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熟阶段的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种子对脱水和贮存温度的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娥 石思信 肖建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期中的人参(PanaxyinsenyC.A.Mey)湿润种子的含水量由47%降至9.4%和5.8%,形成于籽后保存于室温,0~5℃和-196℃条件下1~3年。保存后的形态后熟于籽再低温处理,继续完成生理后熟。结果显示:完成形... 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期中的人参(PanaxyinsenyC.A.Mey)湿润种子的含水量由47%降至9.4%和5.8%,形成于籽后保存于室温,0~5℃和-196℃条件下1~3年。保存后的形态后熟于籽再低温处理,继续完成生理后熟。结果显示:完成形态后熟的种子在1~5℃保存1年后,种子胚根能萌发,但胚轴、胚芽不能正常生长,保存3年,种子丧失生活力;生理后熟期中的种子在0~5℃保存1年尚能正常出苗,出苗率为44.0%,保存3年,种胚已不能正常发育。但是在-196℃保存3年后,出苗率同保存在0~5C1年的相近.仍为43.1%。说明完成形态后熟种子还没有产生足够的脱水耐性,而经低温层积处理于生理后熟期中的种子就具有了这种耐性,并能进行低温短期或超低温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形态后熟 生理后熟 脱水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法的不同品种人参中脂肪酸成分及含量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文学 赵岩 +3 位作者 杨琦 王健 王寅秀 张连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634-1063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人参的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为人参的良种选育工作提供一项重要指标。[方法]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GC-MS法测定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出20种脂肪酸,其中主要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棕榈酸和(Z,Z,Z)-9,12,15-十八...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人参的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为人参的良种选育工作提供一项重要指标。[方法]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GC-MS法测定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出20种脂肪酸,其中主要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棕榈酸和(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不同品种人参脂肪酸单体的含量存在差异,主要为①(Z,Z)-9,12-十八碳二烯酸含量大马牙47.896%、二马牙50.901%、圆膀圆芦50.254%、长脖49.456%,其中二马牙含量最高;②棕榈酸含量大马牙12.370%、二马牙12.535%、圆膀圆芦12.614%、长脖11.983%,圆膀圆芦含量最高;③(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含量大马牙10.407%、二马牙12.487%、圆膀圆芦11.936%、长脖12.026%,二马牙含量最高。[结论]用该法可鉴别出不同品种的人参,有望成为人参品种选育的一项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Gc-MS 脂肪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西洋参的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姜玉新 石思信 +1 位作者 张志娥 肖建平 《特产研究》 1998年第1期5-9,共5页
用Operon公司的E.F.C组引物对北京和吉林左家特区的栽培人参和西洋参四大居群各10个样本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18个引物,可以检测到102个多态性位点,其中67.6%表现出多态性。在北京栽培人参、西洋参。吉林左家特区栽培人参、西洋... 用Operon公司的E.F.C组引物对北京和吉林左家特区的栽培人参和西洋参四大居群各10个样本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18个引物,可以检测到102个多态性位点,其中67.6%表现出多态性。在北京栽培人参、西洋参。吉林左家特区栽培人参、西洋参中分别检测到74,86,74,9O个标记位点,在各居群中均有丰富的多样性存在。西洋参的遗传多态性明显高于人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种不同居群的样本首先聚在一起,种间遗传分化明显大于地理环境造成的分化。由OPF02,OPF04,OPF07,OPF20,OPG12,OPG13,OPG14扩增的指纹图谱中可以找到不同种,不同居群的标记带型及居群内部的丰富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西洋参 RaPD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毛状根及愈伤组织中ATP动态变化的生物发光法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峻 丁家宜 张婷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1-62,共2页
ATP content of cultured callus and hairy root introducted by Ri plasmid of \%Panax ginseng \%C. A. Mey was detected by bioluminescenc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TP content in hairy root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ATP content of cultured callus and hairy root introducted by Ri plasmid of \%Panax ginseng \%C. A. Mey was detected by bioluminescenc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TP content in hairy root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callus within a growth cycle. The highest ATP content in hairy root is 26.6×10\+\{-12\}mmol/g (fresh weight), while ATP in callus is 2.68×10\+\{-12\}mmol/g (fresh weight). Total saponin content in hairy root reaches 2.486% (dry weight), while the saponin in callus is 1.105% (dry weight). The hairy root inducted by Ri plasmid has vigorous ability in secondary metabolism for ginseng saponin 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毛状根 愈伤组织 aTP 生物发光法 药用植物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PCR-DGGE反应体系优化
5
作者 刘权钢 金海林 +1 位作者 唐丽娜 金东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072-7074,7076,共4页
[目的]优选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PCR-DGGE反应体系。[方法]以种植1年的人参土壤为材料,利用PCR-DGGE技术,对反应体系中的几种重要参数不同梯度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模板、dNTPs、引物及Mg2+的用量。[结果]最适宜的反应体系为:模板DNA浓度... [目的]优选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PCR-DGGE反应体系。[方法]以种植1年的人参土壤为材料,利用PCR-DGGE技术,对反应体系中的几种重要参数不同梯度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模板、dNTPs、引物及Mg2+的用量。[结果]最适宜的反应体系为:模板DNA浓度为0.8μg/μl,dNTPs浓度为0.2 mmol/L,引物浓度为0.4μmol/L,Mg2+浓度为1.5 mmol/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为进一步研究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 根际土壤微生物 PcR-DGGE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茎叶挥发油中倍半萜烯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慧 刘在群 +6 位作者 王建辉 洪哲 林英杰 罗旭阳 孙允秀 石磊 王勇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0,共3页
对人参茎叶挥发油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利用薄层层析 (TL C)、红外光谱 (IR)、气相色谱 (GC)、气相色谱 -质谱 (GC/MS)联机技术从该挥发油中分离鉴定 6个倍半萜烯类化合物 .
关键词 人参 挥发油 倍半萜烯化合物 药理活性 分离 鉴定 薄层层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激素对人参毛状根生长和皂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周倩耘 丁家宜 +2 位作者 刘峻 高培 张树潘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就植物激素IAA、IBA、NAA、2,4 D和6 BA对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毛状根生长及皂甙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生长素在适宜的浓度下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人参毛状根的生长以及皂甙的积累,同时能影响单体皂甙的分布。NAA和IB... 就植物激素IAA、IBA、NAA、2,4 D和6 BA对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毛状根生长及皂甙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生长素在适宜的浓度下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人参毛状根的生长以及皂甙的积累,同时能影响单体皂甙的分布。NAA和IBA能显著促进毛状根的生长,其中0.500mg LIBA能显著促进毛状根生长和总皂甙的积累。细胞分裂素6 BA在较低浓度时虽然对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皂甙积累有利,同时显著促进单体皂甙Rb1的积累,增大Rb1在总甙中所占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人参 毛状根 生长 皂甙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毛状根生物合成熊果苷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8
8
作者 栗建明 赵明强 丁家宜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Using ginseng (Panax ginseng C. A. Mey.) hairy roots as a bioreactor, exogenous hydroquinone (HQ) was added aseptically to suspension of hairy roots on 22 d. Twenty-four hours after the addition of HQ, the hairy roots... Using ginseng (Panax ginseng C. A. Mey.) hairy roots as a bioreactor, exogenous hydroquinone (HQ) was added aseptically to suspension of hairy roots on 22 d. Twenty-four hours after the addition of HQ, the hairy roots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medium. Through identification of TLC and HPLC,it was proved that hydroquinone has been bioconversed into arbutin, and arbutin from hairy root of P. ginseng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苷 人参 毛状根 生物合成 生物转化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果胶SB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田美红 魏民 +1 位作者 张丽萍 梁忠岩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从我国名贵中药人参的根中提取出水溶性粗多糖.粗多糖经脱淀粉、冻融分级、SepharoseCL-4B柱层析分级和脱蛋白等方法,分离纯化出人参果胶SB.经DEAE-SephadexA-25柱层析等方法证明SB为均一组分.气相色谱分析表明,人参果胶SB的单糖组成...  从我国名贵中药人参的根中提取出水溶性粗多糖.粗多糖经脱淀粉、冻融分级、SepharoseCL-4B柱层析分级和脱蛋白等方法,分离纯化出人参果胶SB.经DEAE-SephadexA-25柱层析等方法证明SB为均一组分.气相色谱分析表明,人参果胶SB的单糖组成为GalA,Gal,Ara和Rha,物质的量比依次为1.32∶1.00∶0.34∶0.15.人参果胶SB的梯度部分酸水解分析表明,GalA和Gal构成了SB的主链部分,其中GalA为主链的核心组分,Gal,Ara和Rha构成了主侧链结构的边缘及末端残基部分.以上结果说明,人参果胶SB是以半乳糖醛酸为主的酸性杂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果胶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茎叶总皂苷对小菜蛾取食、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奚广生 王二欢 杨鹤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7-100,共4页
以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茎叶总皂苷为试验材料,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为试验昆虫,测定小菜蛾取食、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表明:人参茎叶总皂苷对小菜蛾取食有明显抑制作用;低质量浓度人参茎叶总皂苷能够激... 以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茎叶总皂苷为试验材料,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为试验昆虫,测定小菜蛾取食、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表明:人参茎叶总皂苷对小菜蛾取食有明显抑制作用;低质量浓度人参茎叶总皂苷能够激活小菜蛾体内多功能氧化酶系(MFO)活性,而高质量浓度人参茎叶总皂苷对小菜蛾体内多功能氧化酶系(MFO)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人参茎叶总皂苷,能够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羧酸酯酶活性;低质量浓度时人参茎叶总皂苷对小菜蛾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影响不大,中质量浓度能够抑制小菜蛾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而高质量浓度时抑制作用与中质量浓度相比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小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SVM的西洋参与籽播参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丹婷 程存归 +2 位作者 杜正雄 何佑秋 孔黎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86-2189,共4页
支持向量机(SVM)是根据统计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算法。文章以40个西洋参样品为实验材料,通过FTIR-SVM建立了西洋参样品与籽播参识别的模型。对学习训练集中的30个样品模型识别率为100%,对10个预测样品的识别准确率为90%。研究结果表... 支持向量机(SVM)是根据统计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算法。文章以40个西洋参样品为实验材料,通过FTIR-SVM建立了西洋参样品与籽播参识别的模型。对学习训练集中的30个样品模型识别率为100%,对10个预测样品的识别准确率为90%。研究结果表明,FTIR-SVM可以用于中药西洋参与籽播参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支持向量机 西洋参 籽播参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非林地栽参基地土壤和人参根部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尧 姜晓莉 +3 位作者 李刚 任红菲 杨粉团 曹庆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6,共9页
为了全面了解吉林省非林地栽参基地土壤和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根部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潜在风险,对抚松县(24个样点)和集安市(21个样点)非林地栽参基地的土壤和人参根部Pb、As、Cd、Cu和Zn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 为了全面了解吉林省非林地栽参基地土壤和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根部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潜在风险,对抚松县(24个样点)和集安市(21个样点)非林地栽参基地的土壤和人参根部Pb、As、Cd、Cu和Zn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同时对人参根部的重金属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b、As、Cd、Cu和Zn平均含量在抚松县基地土壤中分别为23.89、7.08、0.19、19.08和81.00 mg·kg-1,而在集安市基地土壤中分别为28.65、7.81、0.20、20.72和81.32mg·kg-1。2个基地土壤中Cd含量的变异系数均最高,说明2个基地土壤中的Cd含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2个基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均低于0.7,并且均以Cd为最高,其次是Zn和Cu,As和Pb较低;各样点5种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基本上均低于1。抚松县和集安市土壤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1和0.55,其中,抚松县3号样点和集安市21号土壤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高于1,其余各样点土壤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1,说明2个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处于清洁水平。2个基地土壤Cd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最高(均明显高于40),其余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低于40,说明Cd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贡献因子。从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来看,抚松县3号样点和集安市21号样点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他样点土壤则处于轻微水平。Pb、As、Cd、Cu和Zn平均含量在抚松县产人参根部分别为0.11、0.07、0.12、8.76和19.67 mg·kg-1,在集安市产人参根部分别为0.13、0.06、0.29、7.46和23.60 mg·kg-1。其中,抚松县产人参根部的Pb、As、Cd和Cu平均含量均低于重金属污染物的限量值,集安市产人参根部的Pb、As和Cu平均含量也低于限量值。总体来看,目前吉林省抚松县和集安市非林地栽参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良好,所产人参质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个别样点土壤的Cd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较高,应及时采取防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林地栽参基地 土壤 人参 重金属元素含量 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与人参中人参皂甙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丹妮 杨力 严永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TLC和HPLC方法分析比较西洋参 (PanaxquinquefoliumL .)、人参 (P .ginsengC .A .Mey .)及其加工品红参 (redginseng) ,以及不同规格的西洋参中人参皂甙的含量。结果表明 ,西洋参中人参皂甙总量及人参二醇型皂甙的含量明显高于人参... 采用TLC和HPLC方法分析比较西洋参 (PanaxquinquefoliumL .)、人参 (P .ginsengC .A .Mey .)及其加工品红参 (redginseng) ,以及不同规格的西洋参中人参皂甙的含量。结果表明 ,西洋参中人参皂甙总量及人参二醇型皂甙的含量明显高于人参及红参 ,且含有 1种人参及红参中未发现的未知人参皂甙Rx ,但不含人参及红参中含有的Rf;人参中人参二醇型皂甙的含量高于人参三醇型皂甙 ,其加工品红参则相反。生长年限是影响西洋参人参皂甙含量的主要因素 ,人参皂甙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人参 红参 人参皂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毛状根培养过程中对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峻 丁家宜 周倩耘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24,共3页
采用化学发光法 ,考察了人参 (PanaxginsengC .A .Mey)毛状根培养过程中对 3种重要活性氧ROS(O2÷、OH·、H2 O2 )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 ,发现在毛状根生长对数期时对 3种ROS都有很强的清除能力 ,而在生长停滞期较低 ,符合人参毛... 采用化学发光法 ,考察了人参 (PanaxginsengC .A .Mey)毛状根培养过程中对 3种重要活性氧ROS(O2÷、OH·、H2 O2 )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 ,发现在毛状根生长对数期时对 3种ROS都有很强的清除能力 ,而在生长停滞期较低 ,符合人参毛状根生长的S型曲线 ,印证了人参毛状根的生长和衰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毛状根 培养过程 活性氧 清除能力 动态变化 化学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体系萃取人参根中人参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儒 张变玲 +3 位作者 谢涛 李谷才 田竟 罗志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10-1613,共4页
建立稳定的聚乙二醇(PEG)与(NH4)2SO4双水相体系以分离人参根中人参皂苷。通过上下相体积比(R)、分配系数(K)和回收率(Y)分析双水相体系对人参皂苷的萃取效果,研究了PEG分子量、PEG/(NH4)2SO4质量分数、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双水相成相及... 建立稳定的聚乙二醇(PEG)与(NH4)2SO4双水相体系以分离人参根中人参皂苷。通过上下相体积比(R)、分配系数(K)和回收率(Y)分析双水相体系对人参皂苷的萃取效果,研究了PEG分子量、PEG/(NH4)2SO4质量分数、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双水相成相及人参皂苷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分子量为3350、PEG3350的质量分数为12%、(NH4)2SO4质量分数为16%、溶液pH为7.0、温度为60℃时,双水相体系对人参皂苷有较高的萃取率,回收率可到达8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双水相体系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细胞生物合成熊果苷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栗建明 丁家宜 +2 位作者 李正 蔡洁 张媛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16,共3页
 以人参(PanaxginsengC.A.Mey.)培养细胞为生物反应体系,利用外源氢醌为底物,对熊果苷的生物合成进行了研究。TLC鉴别表明,人参细胞可以将外源的氢醌转化为熊果苷;以熊果苷含量和氢醌的转化率为指标,对人参细胞生物合成熊果苷的基本条...  以人参(PanaxginsengC.A.Mey.)培养细胞为生物反应体系,利用外源氢醌为底物,对熊果苷的生物合成进行了研究。TLC鉴别表明,人参细胞可以将外源的氢醌转化为熊果苷;以熊果苷含量和氢醌的转化率为指标,对人参细胞生物合成熊果苷的基本条件(氢醌浓度、转化持续时间、细胞培养阶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32d的人参细胞,在含有2mmol·L-1氢醌的生物合成培养基中转化24h后,合成的熊果苷含量占细胞干重的7.176%,氢醌转化率也达到7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细胞 生物合成 熊果苷 氢醌 转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海 王秋霞 +4 位作者 张迪迪 刘宁 李乐 徐成路 张亚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3,共8页
为明确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以野山参、林下参和农田栽参土壤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法(PLFA)测定人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中C、N含量不同,野山参土壤中全C和全N含... 为明确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以野山参、林下参和农田栽参土壤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法(PLFA)测定人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中C、N含量不同,野山参土壤中全C和全N含量均显著高于林下参和农田栽参土壤(P<0.05),是农田栽参土壤的10.30和4.61倍;C/N比为野山参土壤>林下参土壤>农田栽参土壤,野山参和林下参土壤C/N比差异不显著,但远高于农田栽参土壤;野山参土壤微生物总量最高为1 671.05 nmol·g^(-1),农田栽参土壤最低为266.80 nmol·g^(-1)。不同人参生长模式下细菌均为优势菌群,但放线菌在野山参土壤中含量为187.18 nmol·g^(-1),林下参土壤中为26.12nmol·g^(-1),农田栽参土壤中为6.77 nmol·g^(-1)。通过挖掘功能微生物发现,代表抗逆性微生物指标蓝细菌(182ω6)及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比值(G+/G-)均为野山参土壤>林下参土壤>农田栽参土壤,野山参土壤中蓝细菌含量是林下参土壤的3.51倍,农田栽参土壤则未检出;野山参土壤中G+/G-分别是林下参土壤和农田栽参土壤的6.93和9.10倍。野山参土壤微生物量大、种群丰度高,生产实践中可通过添加外援微生物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组成提高农田栽参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土壤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人参种子的超低温保存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志娥 石思信 肖建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8年第4期61-62,共2页
人参(PanaxginsengC.A.Mey.)是珍贵的药用植物,由于长期过度采挖,资源枯竭,现存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野生人参已处于濒临绝灭的边缘,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2]。所以在加强其就地保护的同时,人参种... 人参(PanaxginsengC.A.Mey.)是珍贵的药用植物,由于长期过度采挖,资源枯竭,现存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野生人参已处于濒临绝灭的边缘,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2]。所以在加强其就地保护的同时,人参种质资源的迁地保存也是非常必要的。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野生种子 超低温保存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产竹节参高效液相特征图谱的建立和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桃 陈新 +3 位作者 李龙 许旭 胡海 何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建立鄂产竹节参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pollo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测试样品10批,以竹节参皂苷Ⅴ色... 目的建立鄂产竹节参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pollo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测试样品10批,以竹节参皂苷Ⅴ色谱峰为参照峰,确立4个共有峰作为竹节参药材特征峰,测得其含量分别为12.616,3.976,5.625,4.429 mg·g-1。结论竹节参药材特征图谱专属性强,可用于鄂产竹节参药材的鉴定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 特征图谱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改良对平地栽参人参茎叶总皂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敏晶 赵岩 张连学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302-4307,共6页
以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茎叶总皂苷为评价指标,研究平地栽参不同土壤改良的最优方案。试验以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为基本数学模型,研究玉米秸秆、猪粪、鹿粪、拮抗菌、菌糠5种基质的不同组合对人参茎叶总皂苷含量的影响。模型解... 以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茎叶总皂苷为评价指标,研究平地栽参不同土壤改良的最优方案。试验以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为基本数学模型,研究玉米秸秆、猪粪、鹿粪、拮抗菌、菌糠5种基质的不同组合对人参茎叶总皂苷含量的影响。模型解析发现,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5种基质对人参茎叶总皂苷含量的贡献从大到小为猪粪、鹿粪、玉米秸秆、菌糠、拮抗菌。计算机模拟寻优表明,玉米秸秆施用量6.64kg/m2,猪粪施用量3.24 kg/m2,鹿粪施用量3.48 kg/m2,拮抗菌施用量6.87 g/m2,菌糠施用量7.02 kg/m2条件下,人参茎叶总皂苷含量预测值为17.81%。综上这些栽培因素的组合可以作为平地栽培人参的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茎叶 土壤改良 总皂苷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