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fficientNetV2-RetNet的端到端中文管制语音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海军 常瀚文 +2 位作者 何一民 赵志伟 孔建国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0,共7页
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ASR)技术在空中交通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 ATC)领域的应用有望提高通信效率、减少人为错误、提升安全性,并促进航空交通管理系统的创新和改进。然而,由于ATC通信通常涉及敏感信息,获... 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ASR)技术在空中交通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 ATC)领域的应用有望提高通信效率、减少人为错误、提升安全性,并促进航空交通管理系统的创新和改进。然而,由于ATC通信通常涉及敏感信息,获取大量带有标签的ATC语音数据较为困难,这给构建高准确度的ASR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Retentive Network(RetNet)和迁移学习设计了一种新的端到端ASR框架EfficientNetV2-RetNet-CTC,用于ATC系统。EfficientNetV2的多层卷积结构有助于对语音信号提取更复杂的特征表示。RetNet使用多尺度保持机制学习序列数据上的全局时间动态,可以非常高效地处理长距离依赖性。连接时序分类不用强制对齐标签且标签可变长。此外,迁移学习通过在源任务上学习的知识来改善在目标任务上的性能,解决了民航领域数据资源稀缺的问题且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型优于其他基线,在Aishell语料库上预训练的最低词错误率为7.6%和8.7%,在ATC语料库上降至5.6%和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 自动语音识别 端到端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质性研究及其在家庭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思维 赖莎 +2 位作者 阿春芳 刘雨涵 杨彬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总结普通话情境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中不利于语言发育的具体行为表现,为制定家长参与的、促进语言发育的早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质性研究设计,使用互动分析法、类属分析法,归纳30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视... 目的总结普通话情境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中不利于语言发育的具体行为表现,为制定家长参与的、促进语言发育的早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质性研究设计,使用互动分析法、类属分析法,归纳30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视频中不利于语言发育的共性行为。使用质性研究结果效度检验方法,对108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视频中家长的低质量互动行为给予5次建设性反馈指导,统计类属行为变化验证质性研究的效度。结果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中存在不利于语言发育的10个行为问题可分为2大类属3个方面,分别为:家长互动技能问题5个,亲子间相互影响问题3个,互动环境问题2个。经5次治疗师反馈指导后,108组语言发育迟缓亲子互动存在的不利行为明显改善,其中8个问题达到80%稳定标准,实现了质性研究结果的效度验证。结论本文质性研究总结出了不利于语言发育的亲子互动行为问题;基于亲子互动视频的行为分析及反馈,可提升家长的亲子互动技能,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发育互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亲子互动 质性研究 家庭干预 视频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听力干预短期效果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蕴 张宏征 +5 位作者 蔡洁青 黄美萍 杨璐 闫冰岩 宋依航 郗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比较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对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干预短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55例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8~82岁;传导性听力损失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混合性听力损失31例;左右耳0.5、1、2、4 kHz四个频率的... 目的 比较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对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干预短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55例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8~82岁;传导性听力损失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混合性听力损失31例;左右耳0.5、1、2、4 kHz四个频率的骨导纯音听阈均≤60 dB HL)配戴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分别于配戴助听器前和配戴第14±2 d行声场总体听阈、单音节识别率及安静环境语句识别阈测试,比较配戴助听器前后的结果差异。并于配戴第14±2 d使用IOI-HA问卷对助听器使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配戴后挂式骨导式助听器后声场四个频率平均听阈(39.3±4.9 dB HL)较配戴前(56.5±8.2 dB H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助听前单音节识别率(给声强度:患者助听前双音节言语识别阈减5 dB)为29.8%±11.4%,配戴第14±2 d为72.4%±14.4%,配戴后单音节识别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语句识别阈由配戴前的48.6±9.7 dB HL降至34.3±5.6 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戴14±2 d时IOI-HA问卷评估总分平均值为29.0±3.8分。结论 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可显著提高传导性、0.5~4 kHz骨导纯音听阈不超过60 dB HL的混合性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及言语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骨导助听器 言语识别率 语句识别阈 IOI-HA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为物声还是言为心声?新技术条件下的口语及口语传播再界定
4
作者 高贵武 刘亚龙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1,共9页
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历史最悠久、最基本、最灵活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手段,同时也是一切人类传播行为的基础和人机相区别的重要标志。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语音合成技术对人声的模拟激发了人们对人机对话之维的探讨。在新的技术环境下... 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历史最悠久、最基本、最灵活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手段,同时也是一切人类传播行为的基础和人机相区别的重要标志。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语音合成技术对人声的模拟激发了人们对人机对话之维的探讨。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合成语音“言为物声”的生成逻辑不能颠覆人类口语“言为心声”的传统,我们亟须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重思口语传播的概念及本质,重申对人及人的精神世界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合成语音 口语传播 言为心声 精神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增强方法综述
5
作者 王华朋 冯嘉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331-8346,共16页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兴起,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增强方法日益广泛应用,性能普遍优于传统方法。概述语音增强中降噪信号处理的基本框架,逐步分析深度学习驱动的语音增强模型的最新进展。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增强算法进行全面整理,详细介绍...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兴起,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增强方法日益广泛应用,性能普遍优于传统方法。概述语音增强中降噪信号处理的基本框架,逐步分析深度学习驱动的语音增强模型的最新进展。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增强算法进行全面整理,详细介绍不同神经网络的语音增强方法的原理、特点、评价指标及代表性研究,综合评估这些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最后,结合当前发展状况,分析语音增强过程中面临的核心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路径进行讨论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深度学习 语音降噪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研究
6
作者 易玲 周静 +2 位作者 梁永胜 陈雪芬 曹艳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9-538,共10页
目的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建立专业胜任力导向的教育体系出发,系统探讨高等职业院校言语听觉康复(SHR)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相关问题,分析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及其核心构成要素;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和专业教... 目的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建立专业胜任力导向的教育体系出发,系统探讨高等职业院校言语听觉康复(SHR)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相关问题,分析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及其核心构成要素;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和专业教育标准,构建一个以胜任力为导向、模块化的校内实训模式。方法采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实践教学理论(如情境学习、体验学习、建构主义),在分析国内外SHR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文件基础上,从发展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角度分析校内实训基地的战略意义以及构成要素(硬件、软件、人力、管理)。参照RCF,并整合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ASHA)的知识和能力获取(KASA)表、国际言语治疗和语音学协会(IALP)的教育指南以及中国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识别并构建适用于高等职业层次的SHR专业核心胜任力模型。基于该胜任力模型,设计模块化的校内实训内容体系以及实训教学的多种模式。结果校内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SHR教育体系中连接理论与实践、促进“教-学-做”一体化的关键平台。实训基地建设涵盖硬件设施(满足专业特殊声学与设备要求)、软件资源(含教学案例库、标准化操作流程、数字化资源)、“双师型”人力资源以及科学管理体系(含运行、评价、产教融合机制)4个领域。基于RCF及相关标准的分析,构建包含专业基础与伦理、听力评估、听力康复与技术、言语语言评估、言语语言干预、沟通与协作等维度的SHR核心专业胜任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了8大核心实训模块:听力检测基础操作、客观听力检测入门、助听器验配初步、标准化言语语言评估工具应用、构音与嗓音障碍评估与干预模拟、吞咽障碍筛查与基础训练模拟、综合案例分析与康复计划制定、职业素养与沟通技能演练。每个模块均明确能力目标、核心活动、资源需求,并强调其必须与理论课程教学、校外专业实践(实习)的内容与时序紧密协同,形成“课程-实训-实习”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路径。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教学模式,如问题导向学习、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项目导向学习、翻转课堂等。结论高等职业院校SHR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以专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系统化实践教学环境。本研究基于RCF以及言语听觉领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内容,设计了8大核心实训模块,并提出与之配套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策略,为高等职业院校SHR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提供了一套具有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综合方案。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重视硬件、软件、人力、管理四要素的协同发展,并确保实训内容与课程、实习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能,通过科学的评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听觉康复技术 校内实训基地 专业胜任力 实训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与老年性听力损失
7
作者 宋佳 田成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2-335,共4页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对早期发现老年性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临床表征是语频纯音听阈正常,但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下降,具有一定隐匿性。有研究发现,s-ABR能灵...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对早期发现老年性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临床表征是语频纯音听阈正常,但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下降,具有一定隐匿性。有研究发现,s-ABR能灵敏及时发现隐匿性听力损失,可以作为一种客观测试用于早期监测老年人听觉言语识别能力,为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监测、预防和干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听性脑干反应 老年性听力损失 言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地铁运营故障下地铁班组不同沟通模式失误对比分析——以地铁屏蔽门故障为例
8
作者 王洁 陈林玮 +1 位作者 王佩 孙晓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7,共7页
为探究地铁运营故障时地铁班组通过言语进行信息传递时出现的沟通失误情况,以地铁屏蔽门故障为典型故障场景,构建地铁班组单向和双向沟通模式的动态沟通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对比不同沟通模式下地铁班组沟通失误概率和信息损失量。研究结... 为探究地铁运营故障时地铁班组通过言语进行信息传递时出现的沟通失误情况,以地铁屏蔽门故障为典型故障场景,构建地铁班组单向和双向沟通模式的动态沟通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对比不同沟通模式下地铁班组沟通失误概率和信息损失量。研究结果表明:2种沟通模式的动态沟通失误概率和总沟通失误信息量都是随着沟通传递次数和沟通时间的增加而增长,并且单向沟通模式的增长趋势远远快于双向沟通模式,表明双向沟通中存在的反馈认知过程是调节地铁班组沟通系统结构、减少地铁班组沟通失误概率和沟通失误信息量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可为地铁安全运营管理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言语理解 沟通失误 沟通模式 失误信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词性对齐与依存关系的中文排比句生成方法
9
作者 钟茂生 刘蕾 +2 位作者 吴如萍 甘家其 周新宇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排比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其使用具有增强气势、强调突出、层次清晰的效果。排比句生成对于文本生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丰富文本生成的风格和形式,提升教育、广告和文学创作的质量,但目前暂无生成模型和公开的排比句语料库。为此,该... 排比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其使用具有增强气势、强调突出、层次清晰的效果。排比句生成对于文本生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丰富文本生成的风格和形式,提升教育、广告和文学创作的质量,但目前暂无生成模型和公开的排比句语料库。为此,该文在收集和构建排比句数据集的基础上,结合排比句具有的语言学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词性对齐与依存关系的中文排比句生成模型,称为CPG-PosDep。模型从语言学出发,首先用设定的分词、句内词序和句间位置三种特殊符号及随机采样策略对排比句进行全局标识,并结合改进的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学习排比句的词性对齐特征,然后使用BERT和注意模块将给定分句的依存关系信息融入模型中,融合生成排比句。在排比句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模型能够生成与给定分句在对应位置词性一致、依存关系相同的通顺分句,相比使用现有对联或诗歌生成模型生成的排比句,该文所提模型生成的排比句质量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排比句生成 词性对齐 随机采样策略 依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字学易知》音系所反映的方音特征
10
作者 周赛华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本文对《字学易知》音系做了简单的介绍,重点对音系中的若干方音特点做了分析,如全浊音清化,浊塞音和浊塞擦音都归入送气清音,曾梗臻深四摄合流,部分山咸摄字与江宕摄字合流,平去声分阴阳,保留入声,等等。《字学易知》是目前江淮官话黄... 本文对《字学易知》音系做了简单的介绍,重点对音系中的若干方音特点做了分析,如全浊音清化,浊塞音和浊塞擦音都归入送气清音,曾梗臻深四摄合流,部分山咸摄字与江宕摄字合流,平去声分阴阳,保留入声,等等。《字学易知》是目前江淮官话黄孝片中发现的最早的音韵文献,书中反映的许多方音特征在黄孝片中为最早的记录,比如六个声调、去声分阴阳等。另外,书中也有许多方音特点是今黄孝片方言没有的,比如浊声母全部清化为送气、山咸摄与江宕摄字合流,等等。因此,《字学易知》在黄孝片语音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学易知》 黄陂方音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噪声环境下服务机器人语音增强算法研究
11
作者 李世其 周雨玫 +1 位作者 郑旋烨 刘裔斌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39,共5页
针对服务机器人使用场景中存在复杂噪声而降低语音识别准确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服务机器人语音增强算法。该算法利用深度神经网络(DNN)学习带噪语音和干净语音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作为映射函数从带噪语音中恢复出增强后的语音。在噪声感... 针对服务机器人使用场景中存在复杂噪声而降低语音识别准确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服务机器人语音增强算法。该算法利用深度神经网络(DNN)学习带噪语音和干净语音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作为映射函数从带噪语音中恢复出增强后的语音。在噪声感知训练中,使用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的语音活动检测准确估计非语音帧,帮助DNN更好地区分语音与噪声。最后搭建服务机器人语音交互平台,在复杂噪声环境下对机器人进行语音控制实验来验证系统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语音增强算法可有效提高服务机器人在复杂噪声环境下语音识别的准确率,提升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服务机器人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标记“怎么样”的触发条件及其行为表现
12
作者 吴春相 吴炳璋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6,共12页
文章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出发,根据附加问“怎么样”所处话轮中的核心言语行为将其分为征求型协商、提议型协商、建议型协商以及请求型协商四类。从交际意图看,协商标记“怎么样”的触发条件主要受到社会、心理、文化三个层面的影响,其中... 文章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出发,根据附加问“怎么样”所处话轮中的核心言语行为将其分为征求型协商、提议型协商、建议型协商以及请求型协商四类。从交际意图看,协商标记“怎么样”的触发条件主要受到社会、心理、文化三个层面的影响,其中心理条件是触发说话人使用“怎么样”进行协商的主要动因。“怎么样”在实施建议、提议型协商时,给予受话人的选择自由度较大,属于协商范畴中的典型成员,数量占比最大。而征求、请求型协商为边缘成员,数量占比相对较小。“怎么样”行使四类协商言语行为的应答接受度可排序为:提议型协商>建议型协商>征求型协商>请求型协商。从认知层面看,交际双方的协商认知模式是导致不同协商言语行为应答偏好产生差异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标记 言语行为 触发条件 应答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隐语的流变、生成逻辑与问题辨析
13
作者 郑智斌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0,共7页
中文互联网隐语现象流变20余年,经历了初代“行话”兴起、亚文化群体隐语爆发、热点舆情事件流行语隐语化、社群和大众隐语不断迭代这四个阶段。网络隐语是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民俗”,是网民作为言语主体的语言与文化生存实践,该现象背... 中文互联网隐语现象流变20余年,经历了初代“行话”兴起、亚文化群体隐语爆发、热点舆情事件流行语隐语化、社群和大众隐语不断迭代这四个阶段。网络隐语是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民俗”,是网民作为言语主体的语言与文化生存实践,该现象背后具有两种逻辑,既符合“内在正确性”这一语言生成的内部逻辑,又有其深刻的“网络地带”性这一现实逻辑。各言语社团通过语言既直面和解构外部世界,又构建其不同于主流世界的“存在之家”。网络隐语具有自身的封闭性、落后性和对主流文化的挑战性。网民应节制其语言的自由权利,增强言语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意识,社会应为不同文化群体提供网络相遇机会,促进其走出群际孤立,共同致力于网络文化多样性和公共利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隐语 生成逻辑 言语社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情态和汉语的句末语气词
14
作者 梁银峰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4,共16页
语气和情态都涉及说话人对句子所述命题或事件的主观态度,两者不容易做出明确区分。文章认为,在分析汉语的情态和语气问题时,对于这两种范畴要注意区分其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典型的情态主要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确信程度和对信息的... 语气和情态都涉及说话人对句子所述命题或事件的主观态度,两者不容易做出明确区分。文章认为,在分析汉语的情态和语气问题时,对于这两种范畴要注意区分其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典型的情态主要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确信程度和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出判断,典型的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它主要反映的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言语互动。文章认为汉语的句末语气词在功能上可分为三类,这三类句末语气词依据其主观性和所表达的语气的强弱程度以及虚化程度,大致存在如下等级:情态功能>语气功能>互动功能。句末语气词是表达言语行为和传达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的重要语法手段,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和从言语互动的视角研究汉语句末语气词的功能和意义是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 语气 句末语气词 言语行为 言语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求言语的扎根分析:ChatGPT支持的对话式学习
15
作者 张垒 黄琰 喻安楠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1,113,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在教育领域蕴藏着巨大潜力,如何合理有效应用ChatGPT以支持学习却充满挑战。学生与ChatGPT交互以“对话式学习”模式展开,学生“请求言语”是对话的“驱动器”,为解开其所内含的学生思维活动“黑箱”,回答“学什...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在教育领域蕴藏着巨大潜力,如何合理有效应用ChatGPT以支持学习却充满挑战。学生与ChatGPT交互以“对话式学习”模式展开,学生“请求言语”是对话的“驱动器”,为解开其所内含的学生思维活动“黑箱”,回答“学什么”与“怎么学”的核心问题,文章借助扎根理论与内容分析法,从“请求言语内容”“请求言语类型”“请求言语层次”三个维度构建了ChatGPT支持的对话式学习请求言语分析框架。结果表明:请求言语内容有知识、分析、成果、编辑、评价和思维六种;请求言语类型可分为提问、指令与反馈;请求言语层次有初次请求、重复请求与追加请求。文章运用编码矩阵分析了三个维度的潜在联系,进而揭示出三个维度之间相互交叉影响的复杂特征,为深入分析和有效引导学生与ChatGPT开展的对话式学习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对话式学习 请求言语 扎根理论 思维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的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功能障碍和沟通活动受限特征与康复干预
16
作者 易玲 周静 +3 位作者 陈雪芬 陈川帆 陈科伊 董慧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5,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和沟通障碍的特点,设计整体性的康复方案。方法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和方法,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等多个维度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和沟通功能障碍特征进行深入... 目的系统分析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和沟通障碍的特点,设计整体性的康复方案。方法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和方法,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等多个维度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和沟通功能障碍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在言语康复和特殊教育情境下实施综合干预方法。结果在身体功能和结构方面,言语功能障碍常常表现为语言的心理功能、发音功能、言语的流畅性和节律功能等障碍。在活动和参与层面,表现为沟通障碍,包括说话、倾听、对话以及人际互动等方面可能存在障碍或困难。环境因素,如家庭支持、同伴态度、专业服务以及辅助沟通技术的可及性,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功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基于ICF架构提出了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的系统性评估方法,强调从整体视角理解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障碍和沟通活动障碍,注重沟通活动功能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言语康复治疗和教育康复情境下,针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障碍和沟通活动障碍的特点,设计个别化的干预方法,注重培养儿童的功能性沟通技能,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辅助和替代沟通技术、自然情境下的语言干预、视觉支持以及同伴介导等干预均是有效的康复措施。结论本研究运用ICF架构和方法,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3个层面,系统探讨了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的特征,并且提出了在言语康复治疗和教育康复情景下,推动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发展的系统性方法,包括设计个别化干预方法、辅助技术应用、视觉辅助支持以及同伴介导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残疾 儿童 言语功能障碍 沟通活动受限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华侨农场社区言语共同体实践路径研究
17
作者 王国旭 左荣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1,共10页
构建言语共同体是多语族群实现身份认同和日常沟通的重要方式。云南13个华侨农(林)场社区属于多语社区,多语既是存在形态,也是身份认同的标签,主要表现为向标准靠拢的普通话、具有群体特点的云南方言、当地人不使用的祖语和侨居国语言... 构建言语共同体是多语族群实现身份认同和日常沟通的重要方式。云南13个华侨农(林)场社区属于多语社区,多语既是存在形态,也是身份认同的标签,主要表现为向标准靠拢的普通话、具有群体特点的云南方言、当地人不使用的祖语和侨居国语言。其中,祖语(白话或客家话等)在归侨侨眷的家庭语言使用中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区及正式场合中使用普通话和云南方言,且表现出对国家通用语言认可度高于云南方言,后者情感性评价明显高于功能性评价。侨民侨眷经历了从以融入为目的到发展为目的的语言调适,当下应在宏观政策上指引鼓励侨眷充分利用亲缘人脉关系,进一步重视东南亚国家通用语种的培训和提升,积极对外拓展,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言语共同体 华侨农场 语言调适 身份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可变形注意力编码与多路径融合的未知说话人语音分离
18
作者 王春丽 刘素倩 陈善立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729,共12页
针对在含有噪声和混响的复杂环境中对未知说话人语音分离任务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可变形注意力编码与多路径融合的未知说话人语音分离模型。现有的针对未知说话人的语音分离模型是在纯净的实验环境条件下分析的模型性能,不符合... 针对在含有噪声和混响的复杂环境中对未知说话人语音分离任务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可变形注意力编码与多路径融合的未知说话人语音分离模型。现有的针对未知说话人的语音分离模型是在纯净的实验环境条件下分析的模型性能,不符合现实中复杂的背景环境需求。为使模型可以在现实应用复杂条件下灵活应对混合语音信号中的多变性与非平稳性,采用多尺度可变形注意力机制与Transformer编码器构成(Transformer Encoder Multi-Scale deformable attention,TEMDA)模块,利用多尺度可变形注意力机制的偏移层在不同位置上进行动态计算,扩展模型的感受野,同时使模型更有效地聚焦于重要的时间点,减少噪声和混响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获取上下文信息,在多路径融合策略中,通过在双路径模块的基础上增加通道间的Conformer组成三路径模块,用于提取多说话人之间的特征信息,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更好地融合单一说话人和多说话人之间的信息,提升语音分离性能。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分别在纯净和带噪声的Libri2Mix、Libri3Mix数据集上达到了显著的分离效果,并且在LRS2-2Mix数据集中模型可以更好地减少噪声和混响对语音分离的影响,尺度不变信噪比改善(Scale-Invariant Signal-to-Noise Ratio Improvement,SI-SNRi)和信号失真比改善(Signal-to-Distortion Ratio Improvement,SDRi)分别为14.7 dB和15.1 dB;在三个说话人数目中的估计精度为98.89%,提升了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说话人语音分离 多尺度可变形注意力编码策略 多路径融合 吸引子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数据资源的语音识别研究综述
19
作者 许春冬 吴子煜 葛凤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71,共13页
近年来,自动语音识别的研究重心由传统识别方法转向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方法。“大模型”现象反映出深度学习方法的性能随着训练数据量的增加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然而,现实环境的复杂性、语音数据分布的非均匀性和用户隐私的保护等... 近年来,自动语音识别的研究重心由传统识别方法转向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方法。“大模型”现象反映出深度学习方法的性能随着训练数据量的增加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然而,现实环境的复杂性、语音数据分布的非均匀性和用户隐私的保护等因素给数据的收集造成困难。同时,语音数据的标注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的参与,导致标注成本很高。因此,语音识别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面临数据资源不足的问题。在这种低数据资源条件下构建性能优异且稳定的语音识别系统仍是研究难点。简单归纳了语音识别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语音识别的基本框架以及常见的国内外开源数据集。围绕低数据资源问题,详细分析了低数据资源的判定方法,继而梳理了四类技术方案,包括数据增强、联邦学习、自监督学习以及元学习,并对它们的性能状况以及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剖析。最后讨论了该研究方向未来潜在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低数据资源 数据增强 联邦学习 自监督学习 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类信息资源数字音频建档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以汉语方言为切入
20
作者 王敏凤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4,119,共5页
汉语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语言资源和文化遗产。汉语方言数字音频建档是汉语方言巨大的文化遗产价值、式微的现实环境和数字化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汉语方言数字音频档案资源建设需要国家、语言文字机构、档案部门、... 汉语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语言资源和文化遗产。汉语方言数字音频建档是汉语方言巨大的文化遗产价值、式微的现实环境和数字化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汉语方言数字音频档案资源建设需要国家、语言文字机构、档案部门、高校和个体民众的通力合作、协同治理,加强方言资源档案建设政策规划,健全方言资源档案法律标准,科学设计方言资源档案内容体系,增强方言资源档案建设流程规范和开发利用,加强方言资源档案建设人才培养,主动融入方言资源保护环境,进而推进语言类信息资源数字音频档案资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 方言资源 档案管理 汉语方言 数字化 数字音频 语音识别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