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trieving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equivalent water thickness of Moso bamboo(Phyllostachys pubescens) forests under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induced stress from Sentinel-2A/B images in a multiple LUTs-based PROSAIL framework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hua Xu Anqi He +10 位作者 Yiwei Zhang Zhenbang Hao Yifan Li Songyang Xiang Bin Li Lingyan Chen Hui Yu Wanling Shen Xuying Huang Xiaoyu Guo Zenglu Li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252-267,共16页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Moso bamboo(Phyllostachys pubescens)are critical to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terial and energy cycles of the ecosystem.The coupled PROSPECT w...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Moso bamboo(Phyllostachys pubescens)are critical to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terial and energy cycles of the ecosystem.The coupled PROSPECT with SAIL(PROSAIL)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is widely used for vegetation biochemical component content inversion.However,the presence of leaf-eating pests,such a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PPC),weaken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for estimating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Moso bamboo and thus must be considered.Therefore,this study considered pest-induced stress signals associated with Sentinel-2A/B images and field data and established multiple sets of biochemical canopy reflectance look-up tables(LUTs)based on the PROSAIL framework by setting different parameter ranges according to infestation levels.Quantitative inversions of leaf area index(LAI),leaf chlorophyll content(LCC),and leaf equivalent water thickness(LEWT)were derived.The scale conversions from LCC to canopy chlorophyll content(CCC)and LEWT to canopy equivalent water thickness(CEWT)were calcul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I,CCC,and CEWT were inversely related with PPC-induced stress.When applying multiple LUTs,the p-values were<0.01;the R2 values for LAI,CCC,and CEWT were 0.71,0.68,and 0.65 with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normalized RMSE,NRMSE)values of 0.38(0.16),17.56μg cm-2(0.20),and 0.02 cm(0.51),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he values obtained for the traditional PROSAIL model,for October,R2 values increased by 0.05 and 0.10 and NRMSE decreased by 0.09 and 0.02 for CCC and CEWT,respectively and RMSE decreased by 0.35μg cm-2 for CCC.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verse strategy for integrating pest-induced stress factors into the PROSAIL model,while establishing multiple LUTs under different pest-induced damage levels,was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and can potentially enhance future vegetation parameter inversion and monitoring of bamboo forest health and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o bamboo Chlorophyll content Equivalent water thickness PROSAIL model Multiple LUT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Sentinel-2A/B imag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室内侵染刚竹毒蛾试验 被引量:7
2
作者 宋漳 卢凤美 陈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3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 ( M1、M2 、M3 )经室内侵染试验证明 ,皆能侵染 2~ 3龄刚竹毒蛾幼虫 ,其中以 M3 菌株的致病力较强 ,M1和 M2 次之 .M3 的 L C50 =7.5 5× 1 0 6孢子· L-1,L T50 =5 .88~ 1 0 .5 0 d(在 1 .0× 1 0 1... 3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 ( M1、M2 、M3 )经室内侵染试验证明 ,皆能侵染 2~ 3龄刚竹毒蛾幼虫 ,其中以 M3 菌株的致病力较强 ,M1和 M2 次之 .M3 的 L C50 =7.5 5× 1 0 6孢子· L-1,L T50 =5 .88~ 1 0 .5 0 d(在 1 .0× 1 0 11~ 1 .0× 1 0 7孢子· L-1浓度下 ) .M1和 M2 的 LC50 分别为 3.1 2× 1 0 7孢子·L-1和 7.0 1× 1 0 7孢子· L-1,LT50 分别为 6.5 0~ 1 1 .65 d和 7.66~ 1 1 .5 3d.不同温度、湿度下的分生孢子萌发力试验表明 ,供试的 3个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浸染 试验 金龟子绿僵菌 刚竹毒蛾 毒力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竹毒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顺立 黄金聪 +3 位作者 叶小瑜 邓秀明 叶剑雄 杨祖敏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89-293,共5页
1998~ 1 999年在福建南平西芹对刚竹毒蛾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观察 ,组建了越冬代生命表以及 5个世代平均生命表 .刚竹毒蛾自然种群存活曲线属 Price A型 ,平均种群趋势指数 I为1 .658,越冬代种群趋势指数 I为 1 .872 ,1~ 2龄幼虫的自... 1998~ 1 999年在福建南平西芹对刚竹毒蛾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观察 ,组建了越冬代生命表以及 5个世代平均生命表 .刚竹毒蛾自然种群存活曲线属 Price A型 ,平均种群趋势指数 I为1 .658,越冬代种群趋势指数 I为 1 .872 ,1~ 2龄幼虫的自然死亡是影响种群的重要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毒蛾 生命表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杀虫剂防治刚竹毒蛾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顺立 郑宏 +2 位作者 罗群荣 邓秀明 黄金聪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应用苏云金杆菌 80 1 0、白僵菌建瓯菌株、保丰 3种杀虫剂对 2~ 3龄刚竹毒蛾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筛选出复合生物杀虫剂最佳组合为苏云金杆菌 1 .6× 1 0 6个孢子 / m L+白僵菌 1 .4× 1 0 6个孢子 / m L+保丰 60 0 0倍液 .应用... 应用苏云金杆菌 80 1 0、白僵菌建瓯菌株、保丰 3种杀虫剂对 2~ 3龄刚竹毒蛾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筛选出复合生物杀虫剂最佳组合为苏云金杆菌 1 .6× 1 0 6个孢子 / m L+白僵菌 1 .4× 1 0 6个孢子 / m L+保丰 60 0 0倍液 .应用复合生物杀虫剂与低浓度的 2 0 %杀灭菊酯混合 ,分别对2~ 3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 ,试验表明 :苏云金杆菌 1 .6× 1 0 7个孢子 / m L+白僵菌 1 .4× 1 0 8个孢子 / m L+保丰 40 0 0倍液 +杀灭菊酯 1 0 0 0 0倍液为林间防治 2~ 3龄幼虫的最佳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测定 刚竹毒蛾 复合生物杀虫剂 毛竹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竹毒蛾防治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建春 林毓银 +2 位作者 曹清育 聂健全 郑兆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61-64,共4页
刚竹毒蛾是我国竹林重要食叶害虫之一.采用40%氧化乐果等内吸剂农药进行竹腔注射,筛选出最佳农药和浓度,防治效果达99%以上。
关键词 刚竹毒蛾 氧化乐果 竹林 食叶害虫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竹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筛选及生产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蔡国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8,共7页
本研究对天然刚竹毒蛾僵虫蛹分离纯化的 8个球孢白僵菌菌株 ,进行了菌落形态、菌落生长、产孢量和发芽率等培养性状测定 ,并与 4个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了室内外防治刚竹毒蛾试验比较 ,结果表明 :菌株间的培养性状和毒力有明显... 本研究对天然刚竹毒蛾僵虫蛹分离纯化的 8个球孢白僵菌菌株 ,进行了菌落形态、菌落生长、产孢量和发芽率等培养性状测定 ,并与 4个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了室内外防治刚竹毒蛾试验比较 ,结果表明 :菌株间的培养性状和毒力有明显差异 ,各菌株存在较明显的寄主专化性 ,分离自刚竹毒蛾的菌株毒力较高。筛选出BP4和BP1 2个优良菌株 ,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 ,产孢时间短 ,产孢能力强 ,毒力高等优点 ,并将最优的BP4菌株应用于生产 ,菌粉平均含孢量达 2 3 8 7×1 0 8·g- 1 ,平均孢子发芽率达 96 2 % ,林间防治越冬代刚竹毒蛾平均效果达 92 3 % ,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毒蛾 球孢白僵菌 菌株筛选 应用 森林害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 被引量:11
7
作者 洪宜聪 丁珌 +2 位作者 刘化桐 朱祥锦 沈彩霞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第6期13-20,共8页
为明确3%高渗苯氧威乳油、5%氟虫脲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等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采用点滴法测定出6种药剂的致死中浓度(LC;)等毒力指数,同时... 为明确3%高渗苯氧威乳油、5%氟虫脲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等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采用点滴法测定出6种药剂的致死中浓度(LC;)等毒力指数,同时开展林间应用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杀虫活性好,以3%高渗苯氧威乳油的杀虫活性最强,20%除虫脲悬浮剂的杀虫活性较弱;3%高渗苯氧威乳油、5%氟虫脲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和20%除虫脲悬浮剂LC;分别为1.962、4.573、4.691、4.827、5.051和5.106 mg/L;6种农药的无人机喷雾,药后5 d林间防治效果均达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毒蛾 毛竹 生物化学农药 生物多样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监测刚竹毒蛾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建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开展刚竹毒蛾成虫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永安1年发生3代,世代明显,各代成虫历期41~49d,而盛期只有12~16d,羽化时间较为集中。3代成虫夜间活动规律均不相同:无月光夜晚,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均产生两个明显高峰值...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开展刚竹毒蛾成虫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永安1年发生3代,世代明显,各代成虫历期41~49d,而盛期只有12~16d,羽化时间较为集中。3代成虫夜间活动规律均不相同:无月光夜晚,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均产生两个明显高峰值,而第2代仅出现1个高峰期;在有月光的条件下,越冬代成虫亦只形成1个显著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 刚竹毒蛾 成虫 消长规律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竹毒蛾种群动态及天敌寄生率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林远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根据福建省福州市日溪乡毛竹林内的系统调查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探讨了刚竹毒蛾 Pantana phyllostachysae种群动态及与主要寄生性天敌寄生率相关性 .分析表明 ,刚竹毒蛾主要寄生性天敌卵期有黑卵蜂、平腹小蜂 ,幼虫... 根据福建省福州市日溪乡毛竹林内的系统调查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探讨了刚竹毒蛾 Pantana phyllostachysae种群动态及与主要寄生性天敌寄生率相关性 .分析表明 ,刚竹毒蛾主要寄生性天敌卵期有黑卵蜂、平腹小蜂 ,幼虫期有绒茧蜂、脊茧蜂、黑点瘤姬蜂 ,天敌寄生量和林间虫口密度之间显著相关 ,天敌是造成种群消退的主要因子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动态 天敌寄生率 刚竹毒蛾 寄生性天敌 相关关系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竹毒蛾生活习性及其大发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德良 王必元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342-345,共4页
刚竹毒蛾在庆元la发生3代,第2代危害最为严重。气候条件对刚竹毒蛾周期性大发生起主要制约作用。倒春寒可使越冬代死亡率达80.0%以上;大暴雨对刚竹毒蛾有大量的机械杀伤作用;9月份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低,而10月份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高,... 刚竹毒蛾在庆元la发生3代,第2代危害最为严重。气候条件对刚竹毒蛾周期性大发生起主要制约作用。倒春寒可使越冬代死亡率达80.0%以上;大暴雨对刚竹毒蛾有大量的机械杀伤作用;9月份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低,而10月份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高,且气温变化平稳,刚竹毒蛾就有可能大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 毒蛾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竹毒蛾虫情级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德良 赵仁友 瞿巧文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6,共3页
通过对刚竹毒蛾空间分布和各代食叶量调查及不同危害程度与毛竹产量关系分析,结合近20a测报和防治工作经验,提出了以20%食叶量为起始防治指标,以20%~50%,51%~70%。71%以上为预测轻、中、重3级指标。以10%食叶量为累进指标... 通过对刚竹毒蛾空间分布和各代食叶量调查及不同危害程度与毛竹产量关系分析,结合近20a测报和防治工作经验,提出了以20%食叶量为起始防治指标,以20%~50%,51%~70%。71%以上为预测轻、中、重3级指标。以10%食叶量为累进指标,进一步将虫情级分为10级。并对调查时间、调查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毒蛾 测报 防治指标 食叶量 虫情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刚竹毒蛾灾区区划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初奖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3,共5页
根据区划理论,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将福建省刚竹毒蛾灾区区划为3个区和3个危险程度等级,并按照不同的的危险程度等级区域,分别建立发生面积预测预报数学模型,经检验,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刚竹毒蛾 灾区区划 危险程度等级 预测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得保林间防治刚竹毒蛾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际建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72-74,共3页
应用5种不同配比的森得保生物农药于毛竹林间喷粉防治刚竹毒蛾。试验结果表明,用森得保与轻质碳酸钙之比为1∶20,1∶16的配比剂既经济、效果又好,其林间杀虫效果依次为91.89%、93.63%,为大面积防治刚竹毒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森得保 刚竹毒蛾 药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淡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林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19
14
作者 茅隆森 《世界竹藤通讯》 2018年第3期6-10,共5页
为筛选出有效控制淡竹毒蛾幼虫的药剂,以制定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决策,2017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危害方竹林的淡竹毒蛾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开展林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 为筛选出有效控制淡竹毒蛾幼虫的药剂,以制定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决策,2017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危害方竹林的淡竹毒蛾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开展林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1.5%苦参碱可溶液对淡竹毒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0.973、1.062、1.216、0.482、0.836 mg/L,以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剂对淡竹毒蛾幼虫毒性最强,5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对淡竹毒蛾幼虫均有杀虫作用。林间防治效果表明:药后3 d,5种植物源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均为90%以上,以苦参碱类药剂防治效果最好,2种苦参碱类药剂的林间最佳使用浓度均为1 500倍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林间最佳使用浓度为1 000倍液;4%鱼藤酮乳油林间防治最佳使用浓度为1 200倍液。测试的5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均对淡竹毒蛾幼虫有良好的杀虫作用,是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幼虫的有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竹毒蛾 方竹 无公害防治 植物源杀虫剂 最佳使用浓度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喷雾技术防治刚竹毒蛾幼虫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化桐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明确无人机喷雾与人工喷雾在防治效果和成本上的差异,揭示植保无人机喷雾施药技术的优点,在福建邵武发生刚竹毒蛾为害的毛竹林建立试验区,选用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生物农药,开展无人机喷雾和人工地面喷雾施药技术的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 为明确无人机喷雾与人工喷雾在防治效果和成本上的差异,揭示植保无人机喷雾施药技术的优点,在福建邵武发生刚竹毒蛾为害的毛竹林建立试验区,选用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生物农药,开展无人机喷雾和人工地面喷雾施药技术的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喷雾对刚竹毒蛾幼虫的防效显著好于人工喷雾,且在防治工效、人工费用和防治成本上均优于人工喷雾,表明植保无人机喷雾是一种便捷高效且节时、省力、降费的施药技术,可推广应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喷雾技术 刚竹毒蛾 防治效果 防治成本 福建邵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烟碱烟剂防治刚竹毒蛾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洪宜聪 《世界竹藤通讯》 2008年第2期46-48,共3页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是毛竹林一大害虫。对不同剂量的苦参.烟碱烟剂防治刚竹毒蛾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药量在15kg/hm2时,对刚竹毒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达93%以上,可在刚竹毒蛾暴发时应用。
关键词 刚竹毒蛾 苦参 烟碱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竹毒蛾危害对毛竹叶片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易桂林 钟林茂 +1 位作者 石兆明 郑鹏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6期62-63,67,共3页
在宜宾市长宁县毛竹林中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样地,抽取样株,按刚竹毒蛾危害程度的不同在东、西、东、北方向分别取样全部叶片,带回室内测定竹叶中糖及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受害程度毛竹叶片可溶性糖、总糖与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差异... 在宜宾市长宁县毛竹林中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样地,抽取样株,按刚竹毒蛾危害程度的不同在东、西、东、北方向分别取样全部叶片,带回室内测定竹叶中糖及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受害程度毛竹叶片可溶性糖、总糖与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差异,未受害叶含量最高,重度受害叶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毒蛾 危害程度 毛竹叶片 糖含量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杀虫粉剂对淡竹毒蛾防效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曾荣樟 《世界竹藤通讯》 2015年第1期18-20,共3页
淡竹毒蛾以幼虫取食方竹叶片,严重影响方竹生长,降低方竹笋产量。为了探索高效、环保、经济的防治方法,采用喷粉技术试验研究了1.1%苦参碱粉剂不同施药量对淡竹毒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量为22.5kg/hm2和30 kg/hm2时、药后3 d... 淡竹毒蛾以幼虫取食方竹叶片,严重影响方竹生长,降低方竹笋产量。为了探索高效、环保、经济的防治方法,采用喷粉技术试验研究了1.1%苦参碱粉剂不同施药量对淡竹毒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量为22.5kg/hm2和30 kg/hm2时、药后3 d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该药剂可以作为防治淡竹毒蛾幼虫的防治药剂;为了环保目的,药剂用量22.5 kg/hm2为生产上的首选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竹毒蛾 苦参碱粉剂 喷粉技术 方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刚竹毒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明 《世界竹藤通讯》 2016年第6期6-10,共5页
刚竹毒蛾是为害毛竹林的重要害虫之一,为突发性害虫。为探寻其科学的防治技术措施,于2015年在毛竹林中采用喷粉技术施用1.1%苦参碱粉剂,药剂用量为22.5kg/hm^2,采用喷烟技术施放5%桉油精可溶液烟雾剂、烟碱·苦参碱烟雾剂、苦参碱... 刚竹毒蛾是为害毛竹林的重要害虫之一,为突发性害虫。为探寻其科学的防治技术措施,于2015年在毛竹林中采用喷粉技术施用1.1%苦参碱粉剂,药剂用量为22.5kg/hm^2,采用喷烟技术施放5%桉油精可溶液烟雾剂、烟碱·苦参碱烟雾剂、苦参碱烟雾剂,药剂用量均为750mL/hm^2,对4龄前的刚竹毒蛾幼虫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d,4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表明4种药剂均具有高效杀虫作用,可应用于防治刚竹毒蛾幼虫。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上制定环保、经济、高效并与林区林业生产水平相适应的害虫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毒蛾 苦参碱粉剂 5%桉油精可溶液 无公害防治措施 毛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海县刚竹毒蛾调查监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翔 王仕华 +1 位作者 王巧燕 宋军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3期65-68,共4页
于2016—2018年,采用野外调查和定点观测的方法,对勐海县刚竹毒蛾进行调查监测和防治研究。结果显示:刚竹毒蛾为1年2代,每年的5月和10月发生;可采用计划烧除,森得保粉剂喷雾、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熏蒸等化学方法及频振式杀光灯诱杀成... 于2016—2018年,采用野外调查和定点观测的方法,对勐海县刚竹毒蛾进行调查监测和防治研究。结果显示:刚竹毒蛾为1年2代,每年的5月和10月发生;可采用计划烧除,森得保粉剂喷雾、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熏蒸等化学方法及频振式杀光灯诱杀成虫的方法进行防治;提出加强预测预报;改善竹林健康状况,减少造成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实施计划烧除等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毒蛾 调查监测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勐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