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四网融合的大型铁路枢纽规划重点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4,共7页
新时代开展面向“四网融合”的大型铁路枢纽规划是落实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在解读“四网融合”内涵并剖析其对铁路枢纽规划的内在要求基础上,针对枢纽总图研究范围、枢纽总图格局、客运系统布局及分工、生产力布局、... 新时代开展面向“四网融合”的大型铁路枢纽规划是落实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在解读“四网融合”内涵并剖析其对铁路枢纽规划的内在要求基础上,针对枢纽总图研究范围、枢纽总图格局、客运系统布局及分工、生产力布局、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引入、既有铁路资源利用等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在“为铁路服务”的基础上应强化“以人民为中心”“为城市服务”的规划理念;总图研究范围应逐步拓展至都市圈;总图格局应当推进“客内货外”“互联互通”;客运系统应“多点布局”,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的耦合,客运站分工应“多点到发”“兼顾高普”“分向把口”;生产力布局应考虑不同层次网络资源共享;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应尽量实现“进城”;充分利用枢纽内铁路资源,研究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网融合 铁路枢纽总图 引入方案 客运系统 生产力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轨道客流低效益站点识别及提升策略
2
作者 徐良 张科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7-121,共5页
以广州市为例,提出轨道交通客流低效益站点的识别方法,基于手机信令、IC卡刷卡数据、用地开发等多源大数据,研究站点周边平均容积率、周边人口就业密度、站点交通可达性及站点通勤圈就业机会4个指标与站点日均进站量的相关性,并基于站... 以广州市为例,提出轨道交通客流低效益站点的识别方法,基于手机信令、IC卡刷卡数据、用地开发等多源大数据,研究站点周边平均容积率、周边人口就业密度、站点交通可达性及站点通勤圈就业机会4个指标与站点日均进站量的相关性,并基于站点成熟度、线网连通性两个维度建立站点客流效益评价坐标系,根据各站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通过聚类分析将现状的客流低效益站点进行分类,将客流低效益站点划分为周边开发不足的站点、线网连通性不足的站点和周边开发及线网连通性均不足的站点,对不同成因的客流低效益站点的分类施策,为其他城市的轨道建设及运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客流效益 站点成熟度 线网连通性 交通规划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城融合背景下广州铁路客运枢纽规划设计策略
3
作者 苏业辉 刘尔辉 +1 位作者 王帅 付涛 《交通与港航》 2024年第3期53-59,共7页
站城融合逐渐成为广州市铁路客运枢纽规划设计的重要趋势,亟需构建形成系统科学的站城融合理论和规划设计策略。首先,在广州市铁路客运枢纽发展特征基础上,总结提出了铁路客运枢纽现阶段在站城融合方面存在的四大类典型问题。其次,以解... 站城融合逐渐成为广州市铁路客运枢纽规划设计的重要趋势,亟需构建形成系统科学的站城融合理论和规划设计策略。首先,在广州市铁路客运枢纽发展特征基础上,总结提出了铁路客运枢纽现阶段在站城融合方面存在的四大类典型问题。其次,以解决问题为理论导向,结合广州市主要铁路枢纽规划实践经验,从站城关系、设施层面、空间层面、管理层面四个维度提出站城融合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站城融合规划设计要点,为打造站城一体、布局集约、空间共享、管理协同的铁路客运枢纽提供有效的借鉴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纽规划 站城融合 铁路客运枢纽 规划设计策略 交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规划及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葛亮 王炜 +1 位作者 邓卫 梁睿中 《规划师》 2004年第10期53-55,共3页
目前,我国城市换乘枢纽建设的问题有停车泊位不足、公交站点设置混乱及用地分配不合理等。城市内外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应实现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无缝连接,公共客运换乘枢纽规划的关键是减少换乘步行距离、减少地面交通的相互干扰。
关键词 换乘枢纽 设计方法 规划 城市客运 停车泊位 站点设置 无缝连接 市内交通 对外交通 公共客运 相互干扰 地面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必壮 沈云樟 +1 位作者 王忠强 张珏 《城市交通》 2009年第1期13-19,共7页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方法的研究是提高客流预测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过去20年上海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总结了影响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精度的因素。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理论、方法和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方法的研究是提高客流预测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过去20年上海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总结了影响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精度的因素。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理论、方法和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客流预测在理论研究和模型方法改进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并指出客流预测参数取值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在预测技术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提高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交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福田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覃矞 龙俊仁 宗传苓 《都市快轨交通》 2011年第5期21-26,共6页
结合区域及城市发展战略要求,对广深港客运专线在深圳的设站选址进行分析。根据福田枢纽的战略区位及功能定位,提出构筑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高效率、高水平的综合交通枢纽。在此基础上,对围绕福田枢纽的中心区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进... 结合区域及城市发展战略要求,对广深港客运专线在深圳的设站选址进行分析。根据福田枢纽的战略区位及功能定位,提出构筑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高效率、高水平的综合交通枢纽。在此基础上,对围绕福田枢纽的中心区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进行优化,对枢纽涉及的轨道间布局进行调整,并对枢纽周边的交通组织和接驳换乘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对枢纽建成后的运行状况进行仿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福田站 综合交通枢纽 选址 仿真 广深港客运专线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广武 连义平 张凯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旅游出行需求,在阐述旅游轨道交通特征和修建条件的基础上,从客流构成、时间分布、空间分布、需求特征4个方面分析旅游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按照停站方案、运行速度、运行区段对旅游轨道列车的开行进行种类划分,从开... 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旅游出行需求,在阐述旅游轨道交通特征和修建条件的基础上,从客流构成、时间分布、空间分布、需求特征4个方面分析旅游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按照停站方案、运行速度、运行区段对旅游轨道列车的开行进行种类划分,从开行一种列车和混行多种列车2个方面分析旅游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提出大站快车越行方案可以提高运输能力。通过分析跨线客流组织模式,提出跨线客流组织采取部分换乘模式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轨道交通 运输组织 旅客运输 列车开行方案 跨线客流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新线接入后的客流预测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永生 姚恩建 +1 位作者 蔡昌俊 杨志强 《城市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4,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新线接入后,网络拓扑结构和客流时空规律都将发生较大变化。提出通过可达性指标将进出站量预测、OD分布量预测、基于路径选择模型的随机客流分配等阶段关联,构建客流预测模型。进出站量预测时,构建土地利用替代指标,避...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新线接入后,网络拓扑结构和客流时空规律都将发生较大变化。提出通过可达性指标将进出站量预测、OD分布量预测、基于路径选择模型的随机客流分配等阶段关联,构建客流预测模型。进出站量预测时,构建土地利用替代指标,避免对新车站周边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属性等进行调查;同时由目的地选择效用计算得到车站可达性指标,描述车站位置对进出站量的影响。OD分布量预测时,构建目的地选择模型,可适应拓扑变化后的场景,模型中OD可达性指标由路径选择效用计算得到。构建的路径选择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乘客路径选择的各因素。最后,对广州市地铁6号线接入后的客流进行建模预测,各模型参数均符合统计检验要求且客流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模型 新线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时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国飞 张星臣 +1 位作者 罗强 沈景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为顺应当前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发展趋势,提出1种可适应不同列车开行方案与开行比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比例、区间快车越行节约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等重要因素... 为顺应当前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发展趋势,提出1种可适应不同列车开行方案与开行比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比例、区间快车越行节约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等重要因素,分越行(设越行站)、追踪(不设越行站)2种运输组织模式,推导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式,构建通用的快慢车混合运行时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依托广州地铁14号线实际运营数据,计算特定条件下的线路通过能力。结果表明:快慢车开行数量相等时的线路通过能力最小,此时越行模式和追踪模式下的线路通过能力分别为20和13列·h-1;越行模式下,线路最大通过能力为28列·h-1,且随着快车开行数量的增加,通过能力逐渐降低;追踪模式下,以慢车为主和以快车为主的2种开行方案的线路最大通过能力分别为26和30列·h-1,且以快车为主的开行方案的线路通过能力大于以慢车为主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 快慢车混合运行 线路通过能力 列车开行方案 旅客运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群体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琦 韩宝明 《城市交通》 2010年第4期41-46,66,共7页
为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群体行为的产生机理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乘客流稳静的概念,用以描述对乘客流状态突变倾向的缓解作用。结合车站设施属性及乘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应用乘客群体行为模型,采用仿真情景试验方法,从乘客流流量、密... 为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群体行为的产生机理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乘客流稳静的概念,用以描述对乘客流状态突变倾向的缓解作用。结合车站设施属性及乘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应用乘客群体行为模型,采用仿真情景试验方法,从乘客流流量、密度与速度三个方面量化研究乘客流稳静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方式,从而揭示乘客流状态突变的内在机理。试验数据显示:设施相对距离对乘客流平均流率衰减具有直接作用;通道出入口设施的相对能力对通道乘客流密度具有影响作用,这种作用与乘客流规模存在内在关系;流线交叉对乘客流速度突变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且同时伴随密度的变化。以试验研究为基础,分别针对流量、密度、速度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引导、组织与控制乘客流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 车站 乘客流 行人仿真 稳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T的城市郊区智慧公交调度发车计划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茂林 庞明宝 张宁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80-85,共6页
在对机动式辅助客运系统所适应地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中国很多客运需求较小且时空分布不均衡的城市郊区、乡村规划和设置基于MAST公交线路的思想,设计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智慧公交调度系统,其中调度决策支持模块由公交调度发车计... 在对机动式辅助客运系统所适应地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中国很多客运需求较小且时空分布不均衡的城市郊区、乡村规划和设置基于MAST公交线路的思想,设计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智慧公交调度系统,其中调度决策支持模块由公交调度发车计划部分和在线调整部分组成.建立了单一线路调度发车计划确定的调度模型,决策变量为发车时刻.乘客需求依据历史统计数据和预约信息预测确定.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通过具体例子对本方法的经济社会性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式辅助客运系统 公交调度发车计划 移动互联网 遗传算法 客运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崇明 马小毅 《城市交通》 2009年第1期20-25,30,共7页
及时总结城市自身的轨道交通成长规律和客流特征,有助于提高客流预测的准确性。根据广州市已开通的4条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资料,对轨道交通从单线向网络转变过程中的成长规律和客流特征进行分析。并将这4条轨道交通线路的预测结果与其现... 及时总结城市自身的轨道交通成长规律和客流特征,有助于提高客流预测的准确性。根据广州市已开通的4条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资料,对轨道交通从单线向网络转变过程中的成长规律和客流特征进行分析。并将这4条轨道交通线路的预测结果与其现状特征进行了对比,解析预测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建议制定相应的制度,鼓励轨道交通建设先行的城市定时整理和总结相关特征、规律,并提供交流平台,为我国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成长规律 客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鹏斌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6-60,66,共6页
为了适应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变化,以及新一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需要,应加强对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优化研究。概述西安铁路枢纽现有、在建及规划的客运站及衔接铁路现状,结合西安铁路枢纽实际,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新建新西安南站方... 为了适应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变化,以及新一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需要,应加强对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优化研究。概述西安铁路枢纽现有、在建及规划的客运站及衔接铁路现状,结合西安铁路枢纽实际,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新建新西安南站方案和西安东站方案,提出西安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将形成以西安北站、西安站、新西安南站、西安东(纺织城)站为主要客运站,阿房宫为辅助客运站的"四主一辅"客运格局。该布局方案可以同时满足铁路网及城市发展需要,有利于提升西安枢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铁路枢纽 客运系统 规划布局 规划修编 运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内容和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沈景炎 《城市交通》 2008年第6期9-15,20,共8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基本观点、年限和范围。从线路客流、车站乘降客流、OD客流、换乘车站客流、车站出入口分向客流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内容及其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基本观点、年限和范围。从线路客流、车站乘降客流、OD客流、换乘车站客流、车站出入口分向客流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内容及其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的作用。探讨了客流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包括线网总量控制、线路量级分析、敏感性分析和设计应用4个方面。最后,总结了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在未来应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轨道线网 规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高峰时段偏差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宽民 余丽洁 马超群 《城市交通》 2018年第5期51-58,7,共9页
各城市轨道交通均存在车站客流高峰时段与城市交通高峰时段不完全重叠的现象。而车站设计时均以预测的城市交通高峰时段客流值为依据,导致部分车站规模设计过小。通过对西安市63座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高峰时段与城市交通高峰时段的... 各城市轨道交通均存在车站客流高峰时段与城市交通高峰时段不完全重叠的现象。而车站设计时均以预测的城市交通高峰时段客流值为依据,导致部分车站规模设计过小。通过对西安市63座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高峰时段与城市交通高峰时段的偏差进行分析,运用K-means算法对其进行分类。根据各类型车站周边用地性质特征,得出每一类车站的高峰偏差时间建议取值以及车站高峰客流的扩大系数。结果表明,当通勤出行用地与其他出行用地比值不小于0.5时,车站客流高峰时段基本无偏差;当比值小于0.5或为明显的交通枢纽、大型商业区车站时,车站客流高峰时段将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且高峰时段客流量是此车站在其城市交通高峰客流量的1.1~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 高峰时段客流 偏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客运枢纽行人室内导航实时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定猷 余文文 +1 位作者 张英贵 洪舒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345-2351,共7页
大型客运枢纽的结构复杂、客流分布不均匀,枢纽内的引导标志不能有效解决行人对用时最短路径的需求,基于此提出科学合理的路径规划方法。构建行人走行路径网络,采用k均值聚类改进算法确定实时速度,分析路段拥挤度,以实际用时最短为目标... 大型客运枢纽的结构复杂、客流分布不均匀,枢纽内的引导标志不能有效解决行人对用时最短路径的需求,基于此提出科学合理的路径规划方法。构建行人走行路径网络,采用k均值聚类改进算法确定实时速度,分析路段拥挤度,以实际用时最短为目标,建立行人室内导航路径模型,提出一种客运枢纽行人室内导航实时路径规划方法。以长沙南站为背景,给出具体的应用实例,其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减少行人13.9%的时间消耗,提高枢纽内行人流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客运枢纽 室内导航 路径实时规划 K均值聚类 拥挤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乘客体验为导向的深圳前海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永平 李鹏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8,共5页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位于深圳前海合作区核心片区,是集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境口岸、道路公交、出租、旅游大巴等交通设施及商业、办公、酒店、公寓等业态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是前海合作区的对外交通中心及通勤中心。采用以乘客体...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位于深圳前海合作区核心片区,是集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境口岸、道路公交、出租、旅游大巴等交通设施及商业、办公、酒店、公寓等业态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是前海合作区的对外交通中心及通勤中心。采用以乘客体验为核心的站城融合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遵循集约化枢纽布局、管道化交通组织及站城一体设计原则,制定了前海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对后续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设计 乘客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略”与“术”——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小毅 《城市交通》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在工程可行性论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阐述了广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应对方法。提出战略的核心是通过完善模型形成快速反应以主动适应城市规...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在工程可行性论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阐述了广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应对方法。提出战略的核心是通过完善模型形成快速反应以主动适应城市规划的不确定性。战术层面从适应性、互动性、系统性和精细性4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广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作法。最后,从人、财、物、机制等方面对改善客流预测模型运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战略 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轨道交通综合客运枢纽运能瓶颈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锋 余潇 +2 位作者 户佐安 周天星 罗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1年第6期1017-1021,共5页
基于铁路列车到发数据,给出枢纽内铁路运输的旅客到达能力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及出租车的疏散能力计算结果,得到运能匹配度计算的基础数据,进而通过分析全日多种交通方式各时段的匹配度取值结果,识别枢纽多种交通... 基于铁路列车到发数据,给出枢纽内铁路运输的旅客到达能力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及出租车的疏散能力计算结果,得到运能匹配度计算的基础数据,进而通过分析全日多种交通方式各时段的匹配度取值结果,识别枢纽多种交通方式的运能瓶颈现象.选取成都东站为例进行验证分析,根据铁路旅客到达能力的计算公式,得到成都东站全日旅客到达人数为149668.7人·次/d,其中19:00—20:00时段到达旅客13021.1人·次/h为全日最高到达时段,为运能匹配度计算提供数据支撑.最终匹配度计算结果显示,成都东站在春运期间早高峰08:00—09:00时段,以及晚高峰19:00—22:00时段部分交通方式匹配度取值程度达到瓶颈标准(≥0.90),尤其是晚高峰时段,成都东站地铁2号线东向匹配度取值为1.10、地铁7号线内环为0.94、地铁7号线外环为1.10、出租车为1.09,已呈现不同程度的运能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区域轨道交通 综合客运枢纽 运能匹配 瓶颈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曾鸣凯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6年第3期35-41,共7页
以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系统为研究对象,作者讨论了客运专线引入枢纽对客运系统的影响,城市形态及其发展规划与铁路客运站选址的相互关系,铁路与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方式、换乘关系及协调发展;提出了未来三十年成都铁路客... 以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系统为研究对象,作者讨论了客运专线引入枢纽对客运系统的影响,城市形态及其发展规划与铁路客运站选址的相互关系,铁路与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方式、换乘关系及协调发展;提出了未来三十年成都铁路客运系统车站的分工布局、客货线路在枢纽内的走向及疏解原则,同时提出近期新成都站的建设方案以及市内各种交通运输系统与之协调共谋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枢纽 客运系统 客运站布局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