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量子计算机的电网停电后分区模型及量子比特扩容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成骏 娄骐 +3 位作者 徐一骏 顾伟 文凯 马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0-90,共11页
电网发生大停电事故后,采用分区并行恢复策略能够保证电网快速恢复正常运行,而精准、高效的分区方法则是恢复策略能够实施的重要前提之一。面对新型电力系统日益严格的时效性需求,现存方法无法直接求解模型且求解结果需要人工选择,并受... 电网发生大停电事故后,采用分区并行恢复策略能够保证电网快速恢复正常运行,而精准、高效的分区方法则是恢复策略能够实施的重要前提之一。面对新型电力系统日益严格的时效性需求,现存方法无法直接求解模型且求解结果需要人工选择,并受到经典计算机算力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文中利用近年来新兴的量子计算技术,提出了基于量子计算的电网停电后快速恢复分区方法。首先,以切除线路权重和最小为目标,考虑电网实际运行安全约束,构建了大停电后网络分区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光量子计算机能直接求解的二元二次无约束优化模型;然后,考虑实机量子比特数限制,初步探讨了基于子问题抽取的量子比特扩容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最后,依托专用量子计算机,采用两个不同规模的系统分别验证了所提分区模型和量子扩容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量子计算 量子比特扩容 停电 二元二次无约束优化 谱聚类 分区并行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压缩和异步通信策略的分布式图算法优化研究
2
作者 梁彦 聂娜 +3 位作者 曹华伟 马丽娜 叶笑春 范东睿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6,共12页
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形式,被广泛用于社交网络、交通网络和搜索引擎等领域。随着图数据规模爆发式增长,存储容量受限,分布式图计算成为处理大规模图数据的焦点。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BFS)算法是图遍历和许多图分... 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形式,被广泛用于社交网络、交通网络和搜索引擎等领域。随着图数据规模爆发式增长,存储容量受限,分布式图计算成为处理大规模图数据的焦点。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BFS)算法是图遍历和许多图分析算法的基础,而在分布式图计算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通信开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数据压缩编码优化方案,结合位图和变长压缩数组,通过更高的压缩率来降低数据通信开销;此外,还提出了一种点对点异步环形通信策略,进一步降低分布式图计算中计算-通信的同步开销。通过这些优化手段,本文在8节点的分布式集群上对优化后BFS算法的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当图数据规模为28时,优化后的BFS算法平均性能为46.79亿条边每秒遍历(giga-traversed edges per second,GTEPS),性能比优化前提升了接近7.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度优先搜索 图数据划分 压缩编码 异步环形通信 并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孤立集分区的并行Louvain社区发掘算法
3
作者 李世杰 刘阳 +1 位作者 唐晋韬 郄航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1-633,共13页
为了将社区发掘应用中流行的Louvain算法应用于大规模图网络,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并行Louvain算法,但这些并行算法均面临着2个挑战:信息同步产生的延迟和社区标签交换问题。为此创新性地引入了“孤立集”的概念,根据孤立集特性对图网... 为了将社区发掘应用中流行的Louvain算法应用于大规模图网络,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并行Louvain算法,但这些并行算法均面临着2个挑战:信息同步产生的延迟和社区标签交换问题。为此创新性地引入了“孤立集”的概念,根据孤立集特性对图网络进行分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孤立集的并行Louvain算法。该算法可并行计算和更新顶点信息,不再产生同步延迟或社区标签交换。而后针对孤立集并行算法存在数据长尾效应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哈希表的改进融合算法,进一步提升了计算效能。实验结果表明,孤立集并行算法和融合算法相比传统算法具有良好的加速比和更高的模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孤立集 图划分 Louvain算法 社区发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 MPP图像数据分布技术的研究
4
作者 王晖 王忠 +1 位作者 陈丹 何华灿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4-126,107,共4页
1引言 在图像处理流程中,存在大量相互独立的重复计算,例如点操作和邻域操作中,像素之间的操作是互不相关的,这就使并行图像处理成为可能.很久以来,研究人员考虑设计并行图像处理算法在并行计算机上运行,以提高图像处理算法的执行效率,... 1引言 在图像处理流程中,存在大量相互独立的重复计算,例如点操作和邻域操作中,像素之间的操作是互不相关的,这就使并行图像处理成为可能.很久以来,研究人员考虑设计并行图像处理算法在并行计算机上运行,以提高图像处理算法的执行效率,尤其在遥感图像处理、导弹武器系统的实时景像匹配制导等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数据分布 并行图像处理算法 LSMpp 并行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划分卷积神经网络的全景视频快速编码算法
5
作者 向海 陈芬 +2 位作者 秦裔清 李旭 彭宗举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5-1920,共6页
为解决基于多功能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的等距柱状投影(equirectangular projection,ERP)全景视频编码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预测划分卷积神经网络(predictive parti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PP-CNN)... 为解决基于多功能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的等距柱状投影(equirectangular projection,ERP)全景视频编码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预测划分卷积神经网络(predictive parti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PP-CNN)的CU快速划分算法。首先,分析ERP全景视频的CU在不同纬度区域的划分特性,并将纬度特征引入到算法中。其次,建立了具有纬度和量化参数特性的全景数据集。然后,设计了轻量化的PP-CNN模型预测CU的边缘划分信息。接下来,根据PP-CNN模型输出开发了双阈值的CU快速划分决策方案以去除冗余的划分模式。最后,根据编码场景的需要设计了快速、均衡和性能三种决策模式。经过大量实验结果证明,在全帧内编码配置下,与官方测试平台VTM-14.0-360lib13.1相比,所提算法能够平均缩短39.31%~61.95%的编码时间,BDBR仅增加0.37%~1.43%,这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障编码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更快的编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全景视频 纬度 CU划分 pp-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titionSim:一个面向众核结构的并行模拟器 被引量:2
6
作者 焦帅 徐卫志 +2 位作者 唐士斌 范东睿 孙凝晖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84-2092,共9页
该文提出了一个面向众核处理器的并行模拟器:PartitionSim.PartitionSim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方法——时序分割来加速众核结构模拟.时序分割的提出基于这样的观察:在众核结构中,有些模块之间频繁交互而有的模块之间没有交互.有鉴于此,该方... 该文提出了一个面向众核处理器的并行模拟器:PartitionSim.PartitionSim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方法——时序分割来加速众核结构模拟.时序分割的提出基于这样的观察:在众核结构中,有些模块之间频繁交互而有的模块之间没有交互.有鉴于此,该方法将目标结构分割成两部分:交互部分和非交互部分.当模拟交互部分时,主机线程严格同步,维持时序精确.当模拟非交互部分时,主机线程通过异步运行,提高模拟速度,并且产生较小的时序损失.文中所述工作在一个16核的SMP机器上用PartitionSim模拟了千核规模的Godson-T众核结构.实验结果显示,PartitionSim展示出良好的加速比,达到最高25MIPS的模拟速度,时序损失平均值为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模拟 众核 Godson-T 时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结构6-PP^+S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庆兴 刘淑英 +1 位作者 范顺成 张建军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0-565,共6页
为简化机构运动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正交结构6-PP+S并联机构,利用封闭矢量法建立了运动学方程.基于机构运动学方程和运动副的结构约束,给出了基于运动学模型的动平台工作空间约束模型,求出了工作空间的形状,研究了动平台在给定机构参数下... 为简化机构运动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正交结构6-PP+S并联机构,利用封闭矢量法建立了运动学方程.基于机构运动学方程和运动副的结构约束,给出了基于运动学模型的动平台工作空间约束模型,求出了工作空间的形状,研究了动平台在给定机构参数下不同姿态的工作空间,并进一步考察了机构参数的变化对工作空间的影响.这些对正交结构6-PP+S并联机构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结构 6-pp+S 并联机构 工作空间 约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parallel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modified fuzzy time series and SVM 被引量:1
8
作者 Yong Shuai Tailiang Song Jianping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4期766-775,共10页
A dynamic parallel forecasting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oblem of current forecasting models and their combined model.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the model, the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 A dynamic parallel forecasting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oblem of current forecasting models and their combined model.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the model, the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improved in outliers operation and distance in the clusters and among the clusters. Firstly, the input data sets are optimized and their coherence is ensured, the region scale algorithm is modified and non-isometric multi scale region fuzzy time series model is built. At the same time,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bout the particle speed, location and inertia weight value is improved, this method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onstruct the combined forecast model, build the dynamic parallel forecast model, and calculate the dynamic weight values and regard the product of the weight value and forecast value to be the final forecast values. At last, the example shows the improved forecast model is effective and accu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fuzzy time series interval partition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parallel foreca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PPS:一种面向并行Verilog模拟的代码分割器
9
作者 张昆 钱磊 +1 位作者 李宏亮 谢向辉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319-323,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并行模拟的Verilog代码分割器VCPPS。VCPPS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进行人机交互,并采取用户启发式的方法指导分割。文章介绍了VCPPS设计与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VCPPS可以正确地完成繁琐的Verilog代码分... 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并行模拟的Verilog代码分割器VCPPS。VCPPS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进行人机交互,并采取用户启发式的方法指导分割。文章介绍了VCPPS设计与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VCPPS可以正确地完成繁琐的Verilog代码分割工作,为并行Verilog模拟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Verilog模拟 代码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self-adaptive ANP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lectric field simulation of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雅琳 陈冬冬 +2 位作者 陈晓方 蔡国民 阳春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731-4739,共9页
Region partition(RP) is the key technique to the finite element parallel computing(FEPC),and its performance ha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entire process of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 Region partition(RP) is the key technique to the finite element parallel computing(FEPC),and its performance ha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entire process of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of RP method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FEM) has been given.By taking the electric field of aluminum reduction cell(ARC)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erformance of two classical RP methods,which are Al-NASRA and NGUYEN partition(ANP) algorithm and the multi-level partition(MLP) method,has been analyzed and compared.The comparison results indicate a sound performance of ANP algorithm,but to large-scale models,the computing time of ANP algorithm increases notably.This is because the ANP algorithm determines only one node based on the minimum weight and just adds the elements connected to the node into the sub-region during each iteration.To obtain the satisfied speed and the precision,an improved dynamic self-adaptive ANP(DSA-ANP) algorithm has been proposed.With consideration of model scale,complexity and sub-RP stage,the improved algorithm adaptively determines the number of nodes and selects those nodes with small enough weight,and then dynamically adds these connected elements.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 of the electric field simulation of ARC.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NP algorithm,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en shortened approximately from 260 s to 13 s.This prove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improved algorithm on computing time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parallel computing(FEPC) region partition(RP) dynamic self-adaptive ANP(DSA-ANP) algorithm electric field simulation aluminum reduction cell(A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数据库的算子并行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洁 吕靖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3-459,共7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使得传统的单机数据库逐步被分布式数据库所取代。分布式数据库采用节点协同工作方式解决了大规模数据存储问题,但由于增加了节点间通信开销,查询效率却不如单机数据库。分布式架构下,...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使得传统的单机数据库逐步被分布式数据库所取代。分布式数据库采用节点协同工作方式解决了大规模数据存储问题,但由于增加了节点间通信开销,查询效率却不如单机数据库。分布式架构下,存储节点的数据仅用作多备份的冗余,为系统故障时提供数据恢复,并未被利用起来改善查询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分布式数据库的算子并行优化策略,通过对关键物理算子进行拆分,将拆分后的子请求均匀分配到存储层多个节点,由多个节点并行处理,从而减少查询响应时间。上述策略已经在分布式数据库CBase上进行了应用,实验表明,提出的并行优化策略可显著缩短SQL请求查询时间,并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数据库 并行查询 查询优化 负载均衡 数据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钻锚一体化快速掘进技术与装备及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康红普 姜鹏飞 +11 位作者 王子越 张小峰 刘畅 罗超 韦尧中 郭吉昌 陈志良 王锐 韩存地 李发泉 何宗科 苏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51,共21页
分析煤巷掘进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研发的钻锚一体化快速掘进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及井下应用效果。研发出钻锚一体化锚杆支护技术与设备,包括钻锚一体化锚杆、泵注式锚固剂、钻锚一体化钻臂、钻箱、锚杆仓、锚固剂泵注系... 分析煤巷掘进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研发的钻锚一体化快速掘进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及井下应用效果。研发出钻锚一体化锚杆支护技术与设备,包括钻锚一体化锚杆、泵注式锚固剂、钻锚一体化钻臂、钻箱、锚杆仓、锚固剂泵注系统及智能控制系统,将传统树脂锚固锚杆安装6道工序简化为1道连续工序,实现了锚杆自动化“一键”打设,单根锚杆作业时间由原来5~6 min减少为3 min。研发出自动化喷涂支护技术与装备,包括高强、速凝、抗变形喷涂护表材料,抗拉强度超过9 MPa,断裂伸长率超过100%,黏结强度高于3 MPa;研发出6自由度喷涂系统,可实现随掘自动化快速喷涂作业。研发出巷道随掘变形动态监测技术与系统,实现随掘大粉尘、多干扰、低照度环境下的巷道表面变形监测,监测精度能够满足围岩稳定性评价要求。提出煤巷掘支锚运分区并行协同快速掘进新模式,研制出钻锚一体化快速掘进成套装备。对试验矿井陕西陕煤曹家滩煤矿回采巷道掘进过程中围岩位移和稳定性进行了监测,在时间上,巷道掘出2~3 h后80%以上的围岩位移已经发生;在空间上,距离掘进工作面相当于2倍巷道宽度的位置,90%以上的围岩位移已经完成。快速掘进引起的巷道围岩位移在很短时间内就基本完成,要求支护必须及时且快速。在曹家滩煤矿10 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特大断面回采巷道完成近6000 m的巷道掘进工程,打设钻锚一体化锚杆60000余根。锚杆施工时间、支护用工人数及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幅降低,掘进速度、效率及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试验巷道顶板位移量小、完整稳定,支护效果良好。煤巷钻锚一体化快速掘进技术与装备井下试验取得成功,具备了特大断面煤巷月掘进进尺1500~2000 m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 快速掘进 钻锚一体化 喷涂支护 随掘变形监测 掘支并行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时支护新装置的工序优化与支护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云柱 成云海 +4 位作者 王贯东 苏畅 李峰辉 许文涛 马梦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针对掘进工作面存在的掘支平行作业难、用时比重失调问题,为实现平行作业、快速支护,设计了新的临时支护装置,具有尺寸可调、快速响应、及时支护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加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介绍了装置的结构设计;以新巨龙煤矿综掘... 针对掘进工作面存在的掘支平行作业难、用时比重失调问题,为实现平行作业、快速支护,设计了新的临时支护装置,具有尺寸可调、快速响应、及时支护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加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介绍了装置的结构设计;以新巨龙煤矿综掘施工技术为例进行工艺优化,从理论上提出一种分区平行作业的施工技术;通过顶板两端简支岩梁力学模型,展开装置临时支护作用机理分析;并对装置的支护性能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巷道顶板松动范围0~3.30 m时,装置支护所需承受的载荷为158.40 kN;仿真得到最大等效应力为57.37 MPa,在装置顶梁下端与耳座位置交接处,最大位移量出现在中间梁上端中部,为0.30 mm,装置的结构设计能满足支护要求。此研究可为实现快速掘进的平行作业,高效支护和安全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临时支护装置 分区平行作业 工序优化 支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装配体模型的两级并行曲面网格生成
14
作者 徐权 冷珏琳 +1 位作者 刘田田 郑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1-327,共7页
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大规模数值模拟需求,面向复杂几何装配体模型,提出一种适配高性能计算机分布式共享存储体系的两级并行曲面网格生成方法。首先提取几何模型的关键特征,基于关键特征构建网格尺寸场并预估出每个几何实体内的网格规... 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大规模数值模拟需求,面向复杂几何装配体模型,提出一种适配高性能计算机分布式共享存储体系的两级并行曲面网格生成方法。首先提取几何模型的关键特征,基于关键特征构建网格尺寸场并预估出每个几何实体内的网格规模大小;然后基于模型几何实体的相邻关系和预估的网格规模建立模型实体间的邻接关系图,通过图剖分算法将几何模型分解为不同的子模型,将子模型分配到不同的进程内;最后在各进程内按照“点-线-面”的顺序依次并行生成点网格、线网格和面网格。在曲面网格并行生成中采取进程和线程混合的并行方式,不同子模型之间采用消息传递接口并行,同一个子模型的不同几何曲面之间采用OpenMP并行。通过三峡大坝模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分析算法的并行效率、通信最小化和负载平衡,该方法可以在数千处理器核上获得40%的并行效率,不同进程间的通信量较少,且可以获得良好的负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网格生成 区域分解 并行网格生成 装配体模型 图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派系过滤算法的电力系统并行恢复分区方法
15
作者 黄书健 杨世浩 +3 位作者 梁景棠 刘焕辉 施理成 杨茂强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35,共10页
电力系统并行恢复对加快大停电后系统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合理有效的系统划分是并行恢复的首要前提。基于此,提出一种改进派系过滤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实现对系统的快速划分。首先根据黑启动机组在系统中的位置和数目得到... 电力系统并行恢复对加快大停电后系统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合理有效的系统划分是并行恢复的首要前提。基于此,提出一种改进派系过滤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实现对系统的快速划分。首先根据黑启动机组在系统中的位置和数目得到相应的分区数目,再考虑停电前线路上的潮流信息构建电网的邻接矩阵;其次,针对经典派系过滤算法存在无法划分派系外单独节点的缺陷,构建基于派系定义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使得系统中的节点均可有效划分,同时,为加快求解速度,利用拓扑图简化原则对系统进行简化;最后,以IEEE 39、IEEE 118节点和实际系统算例进行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并行恢复 分区 派系过滤 整数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维序的基于组合输入输出排队的并行交换结构 被引量:7
16
作者 戴艺 苏金树 孙志刚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207-3217,共11页
提出一种按序排队(in-order queuing,简称IOQ)PPS体系结构,通过在分流控制器引入固定尺寸的缓冲区,实现负载在每个交换平面的均匀分配;中间层组合输入输出排队(combined input-and-output queuing,简称CIOQ)交换平面受控于中央调度器,... 提出一种按序排队(in-order queuing,简称IOQ)PPS体系结构,通过在分流控制器引入固定尺寸的缓冲区,实现负载在每个交换平面的均匀分配;中间层组合输入输出排队(combined input-and-output queuing,简称CIOQ)交换平面受控于中央调度器,在每个时间槽(timeslot),中央调度器将同一种匹配实施到每一个交换平面,称之为同步调度策略.可以证明,在该体系结构下,轮询(round robin)分派算法配合同步调度策略可以保证同一条流的信元按序从交换平面读出.进一步提出了严格最长队列优先同步调度算法,极大地减少了中央调度器需要维护的状态信息和信元重定序开销.与目前主流的PPS设计相比,IOQPPS(in-order queuing parallel packet switch)实现机制简单,易于硬件实现.模拟结果表明,IOQPPS具有最优的延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结构 IOQ ppS(in-order QUEUING parallel PACKET switch) 组合输入输出排队交叉开关 并行报文交换 信元按序发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行处理数据分配策略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沈占锋 骆剑承 +2 位作者 陈秋晓 黄光玉 盛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68-1971,1976,共5页
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过程中,为提高信息提取的精度,采用基于特征基元的尺度分割方法;为提高信息提取的速度,采用并行计算机制实现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在采用并行计算实现遥感影像特征提取过程中,提出非均匀数据分配策略,并对其... 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过程中,为提高信息提取的精度,采用基于特征基元的尺度分割方法;为提高信息提取的速度,采用并行计算机制实现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在采用并行计算实现遥感影像特征提取过程中,提出非均匀数据分配策略,并对其进行基于MPI的实现及效率的分析.结果表明,非均匀的遥感数据划分策略在针对特定图像的并行处理时能够得到比常规均匀划分策略更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I 并行计算 信息提取 尺度 数据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在电力设备泛在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及方案 被引量:59
18
作者 江秀臣 罗林根 +4 位作者 余钟民 傅晓飞 盛戈皞 刘亚东 钱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93-3400,共8页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ubiquitous power internet of things,UPIoT)的建设,将有亿级海量终端设备接入系统,给基于传统中心化分布式网络结构的电力设备泛在物联网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此,首先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网络结构、信息安全、隐...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ubiquitous power internet of things,UPIoT)的建设,将有亿级海量终端设备接入系统,给基于传统中心化分布式网络结构的电力设备泛在物联网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此,首先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网络结构、信息安全、隐私保护、通信壁垒和多主体协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区块链思维将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设备泛在物联网建设方案,并重点阐述了在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中的分区并行高通量联盟链、跨链通信、共识算法、智能合约、加密算法和数据压缩等关键技术。最后讨论了区块链与电力设备泛在物联网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势必深刻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区块链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力设备 泛在电力物联网 联盟链 分区 并行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停电后电力系统黑启动分区的两步策略 被引量:23
19
作者 孙磊 张璨 +3 位作者 林振智 文福拴 张静 叶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21,共8页
电力系统发生大停电事故后,采用分区并行恢复策略可以有效加快系统恢复速度。针对分区并行恢复问题,提出了电力系统黑启动分区的两步策略。其中,第一步建立待恢复机组的分组模型,其以待恢复机组获得恢复功率所需时间最小为目标,从而保... 电力系统发生大停电事故后,采用分区并行恢复策略可以有效加快系统恢复速度。针对分区并行恢复问题,提出了电力系统黑启动分区的两步策略。其中,第一步建立待恢复机组的分组模型,其以待恢复机组获得恢复功率所需时间最小为目标,从而保证机组的快速启动;第二步建立电力系统图分区模型,目标是使得各黑启动分区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分区间的联络线数最少以及联络线的有功功率绝对值之和最小。然后,利用商用线性规划求解器ILOG CPLEX求解所提出的两步策略数学模型。同时,为了减少求解工作量,提出了可以尽可能减少线路信息丢失的拓扑图简化原则。最后,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说明了所发展的模型和方法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大停电 恢复 并行恢复 黑启动 分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ri网系统的功能划分及其并行算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文敬 廖伟志 王汝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48-50,53,共4页
针对Petri网系统的并行控制与执行,提出Petri网系统的功能划分及其并行算法。采用库所不变量技术对Petri网系统进行功能划分,给出非负库所不变量的功能划分算法。对进程内和进程间的并行性进行分析,给出消息传递环境下Petri网并行算法... 针对Petri网系统的并行控制与执行,提出Petri网系统的功能划分及其并行算法。采用库所不变量技术对Petri网系统进行功能划分,给出非负库所不变量的功能划分算法。对进程内和进程间的并行性进行分析,给出消息传递环境下Petri网并行算法及应用示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体现Petri网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是实现Petri网系统并行控制和运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网 库所不变量 划分 并行性分析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