发震 ;旬频度、日频度异常形态则表现为高值—低值—发震 ;日频度异常出现在震前 1~ 3d .通过对比分析伽师强震群 1 997年和 1 998年的活动特征发现 ,阿图什余震窗和喀什余震窗在1 997年几组后续 6级地震前小震日频度均在指数衰减背景上明显升高 ,而 1 998年 2组强震前指数衰减背景不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窗
地震频度
异常特征
强震序列
伽师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伽师强震群区三维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及其地震成因的探讨
被引量:
134
1
作者
刘启元
陈九辉
李顺成
郭飚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6-365,T00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部和地震科学联合基金!49834005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论著!2000B0009
文摘
1997年1月21日至4月16日(北京时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了7次6级以上 强烈地震.为了深入研究该强震群形成的构造背景,我们在伽师强震群区及其邻域大约 11 000km~2的范围内布设了由 30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阵,台站的间距约5- 10km.利用远震体波接收函数的叠加偏移分析及其非线性反演技术,研究了台阵下方0- 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Moho界面的深度在塔里 木盆地一侧为40—52km,而在靠近天山一侧的褶皱变形区为60—76km,南天山山前折皱变形 区的地壳厚度明显增大,地壳内部产生了明显变形;2)塔里木盆地北缘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 塔里木盆地与天山之间的接触变形关系显示了塔里木盆地向北北西方向的挤压作用,台阵下 方壳幔界面的地形与地表的地貌特征有较好的相关性,山前弧形褶皱带的形成与地下深部结 构及挤压作用有关;3)伽师强震群分布在壳幔界面梯度带的上方,该震群的成因可能与震源 区附近的隐伏断裂活动有关;4)由于震源处于褶皱变形区的地壳上部,相应的剪切模量较小, 这可能是伽师强震群应力降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伽师强震群的形成不但与塔里木盆地的
关键词
伽师强震群
地壳上地幔结构
S波
地震成因
Keywords
passive seismic experiment jiashi strong earthquake sequence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Tian Shan dynamics.
分类号
P315.1 [天文地球—地震学]
P315.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伽师强震群活动期间地震窗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莹甄
曲延军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出处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68-375,406,共9页
文摘
分析研究了 1 997~ 1 998年伽师强震群活动期间阿图什余震窗和喀什地震窗月频、旬频、日频的异常特征 .结果表明 ,两地震窗的异常形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起止时间也具有同步性 .月频度异常形态多经过 2~ 3个峰值后在高值发震 ;旬频度、日频度异常形态则表现为高值—低值—发震 ;日频度异常出现在震前 1~ 3d .通过对比分析伽师强震群 1 997年和 1 998年的活动特征发现 ,阿图什余震窗和喀什余震窗在1 997年几组后续 6级地震前小震日频度均在指数衰减背景上明显升高 ,而 1 998年 2组强震前指数衰减背景不明显 .
关键词
地震窗
地震频度
异常特征
强震序列
伽师地震
Keywords
seismic
window
seismic
frequency
Anomalous character
strong
earthquake
sequence
jiashi
earthquD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伽师强震群区三维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及其地震成因的探讨
刘启元
陈九辉
李顺成
郭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伽师强震群活动期间地震窗异常特征研究
李莹甄
曲延军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