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急性肺损伤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除胰腺外最易发生的器官损伤,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伴呼吸急促、发绀、肺顺应性降低等,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虽然经过保护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仍受到不...背景急性肺损伤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除胰腺外最易发生的器官损伤,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伴呼吸急促、发绀、肺顺应性降低等,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虽然经过保护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仍受到不利影响。目的系统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数据库中有关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以及证据等级,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Stata 17.0中的Begg's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05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SMD=0.58,95%CI=0.03~1.14,P=0.04)、空腹血糖升高(SMD=0.45,95%CI=0.27~0.64,P<0.00001)、呼吸频率增加(>30次/min)(OR=6.18,95%CI=3.20~11.94,P<0.00001)、合并发热(OR=12.92,95%CI=4.41~37.84,P<0.00001)、合并胸腔积液(OR=7.19,95%CI=3.25~15.91,P<0.00001)、白蛋白降低(SMD=-0.77,95%CI=-0.98~-0.56,P<0.00001)、合并肥胖(OR=3.11,95%CI=1.94~4.98,P<0.00001)、钙离子降低(SMD=-0.63,95%CI=-0.85~-0.42,P<0.00001)、合并酸中毒(OR=2.15,95%CI=1.03~4.49,P=0.04)、C反应蛋白升高(SMD=0.79,95%CI=0.56~1.03,P<0.00001)、血红蛋白降低(SMD=-0.77,95%CI=-1.10~-0.43,P<0.00001)、血清淀粉酶升高(SMD=0.21,95%CI=0.01~0.42,P=0.04)、尿淀粉酶升高(SMD=0.40,95%CI=0.03~0.77,P=0.03)、Ranson评分增加(SMD=0.87,95%CI=0.66~1.08,P<0.0000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增加(SMD=0.77,95%CI=0.58~0.96,P<0.00001)、CT严重指数评分升高(SMD=0.39,95%CI=0.19~0.59,P<0.00001)、BISAP升高(SMD=0.62,95%CI=0.37~0.88,P<0.00001)、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OR=1.68,95%CI=1.05~2.67,P=0.03)、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OR=9.57,95%CI=4.03~22.72,P<0.00001)、器官损伤数目增加(≥2个)(OR=6.94,95%CI=3.34~12.59,P<0.00001)、合并感染(OR=4.59,95%CI=2.42~8.71,P<0.00001)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进行分析的14项因素(年龄、肥胖、空腹血糖、白蛋白、钙离子、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呼吸频率、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评分、BISAP、高脂血症性、胸腔积液)未见明显发表偏倚(P>0.05)。GRADE证据评价结果显示,共有11项危险因素(年龄、呼吸频率、胸腔积液、肥胖、血红蛋白、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Ranson评分、BISAP、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器官损伤数目)为中等质量,10项(空腹血糖、发热、白蛋白、钙离子、酸中毒、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评分、SIRS、感染)为低质量。结论年龄增大,血糖、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升高,白蛋白、血红蛋白、钙离子浓度降低,呼吸频率增加(>30次/min),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评分、BISAP评分高,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合并发热、酸中毒、肥胖、胸腔积液、SIRS、器官受累(≥2个)、感染是SAP患者并发ALI的危险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高水平研究,对上述研究成果加以论证。展开更多
背景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而目前关于重度窒息并发新生儿AKI的相关研究相对缺乏。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的预测价值,以采取措施减少AKI的发生,并提高此类患儿...背景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而目前关于重度窒息并发新生儿AKI的相关研究相对缺乏。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的预测价值,以采取措施减少AKI的发生,并提高此类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3年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17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n=43)和非AKI组(n=129)。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记录AKI患儿的近期预后情况(住院期间存活或死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相关指标对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5 min Apgar评分、血小板计数低于非AKI组,昏迷状态比例、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合并呼吸衰竭比例、血胱抑素C(Cys C)高于非AK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 min Apgar评分(OR=1.553,95%CI=1.193~2.021,P=0.001)、有创机械通气(OR=2.965,95%CI=1.021~8.611,P=0.046)、血Cys C值(OR=0.231,95%CI=0.109~0.487,P<0.001)是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Cys C预测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95%CI=0.701~0.854,P<0.05),5 min Apgar评分预测AKI的AUC为0.792(95%CI=0.715~0.869,P<0.05)。AKI组患儿住院病死率为51.2%(22/43),非AKI组患儿住院病死率为21.7%(28/129),AKI组患儿病死率高于非AKI组(χ^(2)=13.572,P<0.001)。结论低5 min Apgar评分、有创机械通气、出生后高血Cys C会增加重度窒息新生儿发生AKI的风险。5 min Apgar评分、出生后血Cys C是预测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可靠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开始时间的不同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20例,根据肠内营养治疗开始的时间分为超早期治疗组(发病后24 h内)、早期治疗组(...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开始时间的不同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20例,根据肠内营养治疗开始的时间分为超早期治疗组(发病后24 h内)、早期治疗组(发病24~48 h内)、延迟治疗组(发病48 h后),每组40例,疗程为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细胞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结构、感染率、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的差异。结果①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② 3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降低(均 P <0.05),超早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水平明显低于延迟治疗组,且超早期治疗组更低(均 P <0.05)。③ 3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 ^+、CD4^+、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 ^+比值明显升高(均 P <0.05),超早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延迟治疗组(均 P <0.05)。④ 3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含量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菌群含量明显降低(均 P <0.05);超早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与延迟治疗组比较,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含量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菌群含量明显降低(均 P <0.05);超早期治疗组与早期治疗组比较,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含量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菌群含量明显降低(均 P <0.05)。⑤超早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治疗期间感染率明显低于延迟治疗组(均 P <0.05)。⑥超早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明显低于延迟治疗组(均 P <0.05)。结论超早期肠内营养与早期肠内营养均能抑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在提高免疫力的同时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并且降低感染率,利于患者的恢复,且超早期肠内营养效果更佳。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急性肺损伤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除胰腺外最易发生的器官损伤,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伴呼吸急促、发绀、肺顺应性降低等,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虽然经过保护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仍受到不利影响。目的系统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数据库中有关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以及证据等级,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Stata 17.0中的Begg's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05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SMD=0.58,95%CI=0.03~1.14,P=0.04)、空腹血糖升高(SMD=0.45,95%CI=0.27~0.64,P<0.00001)、呼吸频率增加(>30次/min)(OR=6.18,95%CI=3.20~11.94,P<0.00001)、合并发热(OR=12.92,95%CI=4.41~37.84,P<0.00001)、合并胸腔积液(OR=7.19,95%CI=3.25~15.91,P<0.00001)、白蛋白降低(SMD=-0.77,95%CI=-0.98~-0.56,P<0.00001)、合并肥胖(OR=3.11,95%CI=1.94~4.98,P<0.00001)、钙离子降低(SMD=-0.63,95%CI=-0.85~-0.42,P<0.00001)、合并酸中毒(OR=2.15,95%CI=1.03~4.49,P=0.04)、C反应蛋白升高(SMD=0.79,95%CI=0.56~1.03,P<0.00001)、血红蛋白降低(SMD=-0.77,95%CI=-1.10~-0.43,P<0.00001)、血清淀粉酶升高(SMD=0.21,95%CI=0.01~0.42,P=0.04)、尿淀粉酶升高(SMD=0.40,95%CI=0.03~0.77,P=0.03)、Ranson评分增加(SMD=0.87,95%CI=0.66~1.08,P<0.0000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增加(SMD=0.77,95%CI=0.58~0.96,P<0.00001)、CT严重指数评分升高(SMD=0.39,95%CI=0.19~0.59,P<0.00001)、BISAP升高(SMD=0.62,95%CI=0.37~0.88,P<0.00001)、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OR=1.68,95%CI=1.05~2.67,P=0.03)、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OR=9.57,95%CI=4.03~22.72,P<0.00001)、器官损伤数目增加(≥2个)(OR=6.94,95%CI=3.34~12.59,P<0.00001)、合并感染(OR=4.59,95%CI=2.42~8.71,P<0.00001)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进行分析的14项因素(年龄、肥胖、空腹血糖、白蛋白、钙离子、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呼吸频率、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评分、BISAP、高脂血症性、胸腔积液)未见明显发表偏倚(P>0.05)。GRADE证据评价结果显示,共有11项危险因素(年龄、呼吸频率、胸腔积液、肥胖、血红蛋白、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Ranson评分、BISAP、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器官损伤数目)为中等质量,10项(空腹血糖、发热、白蛋白、钙离子、酸中毒、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评分、SIRS、感染)为低质量。结论年龄增大,血糖、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升高,白蛋白、血红蛋白、钙离子浓度降低,呼吸频率增加(>30次/min),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评分、BISAP评分高,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合并发热、酸中毒、肥胖、胸腔积液、SIRS、器官受累(≥2个)、感染是SAP患者并发ALI的危险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高水平研究,对上述研究成果加以论证。
文摘背景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而目前关于重度窒息并发新生儿AKI的相关研究相对缺乏。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的预测价值,以采取措施减少AKI的发生,并提高此类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3年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17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n=43)和非AKI组(n=129)。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记录AKI患儿的近期预后情况(住院期间存活或死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相关指标对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5 min Apgar评分、血小板计数低于非AKI组,昏迷状态比例、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合并呼吸衰竭比例、血胱抑素C(Cys C)高于非AK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 min Apgar评分(OR=1.553,95%CI=1.193~2.021,P=0.001)、有创机械通气(OR=2.965,95%CI=1.021~8.611,P=0.046)、血Cys C值(OR=0.231,95%CI=0.109~0.487,P<0.001)是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Cys C预测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95%CI=0.701~0.854,P<0.05),5 min Apgar评分预测AKI的AUC为0.792(95%CI=0.715~0.869,P<0.05)。AKI组患儿住院病死率为51.2%(22/43),非AKI组患儿住院病死率为21.7%(28/129),AKI组患儿病死率高于非AKI组(χ^(2)=13.572,P<0.001)。结论低5 min Apgar评分、有创机械通气、出生后高血Cys C会增加重度窒息新生儿发生AKI的风险。5 min Apgar评分、出生后血Cys C是预测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可靠指标。
文摘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开始时间的不同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20例,根据肠内营养治疗开始的时间分为超早期治疗组(发病后24 h内)、早期治疗组(发病24~48 h内)、延迟治疗组(发病48 h后),每组40例,疗程为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细胞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结构、感染率、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的差异。结果①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② 3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降低(均 P <0.05),超早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水平明显低于延迟治疗组,且超早期治疗组更低(均 P <0.05)。③ 3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 ^+、CD4^+、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 ^+比值明显升高(均 P <0.05),超早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延迟治疗组(均 P <0.05)。④ 3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含量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菌群含量明显降低(均 P <0.05);超早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与延迟治疗组比较,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含量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菌群含量明显降低(均 P <0.05);超早期治疗组与早期治疗组比较,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含量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菌群含量明显降低(均 P <0.05)。⑤超早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治疗期间感染率明显低于延迟治疗组(均 P <0.05)。⑥超早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明显低于延迟治疗组(均 P <0.05)。结论超早期肠内营养与早期肠内营养均能抑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在提高免疫力的同时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并且降低感染率,利于患者的恢复,且超早期肠内营养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