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ORT:一种面向基三分层互连网络的最短路径路由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杨 石峰 +1 位作者 计卫星 左琦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1,共5页
针对基三分层互连网络(THIN)中已有编码方法和路由算法不能应用于非平衡构造THIN的问题,提出一种既适合表示平衡构造THIN又适合表示非平衡构造THIN的编码方法,并基于该编码方法提出一种最短路径路由算法SPORT.该算法采用源路由方式,可... 针对基三分层互连网络(THIN)中已有编码方法和路由算法不能应用于非平衡构造THIN的问题,提出一种既适合表示平衡构造THIN又适合表示非平衡构造THIN的编码方法,并基于该编码方法提出一种最短路径路由算法SPORT.该算法采用源路由方式,可以在源节点计算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使用Noxim片上网络模拟器搭建了仿真实验平台,并将SPORT算法与已有的DDRA算法及Min-DDRA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PORT算法具有较小的通信延迟.此外,还研究了局域性对THIN和2D-mesh两种网络通信延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局域性特征明显的程序负载,THIN的通信延迟要低于2D-me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由算法 基三分层互连网络 编码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并行超级计算系统THNPSC-1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三立 都志辉 +1 位作者 马群生 王小鸽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网络并行计算 (也称集群式计算 )是实现高性能计算的重要方式 ,该文介绍了一个清华大学研制的网络并行超级计算系统 THNPSC- 1.它是由 Pentium III SMP计算结点组成 ;网络互联采用两种高速网 :一种是自制的具有动态仲裁与路由寻经的交... 网络并行计算 (也称集群式计算 )是实现高性能计算的重要方式 ,该文介绍了一个清华大学研制的网络并行超级计算系统 THNPSC- 1.它是由 Pentium III SMP计算结点组成 ;网络互联采用两种高速网 :一种是自制的具有动态仲裁与路由寻经的交叉开关网络 THNet,另一种是 10 0 Mpbs的 Ethernet.THNet中的交叉开关 THSwitch是用 15万门的 AL TERA FPGA芯片构成 ,THNet还包括具有 DMA引擎的网络适配器 THNIA .THNet每一端口可以提供数据传输率为 1.0 5 6 Gbps,其聚合频宽可达 8.4Gbps;采用固定用户缓冲和扩展的主动消息传递等方法 ,THNet执行用户层的消息传递 ,旁路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 ,做到零拷贝的消息传递 .乒乓测试结果表明 :单向消息传递延迟可减少到 8μs.THNet软件包括 THNIA驱动程序和支持用户层通信的函数库 .此文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简要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式计算 网络并行超级计算系统 互联网 HNMPS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J-1并行计算机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承德 薛一波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901-907,共7页
并行处理是当今计算技术的关键技术,也是新一代计算机的结构特征.我们从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两个方面对并行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介绍了BJ-1并行计算机的设计原则、设计与实现、性能指标和性能测试结果.
关键词 并行计算机 设计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KPCA-BP神经网络的并联机构全局综合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志娟 赵京 戴京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24,共7页
基于并联机构单一性能指标的多样性和各单一性能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方法与误差反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建立一个对可完成不同工作任务的并联机构... 基于并联机构单一性能指标的多样性和各单一性能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方法与误差反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建立一个对可完成不同工作任务的并联机构进行综合性能评价的KPCA-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合理的系统抽样,利用KPCA对BP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既能处理各单一性能指标间的非线性关系,又能简化BP神经网络结构,加快网络学习速度,提高预测精度,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多种单一性能指标的并联机构全局综合性能评价新方法,为并联机构工作任务优序关系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综合性能评价 全局方法 KPCA方法 BP神经网络 任务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元n维冒泡排序网络的子网排除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玉星 邱亚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4-267,共4页
在并行计算机系统中,元器件和线路故障普遍存在,而系统的容错能力可以通过其底层基础网络的拓扑性质衡量。为了精确度量以k元n维冒泡排序网络为底层拓扑结构的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容错能力,结合其层次结构和子网划分特征,分别提出了节点故... 在并行计算机系统中,元器件和线路故障普遍存在,而系统的容错能力可以通过其底层基础网络的拓扑性质衡量。为了精确度量以k元n维冒泡排序网络为底层拓扑结构的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容错能力,结合其层次结构和子网划分特征,分别提出了节点故障模型和线路故障模型下攻击该网络中所有k-m元n-m维冒泡排序子网络的算法,确定了需要攻击的最优节点集合和最优线路集合。根据算法可得:当2≤k≤n-2,m≤k-1时,攻击k元n维冒泡排序网络中所有的k-m元n-m维冒泡排序子网络,在节点故障模型下需要攻击至少C_n^mm!个节点,在边故障模型下需要攻击至少C_n^mm!条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机 高性能互连网络 k元n维冒泡排序网络 容错 子网排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网络文件系统PNFS性能评测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媛 于冠龙 +1 位作者 卢泽新 刘亚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65-69,共5页
传统的网络文件系统难以满足高性能计算系统的I/O需求,并行网络文件系统——PNFS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网络文件系统在可扩展性、可用性和性能上存在的问题。首先对PNFS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元数据服务器与存储服务器的分离,消除了... 传统的网络文件系统难以满足高性能计算系统的I/O需求,并行网络文件系统——PNFS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网络文件系统在可扩展性、可用性和性能上存在的问题。首先对PNFS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元数据服务器与存储服务器的分离,消除了由于集中服务器结构引发的I/O瓶颈问题。然后,对PNFS的原型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相同环境下NFS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PNFS能够为客户端提供并行访问文件数据的能力,有着较高的I/O读写带宽和较低的访问延迟,同时实现了客户端I/O带宽与存储服务器规模之间的线性可扩展关系,能较好地满足高性能计算中的I/O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网络文件系统(PNFS) 网络文件系统(NFS) 并行文件系统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广泡型网络的边连通性和限制边连通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邱亚娜 杨玉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06-3009,共4页
针对泡型网络边连通度和限制边连通度小、容错能力弱的弊端,采用在泡型网络中增加通信线路的方法构建了高可靠性的增广泡型网络。通过构造最小边割的方法,证实了n维增广泡型网络中去除任意不多于n-1条边时,该增广泡型网络的任意两个节... 针对泡型网络边连通度和限制边连通度小、容错能力弱的弊端,采用在泡型网络中增加通信线路的方法构建了高可靠性的增广泡型网络。通过构造最小边割的方法,证实了n维增广泡型网络中去除任意不多于n-1条边时,该增广泡型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依旧连通;通过构造最小限制边割的方法,证实了在不产生孤立节点的条件下,n维增广泡型网络中去除任意不多于2n-3条边时,该增广泡型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依旧连通。依据上述结果,通过实例证明增广泡型网络的容错能力优于泡型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机 高性能网络 泡型网络 增广泡型网络 边连通度 限制边连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归层次式互连网络的设计
8
作者 肖立权 周兴铭 张民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56-361,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递归扩展的层次式互连网络结构,并分析了其性能和几类高度并行算法的运行.
关键词 互连网络 性能 并行算法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高性能互连拓扑性能分析
9
作者 蒋句平 董德尊 +3 位作者 唐虹 齐星云 常俊胜 庞征斌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30-1736,共7页
高性能互连网络作为高性能计算机的核心基础设施,拓扑结构是高性能互连网络性能可扩展的关键。针对目前主流高性能拓扑结构进行了介绍,并对比分析了拓扑结构的可扩展性。通过自主研发的大规模互连模拟器对当前主流高性能网络拓扑进行了... 高性能互连网络作为高性能计算机的核心基础设施,拓扑结构是高性能互连网络性能可扩展的关键。针对目前主流高性能拓扑结构进行了介绍,并对比分析了拓扑结构的可扩展性。通过自主研发的大规模互连模拟器对当前主流高性能网络拓扑进行了性能分析,评测了几种大规模拓扑结构在不同通信负载与路由策略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互连网络 拓扑结构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覆盖网络的并行仿真方法
10
作者 赵煜辉 安玉艳 +1 位作者 孙鲁伟 高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18-1121,共4页
已有的网络仿真器在对覆盖网络仿真时会随着网络的扩展和节点的动态加入而引发高昂的仿真代价,因此提出了一个用于覆盖网络仿真的基于DEVS的分布式并行仿真算法,并用于评价分层覆盖多组播网络(LOMN)的性能.该算法根据用户定义的覆盖网... 已有的网络仿真器在对覆盖网络仿真时会随着网络的扩展和节点的动态加入而引发高昂的仿真代价,因此提出了一个用于覆盖网络仿真的基于DEVS的分布式并行仿真算法,并用于评价分层覆盖多组播网络(LOMN)的性能.该算法根据用户定义的覆盖网络协议和用户应用需求描述,生成离散事件负载,分发到位于不同主机的仿真器上,进行并行仿真处理.与数据包级的仿真模型相比,这种算法降低了仿真开销,对大规模、动态覆盖网络的仿真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较好地解决覆盖网络仿真所面临的可扩展性和网络动态变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网络 并行仿真 DEVS 性能评价 动态性能 扩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蛀孔互联网的网络动态性能
11
作者 张亚棣 黎长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8-441,477,共5页
针对蛀孔技术的特点,分析了消息在重载蛀孔网络中的传输性能特性,指出了基于蛀孔技术的互联网络在重载时性能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据此以二维栅格网为例,提出了网络结构的两种改进方法,并模拟验证了该结论.
关键词 蛀孔技术 互联网络 模拟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基于三大执行主体的视角
12
作者 尹伟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5-190,共6页
根据R&D活动包括三大执行主体,本文将区域R&D活动分解为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三个子过程,通过构建并形结构的关联网络DEA模型对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进行较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R&D投入的整体效率和三个执行主体的予过... 根据R&D活动包括三大执行主体,本文将区域R&D活动分解为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三个子过程,通过构建并形结构的关联网络DEA模型对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进行较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R&D投入的整体效率和三个执行主体的予过程效率都普遍偏低,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高校的R&D活动效率是三大执行主体中最高的;企业R&D活动效率与区域效率具有高度一致性,而科研机构R&D活动效率的过分低效导致了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普遍偏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R&D活动效率呈现明显的“阶梯分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d3投入绩效评价并形结构关联网络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D并行计算机系统中互连结构的模拟研究与实现
13
作者 高尚民 胡铭曾 季振洲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9-143,共5页
并行计算机系统中网络对整个系统性能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而SPMD并行计算机系统在科学计算,特别是航空航天中比较普及,因此开发了通用SPMD并行系统结构性能评价模拟系统。该文描述的面向对象网络模拟系统是该模拟环境的一部分,采用伪汇... 并行计算机系统中网络对整个系统性能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而SPMD并行计算机系统在科学计算,特别是航空航天中比较普及,因此开发了通用SPMD并行系统结构性能评价模拟系统。该文描述的面向对象网络模拟系统是该模拟环境的一部分,采用伪汇编代码的算法程序作为输入,通过配置结构参数、与系统提供的描述不同结构的伪汇编指令函数库编译链接,达到对不同层次细节、不同侧重部件模拟研究的目的。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文的研究具有更通用的特点,能够方便地构造不同的动态和静态网络,特别是能够对可重构的多级互连网络进行性能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机系统 性能评价 互连网络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计算机并行系统的互连与通信结构
14
作者 王敬文 康继昌 韩兆轩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0年第9期32-39,共8页
多计算机系统的关键设计之一是互连网络。本文分析和介绍了用于多计算机并行系统的各种典型的互连结构,从拓扑角度分析了各种互连结构的通信性能和路径控制算法。重点讨论了链路型和总线型互连网络,并分析了通信的局部性对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并行计算机 通信结构 计算机 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网络管理模式新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斌兵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年第3期62-66,共5页
管理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管理模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信息网络管理模式是在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信息化、知识化的潮流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通过对管理要素的优化组合,管理节点功能的正确定位,在... 管理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管理模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信息网络管理模式是在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信息化、知识化的潮流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通过对管理要素的优化组合,管理节点功能的正确定位,在分层管理的基础上,引进管理信息平台和高速宽带互联网,使网络具备并行运行和实时处理能力,从而大大提高网络的管理功效。网络的功效评价是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定时期内单位管理成本所产生的目标效果。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和完美无缺的,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因此在实际运行当中应注意调查研究,加强基础和薄弱环节的建设,逐步改善和提高网络的运行机制和性能。作为新事物,信息网络管理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预见它必将使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一次深刻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模式 资源要素定位 分层管理 信息网络化 并行性实时性功效评价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