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DEEMs-PARAFAC的长荡湖溶解性有机物(DOM)来源及分布特征研究
1
作者 宦娟 郑永春 +4 位作者 徐宪根 张浩 袁佳龙 李鑫城 周立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1-600,共10页
湖泊水质直接影响周边生态、人类健康和经济,而现代工业、城市化带来的压力使得湖泊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深入了解变化、寻找污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生态健康和人民生活水质安全。因此,基于三维荧光(3DEEMs)和平行因子(PARAFAC)方法,... 湖泊水质直接影响周边生态、人类健康和经济,而现代工业、城市化带来的压力使得湖泊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深入了解变化、寻找污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生态健康和人民生活水质安全。因此,基于三维荧光(3DEEMs)和平行因子(PARAFAC)方法,对2022年长荡湖及其周边面源的水质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进行分析,探讨了长荡湖DOM的荧光组分来源及时空分布,同时对比周边面源荧光与湖体荧光的相似性。结果表明,长荡湖水体的溶解有机质(DOM)荧光主要由两类荧光组分构成:类蛋白荧光组分(C1)和类腐殖质组分(C2、C3、C4)。这些组分与周边印染、生活排放以及水产养殖等源头的荧光组分相似度较高。长荡湖在不同水期各类荧光分布存在差异,特别是丰水期,荧光强度主要集中于下游出湖口。长荡湖荧光特征参数FI的值为(1.68~1.75),BIX的值在(0.92~0.93),HIX的值在(0.56~0.7),表明长荡湖DOM的增量以内源为主。综合分析显示,长荡湖的有机质主要来自水生动植物和藻类的腐解等内源增量。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与湖体DOM相关性较大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Chl-a和COD。本研究不仅对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其他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荡湖 三维荧光 平行因子分析 DOM时空分布 有机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titude estimation for spacecraft docking based on EMVS array via PARAFAC algorithm
2
作者 LIU Bingqi CHEN Guangdong +1 位作者 LIU Zhuhang SONG H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623-633,共11页
A spacecraft attitude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s(EMVS)array is proposed,which employs the orthogonally constrained parallel factor(PARAFAC)algorithm and makes use of measurements of the ... A spacecraft attitude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s(EMVS)array is proposed,which employs the orthogonally constrained parallel factor(PARAFAC)algorithm and makes use of measurements of the two-dimensional direction-of-arrival(2D-DOA)and polarization angles,aiming to address the issues of incomplete,asynchronous,and inaccurate third-party reference used for attitude estimation in spacecraft docking missions by employing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ree-dimensional(3D)wave structure as a complete third-party reference.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state-ofthe-art algorithms show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estimation accuracy an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ith this algorithm.Numerical simulations have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of this method.A high-precision,reliable,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rapid spacecraft attitude estimation is provid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factor(parafac)analysis 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s attitude estimation state of polarization spacecraft do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 parallel factor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for coherently distributed source localiza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CHENG Qianlin ZHANG Xiaofei CAO Renz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667-675,共9页
This paper links parallel factor(PARAFAC) analysis to the problem of nominal direction-of-arrival(DOA) estimation for coherently distributed(CD) sources and proposes a fast PARAFACbased algorithm by establishing... This paper links parallel factor(PARAFAC) analysis to the problem of nominal direction-of-arrival(DOA) estimation for coherently distributed(CD) sources and proposes a fast PARAFACbased algorithm by establishing the trilinear PARAFAC model.Relying on the uniqueness of the low-rank three-way array decomposition and the trilinear 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chieves nominal DOA estimation and outperforms the conventional 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 via rotational technique CD(ESPRIT-CD) and propagator method CD(PM-CD)methods in terms of estimation accuracy. Furthermore, by means of the initialization via the propagator method, this paper accelerates the convergence procedur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ith no estimation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be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multiple-source scenario,where sources have different angular distribution shapes.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corrobo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fast PARAFAC-ba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 localization coherently distributed (CD)source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propagator method (PM) trilin-ear decom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湿地草海不同覆被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光谱特征
4
作者 龙云川 蒋娟 +1 位作者 胡菁 万合锋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6-906,共11页
土地覆被类型差异会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探究高原湿地不同覆被类型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我国亚热带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贵州草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三维... 土地覆被类型差异会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探究高原湿地不同覆被类型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我国亚热带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贵州草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及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方法,解析草海湿地林地、耕地、草地、灌丛和滩涂等5种覆被土壤DOM的组成及特征。结果表明:①草海湿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51.11±10.58)g/kg,DOM含量为0.37~1.02 g/kg。DOM以植物源等陆源输入为主,呈弱腐殖化、较强自生源特征。土壤DOM共解析出3种组分,即类富里酸(C1)、陆源类腐殖质(C2)和类蛋白(C3)。②土地覆被类型影响土壤DOM特征,滩涂和灌丛土壤中C1组分占优势,林地和耕地土壤中C2组分相对占优,草地土壤中以C3组分为主。不同覆被土壤中DOM含量表现为滩涂>灌丛>耕地>草地>林地,林地土壤中DOM含量最低;耕地和草地土壤中DOM呈现较低的芳香化程度,滩涂和灌丛土壤中则有较高的芳香性,且DOM光谱参数呈表聚性。③共现网络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显示,C1组分与陆源输入密切相关,C2和C3组分与微生物活动联系紧密。冗余分析(RDA)和方差分解分析(VPA)表明,pH和总氮(TN)浓度是影响草海湿地土壤DOM光谱特征变化的关键因子。研究显示,高原湿地不同土地覆被通过植物资源输入、微生物转化及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对土壤DOM组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pH和TN浓度是关键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高原湿地土壤碳循环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DOM) 高原湿地 紫外-可见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共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EEM和PARAFAC的猪场废水DOM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磊 李忠佩 +2 位作者 刘明 马晓焉 唐晓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7-583,共7页
猪场废水中物质组成与其潜在的环境效应密切相关,研究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将可为制订科学的资源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集江西省余江县不同养殖规模(以年出栏量计)的吴杨高(WYG,2 000头)、成林牧业(CL,5 000头)、万谷(WG,20 00... 猪场废水中物质组成与其潜在的环境效应密切相关,研究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将可为制订科学的资源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集江西省余江县不同养殖规模(以年出栏量计)的吴杨高(WYG,2 000头)、成林牧业(CL,5 000头)、万谷(WG,20 000头)和正邦(ZB,24 000头)等猪场自然氧化塘内的养殖废水,运用三维荧光(3DEEM)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模型研究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DOM)组成及其荧光特性。结果表明,成林和吴杨高猪场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全氮(TN)、氨氮(NH+4)以及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均显著高于万谷和正邦猪场。通过3DEEM和PARAFAC建模发现,猪场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DOM)主要有三个组分,其中包括两个类蛋白质组分(C1,C2)和一个类腐殖质组分(C3)。线性拟合结果表明,C1分别与C2,C3组分荧光强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不同组分间可能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或变化趋势。与养分浓度变化趋势一致,成林和吴杨高猪场DOM组分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万谷和正邦。此外,C1和C2组分对猪场废水中DOM总的贡献率依次为成林(89.7%),吴杨高(87.9%),万谷(77.5%)和正邦(72.9%),而C3所占比例分别为成林(10.3%),吴杨高(12.1%),万谷(22.5%)和正邦(27.1%)。可见,废水中类蛋白质组分比例明显高于类腐殖质组分。与此同时,荧光指数(FI370)和腐殖化指数(humification index,HIX)的变化趋势,整体表现为正邦和万谷猪场显著高于成林和吴杨高猪场。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的荧光指数受环境指标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COD与DOC浓度分别与DOM组分荧光强度间呈极显著相关性。综上,不同的规模化猪场废水中养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DOM组成和荧光特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废水 可溶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FAC和FRI解析ISI中DOM分布 被引量:20
6
作者 吕晶晶 龚为进 +6 位作者 窦艳艳 段学军 刘海芳 张列宇 席北斗 于水利 侯立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39-2047,共9页
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FRI)的方法解析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曝气预处理改良土壤渗滤系统(ISI)处理生活污水时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根... 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FRI)的方法解析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曝气预处理改良土壤渗滤系统(ISI)处理生活污水时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根据FRI分析,ISI中DOM可以分为5个荧光区域,包括3个类蛋白物质区域(Ⅰ、Ⅱ、Ⅳ)和2个类腐殖质物质区域(Ⅲ、Ⅴ).沿着垂直方向向下,ISI中DOM有溶出的现象,导致总荧光区域积分体积(TOT)与TN、TP、NH_4^+-N、COD、TOC等都呈现显著负相关的关系,而与EC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荧光区域Ⅴ与NO_3^--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氮素去除与DOM组成之间关系密切.通过进一步做PARAFAC分析表明,可以从DOM中识别出四种荧光组分,分别为C1类富里酸类物质和C2、C3、C4类蛋白类物质.荧光组分浓度得分值F_(max)表明,ISI对物质降解由易到难依次为C2>C4>C1、C3,即类酪氨酸最易降解,其次为类色氨酸类物质和类富里酸类物质.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用F_(max)间接表征TN、TP和COD等水质指标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改良土壤渗滤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区域积分 平行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水体三维荧光光谱的PARAFAC法在污染源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祝鹏 华祖林 李惠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90-3294,共5页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矩阵的PARAFAC模型中因子得分反映混合物各因子相对浓度和比例这一特征,将其应用到混合物源解析的研究。对于因子与来源物质光谱不一致的情况考虑将来源物质荧光矩阵和混合物荧光矩阵均作为模型三维数据矩阵的元素进行...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矩阵的PARAFAC模型中因子得分反映混合物各因子相对浓度和比例这一特征,将其应用到混合物源解析的研究。对于因子与来源物质光谱不一致的情况考虑将来源物质荧光矩阵和混合物荧光矩阵均作为模型三维数据矩阵的元素进行分析,推导出混合样品与源物质荧光矩阵之间的关系式。该关系式系数由因子得分组成,反映了混合样品各来源物贡献率的相对大小,能够作为来源物量化研究的参考指数。在湖泊污染物源解析的应用中,利用混合水样和污染源水样荧光光谱矩阵建立上述关系式,关系式各系数可作为湖泊水体污染源源解析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矩阵 平行因子分析法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RAFAC分析的二级出水DOM臭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金鑫 金鹏康 +2 位作者 孔茜 白雪 王晓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7-433,共7页
基于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analysis),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DOM)在不同臭氧投加量下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PARAFAC分析确定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共有3个荧光组分,其中组分1为蛋白质类物质,组分2和3为腐殖质类物质.... 基于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analysis),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DOM)在不同臭氧投加量下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PARAFAC分析确定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共有3个荧光组分,其中组分1为蛋白质类物质,组分2和3为腐殖质类物质.当臭氧为0.98mg O3/mg TOC时,3个组分中的荧光基团均可以和臭氧发生比较彻底的反应.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臭氧与组分1和组分2中荧光基团的反应可以很好地解释臭氧化对色度、UV254、UV280的去除.HPLC-SEC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PARAFAC的分析结果.同时,对于蛋白类物质组分1而言,臭氧主要和其中小分子物质的荧光基团发生反应,与其大分子物质几乎不发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出水 臭氧氧化 平行因子分析 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s及PARAFAC的洪湖、东湖与梁子湖CDOM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周永强 张运林 +1 位作者 牛城 王明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86-3292,共7页
国内外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洪湖、东湖及梁子湖等大中型浅水湖泊DOM组成特征的分析较少,本文基于2007年9月-10月洪湖、东湖与梁子湖34个站点野外实地采样数据,运用三维荧光图谱(EEMs)与平行因子分析(PARAEAC)模型,着重分析了三个湖泊C... 国内外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洪湖、东湖及梁子湖等大中型浅水湖泊DOM组成特征的分析较少,本文基于2007年9月-10月洪湖、东湖与梁子湖34个站点野外实地采样数据,运用三维荧光图谱(EEMs)与平行因子分析(PARAEAC)模型,着重分析了三个湖泊CDOM吸收荧光特性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CDOM在350 nm处吸收系数a(350)在三个湖泊表现为洪湖极显著高于东湖与梁子湖(P<0.001);三个湖泊CDOM光谱斜率S_(208~500)与a(350)呈极显著负相关(R^2=0.781,p<0.001)且洪湖S_(280~500)值极显著低于东湖与梁子湖P<0.01);光谱斜率比值S_R值也表现为洪湖显著低于东湖与梁子湖(p<0.05)。PARAFAC模型解析得到两个类腐殖质组分(C1,C2),两个类蛋白质组分(C3,C4),其中组分C1与C2呈极显著正相关(R^2=0.884,p<0.001),组分C3与C4亦为极显著正相关(R^2=0.677,p<0.001),这表明三个湖泊CDOM组分C1与C2,C3与C4来源相似,然而统计结果并未发现四个荧光组分与DOC及Chl-a浓度之间存在任何显著性相关关系。三个湖泊荧光指数FI_(255)(HIX),FI_(265),FI_(310)(BIX)与FI_(370)值均表现为东湖显著高于梁子湖(P<0.05),极显著高于洪湖(P<0.01),这意味着东湖富营养化程度高于洪湖与梁子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平行因子分析 洪湖 东湖 梁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源头典型农业小流域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的组成、分布及来源解析
10
作者 刘世杰 杨娟 王克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2-1790,共9页
赤水河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为了更好的保护长江水生态环境,探究其上游水源地区域的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分特征及来源至关重要。以滇东北赤水河源头区域(镇雄段)的龙井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EEMs)和... 赤水河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为了更好的保护长江水生态环境,探究其上游水源地区域的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分特征及来源至关重要。以滇东北赤水河源头区域(镇雄段)的龙井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EEMs)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方法,探讨其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龙井小流域水体中DOC、CDOM和FDOM浓度在流域中从上至下呈逐渐升高的趋势,DOC浓度范围在4.65~15.35 mg·L^(-1)之间,同其他类型水体相比更高。水体DOM腐殖化程度和分子量水平整体上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DOM包含三个荧光组分,分别为类腐殖质组分C1,类蛋白质组分C2,长波类腐殖质组分C3。C2在DOM组分中贡献最大,占总荧光强度的39.35%,C1、C3分别占32.17%和28.48%。水体中DOM自生源特征较强,腐殖化特征较弱,DOM来源主要以内源为主,小部分水体同时受到内外源综合负荷的影响。等高反坡阶措施下,氮磷聚集,微生物活动旺盛,促进DOM的生成,改变DOM的分子结构。C1、C3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具有同源性,TN、TP与C1、C3呈显著正相关,龙井小流域中氮、磷通常以有机氮、有机磷的形式存在,与腐殖质相结合参与DOM的外源贡献。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长江源头水域的水质情况,对保护长江水环境制定相应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源头 龙井小流域 溶解性有机质(DOM)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EEMs)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荧光与绝对主成分算法的河滨带土壤腐殖酸组分及来源特性分析
11
作者 唐辰睿 后钧文 +2 位作者 李杰 于会彬 聂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9-1200,共12页
分别采集蒲河生态区、城市区、城镇区和农村区河滨带不同深度土壤样品,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结合绝对主成分分析和平行因子分析识别河滨带土壤腐殖酸的光谱特征,利用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其组分空间变化,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揭示土壤腐... 分别采集蒲河生态区、城市区、城镇区和农村区河滨带不同深度土壤样品,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结合绝对主成分分析和平行因子分析识别河滨带土壤腐殖酸的光谱特征,利用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其组分空间变化,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揭示土壤腐殖酸来源、组成与理化性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区、城镇区和农村区河滨带土壤中,腐殖酸荧光强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城市区腐殖酸荧光强度的垂向变化无明显规律。2)土壤腐殖酸光谱中包含5个荧光组分(C1~C5),其中C1和C2分别为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类富里酸,C3为微生物代谢产物,C4和C5分别为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类胡敏酸。生态区以C3和C4(54.71%±4.74%)为主,城市区和城镇区以C3和C2(51.57%±3.09%)为主,农村区以C3和C5(52.96%±12.69%)为主。3)城市区紫外光区的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含量随土层深度优先发生变化,这主要归因于工业源、生活源等面源污染的影响;其他3个区域的荧光组分变动趋势与城市区的相反,均受到植物代谢、陆源土壤和农田退水等多因素作用。4)生态区和城镇区河滨带土壤新鲜有机质较多,腐殖化程度相对较高〔腐殖化指数(HIX)为21.25±1.92〕;城市区和农村区土壤腐殖酸自生源相对较弱,腐殖化程度较低(HIX为19.55±3.24)。5)腐殖酸来源、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相关,腐殖酸组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高于其来源。研究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河滨带土壤腐殖酸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响应机制,可为河滨带生态修复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腐殖酸 三维荧光光谱(EEMs) 绝对主成分(APCA)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二维相关 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FAC法解析太湖水体DOM三维荧光光谱 被引量:19
12
作者 祝鹏 华祖林 李惠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19-1625,共7页
采用平行因子法(PARAFAC法)对太湖水样溶解性有机质(DOM)三维荧光光谱进行解析。通过比较因子数分别为3,4和5时,PARAFAC模型的核一致函数、激发和发射光谱误差平方和、各水样模拟的三维荧光光谱和残差谱图等情况,选择因子数为3作为太湖... 采用平行因子法(PARAFAC法)对太湖水样溶解性有机质(DOM)三维荧光光谱进行解析。通过比较因子数分别为3,4和5时,PARAFAC模型的核一致函数、激发和发射光谱误差平方和、各水样模拟的三维荧光光谱和残差谱图等情况,选择因子数为3作为太湖水样DOM三维荧光光谱PARAFAC模型的最佳因子数。太湖水样DOM的3类主要荧光组分分别是类腐殖质荧光物质、类色氨酸荧光物质、类酪氨酸荧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因子法 溶解性有机质 太湖 三维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岭林区不同林分土壤DOM光谱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13
作者 孟永霞 李鹏 +3 位作者 肖列 张超雅 杨殊桐 刘家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773,共6页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反映土壤碳循环及养分循环的重要参数。描述不同林分类型和土壤深度的DOM成分及组成对理解森林碳循环过程尤为重要。采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EEM)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子午岭林区油松林(YS)...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反映土壤碳循环及养分循环的重要参数。描述不同林分类型和土壤深度的DOM成分及组成对理解森林碳循环过程尤为重要。采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EEM)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子午岭林区油松林(YS)和麻栎林(ML)在不同土壤深0~20、20~60及60~100 cm下DOM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L林地溶解有机碳(DOC)平均含量较高,YS林地较低,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有显著变化。采用PARAFAC鉴定出4种荧光组分,其中C1和C2为类腐殖酸荧光组分,主要集中在0~20 cm,而C3和C4为类蛋白质荧光组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占比增大。荧光参数指标表明,0~20 cm的DOM来源主要以陆源输入为主,而60~100 cm主要以微生物活动等引起的自生源为主。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2种林分DOC与4种土壤酶活性均有显著的相关性,YS土壤中DOC与TN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在ML土壤中,DOC与T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PM)结果表明,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既可以独立主导DOM,又可以共同作用影响DOM。此结果有助于了解子午岭林区油松和麻栎林地土壤DOM的变化规律,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岭林区 溶解性有机质 土壤剖面 平行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丘陵流域地表水可溶性有机质组分与来源变化特征
14
作者 扈晓碟 邓雅文 +4 位作者 王剑 肖海兵 闫峰陵 万立新 史志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21-3430,共10页
可溶性有机质(DOM)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活性碳库之一,对全球碳循环、水环境质量和水生食物网具有重要影响。为揭示不同水期流域DOM组分与来源的变化特征,以典型亚热带丘陵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河流(干流... 可溶性有机质(DOM)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活性碳库之一,对全球碳循环、水环境质量和水生食物网具有重要影响。为揭示不同水期流域DOM组分与来源的变化特征,以典型亚热带丘陵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河流(干流与一级支流、二级与三级支流)与小型水体的地表水样品,并结合DOM三维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解析流域地表水DOM组成和来源。结果表明:(1)流域地表水可溶性有机碳浓度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而不同水体类型间表现为小型水体>干流与一级支流>二级与三级支流。(2)流域地表水DOM包括3个荧光组分,其中2个类腐殖质组分C1和C2,1个类蛋白质组分C3。在时间尺度上,类腐殖质组分C1和C2所占百分比表现为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类蛋白质组分C3则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不同水体类型间,干流与一级支流、二级与三级支流组分C1和C2含量显著高于小型水体,而组分C3显著低于小型水体。(3)枯水期流域地表水可溶性有机质荧光指数(FI)的变化范围为2.16—3.04,显著高于平水期和丰水期,表明枯水期DOM大多来源于自生源物质。干流与一级支流、二级与三级支流的自生源指数(BIX)显著低于小型水体,而HIX显著高于小型水体,表明河流中输入的陆源DOM多于小型水体。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环境质量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质 组分解析 流域地表水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PARAFAC的轴承故障欠定盲源分离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志农 杨晓飞 陈长征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8,共6页
针对传统的轴承故障欠定盲源分离方法需要施加约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平行因子(parallel factor,PARAFAC)分析的欠定盲源分离方法.利用VMD算法将振动信号分解为多个带限本征模态... 针对传统的轴承故障欠定盲源分离方法需要施加约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平行因子(parallel factor,PARAFAC)分析的欠定盲源分离方法.利用VMD算法将振动信号分解为多个带限本征模态函数(band-limited intrinsic mode functions,BLIMFs),将这些BLIMFs构造成三阶张量作为PARAFAC模型的输入,利用三线性交替最小二乘算法对模型分解,从而在宽松条件下实现复合故障信号的分离.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与传统的故障盲源分离方法比较,提出的方法在多故障盲源分离中更具有适应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因子分析 变分模态分解 主成分分析 盲源分离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张量分解 复合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穆棱河上游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及对水质的影响
16
作者 熊鑫佩 孟凡生 +4 位作者 王璐 张铃松 秦亚强 梁朱明 董鑫淼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7,共9页
为探究黑龙江省穆棱河上游溶解性有机质(DOM)分布特征和对水质的影响,该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利用荧光参数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EEM)解析DOM的组成和来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说明DOM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穆棱河... 为探究黑龙江省穆棱河上游溶解性有机质(DOM)分布特征和对水质的影响,该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利用荧光参数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EEM)解析DOM的组成和来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说明DOM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穆棱河上游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平均为(36.00±14.00)、(14.58±5.68)、(2.45±0.75)、(45.32±36.67)mg/L,总体上,9月丰水期和11月平水期的污染物浓度较1月冰封期和6月平水期高。比吸收系数(SUVA_(254))、腐质化指数(HIX)、荧光指数(FI)、生物指数(BIX)表明,穆棱河上游水体DOM来源为陆源与自生源相结合,且自生源组分较少,腐质化程度和芳香碳含量较高。相较于冰封期,丰水期和秋季平水期在光化学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自生源组分升高。PARAFAC-EEM共提取出3个组分,陆源类腐殖质占比均高于80%,且冰封期占比更高。11个荧光参数的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3个主成分,主成分与水质指标间回归方程的建立表明,穆棱河上游水体DOM对水质指标COD、高锰酸盐指数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 荧光特征 平行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 水质指标 穆棱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FAC解析北方典型蔬菜大棚土壤DOM三维荧光光谱(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红卫 雷宏军 +5 位作者 韩宇平 席北斗 何小松 许其功 李丹 宋彩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82-1588,共7页
DOM是土壤中一种活跃的组分,研究其组成、分布和腐殖化特点对揭示土壤地球化学环境行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蔬菜大棚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强烈,长期人类活动的作用会影响其土壤中DOM构成和土壤腐殖化过程的... DOM是土壤中一种活跃的组分,研究其组成、分布和腐殖化特点对揭示土壤地球化学环境行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蔬菜大棚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强烈,长期人类活动的作用会影响其土壤中DOM构成和土壤腐殖化过程的空间分布。但关于蔬菜大棚土壤DOM特征的研究鲜见报道。基于此,利用三维荧光图谱技术,结合PARAFAC模型,解析具有长期种植年限的北方典型蔬菜种植基地土壤DOM的特征。结果显示,蔬菜大棚土壤DOM主要由类富里酸(C1)、类胡敏酸(C2)和类蛋白(C3)物质组成,以C1组分为主。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C1和C2组分都明显减少,而C3组分先增后减,DOM的腐殖化程度从0~20到30~40 cm明显降低,到40~50 cm又有所增加;在水平方向上,C2组分的含量在每层的空间变异均较大,C1组分在每层的空间变化均较小,C3组分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土壤的腐殖化指数在每层的空间变异均较大。上述结果表明,蔬菜大棚土壤的腐殖化进程在表层较快,此外,腐殖化进程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特性。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通过三维荧光光谱揭示了了北方蔬菜大棚土壤DOM的组成及其空间异质性特点;(2)将PARAFAC模型用于土壤DOM的分析中,并成功对其DOM的组分特征进行定量表征,对土壤DOM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大棚 土壤 DOM 三维荧光光谱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PARAFAC解析厌氧生物滤池对城市污染河流中DOM的转化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垒 李晓彤 +5 位作者 任勇翔 刘志逸 郭盾 梁庆凯 邵亚辉 郭淋凯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15-1624,共10页
为探究厌氧生物滤池(AF)处理城市污染河流的最佳工况和运行效能,以新河河水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EEM-PARAFAC),研究AF中试试验系统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及温度条件下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转化特性.结果表明:... 为探究厌氧生物滤池(AF)处理城市污染河流的最佳工况和运行效能,以新河河水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EEM-PARAFAC),研究AF中试试验系统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及温度条件下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转化特性.结果表明:(1)河水中DOM主要包含3种荧光组分,其中,C1为类腐殖质物质,C2为类蛋白物质,C3为类腐殖质物质,类蛋白和类腐殖质物质平均占比分别为53.45%和46.55%.(2)AF运行稳定后COD平均去除率为30.75%,出水UV_(254)降低19.80%;荧光组分分析表明,DOM的降低主要归因于C2和C3的有效转化,且提高温度和HRT有助于DOM的进一步降低.(3)UV_(254)和<10kDa的DOM沿程逐步减小,3~10 kDa和<3 kDa的DOM去除率分别为64.29%和22.81%;沿程出水三维荧光光谱显示,AF前端微生物活性较高,C1和C3变化较小,C2先升高后逐步下降,最终出水DOM总荧光强度出现明显的降低,表明AF第1级滤层是DOM去除和转化的主要区域.研究显示,常温且HRT=24 h工况下,AF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有机物,有效去除城市污染河流中的DOM,可作为处理城市污染河流的潜在预处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染河流 厌氧生物滤池 溶解性有机物(DOM)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约束PARAFAC的DS-CDMA盲接收机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旭 许宗泽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根据平行因子(PARAFAC)模型,研究多用户DS-CDMA系统的盲检测算法.利用DS-CDMA系统中扩频码正交或近似正交的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约束PARAFAC(OC-PARAFAC)的DS-CDMA盲接收机,给出了正交约束情况下三线性分解的克拉美-罗界的解析表达... 根据平行因子(PARAFAC)模型,研究多用户DS-CDMA系统的盲检测算法.利用DS-CDMA系统中扩频码正交或近似正交的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约束PARAFAC(OC-PARAFAC)的DS-CDMA盲接收机,给出了正交约束情况下三线性分解的克拉美-罗界的解析表达式.实验表明正交约束三线性最小二乘(OCTALS)算法在处理DS-CDMA信号时比传统的TALS算法具有更低的克拉美-罗界.与传统的PARAFAC接收机相比,OC-PARAFAC接收机改善了误码率性能,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信号处理 平行因子分析 三线性交替最小二乘 直接序列码分多址 克拉美-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FD和PARAFAC的欠定盲源分离信源个数估计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江华 郭进 王小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4-1089,共6页
为更精确地进行欠定混合条件下的信源个数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时频分布(STFP)与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的欠定盲源分离信源个数估计算法.该算法从空间时频分布矩阵中选择符合单源时频支撑域的时频点构成1个3阶张量,然后由核连续诊断... 为更精确地进行欠定混合条件下的信源个数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时频分布(STFP)与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的欠定盲源分离信源个数估计算法.该算法从空间时频分布矩阵中选择符合单源时频支撑域的时频点构成1个3阶张量,然后由核连续诊断算法计算因子数量,估计出信源个数,并对3阶张量平行因子低秩分解的惟一性条件进行了分析.该算法不需要假设源信号必须满足稀疏性和独立性条件,也不要求其满足高斯分布条件.在计算机仿真实验中,当信噪比为-5 dB时,识别正确率提高18 dB,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时频分布 平行因子分析 3阶张量 核连续诊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