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istein对Parkinson病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黎星 徐丽 陈文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3-547,共5页
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活性成分genistein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的去卵巢(OVX)Parkinson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保护作用,我们将OVX P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genistein预处理组和雌激素预处理组,采用... 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活性成分genistein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的去卵巢(OVX)Parkinson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保护作用,我们将OVX P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genistein预处理组和雌激素预处理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黑质致密带(SNpc)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CD)检测小鼠纹状体(Str)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显示:Genistein及雌激素用药组SN内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THmRNA的表达水平较MPTP组显著升高(P<0.01)。MPTP组Str内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和HVA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genistein及雌激素用药组Str内DA、DOPAC及HVA含量较MPTP组显著升高(P<0.01)。上述结果提示genistein对MPTP制备的PD模型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nson 大豆异黄酮 多巴胺 黑质致密带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去卵巢Parkinson病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学峰 何志贤 +2 位作者 张志军 胡燕 倪衡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6-290,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雌激素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去卵巢(OVX)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和苯甲酸雌二醇(EB)处理,1周后6OHDA造模,造模2周后灌注取材;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内D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纹状体中DA能末梢的变...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雌激素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去卵巢(OVX)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和苯甲酸雌二醇(EB)处理,1周后6OHDA造模,造模2周后灌注取材;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内D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纹状体中DA能末梢的变化;用TUNEL法观察黑质凋亡细胞的数目并对纹状体中胆碱能神经元进行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观察其退变情况。结果显示和NS组相比,EB组黑质内DA能神经元数量多、凋亡细胞数少(P<0.05);NS组纹状体内DA能神经元末梢减少60%左右,胆碱能神经元退变明显。结果提示雌激素对DA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去卵巢大鼠 parkinson 黑质-纹状体系统 多巴胺能神经元 保护作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胆囊结石动物模型评价
3
作者 王琳琳 朱正望 +2 位作者 赵静涵 苗明三 朱平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1-675,共5页
胆囊结石作为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年龄增长不断上升,并常伴有急慢性胆囊炎等并发症,目前其临床治疗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主,但仍存在争议,且有术后复发的风险。建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高度吻合的理... 胆囊结石作为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年龄增长不断上升,并常伴有急慢性胆囊炎等并发症,目前其临床治疗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主,但仍存在争议,且有术后复发的风险。建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高度吻合的理想动物模型,是深入认识胆囊结石的病因病机的重要手段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因此,本文对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等数据库中胆囊结石相关动物实验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整理归纳,总结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常见胆囊结石动物模型的动物种类和造模方法,并基于胆囊结石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对各个模型进行模型优缺点分析和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吻合度评价,以期为胆囊结石相关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中西医 临床 动物模型 证结合 诊断标准 吻合度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影响因素
4
作者 张瑞芹 孙俊俊 +3 位作者 聂丽 张会敏 朱丽丽 孙翠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4-1093,共10页
目的: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影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因素,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12个乡镇的1 010例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是否发生社会隔离为因变量,采用多... 目的: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影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因素,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12个乡镇的1 010例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是否发生社会隔离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结果:44.85%(453例)的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存在社会隔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慢性病种类、自评健康状况、运动功能、睡眠质量、抑郁、婚姻状况、隔代抚养、社会支持、家庭功能、社会参与情况、所在农村资源、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是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比例较高,影响因素涉及健康生态学模型中的5个层面,应从多维度、多层面采取干预措施,减少社会隔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隔离 健康生态学模型 农村 慢性 老年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素辨证理论的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的理论构想及实现路径探究
5
作者 魏盛 李自发 +3 位作者 耿希文 张浩 王新宇 胡明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现阶段情志病证理论发展滞后及针对性药物开发落后的主要原因即是缺乏合适有效的动物模型,其中模型评价又是情志病证动物模型制备中关键及难点。中医药理论中证素辨证理论与动物行为学中行为要素理论深为契合,有望带来相关领域理论变革... 现阶段情志病证理论发展滞后及针对性药物开发落后的主要原因即是缺乏合适有效的动物模型,其中模型评价又是情志病证动物模型制备中关键及难点。中医药理论中证素辨证理论与动物行为学中行为要素理论深为契合,有望带来相关领域理论变革及方法学进步。基于此背景,系统梳理并厘清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的理论构想,即借助中医证素辨证理论的思维模式为指导,尝试建立完整的模型评价体系。并指出基于证素辨证理论的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的实现路径,即自然状态下行为要素采集及时序分析、应激状态下异常行为表型鉴定分析、模型动物证候判别的等效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素辨证理论 情志证动物模型 理论构想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重大慢病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6
作者 吴天星 曹旭东 +5 位作者 毕胜 陈亚 蔡平强 沙航宇 漆桂林 王昊奋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3-1667,共15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慢病)的管理和治疗变得日益重要.慢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它们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健康管理,其核心在于制定和执行长期的健康计划,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慢病)的管理和治疗变得日益重要.慢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它们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健康管理,其核心在于制定和执行长期的健康计划,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检查和用药管理等.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在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并未关注慢病健康管理领域,因此在个性化健康管理建议方面缺乏对中国特定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在处理数字信息方面的能力有限.为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重大慢病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其中,通过整合慢病基础知识、健康管理指导原则以及实际的健康管理计划作为领域数据,训练蜻蜓大模型作为系统的核心,用于健康相关问题的有效回答.此外,系统引入了工具增强策略,通过调用工具增强蜻蜓大模型对健康数据中数字信息的处理能力.同时,系统采用了基于不确定性知识图谱的检索增强生成技术,进一步提升蜻蜓大模型在答复慢病管理相关问题时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对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重大慢病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实验显示,蜻蜓大模型在健康管理对话中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大语言模型,并验证了工具增强与检索增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大语言模型 健康管理 检索增强生成 蜻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列线图模型对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作用
7
作者 陈蓉 张锰 +2 位作者 朱荻绮 郭颖 沈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9-467,共9页
目的·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上海交通大... 目的·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340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237)和验证集(n=103)。通过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筛选出CAL的危险因素,并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系数对各变量赋分,得到一个预测评分系统,并将其与目前3个常用评分系统(Kobayashi评分、Egami评分和Sano评分)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男性、低白蛋白血症、ANCA阳性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是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95%CI 0.667~0.821)和0.645(95%CI 0.500~0.794),表明模型预测效能良好;模型经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训练集χ^(2)=5.105,P=0.746;验证集χ^(2)=13.549,P=0.094)验证,预测准确性良好;DCA显示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系数建立CAL的预测评分体系,与Kobayashi评分、Egami评分、Sano评分模型相比,其灵敏度(58.4%)和特异度(78.7%)均较高。结论·研究基于ANCA建立了一个可有效预测KD患儿发生CAL风险的评分模型,可为临床上早期识别高危患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 冠状动脉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瑶 陈雪荣 +2 位作者 谢洪芳 田艳丽 胡白石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0,122,共10页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我国是全球西甜瓜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明...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我国是全球西甜瓜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明确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适生性,根据其在全球的最新分布数据,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结合ArcGIS软件预测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平均AUC(area under curve,AUC)值均大于0.9,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在历史气候条件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适生区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以及部分华北、东北地区,占我国面积的47.36%。影响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潜在分布区域的主要气候因子包括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月平均昼夜温差、最干月份降水量和最干季平均温度。未来气候情景无论是低环境强迫还是高环境强迫,适生区面积均呈现增长的趋势,预示着随着气候的变化,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发生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建议应加强检疫监测和防控,严防其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细菌性果斑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喻慧心 张旖骁 +1 位作者 常青 赵玉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3-647,共5页
慢性肾脏病发病隐匿且早期诊断手段有限,导致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病程中晚期,病死率较高。疾病预测模型在慢性肾脏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疾病发生风险预测模型能够早期识别高风险群体,为及时干预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疾病预后模... 慢性肾脏病发病隐匿且早期诊断手段有限,导致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病程中晚期,病死率较高。疾病预测模型在慢性肾脏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疾病发生风险预测模型能够早期识别高风险群体,为及时干预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疾病预后模型能够精确评估患者未来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优化管理策略。本文对疾病预测模型在慢性肾脏病发生与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在提升疾病早期诊断率、优化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中的潜力,旨在有效防治慢性肾脏病、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 预测模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理应激造模方法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中的应用与评价
10
作者 薛茜尹 吴淑雅 +4 位作者 许婧余 刘步平 张怡 张铭珈 敖海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3-904,共12页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慢性心理应激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慢性心理应激属于中医的情志病因范畴,本文系统回顾了慢性心理应激相关病证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点与局限性,并就未来慢性心理应激相...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慢性心理应激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慢性心理应激属于中医的情志病因范畴,本文系统回顾了慢性心理应激相关病证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点与局限性,并就未来慢性心理应激相关病证模型研究的方向和改进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理应激 情志 证结合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聋和老年性前庭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1
作者 谢静怡 张晓彤 高滢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随之而来的老年性听力损失和老龄性前庭功能减退也极大加重社会医疗健康负担。老年性聋(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老龄性前庭病(presbyvestibulopathy,PVP)及其动物模型研究一直是缓解老龄...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随之而来的老年性听力损失和老龄性前庭功能减退也极大加重社会医疗健康负担。老年性聋(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老龄性前庭病(presbyvestibulopathy,PVP)及其动物模型研究一直是缓解老龄化健康负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热门话题。选择动物模型则是确保实验准确性的先决条件,本文将聚焦于自然老化和快速老化动物模型,从与年龄相关的发生学、耳蜗及功能学、病理生理细胞学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和思考,旨在为后期老年性前庭病(PVP)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聋 老年性前庭 动物模型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证-药”探讨卒中后抑郁病证结合模型构建及评估
12
作者 刘志恒 陈雨立 +3 位作者 刘羽 王鑫 刘瑜 刘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8-398,共11页
目的 基于“郁、瘀、痰”证素探讨卒中后抑郁症(PSD)病证结合模型及其客观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卒中组、PSD组、百事乐加味方组。以“大脑中动脉栓塞术(MCAO)+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制备PSD病... 目的 基于“郁、瘀、痰”证素探讨卒中后抑郁症(PSD)病证结合模型及其客观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卒中组、PSD组、百事乐加味方组。以“大脑中动脉栓塞术(MCAO)+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制备PSD病证结合模型。造模结束后,以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神经递质水平、脑组织病理损伤、舌质和爪色RGB值、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情况分别评估“郁、瘀、痰”证候要素。结果 PSD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爬格及直立次数显著降低,糖水消耗率下降,强迫游泳相对不动时间显著增加;苏木素-伊红(HE)及尼氏染色结果表明PSD大鼠脑组织明显损伤,血清、脑脊液5-HT显著降低、Glu显著升高;舌质和爪色RGB值下降;血液流变学呈高凝;血脂代谢相关指标均明显异常。百事乐加味方组较PSD组,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爬格及直立次数显著升高,糖水消耗率上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减少,脑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血清、脑脊液5-HT显著升高,Glu显著降低,舌质和爪色RGB值升高,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下降,血脂代谢相关指标均有所逆转。结论 通过“MCAO+CUMS”可成功构建具备“郁、瘀、痰”证素特点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建立相对应的客观评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证素理论 证结合模型 百事乐加味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组6型和B组1型混合感染叙利亚金黄地鼠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侯婧涵 段素琴 +9 位作者 徐鸿界 孙文亭 李明学 李艳艳 靳玮华 陈丽雄 刘权 赵远 杨凤梅 和占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目的建立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和B组1型(coxsackievirus B1,CVB1)混合感染叙利亚金黄地鼠手足口病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将24只地鼠分为CVA6感染组、CVB1感染组、CVA6和CVB1混合感染组及对照组,采取鼻腔滴注病毒液和... 目的建立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和B组1型(coxsackievirus B1,CVB1)混合感染叙利亚金黄地鼠手足口病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将24只地鼠分为CVA6感染组、CVB1感染组、CVA6和CVB1混合感染组及对照组,采取鼻腔滴注病毒液和PBS方式造模。监测记录15 d内临床指标、生理指标、排毒情况,并在感染后第7天(D7)选取动物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病毒抗原与核酸检测。结果单独和混合感染的实验组地鼠均出现类似人类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WBC、NEUT、LYMPH结果提示病毒感染血象特征;咽拭子、粪便、血液和组织中均能检测到两种病毒核酸;粪便样品中能分离出两种病毒;脑等组织出现病理损伤表现及CVA6和CVB1病毒抗原蛋白和核酸的阳性共定位。结论经鼻腔同时滴注CVA6和CVB1混合液能够成功感染叙利亚金黄地鼠,复制出类似人类手足口病的疱疹、造成病毒性心肌炎和脑炎病理损伤等,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组相较于单独感染组病情更为严重,表现为临床症状加重、病毒复制增高以及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本研究为开展人类肠道病毒混合感染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利亚金黄地鼠 混合感染 动物模型 柯萨奇毒A组6型 柯萨奇毒B组1型 手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的中西医病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瑾玲 陈钰涵 +7 位作者 李欣 区燕华 袁迪芬 白琨然 袁嘉丽 段媛媛 羊忠山 牛海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1-592,共12页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显示出对免疫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2型免疫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对其发病机制和针对其治疗的免疫药物研究也不...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显示出对免疫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2型免疫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对其发病机制和针对其治疗的免疫药物研究也不断增加,从而产生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本文旨在对现有的AD动物模型及其免疫相关特点进行综述,希望为未来AD的相关研究模型的选择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动物模型 中医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创面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5
作者 韦秋燕 刘玮 +3 位作者 张朝晖 王雨萌 迟尘 陈肯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9-1404,共6页
糖尿病足创面(DFW)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等特点,重者有截趾、截肢的风险。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取得显著疗效,中医药治疗DFW已成为研究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方向,而建立规范化的病证结... 糖尿病足创面(DFW)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等特点,重者有截趾、截肢的风险。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取得显著疗效,中医药治疗DFW已成为研究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方向,而建立规范化的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有利于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新型制剂的开发和寻找潜在治疗靶点,为中医药促进DFW修复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通过查询相关数据对目前现有的湿热毒盛证、寒湿阻络证、血脉瘀阻证、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对其不同证型病因病机特点、造模具体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具体证型、证候特征、造模方式和观测指标进行阐述和探讨,同时提出DFW目前造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DFW未来的研究方向及思路,以期为中医辨证相关动物研究提供造模参考和为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 糖尿 创面 动物模型 证结合 中医药 防治 综述 观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证型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高钾血症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和验证
16
作者 谷梦磊 孙海彤 +3 位作者 孙伟 何伟明 许陵冬 张露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4-459,共6页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中医证型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CKD3~5期非透析患者3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270例)和验证集(116例)。...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中医证型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CKD3~5期非透析患者3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270例)和验证集(11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KD并发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效能。结果:血红蛋白、CKD分期、是否有糖尿病、心力衰竭史、是否服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中医证型是高钾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这些因素建立了一个简单易用的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区分度(验证集ROC:0.847,95%CI为0.793~0.910;训练集ROC:0.813,95%CI为0.724~0.902)、校准度和临床获益。结论:基于上述6个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能较为准确预测CKD3~5期非透析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 高钾血症 中医证型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临床研究 非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棘球蚴病传播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17
作者 张婧 胡卫敏 +1 位作者 苏有慧 文乾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9-454,共16页
建立了棘球蚴病在牲畜、家犬、流浪狗及环境中虫卵的动力学模型,探讨了流浪狗在棘球蚴病传播中的影响。首先,利用微分方程基本定理得到了模型解的适定性,包括非负性和有界性。其次,得到了模型的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通过分析特征方程和Ly... 建立了棘球蚴病在牲畜、家犬、流浪狗及环境中虫卵的动力学模型,探讨了流浪狗在棘球蚴病传播中的影响。首先,利用微分方程基本定理得到了模型解的适定性,包括非负性和有界性。其次,得到了模型的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通过分析特征方程和Lyapunov函数构造得到:当基本再生数小于1时,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即棘球蚴病趋向灭绝;当基本再生数大于1时,无病平衡点不稳定,地方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即棘球蚴病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 传染动力学模型 基本再生数 全局渐近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LSN-YOLOv8模型和无人机遥感图像的水稻稻曲病检测方法
18
作者 杨玉青 朱德泉 +4 位作者 刘凯旋 严从宽 孟凡凯 唐七星 廖娟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5-915,共11页
本研究针对无人机采集的水稻稻曲病图像中存在的背景复杂、病斑目标小且与背景表征相似等问题,构建了一种水稻稻曲病检测模型LSN-YOLOv8。该模型以YOLOv8模型为基本框架,在骨干网络中融入大选择性核网络(LSKNet),通过动态调整感受野范... 本研究针对无人机采集的水稻稻曲病图像中存在的背景复杂、病斑目标小且与背景表征相似等问题,构建了一种水稻稻曲病检测模型LSN-YOLOv8。该模型以YOLOv8模型为基本框架,在骨干网络中融入大选择性核网络(LSKNet),通过动态调整感受野范围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在骨干网络中加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A)模块,将病斑空间位置信息与通道注意力相结合,增强模型对关键区域的关注度同时减少背景干扰;利用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技术实现检测过程的可视化分析,为模型决策提供直观解释。为验证模型性能,利用无人机拍摄不同发病时期、不同背景条件下的水稻稻曲病图像,构建水稻稻曲病数据集,用于模型训练与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LSN-YOLOv8模型精准度、召回率和交并比阈值为0.50时的平均精度值均值(mAP_(50))分别为94.8%、87.3%和92.3%,均高于YOLOv5、YOLOv7、YOLOv8、Faster R-CNN模型等经典目标检测模型。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技术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LSN-YOLOv8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聚焦于图像中的病害区域。本研究提出的LSN-YOLOv8模型可为稻曲病监测、病害防治和水稻抗病性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 害识别 无人机 YOLOv8模型 大选择性核网络(LSKNet) 坐标注意力机制(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徐奕 罗震 +2 位作者 尤洁瑜 蓝县武 巫少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3-790,共8页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疾病,由于其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建立适合的实验模型对于研究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发展规律、早期诊断及新药新疗法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常见...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疾病,由于其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建立适合的实验模型对于研究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发展规律、早期诊断及新药新疗法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常见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从细胞模型到小型动物如小鼠、仓鼠、兔子,再到大型动物如猪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等不同种属)的构建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临床上防治病毒性心肌炎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心肌炎 实验模型 动物模型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完全弗氏佐剂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王甜 羊璞 +8 位作者 张熙 李欣 黄文静 郑广玫 黄心雨 许智迤 黄颖 尹丽莉 粟胜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3-643,共11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足底注射诱导的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模型的成功率和稳定性。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FA低剂量(CFA-L)组、CFA高剂量(CFA-H)组,每组20只。CFA-L组及CFA-...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足底注射诱导的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模型的成功率和稳定性。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FA低剂量(CFA-L)组、CFA高剂量(CFA-H)组,每组20只。CFA-L组及CFA-H组大鼠分别以左后足足底注射50、100μL CFA,空白组左后足足底注射0.9%氯化钠溶液。造模后第0、7、14、21、28天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变化,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ntency, TWL)评价大鼠的疼痛反应,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 OFT)、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 test, FST)、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 TST)评价大鼠的抑郁行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前扣带回皮层的谷氨酸(glutamate, 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前扣带回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改变,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前扣带回皮层的病理变化。结果 (1)一般情况:造模后第7天,CFA-L组和CFA-H组大鼠左后足踝关节和足趾均红肿明显,CFA-H组肿胀更甚;造模后第14、21、28天,CFA-L组大鼠左后足踝关节和足趾红肿渐恢复,CFA-H组大鼠仍红肿明显,且饮水进食量减少;(2)体质量:造模后第14、21、28天,CFA-H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空白组、CFA-L组(P<0.05,P<0.05);(3)疼痛相关行为学:造模后第7、14天,与空白组比较,CFA-L组、CFA-H组的MWT、TWL明显降低(P<0.05,P<0.05);造模后第21天,CFA-H组的MWT显著低于空白组和CFA-L组(P<0.05,P<0.05),CFA-L组、CFA-H组的TWL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P<0.05);造模后第28天,CFA-H组的MWT、TWL显著低于空白组和CFA-L组(P<0.05,P<0.05);(4)抑郁相关行为学:造模后第7天,CFA-H组的OFT运动总距离较空白组、CFA-L组明显降低(P<0.05,P<0.05);造模第14、21、28天,与空白组、CFA-L组比较,CFA-H组OFT运动总距离及中央停留时间明显降低(P<0.05,P<0.05),FST、TST明显升高(P<0.05,P<0.05);(5)Glu、GABA、BDNF表达:CFA-H组Glu含量较空白组、CFA-L组明显升高(P<0.05,P<0.05),GABA含量、Glu/GABA和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5,P<0.05);(6)前扣带回皮层病理:CFA-L组前扣带回皮层区有较少损伤,锥体细胞数量较多,细胞排列较整齐,核仁清晰,少量细胞表现出核固缩和深染色;与CFA-L组比较,CFA-H组前扣带回皮层损伤区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神经元细胞固缩、深染,锥体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组织间隙有空泡、红细胞和神经纤维缠结出现。结论 足底注射100μL CFA可成功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动物模型,引起大鼠痛觉过敏、抑郁样行为改变及前扣带回皮层Glu、GABA、BDNF改变,诱导前扣带回皮层病理形态变化,符合慢性疼痛抑郁共病的生理病理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弗氏佐剂 不同剂量 慢性疼痛抑郁共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模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