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ith Variable Random Functions and Mutation 被引量:7
1
作者 ZHOU Xiao-Jun YANG Chun-Hua +1 位作者 GUI Wei-Hua DONG Tian-Xue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39-1347,共9页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随机变量函数 突变 PSO算法 随机函数 收敛性分析 算法性能 人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design using hybrid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chaos 被引量:9
2
作者 Mahdiyeh Eslami Hussain Shareef Azah Mohame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579-1588,共10页
A novel technique for the optimal tuning of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PSS) was proposed,by integrating the 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PSO) with the chaos (MPSOC).Firstly,a modification in the particle swarm... A novel technique for the optimal tuning of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PSS) was proposed,by integrating the 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PSO) with the chaos (MPSOC).Firstly,a modification in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was made by introducing passive congregation (PC).It helps each swarm member in receiving a multitude of information from other members and thus decreases the possibility of a failed attempt at detection or a meaningless search.Secondly,the MPSO and chaos were hybridized (MPSOC) to improve the global searching capability and prevent the premature convergence due to local minima.The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PSS tuning technique was verified on a multi-machine power system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PSOC was compared to the MPSO,PSO and GA through eigenvalue analysis,nonlinear time-domain simulation and statistical tests.Eigenvalue analysis shows acceptable damping of the low-frequency modes and time domain simulations also show that the oscillations of synchronous machines can be rapidly damped for power systems with the proposed PSS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has a faster convergence rate with higher degree of accuracy than the GA,PSO and MP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ive congregation CHAOS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penalty func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simultaneous optimal placement and sizing of shunt active power conditioner(APC)and shunt capacitor in harmonic distorted distribution system
3
作者 Mohammadi Mohamma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2035-2048,共14页
Due to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on systems and increase in electricity demand,the use of capacitor banks increases.From the other point of view,nonlinear loads generate and inject considerable harmonic currents into p... Due to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on systems and increase in electricity demand,the use of capacitor banks increases.From the other point of view,nonlinear loads generate and inject considerable harmonic currents into power system.Under this condition if capacitor banks are not properly selected and placed in the power system,they could amplify and propagate these harmonics and deteriorate power quality to unacceptable levels.With attention of disadvantages of passive filters,such as occurring resonance,nowadays the usage of this type of harmonic compensator is restricted.On the other side,one of parallel multi-function compensating devices which are recently used in distribution system to mitigate voltage sag and harmonic distortion,performs power factor correction,and improves the overall power quality as active power conditioner(APC).Therefore,the utilization of APC in harmonic distorted system can affect and change the optimal location and size of shunt capacitor bank under harmonic distortion condition.This paper presents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improvement of power quality using simultaneous optimal placement and sizing of APC and shunt capacitor banks in radial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 the presence of voltage and current harmonics.The algorithm is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The objective function includes the cost of power losses,energy losses and those of the capacitor banks and AP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unt capacitor banks active power conditioner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harmonic distorted distribut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 without velocity:Simplex-PSO 被引量:5
4
作者 肖宏峰 谭冠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349-356,共8页
A simplex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implex-PSO) derived from the Nelder-Mead simplex method wa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high dimensionality functions.In simplex-PSO,the velocity term was abandoned and its referenc... A simplex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implex-PSO) derived from the Nelder-Mead simplex method wa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high dimensionality functions.In simplex-PSO,the velocity term was abandoned and its reference objectives were the best particle and the centroid of all particles except the best particle.The convergence theorems of linear time-varying discrete system proved that simplex-PSO is of consistent asymptotic convergence.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trapping into a local optimal value,an extremum mutation was introduced into simplex-PSO and simplex-PSO-t(simplex-PSO with turbulence) was devised.Severa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simplex-PSO and simplex-PSO-t,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ed the conclusions:(1) simplex-PSO-t can optimize high-dimension functions with 200-dimensionality;(2) compared PSO with chaos PSO(CPSO),the best optimum index increases by a factor of 1×102-1×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lder-Mead simplex method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 high-dimension function optimization convergenc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SO-PH-RRT^(*)算法在智能车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启龙 许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9,共8页
在机器人控制、智能车自主导航等应用场景中,路径规划需要考虑到环境中的障碍物、地形等因素.针对路径规划中快速拓展随机树(RRT)算法拓展目标方向盲目、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均匀概率快速拓展随机树(PSO-PH-RRT^(... 在机器人控制、智能车自主导航等应用场景中,路径规划需要考虑到环境中的障碍物、地形等因素.针对路径规划中快速拓展随机树(RRT)算法拓展目标方向盲目、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均匀概率快速拓展随机树(PSO-PH-RRT^(*))算法.该算法在基于均匀概率的快速拓展随机树(PHRRT^(*))算法的基础上,利用粒子群算法更新方向概率作为随机树节点的速度方向,从而改善了节点的位置更新策略,并将节点到目标向量的距离和轨迹平滑度作为粒子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最后在多种障碍环境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PSO-PH-RRT^(*)算法能大大减少迭代时间成本,同时改善路径长度和平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RRT算法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目标向量 代价函数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级分解的前围声学包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帅 吴宪 薛顺达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7-277,共11页
搭建了前围声学包多层级目标分解架构,提出GAPSO-RBFNN(genetic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多层级目标分解架构。将材料数据库、覆盖率、泄漏量作为优化的变... 搭建了前围声学包多层级目标分解架构,提出GAPSO-RBFNN(genetic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多层级目标分解架构。将材料数据库、覆盖率、泄漏量作为优化的变量范围,以PBNR(power based noise reduction)均值作为约束,以质量和成本作为优化目标,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II)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Pareto多目标解集。并从中选取满足设计目标的最佳组合方案(材料组合、覆盖率、前围过孔密封方案选型)。结果显示,该模型最终的优化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误差分别为0.35%,1.47%,1.82%,相较于初始声学包方案,优化后的结果显示,PBNR均值提升3.05%,其质量降低52.38%,成本降低15.15%,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PSO-RBFNN 声学包 PBNR NSGA-II Pareto多目标解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的高速球轴承优化设计方法
7
作者 杨文 叶帅 +2 位作者 姚齐水 余江鸿 胡美娟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目前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等为代表的超高转速运行场景越来越多,对轴承类关键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对轴承的承载性能和温升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优化轴承的结构,提升其服役性能,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6206轴承为例,提出... 目前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等为代表的超高转速运行场景越来越多,对轴承类关键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对轴承的承载性能和温升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优化轴承的结构,提升其服役性能,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6206轴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的球轴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以轴承最大额定动载荷、最大额定静载荷和最小摩擦生热率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的进化操作,引入粒子寻优速度控制策略、交叉变异策略和罚函数机制,解决了带约束优化问题求解和局部最优问题,增强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解集探索能力;最后,在特定工况下对轴承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层次分析法,从Pareto前沿中优选了内外圈沟曲率半径系数、滚动体数量、滚动体直径和节圆直径的最优值。研究结果表明:在16 kN径向载荷、15 000 r/min的高转速工况下,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6206型深沟球轴承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轴承接触应力下降了21.2%,应变下降了25.6%,摩擦生热下降了16.7%,体现了该方法在收敛性能、寻优速度等方面的优势。该优化设计方法可为球轴承的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球轴承结构设计 多目标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 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目标函数 层次分析法 6206型深沟球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多电平功率变换器的SRM转矩分配函数控制方法
8
作者 蔡燕 万耀华 +1 位作者 刘云虎 吴宇航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2,共12页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的传统转矩分配函数(TSF)控制方法在重叠导通区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多电平功率变换器(MLC)的SRM在线TSF控制方法。利用新型MLC具有的高压快速励磁和高压快速退磁功能来提高各相绕组的转矩跟随能力...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的传统转矩分配函数(TSF)控制方法在重叠导通区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多电平功率变换器(MLC)的SRM在线TSF控制方法。利用新型MLC具有的高压快速励磁和高压快速退磁功能来提高各相绕组的转矩跟随能力;并将重叠导通区划分为2个区域,在不同区域依据各相转矩输出能力在线分配参考转矩以进一步减小转矩跟随误差;在减小转矩脉动的同时,运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角度控制参数进行离线寻优,以进一步降低电机铜耗。通过仿真和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有效地减小了电机转矩脉动,尤其在高转速时相较传统方法转矩脉动最高降低了46.6%,同时电机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SRM) 转矩脉动 多电平功率变换器(MLC) 转矩分配函数(TSF)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传感器复合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李贵远 张静 +3 位作者 郭中阳 刘杰 刘勇 崔安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208,共9页
为解决单一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在特定转速区间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复合策略,以实现全速域高性能控制。在矢量控制电流控制器环节,使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当突加负载时,0.02 s即可恢复到原转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为解决单一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在特定转速区间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复合策略,以实现全速域高性能控制。在矢量控制电流控制器环节,使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当突加负载时,0.02 s即可恢复到原转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在零、低速段,采用改进方波高频信号注入法,避免使用滤波器,无需调节滤波系数,在转速上减少0.03 s的延时,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精度;在中高速段,采用超螺旋滑模观测器,通过采用积分形式消除高频噪声,减小误差以及相位延迟,但使用固定的滑模参数会使估算精度容易受到参数干扰产生误差,降低控制精度比较低,对此提出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超螺旋滑模观测器,转速误差仅有0.1 r/min;最后,通过采用改进加权切换函数,仅有0.5 s的抖动时间,高效实现2种控制策略的切换。经过仿真验证,该复合控制策略使永磁同步电机在各速度区间均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和优良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神经网络PID 方波高频信号注入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加权切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10
作者 朱沈涛 杨帆 +3 位作者 柳杨 范子武 乌景秀 李子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6,共13页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设计参数反演数值试验,采用LH-OA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对7种模型性能评价指标进行目标函数优选,并分析模型单参数和多参数反演结果并分析不同反演方式的差异性。【结果】结果显示:NSE∗作为目标函数敏感度最高;不同类型参数均具有较高精度,单参数反演平均相对误差(MRE)为5.2%、变差系数(CV)为7.2%,多参数反演结果MRE为13.5%、CV为14%;多参数反演中水动力指标反演结果优于水质指标反演结果,多参数“分层反演”方式优于“同时反演”方式。【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有助于提升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参数估计时效性与准确性,为复杂河网数值模拟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模型 参数反演 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目标函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ape control o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in stochastic systems 被引量:4
11
作者 Lingzhi Wang Fucai Qian Jun L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1期144-149,共6页
A novel strategy of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shape control is proposed in stochastic systems. The control er is designed whose parameters are optimal y obtained through the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 A novel strategy of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shape control is proposed in stochastic systems. The control er is designed whose parameters are optimal y obtained through the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 er are viewed as the space position of a particle i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updated continual y until the control er makes the PDF of the state variable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expected PDF. The proposed PDF shape control technique is compared with the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technique through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e superior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control er is excellent in making the state PDF fol ow the expected PDF and has the very smal error between the state PDF and the expected PDF, solving the control problem of the PDF shape in stochastic systems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chastic systems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shape control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核事故源项反演
12
作者 游清悦 曹博 +3 位作者 彭丁萍 李中昊 缪学伟 陈洲亮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1-381,共11页
核事故发生后,快速准确地估算源物质的释放速率对于提升核应急响应速度及确保决策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选择碘-131(^(131)I)核素的释放速率作为源项反演的目标值,利用课题组开发的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拟程序RADC生成神经网络训练所... 核事故发生后,快速准确地估算源物质的释放速率对于提升核应急响应速度及确保决策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选择碘-131(^(131)I)核素的释放速率作为源项反演的目标值,利用课题组开发的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拟程序RADC生成神经网络训练所需的数据集。利用Matlab构建了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核事故源项反演模型,同时考虑了粒子群算法中超参数和适应度函数的不同对算法优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OBP模型源项反演测试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14%,平均绝对误差为0.011437,均方差为0.000685,各个评价指标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有助于快速核应急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项反演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参数优化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采摘机械手无碰撞运动的控制策略研究
13
作者 张得元 马黎 汪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80,共7页
为保证荔枝采摘机械手的采摘成功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来规划采摘机械手的运动路径。根据双目立体视觉信息,结合采摘机械手的适应度函数,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采摘机械手的逆运动学问题,得到采摘机械手无碰撞... 为保证荔枝采摘机械手的采摘成功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来规划采摘机械手的运动路径。根据双目立体视觉信息,结合采摘机械手的适应度函数,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采摘机械手的逆运动学问题,得到采摘机械手无碰撞运动的采摘姿态。引入了目标重力概念和自适应调整参数方法,加快了路径确定速度。通过仿真表明所提的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位置精度和方向精度要明显优于传统的粒子群算法,最后搭建了采摘机械手无碰撞运动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械手 路径规划 适应度函数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络入侵干扰节点定位方法的优化设计
14
作者 贾仁祥 单鸿涛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1-1518,共8页
为了维护无线传感网络的运行稳定性,设计一种无线传感网络入侵干扰定位优化方法。通过粒子群算法的方式,完成对无线传感网络入侵样本的取样,不再标记所有节点,实现对无线传感网络入侵对象的简洁标记。放弃入侵前阈值定义入侵等级的传统... 为了维护无线传感网络的运行稳定性,设计一种无线传感网络入侵干扰定位优化方法。通过粒子群算法的方式,完成对无线传感网络入侵样本的取样,不再标记所有节点,实现对无线传感网络入侵对象的简洁标记。放弃入侵前阈值定义入侵等级的传统思路,查询关键节点对象,并针对其定义攻击性判定Hash函数,联合相关攻击项,判定已标记对象入侵攻击等级。在无线传感网络中实施入侵信息的拟合处理,根据无线传感网络划分条件,定位入侵攻击项,完成无线传感网络入侵干扰节点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定位偏差在0.5~0.1之间,字段检测长度与真实长度的数值比保持在99%以上,检测时间低于30 s。符合检测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性信息的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入侵干扰节点定位 粒子群算法 边界坐标 HASH函数 信息拟合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蛛网形微通道结构优化
15
作者 卫红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98-3703,共6页
为解决现有微通道散热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电子散热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蛛网型微通道热沉结构,并对其几何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来提升蛛网形微通道热沉的综合性能。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对热沉的槽宽、翅宽、槽深设计变... 为解决现有微通道散热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电子散热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蛛网型微通道热沉结构,并对其几何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来提升蛛网形微通道热沉的综合性能。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对热沉的槽宽、翅宽、槽深设计变量进行响应曲面分析,拟合出蛛网形微通道的温度与压降函数;以拟合后的两函数为目标函数,用多目标粒子群寻优算法得到Pareto解集,并使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从Pareto解集中进行选择。结果表明,Pareto解集为不同状况下的最优解,温度与压降函数的多元统计系数R^(2)分别为0.9996和0.9984,表明拟合函数的精确度高。优化后的结构与原设计相比,不仅平均温度降低了3 K,压降也降低了1514 Pa,综合性能显著提升,表明合理的通道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微通道热沉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热沉 响应面拟合 粒子群优化算法 热阻函数 压降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粒子群算法的集群无人机飞行路径规划
16
作者 广鑫 耿增显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2,共4页
飞行环境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如新的障碍物出现、天气条件变化等,导致集群无人机飞行路径规划难度上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粒子群算法的集群无人机飞行路径规划方法。根据人工势场理论与威胁类型绘制Voronoi图,从而确定Voronoi图弧权... 飞行环境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如新的障碍物出现、天气条件变化等,导致集群无人机飞行路径规划难度上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粒子群算法的集群无人机飞行路径规划方法。根据人工势场理论与威胁类型绘制Voronoi图,从而确定Voronoi图弧权值。结合Voronoi图弧权值计算结果与无人机飞行航程、威胁、电池效能代价构建适应度函数,通过离散粒子群算法不断进行迭代寻优,得到集群无人机的最佳飞行路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集群无人机路径规划中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和成功率,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粒子群算法 集群无人机 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 VORONOI图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设备成组筏架振动传递路径分析及优化设计
17
作者 贾泽坤 孙孟 +2 位作者 张冠军 李舒成 向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针对泵设备模块化成组筏架系统隔振效果不佳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泵设备模块化成组浮筏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成组设备浮筏系统的振动响应,基于结构声强法分析成组筏架筋板的振动能量传递及贡献度,确定了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主要路径上... 针对泵设备模块化成组筏架系统隔振效果不佳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泵设备模块化成组浮筏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成组设备浮筏系统的振动响应,基于结构声强法分析成组筏架筋板的振动能量传递及贡献度,确定了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主要路径上的结构参数,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代理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了泵组产生的振动激励的主要传递路径,并选取上、下面板、中间筋板及基座厚度为设计变量进行优化,优化后筏架隔振器下支撑点的振动加速度级合成值相比于优化前降低了14 dB。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在算法优化的误差范围内,满足优化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筏架 浮筏系统 有限元 传递路径分析 结构声强 贡献度分析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串联多球组合壳结构低噪声优化设计
18
作者 李贺帆 张冠军 柯昱照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4,共7页
[目的]为充分发挥串联多球组合壳结构的工作性能,针对其声振性能开展优化设计研究。[方法]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水下串联多球组合壳的水下声辐射特性;然后,以模型质量为约束条件,以垂向激励作用下辐射噪声为优化目标,建立以连... [目的]为充分发挥串联多球组合壳结构的工作性能,针对其声振性能开展优化设计研究。[方法]首先,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水下串联多球组合壳的水下声辐射特性;然后,以模型质量为约束条件,以垂向激励作用下辐射噪声为优化目标,建立以连接结构几何参数为设计变量的均匀试验设计,随后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多维映射模型,使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模型水下辐射噪声进行优化,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开展水下声辐射实验,并将试验测试值与仿真值进行对比,以证明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结果显示,经优化,垂向激励下串联多球组合壳的水下辐射声功率总级降低了2.92 dB,质量降低了0.061 t。[结论]所做研究可为结构低噪声优化设计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 球形壳体 组合壳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噪声 设计优化 噪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权重的水下机器人路径规划
19
作者 石博博 朱嘉晟 +3 位作者 杨天慈 袁浩宇 郭阳 衣正尧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65,共7页
为提高水下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收敛速度和行驶路径的光滑性,本文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建立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数学模型,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进行3种权重系数改进研究;建立水下环境场景数学模型,模拟水下复杂地形;融合贝塞尔曲线... 为提高水下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收敛速度和行驶路径的光滑性,本文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建立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数学模型,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进行3种权重系数改进研究;建立水下环境场景数学模型,模拟水下复杂地形;融合贝塞尔曲线。在迭代10次的最优适应度,收敛速度提高44%;在迭代20次时,收敛速度提高15%;在迭代30次时,收敛速度提高2%。改进算法相比于传统算法,实现前期全局寻优能力强,易得到合适的种子;后期局部寻优能力强,易提高收敛精度;并且在复杂环境下可以更快收敛到最优路径,缩短水下机器人的作业周期。改进的算法可以对水下环境进行全局搜索,且不易陷入最优解,供水下机器人领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地形建立 水下机器人 权重函数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机械臂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20
作者 王桂荣 倪志强 +1 位作者 周坤 王斌锐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4-1053,共10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在满足运动学约束的前提下以时间最优为目标完成工作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时间最优轨迹规划方案。首先对机械臂进行建模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方程,引入3-5-3多项式函数作为轨迹规划研究基础,并建立了运动学约束下的时间优化目标... 针对工业机器人在满足运动学约束的前提下以时间最优为目标完成工作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时间最优轨迹规划方案。首先对机械臂进行建模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方程,引入3-5-3多项式函数作为轨迹规划研究基础,并建立了运动学约束下的时间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在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采用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并引入动态变化学习因子、非线性递减修正惯性权重和遗传算法中的变异操作,提出了一种多策略改进粒子群优化(MIPSO)算法。最后,使用不同算法对机械臂运行时间取优,对比结果表明MIPSO算法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将求解得到的最优时间应用到实物机械臂中,得到的关节运动曲线连续无突变,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3-5-3多项式 时间最优 多策略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