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椭圆张量叠加的剪切变形二维纤维织物渗透率预测模型
1
作者 乐午阳 罗浩 +2 位作者 吴医博 周何乐子 周华民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6,共9页
渗透率是纤维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由纤维结构决定。对于具有一定曲率的构件,纤维剪切变形难以避免,从而导致纤维结构改变,影响渗透率。为研究剪切变形下的纤维面内渗透率变化规律,建立渗透率主值和方向的预测模型,采用二维径... 渗透率是纤维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由纤维结构决定。对于具有一定曲率的构件,纤维剪切变形难以避免,从而导致纤维结构改变,影响渗透率。为研究剪切变形下的纤维面内渗透率变化规律,建立渗透率主值和方向的预测模型,采用二维径向流动实验对编织纤维布和无屈曲纤维布进行渗透率测试;通过椭圆张量叠加和Kozeny-Carman方程分别提取纤维重定向和纤维体积分数作为渗透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建立渗透率预测模型;将理论模型与实验数据及多组文献数据结合,进一步简化了模型参数,得到了可广泛适用于二维正交各向异性机织纤维布和无屈曲纤维布的面内渗透率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剪切变形 预测模型 正交各向异性纤维 椭圆张量叠加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叠加组合的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大成 朱天生 +2 位作者 吴迪 马黎 项华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4-250,256,共8页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滑动叠加组合的洪水调节计算,提出了基于分层计算的发电变化过程与动态预留库容相结合的洪水调节计算模型,以沿河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定和应用。结论表明:(1)多项式函数能较好地拟合水位库容关系...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滑动叠加组合的洪水调节计算,提出了基于分层计算的发电变化过程与动态预留库容相结合的洪水调节计算模型,以沿河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定和应用。结论表明:(1)多项式函数能较好地拟合水位库容关系曲线,缩短计算步长能够有效提升洪水调节计算的精度;(2)结合分层计算的发电变化过程和预留控制库容的变化情况,可同时保证发电流量不超泄与洪水不侵占发电库容,可提高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和防洪效益;(3)模型考虑电站未发电与发电时遭遇洪水两种情景,可有效全面判别出抽水蓄能电站洪水组合的最不利方案。提出的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模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预留库容 滑动叠加组合 洪水调节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X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及其数值实现
3
作者 李辉 靳凡 +3 位作者 范志庚 李潘 黄鹏 郝志明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452,I0002,共10页
为了准确表征高聚物黏结炸药(PBX)在长时蠕变加卸载过程中的非线性力学行为,以PBX9502炸药为例,采用两类传统蠕变模型中的两种典型模型(幂次模型和Burgers模型)分析了在预测蠕变卸载恢复性能时的有效性;基于Boltzmann叠加原理,提出了一... 为了准确表征高聚物黏结炸药(PBX)在长时蠕变加卸载过程中的非线性力学行为,以PBX9502炸药为例,采用两类传统蠕变模型中的两种典型模型(幂次模型和Burgers模型)分析了在预测蠕变卸载恢复性能时的有效性;基于Boltzmann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依赖于加载历史的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将其拓展为三维变载荷形式,并对其进行数值离散,推导了应力更新形式和Jacobian矩阵;通过编写用户材料子程序方法,实现了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数值应用,完整模拟了PBX蠕变加卸载过程和松弛加卸载过程。结果表明,两类传统黏弹塑性模型无法预测PBX蠕变卸载恢复性能,而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将PBX蠕变加卸载性能统一融合,能够描述PBX完整的加卸载响应特性,可推广应用于相关材料在变载荷下的蠕变和松弛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高聚物黏结炸药 PBX 蠕变恢复 PBX9502炸药 蠕变本构模型 Boltzmann叠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循环水-能源桩热交换的双螺旋埋管能源桩变热流传热模型
4
作者 魏子钧 时刚 +3 位作者 吴仲明 席省麟 陈金灿 蔡瀚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9-327,共9页
将双螺旋换热器等效为三维有限长螺旋线热源,基于叠加原理建立考虑循环水与能源桩之间换热的双螺旋埋管能源单桩的变热流分段叠加传热模型。将双螺旋换热器划分为多个节段,采用时间与空间的分段叠加法,利用建立的变热流条件下的近似温... 将双螺旋换热器等效为三维有限长螺旋线热源,基于叠加原理建立考虑循环水与能源桩之间换热的双螺旋埋管能源单桩的变热流分段叠加传热模型。将双螺旋换热器划分为多个节段,采用时间与空间的分段叠加法,利用建立的变热流条件下的近似温度场解答与推导出的分段热流密度-水温方程组得到任意时间空间下的热流密度、出水口温度、循环水温和周围土体的温度场等。通过比较COMSOL数值模型,表明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该传热模型讨论双螺旋埋管能源桩换热温度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能源桩 传热性能 变热源传热模型 分段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吹填土大变形固结与流变叠加效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爱武 程姝晓 +2 位作者 梁振振 华谦谦 杨少朋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77-1987,共11页
高黏粒含量吹填场地在运营中因大变形固结与流变叠加效应导致地基变形显著,严重威胁工程安全。以高黏粒含量吹填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土体大变形固结与流变特性,推导了大变形固结有限元方程,建立基于分数阶导数的流变本构模... 高黏粒含量吹填场地在运营中因大变形固结与流变叠加效应导致地基变形显著,严重威胁工程安全。以高黏粒含量吹填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土体大变形固结与流变特性,推导了大变形固结有限元方程,建立基于分数阶导数的流变本构模型,构建考虑大变形固结与流变叠加效应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模型箱试验对数值模拟进行验证,分析了荷载作用下该叠加效应对表面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变形固结过程吹填土应变-时间曲线呈现显著的衰减特征,且后期逐渐显现流变效应;吹填土流变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其中非线性黏塑性变形阶段占流变变形主要地位,该阶段变形量约占流变总变形量的59%;随着固结时间的增加,吹填土排水量和表面沉降呈现先快速增加而后稳定的趋势。该数值模拟能很好地反映吹填土大变形固结与流变叠加效应,模拟值与模型箱实测值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吹填土 大变形固结 流变 本构模型 叠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加定理的有源配电网等值阻抗测量方法
6
作者 贾焦心 杨耀辉 +2 位作者 贾凯旋 颜湘武 邵晨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3,共7页
针对主动测量方法构建有源配电网等值模型时易对电力系统产生额外干扰的问题,开展了适用于跟网型和构网型逆变器场景下的有源配电网等值模型计算研究。通过分析现有电网阻抗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叠加定理的电网等值模型被动构... 针对主动测量方法构建有源配电网等值模型时易对电力系统产生额外干扰的问题,开展了适用于跟网型和构网型逆变器场景下的有源配电网等值模型计算研究。通过分析现有电网阻抗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叠加定理的电网等值模型被动构建方法,即通过系统自身微小扰动,结合叠加定理计算配电网的等值阻抗和开路电压,进而将复杂配电网络简化为含有独立电压源和阻抗串联的单口网络模型。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和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算例分析均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可在多种工况下准确计算出系统等值模型,避免了主动计算方法中频率波动和谐波干扰带来的问题,计算结果精度和速度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等值模型 电网等值阻抗 分布式电源 叠加定理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期叠加”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系统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任艳红 刘峰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20,128,共6页
文章在“三期叠加”的特殊背景下,研究了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问题。研究目的旨在探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意义、面临的现实困境及系统化发展路径。方法上,文章首先分析了教师数字素养在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随后指出了当前教师... 文章在“三期叠加”的特殊背景下,研究了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问题。研究目的旨在探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意义、面临的现实困境及系统化发展路径。方法上,文章首先分析了教师数字素养在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随后指出了当前教师在数字素养提升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5-1-2三维联动发展模型”,通过“5维协同”机制整合资源,“1体贯通”实施体系构建支持系统,“双核驱动”创新引擎激发教师发展动力。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有效破解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困境。结论认为,该模型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专业化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数字素养 三期叠加 5-1-2三维联动发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益风险均衡的径流组分模型优选准则
8
作者 丁小玲 胡维忠 +2 位作者 唐海华 罗斌 冯快乐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8,35,共9页
径流组成成分识别是水文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在组分模型形式选择方面仍缺乏统一的准则,导致建模时组分类型及分离顺序难以确定。考虑突变、趋势、周期成分等组分类型,构建不同的线性叠加模型对变化长度径流序列的组成成分进行动... 径流组成成分识别是水文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在组分模型形式选择方面仍缺乏统一的准则,导致建模时组分类型及分离顺序难以确定。考虑突变、趋势、周期成分等组分类型,构建不同的线性叠加模型对变化长度径流序列的组成成分进行动态识别,在分析不同模型的识别精度及其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效益风险均衡的径流组分模型选择准则。以金沙江下游屏山站1956—2010年的径流序列为实例,对所提模型选择准则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径流成分识别受到模型形式和序列长度的共同影响,识别精度越高的模型在应对序列长度变化时具有相对越低的稳定性,所提准则为径流组分模型选择提供了一种均衡考量识别精度(效益)和稳定性(风险)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组分模型 选择准则 线性叠加模型 效益风险均衡 变化径流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特性的检测模型
9
作者 贾云娟 许艳玲 杨君霞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0,共6页
信号特性检测对于目标识别、距离测量、速度估计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为此,设计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特性的检测模型,提升回波信号特性检测效果。利用蒙特卡洛法,构建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瞬态辐射传输模型;通过杜哈梅叠加定理求解瞬态辐射传输模... 信号特性检测对于目标识别、距离测量、速度估计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为此,设计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特性的检测模型,提升回波信号特性检测效果。利用蒙特卡洛法,构建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瞬态辐射传输模型;通过杜哈梅叠加定理求解瞬态辐射传输模型,得到激光脉冲辐射强度;依据激光脉冲发射与目标反射等环节间的卷积传递关系,得到激光脉冲回波功率;利用回波功率与辐射强度,得到目标回波信号比与散射噪声比,用于描述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特性的变化情况,完成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特性检测。实验证明:该模型可有效计算获取激光脉冲辐射强度与回波功率。在不同波段时,该模型均可有效检测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特性,波段越大,目标回波信号比越小,说明波段对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的能量衰减特性存在影响;不同波段时,目标回波信号比的时域分布均完全相同,说明波段对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的时间展宽特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脉冲 回波信号 特性检测模型 蒙特卡洛法 杜哈梅叠加 卷积传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变动与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柳如眉 唐璐 柳清瑞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50,共10页
中国加快能源消费转型升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它不仅取决于生产部门和居民部门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也取决于能源技术创新。本文构建PVAR模型,利用2000~202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口变动与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 中国加快能源消费转型升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它不仅取决于生产部门和居民部门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也取决于能源技术创新。本文构建PVAR模型,利用2000~202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口变动与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口变动是能源消费以及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与能源消费正相关,老年抚养比与能源消费负相关,但前者比后者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更大;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费具有双向效应,呈现跨期异质性,有利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人口变动与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费的叠加效应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的溢出和替代效应及人口与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建议促进人口适度均衡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能源革命以及技术创新,实现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以尽快达成“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动 技术创新 能源消费 PVAR 模型 碳达峰 碳中和 双向效应 叠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陕接壤区矿井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11
作者 苗贺朝 董书宁 +6 位作者 王皓 杨元园 乔伟 王晓东 王东琦 付宏洋 刘禹廷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6-176,共11页
【目的】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区域由东向西转移,西部煤炭基地在国民经济基础能源供给中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然而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发长期面临水害防治和水资源保护难以协调的困局。因此,推进矿井水管控技术走向... 【目的】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区域由东向西转移,西部煤炭基地在国民经济基础能源供给中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然而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发长期面临水害防治和水资源保护难以协调的困局。因此,推进矿井水管控技术走向智能化,是解决西部矿区煤-水矛盾的关键途径,也是在保障煤炭企业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矿区水资源保护利用的迫切需求。【方法】针对现有矿井水配置技术存在的分级分质配置规则不完善、对矿井水资源特殊性考虑不足等问题,以地表水、地下水、矿井水和再生水为水源,构建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公平性的水资源分级分质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在制定矿区水资源分级分质配置规则基础上,结合水量平衡、水质标准和用水需求约束等条件,采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我国蒙陕接壤区某矿现状水平年水资源逐月配置方案进行求解,并评价了Pareto解集中经济、环境、公平效益侧重的配置方案,该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和结论】(1)配置结果合理,矿井水年均利用率为78.4%,月平均利用率与月供需水量之差呈正相关,生态和农业需水是关键影响因子。(2)矿井水月平均利用率最高为92.2%(4月)、最低为31.4%(8月),此二月均推荐经济或环境方案。(3)1~12月环境方案,各水源利用率范围分别为100%、35.21%~100.00%、32.18%~95.11%和82.89%~100.00%。(4)生活、工业、生态、农业用水的满足度范围分别为95.00%~98.16%、97.27%~109.14%、94.35%~105.05%和81.95%~108.85%。(5)当矿井水利用率低时,其他水源利用率增大,供水结构不合理。研究结果可为矿井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并为类似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多水源 优化模型 基尼系数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代 pareto解集 蒙陕接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叠加路面输入模型的建立及数字模拟 被引量:61
12
作者 常志权 罗虹 +1 位作者 褚志刚 邓兆祥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8,共4页
路面输入模型在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分析研究中是很重要的,对谐波叠加模型的建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编制了运用该模型生成随机路面谱的软件,对国标GB7031—87中规定的各级路面不平度进行了数字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描述复杂... 路面输入模型在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分析研究中是很重要的,对谐波叠加模型的建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编制了运用该模型生成随机路面谱的软件,对国标GB7031—87中规定的各级路面不平度进行了数字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描述复杂且不规则的路面形状,适应于任意形状的谱密度的平稳随机过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不平度 谐波叠加模型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型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实用理想模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惠 禹斌 +12 位作者 魏江 李永才 王俊 魏子鑫 张贺然 任良良 王旭 孙凤舟 彭伟 李上 司淑云 杨亚娟 骆雪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897,共9页
总结了国内90多个热液型金及铜、银、铅锌、锑、钨等典型有色金属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型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热液型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实用理想模型。该实用理想模型对于研究构造叠加晕法在矿区深部盲矿... 总结了国内90多个热液型金及铜、银、铅锌、锑、钨等典型有色金属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型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热液型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实用理想模型。该实用理想模型对于研究构造叠加晕法在矿区深部盲矿预测建立实用模型及在普查区建立预测参照实用模型均具有重要参考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预测 构造叠加晕共性 实用理想模型 实用价值 热液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时–温–水分叠加方法改进油纸绝缘热老化寿命模型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杨丽君 邓帮飞 +2 位作者 廖瑞金 孙才新 蒲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6-203,共8页
为改进现有的油纸绝缘热老化寿命模型,使模型的预测结果更为准确,研究初始水分含量及温度对油纸绝缘试品的加速热老化特性影响。首先,对4种初始水分含量的油纸绝缘试品分别在3个温度下开展加速热老化试验,以绝缘纸聚合度作为表征老化程... 为改进现有的油纸绝缘热老化寿命模型,使模型的预测结果更为准确,研究初始水分含量及温度对油纸绝缘试品的加速热老化特性影响。首先,对4种初始水分含量的油纸绝缘试品分别在3个温度下开展加速热老化试验,以绝缘纸聚合度作为表征老化程度的特征参量,引入纤维素累积损失动力学方程研究其在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其次,在时温叠加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时间–温度–水分叠加的新方法,并改进了热老化寿命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与之前的寿命模型相比,改进的模型不但考虑了温度对绝缘纸热老化速率的影响,而且考虑了不同初始水分含量对油纸绝缘热老化的加速作用,有助于对油纸绝缘的热寿命进行更为合理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寿命模型 热老化 降解动力学 时–温叠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加原理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热路模型建模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鹤 李兴宝 +2 位作者 路俊海 罗桓桓 周桂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81-1391,共11页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将光纤与电力电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建设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温度的变化对OPLC运行状态、参数测量准确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建立OPLC的热路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OPLC种类繁多、...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将光纤与电力电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建设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温度的变化对OPLC运行状态、参数测量准确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建立OPLC的热路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OPLC种类繁多、结构各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加原理的OPLC热路模型建模方法,首先将不对称的OPLC等效成几个对称的子模型分别建模,然后利用叠加原理将各模型叠加。在此基础上,利用粒子群算法实现模型参数辨识,提高参数精度,得到精确的热路模型,进而实现OPLC不同位置温度的精确计算。该文以四缆芯OPLC为例建立OPLC热路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叠加原理 热路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三(山岛)-仓(上)断裂带金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惠 禹斌 +13 位作者 李德亮 李成 王善飞 李威 贺容华 马久菊 魏江 赵佳祥 李思玲 杨清泉 原东成 刘日富 司淑云 樊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13-714,共2页
三(山岛)-仓(上)构造带处于山东招(远)-莱(州)金矿集中区西北部,该断裂带已发现三山岛金矿、新立金矿和仓上金矿3个大-特大型蚀变岩型金矿,总储量己超百吨,该构造带及已知矿深部还有很大找矿潜力。三个金矿床严格受NE向三-仓构造控制,... 三(山岛)-仓(上)构造带处于山东招(远)-莱(州)金矿集中区西北部,该断裂带已发现三山岛金矿、新立金矿和仓上金矿3个大-特大型蚀变岩型金矿,总储量己超百吨,该构造带及已知矿深部还有很大找矿潜力。三个金矿床严格受NE向三-仓构造控制,金矿成矿成晕具有多期多阶段脉动叠加的特点。研究了3个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盲矿预测 叠加模型 构造叠加 断裂带 三山岛金矿 深部预测 成矿成晕 构造带 仓上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分解与叠加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晓明 黄新 阎黎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3,共3页
叠加原理在水文地质计算中的应用相当普遍,但一般局限于地下水流模型的解析解,本文扼要介绍了线性定解问题的叠加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线性离散模型的叠加原理,进而讨论了线性离散模型的叠加原理在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中的应用??地下水流... 叠加原理在水文地质计算中的应用相当普遍,但一般局限于地下水流模型的解析解,本文扼要介绍了线性定解问题的叠加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线性离散模型的叠加原理,进而讨论了线性离散模型的叠加原理在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中的应用??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分解与叠加。模型分解与叠加既可用于解析分析也可用于数值计算;同时不仅可以简化复杂模型的求解问题,更有助于理解地下水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模型分解 模型叠加 离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加模型仿真化学烟雾光谱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骏 江飞桥 荀毓龙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6-230,共5页
提出化学战剂烟雾红外光谱辐射传输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利用自行研制的被动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S)遥测的各种背景光谱,仿真出几种特殊的化学烟雾的光谱。
关键词 化学烟雾 红外光谱 仿真 叠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查(新)区构造叠加晕研究方法及预测参照实用理想模型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惠 禹斌 +12 位作者 魏江 李永才 王俊 魏子鑫 孙凤舟 王旭 任良良 张贺然 彭伟 李上 司淑云 杨亚娟 骆雪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1-359,共9页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可以建模的已知矿床深部预测盲矿已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介绍了在尚未发现矿体、未建模的勘查(新)区采用构造叠加晕法预测盲矿的理论与方法,并根据作者总结建立的热液型金及有色金属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可以建模的已知矿床深部预测盲矿已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介绍了在尚未发现矿体、未建模的勘查(新)区采用构造叠加晕法预测盲矿的理论与方法,并根据作者总结建立的热液型金及有色金属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实用理想模型”,建立了在勘查(新)区预测构造-蚀变带深部含矿性的构造叠加晕“参照实用理想模型”。据此模型可快速、有效地对勘查(新)区各构造-蚀变带进行评价、深部预测,筛选出最有利成矿的构造蚀变带,提出有利成矿部位或预测靶位,从而缩小找矿范围,为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 勘查(新)区 盲矿预测 参照实用理想模型 热液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perbola-Logistic叠加模型预测地基沉降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艳平 杨洋 +1 位作者 王杰 葛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针对Hyperbola模型和Logistic模型的优缺点,提出Hyperbola-Logistic叠加模型,该叠加模型综合了两种单项预测模型的优点,以期达到高精度的预测结果。结合发电厂地基沉降现场观测数据,利用Hyperbola-Logistic叠加模型预测地基沉降,并与单... 针对Hyperbola模型和Logistic模型的优缺点,提出Hyperbola-Logistic叠加模型,该叠加模型综合了两种单项预测模型的优点,以期达到高精度的预测结果。结合发电厂地基沉降现场观测数据,利用Hyperbola-Logistic叠加模型预测地基沉降,并与单项沉降预测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两种单项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较,叠加模型减小了系统误差,提高了整体的预测精度,拟合结果可靠,适用于发电厂地基沉降量的预测。新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是一种分析预测地基沉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bola模型 LOGISTIC模型 叠加模型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