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5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tructure and wear property of laser cladded WC particles reinforced CoCrFeNiMo composite coatings on Cr 12 MoV steel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Xing-yi YANG Xiao +6 位作者 CHEN Zu-bin GUO Chun-huan LI Hai-xin YANG Zhen-lin DONG Tao JIANG Feng-chun QIAO Zhu-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1期49-70,共22页
WC particles reinforced CoCrFeNiMo high-entropy alloy(HEA)composite coatings were prepared on Cr12MoV steel successfully by laser cladd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wear resistance of substrates.Effect of WC content o... WC particles reinforced CoCrFeNiMo high-entropy alloy(HEA)composite coatings were prepared on Cr12MoV steel successfully by laser cladd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wear resistance of substrates.Effect of WC cont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wear property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was studied in detail.Large numbers of carbides with four main types:primary carbide crystals,eutectic structures,massive crystals growing along the periphery of the remaining WC particles and incompletely fused WC particles,were found to exist in the WC/CoCrFeNiMo composite coatings.With increasing WC content,the microhardness of coatings is gradually improved while the average friction coefficients follow the opposite trend due to solid solution strengthening and second phase strengthening effect.The maximum microhardness and minimum friction coefficient are HV_(0.2)689.7 and 0.72,respectively,for the composite coating with 30 wt.%WC,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substrate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wear mechanisms are spalling wear and abrasive wear due to their high microhard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cladding CoCrFeNiMo coating WC particles MICROSTRUCTURE wear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mechanical analysis of particle corner effect on bearing and deformation behaviors of coral sand slope foundation under a strip footing
2
作者 PENG Yu LUO Zhao-gang +2 位作者 HE Shao-heng QU Li-ming DING Xuan-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624-642,共19页
To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behaviors of coastal coral sand slope foundations,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was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breakable particle corn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ral sand slope foundati... To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behaviors of coastal coral sand slope foundations,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was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breakable particle corn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ral sand slope foundations under a strip footing,from macro to micro scale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ral sand slope foundations can be successfully modeled by utilizing breakable corner particles in simulations.The dual effects of interlocking and breakage of corners well explained the specific shallower load transmission and narrower shear stress zones in breakable corner particle slopes.Additionally,the study revealed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breakable corners on soil behaviors on slopes.Furthermore,progressive corner breakage within slip bands was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as the underling mechanism in determining the uniqu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stinct failure patterns of breakable corner particle slopes.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to clarify the behaviors of slope foundations composed of breakable corner particl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mechanical analysis coral sand slope foundation particle corner breakage corner interl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9
3
作者 秦小林 古徐 +1 位作者 李弟诚 徐海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5-696,共12页
大语言模型(LLM)是由具有大量参数(通常数十亿个权重或更多)的人工神经网络组成的一类语言模型,使用自监督学习或半监督学习对大量未标记文本进行训练,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的核心。与传统语言模型相比,LLM通过大量的算力、参... 大语言模型(LLM)是由具有大量参数(通常数十亿个权重或更多)的人工神经网络组成的一类语言模型,使用自监督学习或半监督学习对大量未标记文本进行训练,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的核心。与传统语言模型相比,LLM通过大量的算力、参数和数据支持,展现出更强的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问答系统、对话生成等众多任务中并表现卓越。现有的综述大多侧重于LLM的理论架构与训练方法,对LLM的产业级应用实践及技术生态演进的系统性探讨仍显不足。因此,在介绍LLM的基础架构、训练技术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通用的LLM关键技术和以LLM为底座的先进融合技术。通过归纳总结现有研究,进一步阐述LLM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偏差、模型幻觉和计算资源消耗等问题,并对LLM的持续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自然语言处理 检索增强生成 模型幻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加速主义的阿喀琉斯之踵——基于大模型发展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5
4
作者 吴静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从判别式人工智能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作为技术基底的大语言模型不但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也成为科技创新产业竞相追逐的新热点。在内在结构方面,大语言模型虽展现出强大的泛化和涌现能力,但也存在泛化能力差、过度拟合、数据偏差... 从判别式人工智能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作为技术基底的大语言模型不但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也成为科技创新产业竞相追逐的新热点。在内在结构方面,大语言模型虽展现出强大的泛化和涌现能力,但也存在泛化能力差、过度拟合、数据偏差等问题,其“涌现”现象也难以预测和控制。同时,大语言模型面临数据抗衰和模型退化的发展瓶颈。随着时间推移,性能受“模型漂移”的影响在多模态、多任务领域明显下降,商业化落地受阻,部分企业的先发优势难以超越。尽管大语言模型的突飞猛进被视为信息社会新阶段的标志,但是其发展面临着有待解决的挑战和限制,以及背后旷日持久的能源和财力消耗。因此,唯有深入研究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底层逻辑和运行原理,进行针对性测试和评估,批判性地审视其生成的价值逻辑,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处理大语言模型对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解决人机协同及交互界面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泛化 模型退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结构性黄土二元介质本构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番 郅彬 +4 位作者 刘恩龙 王小婵 邓博团 李金华 张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9,共13页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应变非均匀分布特征,提高了模型对变形的预测精度,其在数学形式上同剑桥模型类似。首先,通过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确定结构性黄土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结构破损功数学表达式,并发现结构性黄土局部损伤耗散的热力学行为主要来源:(1)破损集合体与未破损集合体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2)未破损集合体向破损集合体转换时,部分细观结构破损的不可逆热力学行为。基于此认识,建立了考虑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宏-细观本构模型框架,并通过分析结构性黄土变形机制(摩擦+胶结+破损共同作用),确定其自由能、耗散能和破损耗散能表达式;推导了一个考虑体积破损和剪切破损演化规律的损伤屈服函数及本构关系。通过所建立本构关系对已有试验数据进行预测,验证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本构模型 局部破损 热力学 二元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知识图谱和大模型的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永 秦嘉俊 +1 位作者 黄有锐 邓江洲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科研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高校科研管理向智能化转型为需求导向,将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共同构建新一代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采集科研知识用于构建科... 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科研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高校科研管理向智能化转型为需求导向,将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共同构建新一代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采集科研知识用于构建科研知识图谱。利用同时进行意图分类和实体提取的多任务模型进行语义解析。借助解析结果来生成查询语句,并从知识图谱中检索信息来回复常规问题。将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相结合,以辅助处理开放性问题。在意图和实体具有关联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多任务模型在意图分类和实体识别任务上的F1值分别为0.958和0.937,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和单任务模型。Cypher生成测试表明了自定义Prompt在激发大语言模型涌现能力方面的成效,利用大语言模型实现文本生成Cypher的准确率达到85.8%,有效处理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开放性问题。采用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搭建的问答系统的准确性为0.935,很好地满足了智能问答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多任务模型 意图分类 命名实体识别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学生自我评估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鹏泽 胡晓玲 李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4,共9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全面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体系是确保跨学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该研究基于柯氏模型,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测评框架,并基于...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全面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体系是确保跨学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该研究基于柯氏模型,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测评框架,并基于学生自我评估的测评量表进行验证,形成了包含满意度、素养、投入度和结果的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模型。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参与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1106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整体良好,但学段、地区(城区与非城区)及参与频次不同的学生在成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研究从重视学生跨学科素养培育、关注跨学科教育均衡发展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测评模型 实施成效 柯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何以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涛 黄文娟 张振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当前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还存在认知、行为与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阻碍,已有的专业发展模型主要是外源性的,缺乏对教师主体性的观照。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人...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当前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还存在认知、行为与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阻碍,已有的专业发展模型主要是外源性的,缺乏对教师主体性的观照。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作为赋能因子的关键在于通过智能技术确定教师所处的发展阶段,消除和减少发展阶段间的各种阻碍因素,达成专业发展进入下一阶段的条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进阶。以此为切入点从教师主体性的视角,在现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模型中融入人工智能因子构建的人工智能增强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型(AIeTPD),具备发展计划可定制、发展过程可调控、发展成效可评价的特点,可通过教师学习、智能研修、教学创新三条路径,支持诊断式学习预测、个性化在线学习、混合式智能研修、交互式虚拟教研、孪生式混合课堂、智能化教学反馈以及综合化教师评价等应用场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演化,重塑教师学习者、互学者、促学者角色,为数字时代大规模个性化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专业发展 AIeTPD模型 实践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裂纹分形维数的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的神经网络模型
9
作者 龚囱 戚燕顺 +4 位作者 缪浩杰 肖琦 熊良锋 曾鹏 赵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6,共10页
针对试错法在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繁琐耗时,且无法定量评价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的裂纹匹配程度等局限性,统计并分析了近10年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取值范围,采用盒计数法获取了数值模拟试验、室内试验所得破坏后岩石表面... 针对试错法在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繁琐耗时,且无法定量评价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的裂纹匹配程度等局限性,统计并分析了近10年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取值范围,采用盒计数法获取了数值模拟试验、室内试验所得破坏后岩石表面裂纹分形维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宏观弹性模量、宏观泊松比、峰值强度和裂纹分形维数等4个参数为输入层,黏结弹性模量、黏结法向与切向刚度比、黏结内聚力、黏结内摩擦角、黏结抗拉强度和摩擦系数等6个细观参数为输出层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分析了考虑与不考虑裂纹分形维数时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预测精度与泛化性能,测试集输出数据与期望值误差约为3.34%。(2)将裂纹分形维数纳入神经网络模型后,数值模拟所得弹性模量、峰值应力与泊松比等宏观参数与室内试验结果的误差小于3.00%,优于不考虑裂纹分形维数标定结果。(3)该方法可定量保障数值模拟所得裂纹不规则性与室内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其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对现有神经网络模型细观参数标定结果的修正。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效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颗粒流 平行黏结模型 参数标定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筛透筛率影响因素及其智能预测模型
10
作者 赵啦啦 徐峰 +4 位作者 段晨龙 郭辰昊 汪维 江海深 乔金鹏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17-3628,共12页
湿黏细粒原煤的干法深度筛分是实现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交叉式细粒滚轴筛(交叉筛)是一种新型干法深度筛分设备,有效解决了传统干法筛分设备易出现“筛面堵孔”等问题。针对筛分过程的数学模型和DEM(Discrete Element Meth... 湿黏细粒原煤的干法深度筛分是实现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交叉式细粒滚轴筛(交叉筛)是一种新型干法深度筛分设备,有效解决了传统干法筛分设备易出现“筛面堵孔”等问题。针对筛分过程的数学模型和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模型均存在难以准确预测实际筛分性能的问题,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对交叉筛的透筛率智能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利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矩阵热力图分析了给料率、外水含量、筛面倾角和筛轴转速4个特征变量与透筛率之间及各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别基于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L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决策树(Decision Tree,DT)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建立了4种交叉筛透筛率智能预测模型,并结合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及随机森林3种模型进行超参数组合优化,得到模型的最佳参数组合并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利用拟合决定系数R2(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均方误差EMS(Mean Square Error)和平均绝对误差EMA(Mean Absolute Error)3个评价指标,比较了各模型的预测性能。其中,PSO-SVM预测模型性能最好,对数据的拟合能力最强,其评价指标R^(2)达到了0.976 1,且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值的误差最小,相应的评价指标EMS和EMA分别为3.110×10^(-4)和1.353×10^(-2)。LR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差,其评价指标R^(2)仅为0.722 2,且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值的误差最大,EMS和EMA分别为1.320×10^(-3)和3.137×10^(-2)。此外,相比于LR模型,添加L_(1)和L_(2)正则化获得的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0.26%和4.43%。研究结果为建立交叉筛的透筛率机器学习智能预测模型提供了参考,为分析交叉筛的特征变量对透筛率的影响机理提供了新方法,为实现交叉筛的智能化控制及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筛 透筛率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机器人车辆横向轨迹跟踪的改进模型预测控制
11
作者 王韬 惠怡静 +2 位作者 张庆余 赵磊 牛文铁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9-398,共10页
为实现较高速行驶情况下驾驶机器人驾驶车辆进行横向轨迹跟踪,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杂交粒子群算法求解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首先,简化转向机器人与车辆转向系统,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其次,应用双参数精确罚函数法将非线性有约束优化... 为实现较高速行驶情况下驾驶机器人驾驶车辆进行横向轨迹跟踪,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杂交粒子群算法求解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首先,简化转向机器人与车辆转向系统,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其次,应用双参数精确罚函数法将非线性有约束优化函数转换为非线性无约束优化函数。在此基础上,将驾驶机器人作为下层控制器,应用动态杂交粒子群算法对优化函数进行求解。最后,基于Simulink/CarSim和RT-LAB硬件仿真,验证了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和行驶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驾驶机器人 轨迹跟踪控制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财会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宋生 王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60,F0003,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快速崛起,掀起“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的浪潮,对会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由于财会行业要求高精确性与可解释性,而大语言模型存在着模型幻觉与决策黑箱,使得大模型应用于财会领域仍存在较大阻碍,构建财会...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快速崛起,掀起“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的浪潮,对会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由于财会行业要求高精确性与可解释性,而大语言模型存在着模型幻觉与决策黑箱,使得大模型应用于财会领域仍存在较大阻碍,构建财会知识图谱成为弥补大语言模型不足的有力工具。基于此,文章调用GPT-4o mini API,利用提示词工程(Prompt)与智能体(Agent)思路方法进行自动化知识抽取,构建中国会计准则知识图谱,从模式层提取财会实体与实体间复杂的勾稽关系,为大模型优化微调提供数据层支持。图谱构建结果表明,GPT-4o mini能够成功从大量财务数据中提取丰富的知识五元组,并基于此构建财会知识图谱。最终,通过Neo4j技术实现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和查询功能。本研究证明大语言模型构建财会知识图谱具备可行性,能够显著提高知识图谱构建效率,为知识图谱的优化构建提供新思路,也为未来知识图谱融入大模型、优化模型性能提供基底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知识图谱 智能化构建 财会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症状动物模型研发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志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主观症状的发生机制及新药研发有赖于实验动物模型。纵观目前常见的主观症状动物模型,以疼痛、失眠、瘙痒、眼干等主观症状动物模型较为成熟且稳定,为新药研发做出突出贡献。然而,眩晕、烦躁、胸闷、痞满、腰酸、肢体麻木等主观症状动... 主观症状的发生机制及新药研发有赖于实验动物模型。纵观目前常见的主观症状动物模型,以疼痛、失眠、瘙痒、眼干等主观症状动物模型较为成熟且稳定,为新药研发做出突出贡献。然而,眩晕、烦躁、胸闷、痞满、腰酸、肢体麻木等主观症状动物模型未见报道。基于此,简要概述了部分主观症状动物模型制备现状,并提出主观症状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及评价指标的建议,以加大该领域的探索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症状 疾病模型 证候模型 动物模型 疼痛 失眠 瘙痒 眼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矽卡岩矿床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桂青 纪云昊 +3 位作者 吴晓林 李伟 朱乔乔 张志远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9,共19页
【研究目的】矽卡岩矿床是地壳中最丰富的矿床类型之一,是中国多数成矿区带的主攻找矿类型之一。矿床模型不仅用于刻画成矿理论,而且可以用于指导找矿勘查,是评价未发现矿床的重要技术方法,因此,矽卡岩矿床的矿床模型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研究目的】矽卡岩矿床是地壳中最丰富的矿床类型之一,是中国多数成矿区带的主攻找矿类型之一。矿床模型不仅用于刻画成矿理论,而且可以用于指导找矿勘查,是评价未发现矿床的重要技术方法,因此,矽卡岩矿床的矿床模型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但系统总结近年研究进展相对薄弱。【研究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外矽卡岩矿床的资料,结合笔者长达20余年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矽卡岩矿床模型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叙述全球矽卡岩矿床的研究历史和主要类型,总结矽卡岩矿床的矿物组合和分带模式及其控制因素,综述与斑岩有关的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远成矽卡岩矿床和交代火成岩矽卡岩矿床的研究现状。以中国长江中下游和江南造山带中段湘中地区矽卡岩矿床为对象,从成矿系统角度,构建氧化性矽卡岩铜铁金矿床组合模型和还原性矽卡岩钨金锑矿床组合模型。【结论】两组成矿系统矿床模型拓宽了找矿方向,展望了矽卡岩矿床模型未来研究方向,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矿床 矿物组合 分带模式 矿床模型 成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namo的Revit-Midas/Civil斜拉桥模型信息转换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金标 刘鸾翔 +2 位作者 冯倩 何欣 徐荣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BIM模型不支持有限元计算,且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数据交互困难,故BIM技术正向设计过程中存在建模效率低、模型修改困难等问题,无法做到BIM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力学分析一体化,增加了结构模型建模与纠错成本.本文依托Revit和Midas/Civi... BIM模型不支持有限元计算,且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数据交互困难,故BIM技术正向设计过程中存在建模效率低、模型修改困难等问题,无法做到BIM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力学分析一体化,增加了结构模型建模与纠错成本.本文依托Revit和Midas/Civil软件平台,在Dynamo环境下采用IronPython语言设计了一套Revit-Midas/Civil的模型信息转换程序.以博士大桥主桥为对象,通过程序自动实现:1)Revit模型桥梁构件分解、截面特性计算、拉索及梁塔弹性连接处理,并转换成适用于Midas/Civil的语言格式MCT文件,实现了Revit向Midas/Civil模型信息自动转换;2)将有限元计算结果反馈到Revit模型中,对作用效应信息按数值大小赋予渐变颜色,实现了在BIM模型中显示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展示功能.本文程序可实现Revit-Midas/Civil模型信息转换,有效提高了BIM正向应用效率,弥补了BIM技术在桥梁结构分析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模型转换 Dynamo混合编程 REVIT MIDAS/CIV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保护逻辑约束的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
16
作者 刘道兵 翁文波 +2 位作者 李世春 张业丽 洪亚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0,共8页
为解决故障假说内部变量取值无约束导致模型求解时可能出现多解和误解的问题,提出了考虑保护逻辑约束的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首先,通过主保护与后备保护动作逻辑上的配合关系,建立约束条件对故障假说内部变量进行限制,筛选出符合实际... 为解决故障假说内部变量取值无约束导致模型求解时可能出现多解和误解的问题,提出了考虑保护逻辑约束的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首先,通过主保护与后备保护动作逻辑上的配合关系,建立约束条件对故障假说内部变量进行限制,筛选出符合实际故障情形的故障假说;其次,引入装置通道异常告警信息,构建故障假说评价函数,对满足约束条件的故障假说进行评价;然后,采用模糊集理论和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得到满意度最大的故障假说,结合告警信息推算整个故障过程;最后,通过故障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解析模型 约束条件 通道异常告警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时序数据预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祥福 石皓源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64,共20页
时序数据预测(TSF)是指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趋势性、季节性等潜在信息,预测未来时间点或时间段的数值和趋势。时序数据由传感器生成,在金融、医疗、能源、交通、气象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物联网传感器的发展,海量的时序数据... 时序数据预测(TSF)是指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趋势性、季节性等潜在信息,预测未来时间点或时间段的数值和趋势。时序数据由传感器生成,在金融、医疗、能源、交通、气象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物联网传感器的发展,海量的时序数据难以使用传统的机器学习解决,而Transformer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诸多任务表现优秀,学者们利用Transformer模型有效捕获长期依赖关系,使得时序数据预测任务取得了飞速发展。综述了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时序数据预测方法,按时间梳理了时序数据预测的发展进程,系统介绍了时序数据预处理过程和方法,介绍了常用的时序预测评价指标和数据集。以算法框架为研究内容系统阐述了基于Transformer的各类模型在TSF任务中的应用方法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对比了各个模型的性能、优点和局限性,并对实验结果展开了分析与讨论。结合Transformer模型在时序数据预测任务中现有工作存在的挑战提出了该方向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时序数据预测 数据预处理 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问题方法及等效导热系数理论模型的石油焦颗粒堆积床传热特性
18
作者 黄金堤 易涛 +2 位作者 周欣波 谢飞 李静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3-825,共13页
通过自主搭建的石油焦颗粒堆积床导热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开展了热态实验,探究了石油焦颗粒堆积床在不同粒度与升温速率下料层内外温度的变化规律。基于计算传热学原理,构建了圆柱管径向传热正问题模型,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反推导... 通过自主搭建的石油焦颗粒堆积床导热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开展了热态实验,探究了石油焦颗粒堆积床在不同粒度与升温速率下料层内外温度的变化规律。基于计算传热学原理,构建了圆柱管径向传热正问题模型,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反推导热系数,并与经典的等效导热系数模型(Bruggeman模型,Maxwell-Garnett模型,Kunii and Smith模型和Zehner-Bauer-Schlünder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料层壁面与中心的温差随温度升高先增后减,随升温速率增大而增大,且随颗粒粒度减小而增加。基于导热反问题方法,获得了石油焦颗粒堆积床导热系数λ与温度T和等效粒径dp的数学关系式。引入等效粒度系数φ修正后的Kunii and Smith模型计算的导热系数及导热反问题求解的导热系数均与实验数据吻合度较高。研究成果可为罐式炉内石油焦堆积床传热行为的深入剖析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颗粒堆积床 导热反问题 等效导热系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涌现”视域下的智能健康医疗知识管理体系变革与创新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顾东晓 赵旺 +2 位作者 王晓玉 汤志伟 朱凯旋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6,共13页
[目的/意义]大模型的“涌现”正在重塑健康医疗知识体系和知识管理方式,亟须深入探讨该现象与特征对健康医疗领域知识体系的重大影响、演化路径、管理方法与前沿应用。[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全面分析大模型的“涌现”现象与特征,以此作为... [目的/意义]大模型的“涌现”正在重塑健康医疗知识体系和知识管理方式,亟须深入探讨该现象与特征对健康医疗领域知识体系的重大影响、演化路径、管理方法与前沿应用。[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全面分析大模型的“涌现”现象与特征,以此作为大模型“涌现”视域系统梳理健康医疗知识体系的组成要素和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模型“涌现”视域下的健康医疗知识动态管理框架,并总结健康医疗大模型前沿领域的发展展望。[结论/发现]从大模型的“涌现”视域揭示了健康医疗知识体系三大要素之间以及体系内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动态转化关系,提出了对应的动态健康医疗知识管理框架。[创新/价值]揭示了大模型“涌现”对于健康医疗知识体系与管理方式的潜在影响,提出了大模型“涌现”视域下健康医疗知识管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涌现 健康医疗 知识管理 诊疗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云模型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海凌 刘睿玲 张怀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1,共9页
为评估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等级,提出一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云模型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方法。从PSR角度构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划分韧性评估等级标准,利用AHP-DEMATEL为指标赋权,并结... 为评估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等级,提出一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云模型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方法。从PSR角度构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划分韧性评估等级标准,利用AHP-DEMATEL为指标赋权,并结合云模型构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评估模型。以该模型对绵阳市九洲体育馆进行实证分析,分别确定其压力韧性、状态韧性、响应韧性的隶属度等级,最终得到综合等级C 2的结论,与九洲体育馆在汶川地震中表现出的韧性状态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评估 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避难建筑 PSR模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