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irtual.Lab Acoustics的蜂窝夹层板结构传声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范鑫 崔洪宇 洪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4期34-39,68,共7页
针对蜂窝夹层板进行传声特性仿真计算分析。基于声学间接边界元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Patran进行夹层板的三维实体建模和模态分析,采用声学软件Virtual.Lab Acoustics计算结构的传声性能,得到场点声压分布、构件两侧声压级差和结构隔声量... 针对蜂窝夹层板进行传声特性仿真计算分析。基于声学间接边界元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Patran进行夹层板的三维实体建模和模态分析,采用声学软件Virtual.Lab Acoustics计算结构的传声性能,得到场点声压分布、构件两侧声压级差和结构隔声量曲线。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探讨面板厚度和密度以及芯层高度、壁厚及壁长五个设计参量对蜂窝夹层板传声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面板厚度与芯层高度对结构在低频段尤其是刚度控制区域的隔声性能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蜂窝夹层板 声学间接边界元 传声损失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会车时桥梁振动和结构辐射噪声特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杜淼 王开云 +1 位作者 閤鑫 张小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2-130,147,共10页
高速列车会车时会引起桥梁振动加剧,进而影响桥梁结构辐射噪声。基于车辆-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理论、有限元及边界元法,建立了桥梁结构噪声预测模型,对比了单车与会车时桥梁的振动与噪声特性及机理,研究了板件声压贡献情况。结果表明:... 高速列车会车时会引起桥梁振动加剧,进而影响桥梁结构辐射噪声。基于车辆-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理论、有限元及边界元法,建立了桥梁结构噪声预测模型,对比了单车与会车时桥梁的振动与噪声特性及机理,研究了板件声压贡献情况。结果表明:列车交会时桥梁加速度和声功率整体较单车运行时更大,但声功率变化趋势一致且优势频段均为30~90 Hz;会车工况下靠近地面区域的声压级较单车运行时显著增大,桥下和桥旁典型场点处声压级也更大,最大差值分别为4~7 dB和6~9 dB;在20 Hz处各场点噪声均低于听阈,在63 Hz以上频段内噪声响度级约为60~70 phon,两种工况下响度级差异在10 phon以内;总体而言,在优势频段内,会车时桥梁各板件对典型场点的声贡献量较单车运行时更大,其中左腹板对桥下和桥旁各场点的声贡献量变化最显著,最大增幅分别为10.13 dB和10.2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会车 桥梁振动 结构噪声 板件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柱塞马达的约束阻尼层降噪研究
3
作者 张圳 黄惠 +2 位作者 杜恒 李雨铮 苏俊收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9,共12页
液压柱塞马达在工作状态下振动噪声剧烈,针对削弱内部声振源和外部壳体结构优化的传统减振降噪方案设计难度大、优化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在液压柱塞马达壳体敷设约束阻尼层的减振降噪方法。进行液压柱塞马达的动力学模型和液压模型耦合... 液压柱塞马达在工作状态下振动噪声剧烈,针对削弱内部声振源和外部壳体结构优化的传统减振降噪方案设计难度大、优化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在液压柱塞马达壳体敷设约束阻尼层的减振降噪方法。进行液压柱塞马达的动力学模型和液压模型耦合仿真,得到液压柱塞马达内部对壳体的振动激励。以振动激励作为载荷,结合强迫响应分析和基于模态声传递向量法的声压仿真,得到马达壳体的模态参与因子和声学板块贡献量,从而精确阻尼层敷设区域。通过对约束阻尼层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阻尼层材料参数对振动抑制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阻尼层材料。在半消声室内对敷设约束阻尼层前后的液压柱塞马达进行多工况下平均声压级测试。结果表明:在峰值噪声频率下,约束阻尼层能将液压柱塞马达的噪声至少降低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柱塞马达 约束阻尼层 减振降噪 声学板块贡献量 模态参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板件振动声学贡献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26
4
作者 靳晓雄 白胜勇 +1 位作者 丁玉兰 周复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6-239,235,共5页
本文讨论车身板件振动声学贡献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以桑塔那2000型轿车为实例建立无吸声材料和有吸声材料的结构-声学模型,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车身板件在给定频率下振动引起的车内声压,进而求得板件的声学贡献。
关键词 板件振动 声学贡献 计算机模拟 汽车 车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身板件声学贡献分析的声振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二兵 周鋐 +2 位作者 徐刚 封珺 石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降低车内低频结构噪声为目标,优化车身板件.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的方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并以其在实车工况下的振动响应作为声学边界元模型的边界条件,以车内驾驶员右耳位置为目标响应点,结合计算得到的声传递向量,对汽车车身进行板... 以降低车内低频结构噪声为目标,优化车身板件.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的方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并以其在实车工况下的振动响应作为声学边界元模型的边界条件,以车内驾驶员右耳位置为目标响应点,结合计算得到的声传递向量,对汽车车身进行板件声学贡献分析.通过计算得到车身各板件对车内噪声的声学贡献,分析出影响比较显著的关键面板,根据分析结果对车身相应板件进行振动抑制.经试验验证,怠速工况下,车内噪声在频率为20~100 Hz范围内的声压级水平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主要峰值频率最大降幅5.70 dB,整体噪声水平下降了3.89 dB.结果表明:板件贡献分析方法可以为控制车内低频噪声提供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件声学贡献 子结构模态综合 声传递向量 声学贡献 噪声控制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壁板声学贡献分析与降噪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白松 徐新喜 +3 位作者 刘孝辉 杨猛 崔向东 牛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04-208,209,共6页
对现有壁板声学贡献分析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分析和评价壁板振动对整个声场声学贡献的方法。将场点总声压矢量视为声压分量在N维向量空间中的一个线性组合,并以场点声能量占声场总声能量的比重作为加权系数,将壁板对多个场点的声学贡... 对现有壁板声学贡献分析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分析和评价壁板振动对整个声场声学贡献的方法。将场点总声压矢量视为声压分量在N维向量空间中的一个线性组合,并以场点声能量占声场总声能量的比重作为加权系数,将壁板对多个场点的声学贡献量进行加权求和,来表征壁板对整个声场的声学贡献。以某急救车为例,采用改进方法分析车厢壁板的声学贡献,识别对车内声场贡献较大的壁板,通过对比两种阻尼粘贴方式的降噪效果验证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对实车进行阻尼降噪处理,有效降低了车内多个场点的的低频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车内噪声 壁板声学贡献分析 阻尼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况下齿轮变速箱的低噪声优化方法研究(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建星 孙文磊 +3 位作者 陶庆 周建星 孙文磊 康金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2-29,共8页
提出了一种综合方法能够计算来自变速箱稳定的动态响应和噪声辐射。该方法在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轮误差和轴承箱体的情况下建立圆柱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数学模型获得动态轴承力的数据。此外,以轴承负载力的数据为激励,... 提出了一种综合方法能够计算来自变速箱稳定的动态响应和噪声辐射。该方法在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轮误差和轴承箱体的情况下建立圆柱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数学模型获得动态轴承力的数据。此外,以轴承负载力的数据为激励,数值模拟计算出变速箱的振动和噪声辐射,随着节点动态响应时间的变化,获得了变速箱的噪声频谱和共振频率范围。最后,计算了变速箱面板的共振的频率范围。基于变速箱面板声学贡献分析和振型的结论,对两个齿轮箱的刚度进行了改善。对比分析齿轮箱噪声辐射,确认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噪声的产生,对变速箱的设计提供了有用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器 齿轮箱 振动 噪声 面板声学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室舱内声学特性的动力吸振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晨阳 刘鹏 +1 位作者 陈宏 王坤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了降低汽车驾驶室舱内噪声,提高驾乘人员舒适度,开展了利用动力吸振器降低驾驶室舱内噪声的研究。将某型号商务车驾驶室进行简化,简化后驾驶室结构和内部声腔声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模。首先,计算得到驾驶员右耳处声压响应,将... 为了降低汽车驾驶室舱内噪声,提高驾乘人员舒适度,开展了利用动力吸振器降低驾驶室舱内噪声的研究。将某型号商务车驾驶室进行简化,简化后驾驶室结构和内部声腔声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模。首先,计算得到驾驶员右耳处声压响应,将声压最高的2个峰值频率作为动力吸振器工作频率;其次,利用声传递向量分析该点面板声贡献量,将声贡献量最高的面板作为动力吸振器控制对象;再次,利用正交多项式法识别被控面板的等效质量;最后,依据此等效质量设计动力吸振器。与将振动腹点作为动力吸振器被控对象相比,将面板声贡献量最高的面板作为动力吸振器被控对象的峰值声压降低1.46 d B;与利用质量感应法确定被控面板等效质量相比,采用正交多项式法确定等效质量的降噪率提高18.9%。计算结果表明:根据面板声贡献量确定驾驶室被控面板,利用正交多项式计算被控面板等效质量的动力吸振器设计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驾驶室舱内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声学特性 动力吸振器 有限元法 面板声贡献量 正交多项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驾驶室内部结构噪声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再胜 朱建新 +2 位作者 刘强 龚孝平 程思凯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为解决抑制挖掘机驾驶室壁板结构的振动与内部噪声的问题,首先建立挖掘机驾驶室白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对结构的计算模态和实验模态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建模方式的正确性;接着在白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添加玻璃与车门,建立声学... 为解决抑制挖掘机驾驶室壁板结构的振动与内部噪声的问题,首先建立挖掘机驾驶室白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对结构的计算模态和实验模态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建模方式的正确性;接着在白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添加玻璃与车门,建立声学边界元模型、声-固耦合模型。然后将试验采集的驾驶室悬置加速度信号作为激励计算驾驶室白车身结构振动,进一步分析计算司机右耳的声学响应。通过场点声压的实验值与仿真值对比,验证声学仿真模型的准确度;最后基于间接边界元法进行板件声学贡献度分析,找到对驾驶员右耳声压贡献大的板块,通过粘贴不同厚度的阻尼层进行降噪对比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板块阻尼处理后驾驶室的降噪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挖掘机驾驶室 振动噪声 边界元 声-固耦合 板件声学贡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薄壁结构阻尼材料布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智 陈阵 张健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76,89,共7页
研究多输入多输出薄壁结构的板件声学贡献量及阻尼材料布置方案的优化问题。基于板件声学贡献法和熵权法,提出在多个噪声传递路径作用下的板件声学贡献方法。以一个受到多个动载激励且具有多个噪声目标点的封闭六面体薄壁结构为研究对象... 研究多输入多输出薄壁结构的板件声学贡献量及阻尼材料布置方案的优化问题。基于板件声学贡献法和熵权法,提出在多个噪声传递路径作用下的板件声学贡献方法。以一个受到多个动载激励且具有多个噪声目标点的封闭六面体薄壁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结构与声腔有限元模型,计算板件声学贡献。将声学贡献显著的板件分成3组,以这3组板件处所粘贴阻尼材料的厚度作为设计变量,建立反映阻尼材料厚度与目标点声压响应关系的响应面函数,构造不同目标点声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快速非支配遗传算法(Fast 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Ⅱ)进行优化计算得到Pareto解集,最终得到最优的阻尼材料布置方案。相较于直接在贡献显著的板件粘贴相同厚度阻尼材料的方案,优化方案中各路径目标点最大声压分别下降22.1%、22.5%、23.4%和21.4%。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结构传播噪声效果明显,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薄壁结构 结构传播噪声 板件声学贡献 多目标优化 减振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