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重楼不同地理种源分析评价与研究利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翠 康平德 +4 位作者 杨丽云 汤王外 徐中志 袁理春 杨少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22-1726,共5页
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来源于云南省23份云南重楼种源进行了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观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重楼生长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因地理来源不同有一定的差异;综合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 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来源于云南省23份云南重楼种源进行了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观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重楼生长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因地理来源不同有一定的差异;综合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分析与评价,来自于鹤庆县马鞍山、玉龙县巨甸的重楼为优势种源,可作为今后良种选育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重楼 种源 分析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土壤类型及肥力对云南重楼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翠 袁理春 +3 位作者 杨丽英 徐中志 康平德 杨丽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88-1391,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及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1700~3100 m海拔范围内,云南重楼的产量与海拔高度没有相关关系,但与土壤的类型、肥力和耕作水平有关系;云南重楼在经常翻用、有机质含量或速效肥力较高的壤...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及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1700~3100 m海拔范围内,云南重楼的产量与海拔高度没有相关关系,但与土壤的类型、肥力和耕作水平有关系;云南重楼在经常翻用、有机质含量或速效肥力较高的壤土中生长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不同海拔、土壤类型及肥力对云南重楼质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重楼 不同海拔 土壤类型 土壤肥力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重楼种子萌发过程内源激素含量及酶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苏海兰 周先治 +5 位作者 李希 陈敏健 卓景泰 唐建阳 封淼根 张林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9,共9页
为探讨云南重楼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酶和内源激素的变化,本研究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测定云南重楼种子萌发不同阶段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氧酶(MDH)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以及吲哚乙... 为探讨云南重楼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酶和内源激素的变化,本研究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测定云南重楼种子萌发不同阶段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氧酶(MDH)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以及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水杨酸(SA)、反玉米素(TZ)、茉莉酸(JA)6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并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表明,云南重楼种子在即将出苗阶段的SOD、POD活性迅速升高,CAT、MDH和G-6-PDH活性降低;IAA、GA_3含量均在即将出苗阶段显著高于其他阶段,种子休眠解除后ABA含量迅速下降。胚根刚突破种皮阶段,其SA、TZ、JA含量均最高,SOD、POD、IAA、GA_3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MDH与G-6-PD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ABA与GA_3呈显著负相关(P<0.05),SA、TZ、JA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IAA/ABA、GA_3/ABA、SA/ABA在种子休眠解除和出苗阶段均呈上升趋势。综上,SOD、POD、GA_3是种子出苗阶段的关键物质,TZ、SA和JA对种子休眠解除具有重要的影响,IAA/ABA、GA_3/ABA及SA/ABA增大对种子休眠解除和出苗均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为云南重楼种子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重楼 萌发阶段 酶活性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内生真菌的生物学性状及其甾体化合物含量 被引量:16
4
作者 曹晓冬 周立刚 +2 位作者 徐利剑 谈满良 汪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125-128,共4页
从滇重楼根状茎中分离到133株内生真菌,对其中的7株真菌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观察和甾体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2号、8号和12号真菌能合成大量的甾体化合物,培养液中甾体化合物的产率分别为208.62,144.97和198.79 mg/L。
关键词 滇重楼 内生真菌 生物学性状 甾体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授粉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斌 杨丽英 +4 位作者 严世武 谷安宇 王馨 李林玉 李绍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388-1390,共3页
通过对滇重楼授粉特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滇重楼是常异花授粉植物,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②自然界中的滇重楼通过昆虫进行传粉,属虫媒植物;③澳重楼自花授粉结籽率低,人工异花授粉是提高种子产量的有效措施;④滇重楼的最佳授粉... 通过对滇重楼授粉特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滇重楼是常异花授粉植物,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②自然界中的滇重楼通过昆虫进行传粉,属虫媒植物;③澳重楼自花授粉结籽率低,人工异花授粉是提高种子产量的有效措施;④滇重楼的最佳授粉期是在花粉囊裂开后的第5天,花粉囊裂开后的5d内完成人工授粉效果最好,授粉后到完成受精有效时间为24—96h。本文为滇重楼育种和提高种子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授粉特性 最佳授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不同部位氨基酸测定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芳 严世武 +4 位作者 马维思 王馨 李林玉 杨丽英 杨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60-1766,共7页
【目的】研究了滇重楼茎、叶、花和根茎的氨基酸组成、含量以及营养价值,为滇重楼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滇重楼茎、叶、花和根茎的氨基酸测定采用日立L-88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营养评价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结果】滇... 【目的】研究了滇重楼茎、叶、花和根茎的氨基酸组成、含量以及营养价值,为滇重楼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滇重楼茎、叶、花和根茎的氨基酸测定采用日立L-88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营养评价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结果】滇重楼茎、叶、花和根茎中均检测出17种常见氨基酸(色氨酸被水解破坏未检出),其氨基酸总量叶(13.96%)>花(10.92%)>茎(4.54%)>根茎(4.02%);滇重楼茎、叶、花和根茎中富含药效氨基酸,且均检出γ-氨基丁酸;滇重楼的茎、叶、花和根茎中均含有8种呈味氨基酸,其含量分别为2.86%、8.21%、6.18%、2.34%;滇重楼的茎、叶、花和根茎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T)分别为0.35、0.39、0.39、0.3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分别为0.53、0.65、0.65、0.61,氨基酸配比较为合理;滇重楼植株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接近FAO/WHO推荐的标准模式谱,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滇重楼茎、叶、花和根茎中蛋氨酸+胱氨酸均为第一限制氨基酸,营养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茎>花。【结论】滇重楼地上部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可作为动物饲料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不同部位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的筛选和菌株鉴定 被引量:8
7
作者 孙静贤 高玉红 +3 位作者 杨海英 张广求 孙云龙 杜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76,共3页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为指示菌种,采用滤纸片法对分离自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的10株内生真菌...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为指示菌种,采用滤纸片法对分离自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的10株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发现,10株被测菌株的发酵物乙醇提取物中有3株无抗菌活性,另外7株均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中菌株YL0401发酵物乙醇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30.7 mm,抑菌效果为72.7%。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YL0401为墙粘鞭霉(Gliomastix muro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丽英 杨斌 +4 位作者 王馨 李林玉 董志渊 严世武 李绍平 《农学学报》 2012年第7期22-24,36,共4页
对滇重楼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滇重楼新品种选育目标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滇重楼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单株混合选择和集团混合选择是目前简单有效快速的滇重楼育种方法,加速滇重楼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可提高育种效率,加速性状相关性... 对滇重楼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滇重楼新品种选育目标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滇重楼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单株混合选择和集团混合选择是目前简单有效快速的滇重楼育种方法,加速滇重楼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可提高育种效率,加速性状相关性及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育种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北地区重楼药材中皂苷含量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叶方 杨光义 +2 位作者 黄良永 王铮 张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33-935,共3页
目的分析鄂西北地区重楼药材中重楼皂苷的含量。方法收集鄂西北地区相同产区和不同产区的重楼药材样品,进行重楼皂苷的含量分析。结果不同产区、相同产区不同批次的样品中重楼皂苷含量差别较大。结论生长环境和年限都是影响重楼药材质... 目的分析鄂西北地区重楼药材中重楼皂苷的含量。方法收集鄂西北地区相同产区和不同产区的重楼药材样品,进行重楼皂苷的含量分析。结果不同产区、相同产区不同批次的样品中重楼皂苷含量差别较大。结论生长环境和年限都是影响重楼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要实现中药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重楼人工种植,鄂西北地区具备推行重楼人工种植的地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华重楼 重楼皂苷 含量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重楼根状茎切段苗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翠 杨丽云 +2 位作者 吕丽芬 赵琪 袁理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706-710,共5页
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种植时间、土壤湿度、基质等因素对云南重楼根状茎切段潜伏芽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BA 2 mg/L和生根粉ABT1适宜浓度能提高云南重楼根茎切段的繁殖率。其中6-BA 2 mg/L处理云南重楼根茎切段可显著提高... 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种植时间、土壤湿度、基质等因素对云南重楼根状茎切段潜伏芽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BA 2 mg/L和生根粉ABT1适宜浓度能提高云南重楼根茎切段的繁殖率。其中6-BA 2 mg/L处理云南重楼根茎切段可显著提高切段多芽率。大田常规切段种植时,冬季是进行根状茎切段种植的合适时间;集中育苗时,切段在壤土中进行潜伏芽的萌发效果较好。土壤相对含水量60%左右,可使繁殖材料损失率降低到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重楼 根状茎潜伏芽 多芽率 总有芽率 生根率 繁殖材料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重楼生长发育特性及皂苷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翠 张浩 +3 位作者 谭敬菊 戚淑威 和桂花 游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0-1324,共5页
【目的】研究了不同繁殖方式、不同生长年限的云南重楼生长发育特性和皂苷含量变化规律。【方法】每年3-10月观察种子繁殖和根状茎切段繁殖的云南重楼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并定期取样分析,测定不同部位的形态特征及皂苷含量。【结果】1~2... 【目的】研究了不同繁殖方式、不同生长年限的云南重楼生长发育特性和皂苷含量变化规律。【方法】每年3-10月观察种子繁殖和根状茎切段繁殖的云南重楼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并定期取样分析,测定不同部位的形态特征及皂苷含量。【结果】1~2年生根状茎切段苗和1~4年生实生苗为营养生长期,叶片数、叶面积、株高变化较大;实生苗第5年,根状茎切段苗第3年开始进入生殖生长期,开花结果后,叶片数、叶面积、株高、开花率、出苗时间、倒苗时间逐年趋向稳定。根状茎大小、生长量和皂苷含量随着生长年限逐年稳步增长。第8年的实生苗成年植株根状茎大小(L×D)为4.0~10 cm×2.5~7 cm,重量为15~60.0 g;根状茎切段苗成年植株大小(L×D)为4~10 cm×2.5~7 cm,重量为50~100 g。【结论】1~8年生长期间,云南重楼切段苗地下根茎生长量为实生苗的2倍以上,植株个体间生长量差异较大。根状茎切段苗第5年、实生苗第6年药用部位皂苷Ⅰ、Ⅱ、Ⅵ、Ⅶ总含量可达药典标准,8年生云南重楼皂苷含量可达药典标准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重楼 切段苗 实生苗 生长发育特性 皂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维思 杨斌 +5 位作者 严世武 王馨 董志渊 李林玉 张新华 杨丽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82-1587,共6页
【目的】明确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的病原,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采样,初步掌握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的发生规律,通过稀释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获得病原菌,基于形态特征和16S r DNA、gyr B、rpo B基因序列特征对病原... 【目的】明确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的病原,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采样,初步掌握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的发生规律,通过稀释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获得病原菌,基于形态特征和16S r DNA、gyr B、rpo B基因序列特征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发病植株上分离出1株细菌,经柯赫氏法则验证为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病原菌,基于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其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结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是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茎秆软腐病 病原鉴定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滇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家玲 马英姿 胡文俐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和稀硫酸结合超声波处理对滇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试剂浸种滇重楼种子,采用托盘沙藏,并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率、胚根长度,筛选出促进滇重楼种子萌发的最适...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和稀硫酸结合超声波处理对滇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试剂浸种滇重楼种子,采用托盘沙藏,并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率、胚根长度,筛选出促进滇重楼种子萌发的最适浸种试剂和浸种浓度。结果表明:50~600 mg/L的GA_3、0.2~0.4 mg/L的2,4-D、20 mg/L的NAA及10%的稀H_2SO_4均可促进滇重楼种子的萌发,4种试剂最佳浸种浓度对比中,500 mg/L的GA3浸种处理萌发率(82.36%)显著高于对照(40.45%),且胚根在90 d时最长的能达到5.08 cm。500 mg/L的GA_3对滇重楼种子的萌发和胚根生长具显著的促进作用,低于或高于500 mg/L的GA3促进作用则会相应的减小,而高于0.4 mg/L的2,4-D、20 mg/L的NAA及10%的稀H_2SO_4则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种子萌发 外源激素 稀H2S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最佳授粉期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卫民 赵庭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083-7084,共2页
[目的]优选滇重楼的最佳授粉期。[方法]采用TTC法测定花粉的活力,并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根据研究滇重楼花粉活力变化规律及柱头可授性优选滇重楼的最佳授粉期。[结果]滇重楼花粉囊开裂时活力最高为68.2%,前2 d内,花粉... [目的]优选滇重楼的最佳授粉期。[方法]采用TTC法测定花粉的活力,并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根据研究滇重楼花粉活力变化规律及柱头可授性优选滇重楼的最佳授粉期。[结果]滇重楼花粉囊开裂时活力最高为68.2%,前2 d内,花粉活力下降不明显。第4天开始,活力明显下降,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活性。柱头的活性在花粉囊开裂后5 d内最强,滇重楼的授粉应选择在这5 d内进行。[结论]该研究优选了滇重楼的最佳授粉期,为滇重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 最佳授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播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剑美 漆丽萍 +5 位作者 尚宇南 单治国 罗雅婷 苏成西 罗银玲 蒋智林 《热带农业工程》 2016年第1期13-19,共7页
大田条件下播种的滇重楼种子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和出苗不整齐,是滇重楼生产的瓶颈。本研究比较了直接播种、催芽播种、播种基质、播种深度、土壤水分等播种技术对滇重楼出苗率、出苗整齐度的影响。直接播种:以0.8 cm^2≤S(种子投影面... 大田条件下播种的滇重楼种子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和出苗不整齐,是滇重楼生产的瓶颈。本研究比较了直接播种、催芽播种、播种基质、播种深度、土壤水分等播种技术对滇重楼出苗率、出苗整齐度的影响。直接播种:以0.8 cm^2≤S(种子投影面积)<1 cm^2出苗率最高,依次为S≥1 cm^2,0.65 cm2≤S<0.8 cm^2,0.5 cm2≤S<0.65 cm^2,S<0.5 cm^2的种子不出苗;播种基质为土-沙组合出苗时间较腐叶土基质提前13个月,播后18个月出苗率搞出了26.33%。催芽播种胚根长度越长其出苗率相对较高,当胚根长度是种子直径4倍及以上(L≥2 cm)时出苗率、出苗最整齐。直接播种和催芽播种对土壤水分和播种深度要求基本一致。直接播种时,应优选种子;催芽播种,应在胚根长度L≥2 cm时播种。播种深度0-2 cm适宜,一般不宜超过4 cm,苗床土壤应保持潮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二次休眠 种子 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腐烂程度与4种皂苷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巍 杨永红 +4 位作者 张铭 杨婉梅 苏豹 韦建荣 尹品耀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981-982,I0002,共3页
目的:测定滇重楼健康、病健交界部分、完全腐烂部分、药材及人工种植滇重楼1级到6级腐烂的样品中4种皂苷的含量。方法:采集云南白药集团武定滇重楼种植基地样品,腐烂等级分类参照植病研究方法,采用HPLC测定其4种重楼皂苷VI、VII、PA... 目的:测定滇重楼健康、病健交界部分、完全腐烂部分、药材及人工种植滇重楼1级到6级腐烂的样品中4种皂苷的含量。方法:采集云南白药集团武定滇重楼种植基地样品,腐烂等级分类参照植病研究方法,采用HPLC测定其4种重楼皂苷VI、VII、PA和H。结果:不同腐烂程度重楼皂苷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腐烂部分占整个重楼根茎的21%-40%的样品重楼皂苷Ⅶ、PA和H含量最高,完全健康和完全腐烂的滇重楼根茎重楼皂苷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重楼皂苷 HPLC 腐烂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叶重楼与云南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的积累差异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晨 刘立敏 +1 位作者 杨敏 李海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54-1459,共6页
目的考察多叶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polyphylla与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积累差异。方法 HPLC法测定多叶重楼根、叶、茎中4种重楼皂苷含有量,建立20... 目的考察多叶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polyphylla与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积累差异。方法 HPLC法测定多叶重楼根、叶、茎中4种重楼皂苷含有量,建立2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对2种植物不同部位中各重楼皂苷的积累差异进行评价。结果不同居群多叶重楼中各重楼皂苷含有量及其总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根中未检测到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Ⅰ、Ⅱ平均含有量最高;叶中重楼皂苷Ⅶ平均含有量和总含有量最高;茎中仅检测到重楼皂苷Ⅶ,总含有量最低。多叶重楼和云南重楼根的相似度较高,叶和茎较低。根据不同部位重楼皂苷总含有量,样品可分为3类。结论可考虑将多叶重楼作为云南重楼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重楼 云南重楼 重楼皂苷 指纹图谱 HPLC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鉴别云南重楼和长柱重楼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会琼 刘江 +3 位作者 段宝忠 柳波 李志冉 夏从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0-1674,共5页
目的通过HPLC指纹图谱鉴定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和长柱重楼Paris forrestii(Takht.)H.Li.。方法建立20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SPSS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云南重楼与长柱... 目的通过HPLC指纹图谱鉴定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和长柱重楼Paris forrestii(Takht.)H.Li.。方法建立20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SPSS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云南重楼与长柱重楼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05~0.998和0.905~0.986,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均可将两者明显区分开。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重楼属植物的品种鉴定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重楼 长柱重楼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积累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彩步 李晨 +1 位作者 杨敏 李海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582-586,I000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的积累。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根茎,茎,叶中主要活性成分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建立HPLC图谱,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HPLC图谱分析探讨多茎滇... 目的:探讨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的积累。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根茎,茎,叶中主要活性成分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建立HPLC图谱,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HPLC图谱分析探讨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积累的差异。结果: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及其总含量具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性差异,根茎中只有一个居群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含量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0.60%的限量标准;根茎中重楼皂苷主要以Ⅰ、Ⅶ的形式存在,茎中只检测到重楼皂苷Ⅶ,叶中皂苷活性成分分布不规律;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HPLC色谱图相似度均较高。结论: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含量除一个居群外均达到国家限量标准,且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甾体皂苷活性成分差异较小。该研究为多茎滇重楼是否能够替代滇重楼入药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茎滇重楼 重楼皂苷 甾体皂苷 活性成分 HPLC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