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4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eto强度指标遗传算法求解地下水模拟-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江思珉 朱国荣 +1 位作者 孙振波 徐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5,29,共6页
针对地下水模拟-优化模型约束优化的特点,本文结合最小代数代沟模型和Pareto强度指标概念,引入一种求解地下水模拟-优化模型的新型实数编码遗传算法,该算法将罚函数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违反约束条件的程度函数的权组合方式... 针对地下水模拟-优化模型约束优化的特点,本文结合最小代数代沟模型和Pareto强度指标概念,引入一种求解地下水模拟-优化模型的新型实数编码遗传算法,该算法将罚函数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违反约束条件的程度函数的权组合方式改为向量组合形式,从而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两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通过经典地下水算例与其他优化方法的比较分析表明了新算法的可靠性、通用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优化问题 地下水模拟-优化模型 pareto强度指标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强度指标换算
2
作者 董硕 郑立森 +2 位作者 史奉伟 王来 刘哲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3,共8页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能均会降低。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0%时,采用再生粗骨料100%替换天然骨料的SFGRC,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降低15%、9%、25%、15%和15%,峰值应变增加24%。除了弹性模量外,钢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试件破坏呈延性模式;当再生粗骨料替换率为100%时,掺入1.5%钢纤维的SFGRC后,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增加15%、9%、10%、65%、39%。根据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和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影响,提出了SFGRC基本强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换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钢纤维 再生粗骨料 力学性能 强度指标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简支梁桥震致轨道几何不平顺速度谱强度量化指标研究
3
作者 周旺保 祖凌智 +3 位作者 彭东航 蒋丽忠 余建 刘韶辉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8,共10页
桥面轨道作为直接承载列车行驶的载体,轨道平顺状态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量化震后轨道平顺程度对指导震后运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创新地将量化地震动强度的速度谱强度应用于量化震后轨道几何不平顺的劣化程度,利用车桥耦合模型... 桥面轨道作为直接承载列车行驶的载体,轨道平顺状态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量化震后轨道平顺程度对指导震后运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创新地将量化地震动强度的速度谱强度应用于量化震后轨道几何不平顺的劣化程度,利用车桥耦合模型计算的车辆响应与震致轨道不平顺的速度谱强度值作相关性分析及函数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震后轨道不平顺的速度谱强度值随行车速度的增加近似线性增长;震后轨道不平顺的速度谱强度值与车辆响应特性及行车指标存在明显的线性和非线性正相关关系,速度谱强度指标可用于建立震后轨道平顺程度与桥上行车性能及车体响应特性间映射关系,该指标的建立可为基于行车性能的震后轨道平顺量化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Ⅲ型无砟轨道 轨道几何不平顺 速度谱强度指标 行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身时间、强度对伊犁马不同运动阶段血气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任湘 姚闰晨 +5 位作者 褚洪忠 乔春江 刘晔 衡士兵 王伟 孟军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6期75-84,3,共11页
该试验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马场体尺相近、体况良好的10匹速度型3岁伊犁母马为研究对象,以最大心率的50%~60%、60~70%、70%~80%分别热身10、5、3 min后进行9场1000 m测试赛事,两场比赛间隔1天,在热身后、赛后即刻、赛后30 min、... 该试验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马场体尺相近、体况良好的10匹速度型3岁伊犁母马为研究对象,以最大心率的50%~60%、60~70%、70%~80%分别热身10、5、3 min后进行9场1000 m测试赛事,两场比赛间隔1天,在热身后、赛后即刻、赛后30 min、赛后60 min分别在颈静脉采集血样5 m L。使用便携式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样,分析测试赛各阶段静脉血气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马匹热身10 min的二氧化碳分压著低于热身3 min(P<0.05),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热身3 min(P<0.05),血糖显著高于在热身3 min(P<0.05);热身10 min赛后即刻的二氧化碳分压极显著低于3 min(P<0.01),在赛后30 min时,热身10 min的血糖显著高于热身5、3 min(P<0.05);热身10 min赛后60 min时血糖极显著高于5、3 min(P<0.01)。结果表明,伊犁马1000 m速度赛采取赛前热身10 min时间,可以通过优化血糖、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显著提升肺通气与氧代谢效率,同时维持血糖稳态并促进糖类分解代谢。相较于热身强度,适度延长热身时长更有利于提升运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热身时间 热身强度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育间伐强度对惠水县杉木林生长指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5
作者 罗毓彬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73-75,共3页
为分析抚育间伐强度对惠水县杉木林生长指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于惠水县国有祥摆林场某杉木林样地进行试验,根据不同间伐强度分为4个处理,CK(无间伐)、T1(间伐强度10%)、T2(间伐强度20%)、T3(间伐强度30%),T4(间伐强度40%),分析不同间伐... 为分析抚育间伐强度对惠水县杉木林生长指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于惠水县国有祥摆林场某杉木林样地进行试验,根据不同间伐强度分为4个处理,CK(无间伐)、T1(间伐强度10%)、T2(间伐强度20%)、T3(间伐强度30%),T4(间伐强度40%),分析不同间伐强度下杉木林生长指标及土壤肥力。结果说明,T1、T2、T3、T4处理的平均胸径增长量、平均树高增长量、平均冠幅增长量较CK处理对比显著提升,T3处理平均胸径增长量、平均树高增长量、平均冠幅增长量较CK处理对比,分别增加32.14%、30%、31.19%。T1、T2、T3、T4处理的林地土壤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P<0.05),以T3处理土壤养分较为充足。由此可知,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惠水县杉木林生长指标及土壤肥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间伐强度30%的杉木长势最佳,土壤肥力较为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育间伐强度 惠水县 杉木林 生长指标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交互相软土固结抗剪强度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6
作者 刘红军 何程铃 +2 位作者 陈锋 周志军 杨超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8-224,共7页
以珠三角地区海陆交互相淤泥质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直剪试验探究不同固结压力和固结度下抗剪强度及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提出抗剪强度及对应指标-固结度-固结压力三维Logistic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固结压力P≥200 kPa、固结... 以珠三角地区海陆交互相淤泥质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直剪试验探究不同固结压力和固结度下抗剪强度及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提出抗剪强度及对应指标-固结度-固结压力三维Logistic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固结压力P≥200 kPa、固结度U≥40%时,软土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增长较为明显;当U=100%时,各级固结压力作用下的软土抗剪强度(τ)相较于初始状态分别提高了7.89、12.73、13.50、18.20、22.38 kPa;所给出的三维数学模型可直接计算出某一固结压力和固结度下的抗剪强度指标c、φ、τ。研究成果能够更为准确地评价该地区软土地基逐级加载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交互相软土 分级加载 抗剪强度指标 固结度 固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抗倒塌地震动强度指标选取的特征选择算法性能评估
7
作者 胡进军 刘亦恒 刘巴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了筛选有效预测结构倒塌能力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对比分析了MIC、ReliefF、XGBoost和Lasso这4种常见特征选择算法用于地震动强度指标筛选时的性能。基于单自由度结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及地震动强度指标建立特征选择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 为了筛选有效预测结构倒塌能力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对比分析了MIC、ReliefF、XGBoost和Lasso这4种常见特征选择算法用于地震动强度指标筛选时的性能。基于单自由度结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及地震动强度指标建立特征选择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输出权重及频数得到欧氏距离大小排序并筛选地震动强度指标,利用筛选结果对特征选择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估。同时基于2层、4层、8层和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对筛选后强度指标建立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以残差的标准差变化衡量不同特征选择算法筛选出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对结构倒塌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基于Lasso回归算法筛选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比其他算法用于结构倒塌预测时准确率提高31%。结果可为基于性能地震工程(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PBEE)框架下结构易损性分析中及地震动不确定性分析中地震动强度指标筛选的特征选择算法提供参考,也可为结构倒塌预测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筛选提供有效特征选择算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指标 特征选择算法 结构倒塌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 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和能量理论的应变型岩爆机理研究
8
作者 薛亚东 田恒蛟 何本国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1-481,共11页
岩爆是深埋隧道建设过程中弹性应变能突然释放的一种脆性动力失稳,岩块弹射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工期延误等,深入地理解岩爆的形成机理对隧道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岩体完整性系数K_(v)和岩石风化... 岩爆是深埋隧道建设过程中弹性应变能突然释放的一种脆性动力失稳,岩块弹射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工期延误等,深入地理解岩爆的形成机理对隧道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岩体完整性系数K_(v)和岩石风化系数K_(f)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Mohr-Coulomb强度准则(GM-C)的判别指数Q_(gMC)和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GD-P)的判别指数Q_(gDP)的计算方法。利用Griffith准则,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对微裂纹的形成、扩展、合并与集聚进行分析,建立了考虑损伤因子D的岩石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计算公式。通过引入岩爆倾向性指标P,考虑围岩等级对岩爆倾向性的影响,提出了综合考虑强度准则和能量理论的应变型岩爆等级的判断方法。选取了国内多个工程12个不同点位处的岩爆状态数据对所提出的岩爆等级判断方法进行工程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先计算岩石强度准则的判别指数Q的值来判断岩石是否发生屈服破坏,然后再计算岩爆倾向性指标P的值来判断岩爆发生的等级是可行的。这种综合考虑强度准则和能量理论的应变型岩爆等级的判断方法对隧道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能准确及时地判断岩爆等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强度准则 损伤因子 能量理论 岩爆倾向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海拔隧道施工人员生理指标变化及劳动强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树磊 孙兵 +3 位作者 陈稳干 徐寅峰 王俊峰 郭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9-246,共8页
为评估超高海拔隧道施工人员劳动强度,采用理论分析法确定施工人员劳动强度评价指标,并依托某超高海拔隧道采用可穿戴设备监测分析不同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生理指标变化,进而计算不同工序人员劳动强度及劳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序... 为评估超高海拔隧道施工人员劳动强度,采用理论分析法确定施工人员劳动强度评价指标,并依托某超高海拔隧道采用可穿戴设备监测分析不同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生理指标变化,进而计算不同工序人员劳动强度及劳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序施工人员劳动过程中生理指标变化存在明显区别,其中,二衬钢筋布设人员心血管负荷超过卫生限值,机械操作人员血氧饱和度(SpO 2)低于规范值;超高海拔隧道二衬钢筋布设劳动强度为Ⅴ级,底板施工与仰拱钢筋绑扎劳动强度等级为Ⅲ级,二衬防水布铺设与机械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等级为Ⅱ级;海拔4700 m时,隧道施工人员劳动效率仅为平原地区的76%~88%;完成与平原地区相同的工作量,相应工序的人工工日消耗需要增加13.63%~3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海拔隧道 施工人员 生理指标 劳动强度 劳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区域营运船舶碳排放强度指标核算与评级 被引量:2
10
作者 车连发 方健 +3 位作者 牛亚斌 亢惠冉 杨永奎 黄俊翔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108-6116,共9页
为评估中国渤海区域营运船舶碳排放强度,通过收集散货船、液货船等船舶航行数据,分析船舶能效营运指数、船舶营运能效性能指标、年度船舶能效率等碳强度指标,研究船舶载重吨、航速等因子与碳强度指标的相关性,并分别对散货船和液货船进... 为评估中国渤海区域营运船舶碳排放强度,通过收集散货船、液货船等船舶航行数据,分析船舶能效营运指数、船舶营运能效性能指标、年度船舶能效率等碳强度指标,研究船舶载重吨、航速等因子与碳强度指标的相关性,并分别对散货船和液货船进行年度碳强度评级。结果表明:散货船三种碳强度指标总体位于10^(-6)数量级,液货船则位于10^(-5)数量级,其他船舶类型营运能效性能指标和年度船舶能效率位于10^(-4)数量级,船舶能效营运指数位于10^(-3)数量级,散货船营运能效较好。利用年度船舶能效率指标对散货船与液货船进行了2023年度评级,C级以上船舶分别占80%和100%。利用船舶能效营运指数和船舶营运能效性能指标进行评价,散货船C级以上船舶仅占20%,液货船C级以上船舶分别占50%和75%,液货船三种指标评级均优于散货船。在保持当前营运条件下,2023—2026年液货船碳强度指标评级基本保持在C级以上,船舶评级表现良好,而散货船满足C级的船舶占比从80%降至40%,呈现下滑趋势。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船舶营运降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指标 船舶能效 数据分析 二氧化碳减排 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全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及强度指标换算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柳媚 郑述芳 +4 位作者 黄媚 陈祥花 廖浩宇 梁莹 陈宗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2,29,共7页
为深入了解自密实全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力学性能,以水胶比(0.36、0.40、0.45)与粉煤灰掺量(20%、30%、40%、50%、70%)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11组(共99个)自密实全再生混凝土试件对其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试验研究... 为深入了解自密实全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力学性能,以水胶比(0.36、0.40、0.45)与粉煤灰掺量(20%、30%、40%、50%、70%)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11组(共99个)自密实全再生混凝土试件对其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试验研究,观察试件受压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获取各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趋势,基于试验结果及现有文献成果,建立强度指标换算关系,并提出自密实全再生混凝土的本构方程。研究表明:自密实全再生混凝土受压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相似,总体上自密实全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所提计算式可较好预测自密实全再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性能指标及本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全再生混凝土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粉煤灰 水胶比 强度指标换算关系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的地铁车站响应分析与地震强度指标优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紫蓝 倪博 +3 位作者 史跃波 张成明 申家旭 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7-577,共11页
为了降低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的计算成本,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用于构建概率地震需求模型(PSDM),以预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并对适用于地铁车站结构响应预测的地震强度指标(IM)进行了优选。首先选取了200条实测地震动,计算IM,并对典型的... 为了降低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的计算成本,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用于构建概率地震需求模型(PSDM),以预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并对适用于地铁车站结构响应预测的地震强度指标(IM)进行了优选。首先选取了200条实测地震动,计算IM,并对典型的三层三跨地铁车站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将IM与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输入与输出训练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FCNN),得到了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预测模型。最后基于训练后FCNN输入层到隐含层中的权重矩阵与传统方法对IM进行优选,得出了对最大层间位移角影响最大的IM。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后FCNN能以0.95的精度预测地铁车站最大层间位移角,且计算耗时仅为数值模拟的1/5;针对矩形地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速度型和速度反应谱型指标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指标,其中速度谱强度(VSI)对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连接神经网络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地铁车站结构 地震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的输电塔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损伤指标研究
13
作者 黄颖婷 张齐 +2 位作者 林奇祥 谭景阳 谢礼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以输电塔为研究对象,利用20条典型地震动时程,分别采用10个地震动强度指标(intensity measure,IM)和4个结构损伤指标(damage measure,DM)对输电塔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通过双对数线性回归建立了地震动... 以输电塔为研究对象,利用20条典型地震动时程,分别采用10个地震动强度指标(intensity measure,IM)和4个结构损伤指标(damage measure,DM)对输电塔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通过双对数线性回归建立了地震动强度指标与输电塔损伤指标的无量纲化关联模型,并对不同强度指标和损伤指标组合下关联模型的有效性、实用性和效益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针对输电塔结构,选取有效峰值加速度(effective peak acceleration,EPA)作为IM和节间位移角(inter-story drift ration,ISDR)作为DM进行组合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相关性;基于输电塔结构第一阶、第二阶反应谱的Sa_(avg)^(*)在指标关联性评价中的优势与EPA、Sa(T_(1))类似,而Sv*avg指标与有效峰值速度(effective peak velocity,EPV)、第一周期谱速度(Sv(T_(1)))指标相比,增强了与DM之间的关联性;构造的E(ad)作为结构总持时内的地震动能量输入指标与所有IM指标组合时,并不受输电塔对加速度型IM更敏感从而导致加速度型IM与DM组合时关联性更强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提高输电塔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精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动强度指标 结构损伤指标 输电塔结构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指标量化:多中心工作背景下乡镇政府的高强度动员及其困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姣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87,共13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力的增强,国家在乡村设置了多重治理目标,由此型构出基层的多中心工作格局。面对多中心工作压力,工作指标全面量化不仅是上级考核下级的重要制度工具,而且已经越来越成为乡镇政府实现乡镇内部工作人员高强度动员的重...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力的增强,国家在乡村设置了多重治理目标,由此型构出基层的多中心工作格局。面对多中心工作压力,工作指标全面量化不仅是上级考核下级的重要制度工具,而且已经越来越成为乡镇政府实现乡镇内部工作人员高强度动员的重要手段。工作指标的全面量化主要表现为完成结果可量化工作指标的结果量化和过程量化,以及完成结果不可量化工作指标的过程量化。乡镇借助量化工作指标所内含的工作任务的可计算性、可分解性以及可比较性,充分启动责任到人、结账督办以及面子激励等机制来实现对乡镇工作人员的高强度动员,提升工作任务的执行效率。然而,此种依靠工作任务指标量化的动员方式同样引发了乡镇的过度动员与超负荷运转,以及形式主义滋生和基层政权悬浮等困境。要破解这一困境,需要改变基层政府的多中心工作格局,保持基层治理的简约状态,减轻基层负担,同时赋予基层政府一定的自主治理空间,增强基层政府的社会回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工作 乡镇治理 乡镇动员 指标量化 强度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eto强度值演化算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 被引量:56
15
作者 周育人 李元香 +1 位作者 王勇 康立山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43-1249,共7页
提出了一种求解约束函数优化问题的方法.它不使用传统的惩罚函数,也不区分可行解和不可行解.新的演化算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换成两个目标优化问题,其中一个为原问题的目标函数,另一个为违反约束条件的程度函数.利用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Par... 提出了一种求解约束函数优化问题的方法.它不使用传统的惩罚函数,也不区分可行解和不可行解.新的演化算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换成两个目标优化问题,其中一个为原问题的目标函数,另一个为违反约束条件的程度函数.利用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Pareto优于关系,定义个体Pareto强度值指标以便对个体进行排序选优,根据Pareto强度值排序和最小代数代沟模型设计出新的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对常见测试函数的数值实验证实了新方法的有效性、通用性和稳健性,其性能优于现有的一些演化算法.特别是对于一些既有等式约束又有不等式约束的复杂非线性规划问题,该算法获得了更高精度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算法 约束优化问题 多目标 pareto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reto强度进化算法的供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丁胜祥 董增川 +1 位作者 王德智 李庆航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9-684,共6页
提出用Pareto强度进化算法解决供水库群的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算法利用种群的进化过程模拟寻找非劣解集的过程,将供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的解当作进化种群中的个体,按照解的Pareto强度值与密度进行适应度计算,利用种群中个体的进化... 提出用Pareto强度进化算法解决供水库群的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算法利用种群的进化过程模拟寻找非劣解集的过程,将供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的解当作进化种群中的个体,按照解的Pareto强度值与密度进行适应度计算,利用种群中个体的进化操作获得非劣解,最终整个种群进化为非劣解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算法能实现多峰搜索,最终非劣解集的分布均匀,且收敛速度快,为解决供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库群 多目标 优化调度 pareto强度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强度指标与区间理论的岩体抗剪强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永杰 曹文贵 +1 位作者 赵明华 翟友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46-2452,共7页
针对采用结构面表面特征与岩体结构的定性描述确定岩体地质强度指标(GSI)时存在主观性较强的特点,首先,以结构面表面等级(SCR)、节理特征系数(Jc)、岩体结构等级(SR)与岩块体积(Vb)分别对其进行取值量化,并根据量化指标取值过程中所具... 针对采用结构面表面特征与岩体结构的定性描述确定岩体地质强度指标(GSI)时存在主观性较强的特点,首先,以结构面表面等级(SCR)、节理特征系数(Jc)、岩体结构等级(SR)与岩块体积(Vb)分别对其进行取值量化,并根据量化指标取值过程中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采用区间数表示参数取值,在探讨各量化指标取值方法基础上建立岩体GSI区间数确定方法;其次,根据Hoek-Brown准则等效岩体抗剪强度参数转换关系,采用区间组合法进行求解,进而建立出基于区间理论与GSI的岩体抗剪强度确定方法;最后,将其用于湖南省某水电站进水口隧道岩体抗剪强度确定,与现有分析方法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试验资料不足的情况下,该方法为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确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力学 抗剪强度 地质强度指标 HOEK-BROWN准则 区间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十字板强度推算软黏土抗剪强度指标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3
18
作者 闫澍旺 封晓伟 +1 位作者 侯晋芳 李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05-1810,共6页
天津港区地基土上覆较厚的软黏土层,处于欠固结状态,含水率高,承载力低。在构筑物施工期稳定性分析中,需要采用不排水强度指标。常用的几种抗剪强度指标中,以十字板强度最为可靠。但由于十字板强度是土体各滑动面上的抗剪强度的较小值,... 天津港区地基土上覆较厚的软黏土层,处于欠固结状态,含水率高,承载力低。在构筑物施工期稳定性分析中,需要采用不排水强度指标。常用的几种抗剪强度指标中,以十字板强度最为可靠。但由于十字板强度是土体各滑动面上的抗剪强度的较小值,用于计算土坡稳定性计算常得出过于保守的不合理的结果。同时,单一的十字板强度指标无法用于计算箱筒型基础的地基土压力及承载力。基于十字板强度随深度线性分布的规律及莫尔–库仑抗剪强度原理,结合收集的大量的十字板强度实测数据,通过回归统计分析推算出地基土的两个抗剪强度指标,并将其应用于软黏土土坡的稳定分析及新型箱筒型基础稳定性的计算,计算结果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十字板强度 抗剪强度指标 统计回归分析 土坡稳定 箱筒型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地震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李雪红 李晔暄 +2 位作者 吴迪 徐秀丽 李枝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84-189,共6页
目前结构抗震分析时使用的地震动强度指标较多,各种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适用性尚未有统一的定论,缺乏系统的分析。采用考察结构最大地震响应与地震动强度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0条原始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基于不... 目前结构抗震分析时使用的地震动强度指标较多,各种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适用性尚未有统一的定论,缺乏系统的分析。采用考察结构最大地震响应与地震动强度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0条原始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基于不同周期的SDOF系统和实际减隔震桥梁,研究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地震响应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将地震动强度指标划分为4类,其中以Sa(T1)为代表的第Ⅰ类强度指标与不同周期结构的相关程度都较高,而以PGA为代表的第Ⅱ类和以PGD为代表的第Ⅲ类强度指标分别对短周期和长周期结构的相关程度较高,以PGV为代表的第Ⅳ类强度指标相对较稳定,建议采用第Ⅰ类强度指标作为衡量地震动强度的指标参数。并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论证了对于自振周期已知的结构,地震动的不同强度指标与结构地震响应的相关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指标 地震响应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储层渗透率与地质强度指标的关系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40
20
作者 郭红玉 苏现波 +2 位作者 夏大平 倪小明 李广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9-1322,共4页
为评估煤储层整体的渗透性,引入岩体力学中的地质强度指标(Geological Strength Index,GSI)来表征煤体结构。挑选有代表性的不同煤体结构煤样,与GSI图版进行比对,获取样品的GSI值,并测试相应的渗透率。地质强度指标(GSI)与渗透率相关性... 为评估煤储层整体的渗透性,引入岩体力学中的地质强度指标(Geological Strength Index,GSI)来表征煤体结构。挑选有代表性的不同煤体结构煤样,与GSI图版进行比对,获取样品的GSI值,并测试相应的渗透率。地质强度指标(GSI)与渗透率相关性明显,拟合相关系数R2=0.84,表明利用GSI来估算煤储层渗透率是可行的。GSI与渗透率关系表明,水力压裂增透仅适用于Ⅰ和Ⅱ类煤,对寺家庄煤矿15号煤层来说,储层改造的最优目标为GSIc=5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渗透率 地质强度指标 煤体结构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