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不同世代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童馨 龚世圆 +3 位作者 喻达辉 黄桂菊 杜博 李色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4-220,共7页
采用微卫星位点对凡纳滨对虾的海南群体(进口亲虾繁育的第1世代:G1)、山东和饶平群体(G2)、湛江2和湛江3群体(G3)、湛江1和上海群体(G4)共4个世代7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21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12对有效扩增引物,对7个... 采用微卫星位点对凡纳滨对虾的海南群体(进口亲虾繁育的第1世代:G1)、山东和饶平群体(G2)、湛江2和湛江3群体(G3)、湛江1和上海群体(G4)共4个世代7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21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12对有效扩增引物,对7个群体共280个个体进行扩增,得到10个多态位点,共获得等位基因数63个。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2—15个之间,各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在4.70—5.80之间。平均观测(期望)杂合度在0.36—0.43(0.53—0.65)之间。杂合子偏离指数(D)为负值,表明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对7个群体、10个多态位点进行Hardy-Weinberng平衡检测,共有54个偏离平衡。对7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进行检测,得到近交系数FIS在9个多态位点均为正值,两两群体间的固定指数FST值在0.149—0.375之间。FST显著性检验表明,各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极显著(P<0.01)。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遗传变异(72.17%)来自于群体内,来自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27.83%)较小。凡纳滨对虾不同世代间遗传变异大,随着繁育世代的增加,遗传多样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微卫星DNA 遗传分化 杂合子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某海鲜市场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与检测
2
作者 王宏丹 热沙来提·吐孙江 +4 位作者 阿卜杜克尤木·如则麦麦提 阿卜力孜·阿卜都热合曼 如鲜古丽·奥布力 凯迪日耶·艾孜热提玉麦尔 买买提·艾孜子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17-21,共5页
研究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市某海鲜市场副溶血性弧菌对海产品污染情况。在乌鲁木齐市某海鲜市场采集石斑鱼心、鳃、肝脏、肉、肠、鳞共18份样品,梭子蟹心、胃、肉、鳃共20份样品,南美白对虾的虾脑、虾肉及虾线共60份样品,对样品进行细菌分... 研究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市某海鲜市场副溶血性弧菌对海产品污染情况。在乌鲁木齐市某海鲜市场采集石斑鱼心、鳃、肝脏、肉、肠、鳞共18份样品,梭子蟹心、胃、肉、鳃共20份样品,南美白对虾的虾脑、虾肉及虾线共60份样品,对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利用PCR技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菌株BL1S 16S核糖体RNA基因部分序列。结果显示:梭子蟹和石斑鱼样品中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南美白对虾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为30%(18/60)。共23份培养基上可见圆形、蓝绿色、半透明、微浑浊的菌落,挑取单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100%(23/23)。除去重复部位送检18份疑似菌,经检测均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虾肉阳性率30%(6/20)、虾线阳性率15%(3/20)、虾脑阳性率45%(9/20)。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市某海鲜市场虾类存在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情况,梭子蟹和石斑鱼中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南美白对虾 细菌分离鉴定 海产品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幼体和仔虾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迟淑艳 杨奇慧 +2 位作者 周歧存 董晓慧 陈敏玲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共3页
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南美白对虾状幼体,糠虾和仔虾三个发育期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试验结果表明,糠虾期淀粉酶比活力显著高于状幼体和仔虾两期(P<0.05);脂肪酶比活力状幼体显著高于糠虾幼体(P<0.05)。在食性转化过程中,... 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南美白对虾状幼体,糠虾和仔虾三个发育期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试验结果表明,糠虾期淀粉酶比活力显著高于状幼体和仔虾两期(P<0.05);脂肪酶比活力状幼体显著高于糠虾幼体(P<0.05)。在食性转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幼体消化酶活力与其食性相适应,不同发育阶段消化酶调节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自对虾 幼体 消化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盐度下饲料蛋白质量分数对凡纳对虾生长表现和免疫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栋辉 何建国 +2 位作者 刘永坚 郑石轩 田丽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217-223,共7页
探讨了在室外低盐度池塘网箱中饲料中w(蛋白)对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表现和免疫状况的影响。设计6组等能饲料,其w(蛋白)为20%,25%,30%,35%,40%,45%;初始体质量为0·28g左右的凡纳对虾幼虾放养在悬挂于池塘中的18个... 探讨了在室外低盐度池塘网箱中饲料中w(蛋白)对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表现和免疫状况的影响。设计6组等能饲料,其w(蛋白)为20%,25%,30%,35%,40%,45%;初始体质量为0·28g左右的凡纳对虾幼虾放养在悬挂于池塘中的18个小网箱中(1m×1m×1·2m),每个处理设置3个网箱,每箱放养100尾幼虾,池塘水的盐度约为10-3,虾自由摄食,饲养期为6周。结果表明,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凡纳对虾的摄食量、特殊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在饲料w(蛋白)从20%增长到40%时随w(蛋白)增加而显著增加,蛋白质效率和氮保留效率则饲料w(蛋白)最低(20%)和最高(45%)的组显著低。全虾和肌肉粗蛋白含量随饲料w(蛋白)增加而显著增加。肝胰脏糖原和肝脂肪含量在饲料w(蛋白)从20%升至35%时随饲料w(蛋白)增加而显著降低,在饲料w(蛋白)高于35%的组中随饲料w(蛋白)加而显著升高,而肌糖原在饲料w(蛋白)从20%增至30%时显著降低,在饲料w(蛋白)高于30%的组间无显著差异。肌脂肪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淋巴细胞总数、血淋巴蛋白和血蓝蛋白含量、酚氧化酶活性、盐度应激测试存活率只有饲料w(蛋白)为20%的组显著低于其它各组,在饲料w(蛋白)高于20%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从本试验表明,在低盐度室外池塘中,凡纳对虾幼虾在自由摄食条件下,生长表现对饲料w(蛋白)的反应表明其适宜饲料w(蛋白)在40%,饲料w(蛋白)低于30%导致w(肝糖原)和w(肝脂肪)显著增高,饲料w(蛋白)低于20%导致免疫状况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蛋白质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霉素在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中残留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贤庆 李来好 +6 位作者 郝淑贤 李刘冬 石红 吴燕燕 刁石强 周婉君 戚勃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研究土霉素在凡纳滨对虾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在24—30℃水温中,将土霉素添加到饲料中,以每天喂养土霉素100mg.kg-1的剂量,连续喂养10d,停药后每隔一定时间抽样检测土霉素残留量,同时作不...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研究土霉素在凡纳滨对虾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在24—30℃水温中,将土霉素添加到饲料中,以每天喂养土霉素100mg.kg-1的剂量,连续喂养10d,停药后每隔一定时间抽样检测土霉素残留量,同时作不加药喂养对比试验,测定并分析凡纳滨对虾组织中土霉素的残留量。实验结果表明,停止喂养土霉素10d后,虾肉中土霉素残留量只有66.78μg.kg-1,低于我国现行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安全限量要求,可供人安全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土霉素 停药期 残留 代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用花生粕替代鱼粉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奇慧 谭北平 +2 位作者 董晓慧 迟淑艳 刘泓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33-1744,共12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花生粕替代不同水平鱼粉蛋白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0.75±0.01)g的健康对虾苗720尾,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 本研究旨在研究花生粕替代不同水平鱼粉蛋白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0.75±0.01)g的健康对虾苗720尾,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试验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即以0、3.83%、7.65%、11.48%、15.30%和22.96%的花生粕分别替代0、10%、20%、30%、40%和60%的鱼粉蛋白质。饲养试验持续56 d。结果表明:当花生粕替代鱼粉蛋白质水平高于10%时,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P<0.05);当替代水平高于20%时,饲料系数显著提高(P<0.05)。当花生粕替代鱼粉蛋白质水平高于40%时,全虾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当替代水平高于30%时,全虾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当花生粕替代鱼粉蛋白质水平高于20%时,肝胰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淀粉酶活性则显著提高(P<0.05)。当花生粕替代鱼粉蛋白质水平高于10%时,血清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当花生粕替代鱼粉蛋白质水平高于20%时,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当花生粕替代鱼粉蛋白质水平高于30%时,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饲料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此外,花生粕替代水平为10%和20%的组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替代水平为40%和60%的组(P<0.05)。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以及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对照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蛋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对照组与替代10%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替代60%组(P<0.05)。然而,花生粕替代鱼粉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对对虾成活率、全虾的磷和灰分含量及饲料脂肪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以生长性能为指标并结合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在粗蛋白质含量为40%、鱼粉含量为30%的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花生粕替代鱼粉蛋白质的适宜比例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鱼粉 花生粕 替代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对13种动物性饲料原料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文娟 迟淑艳 +4 位作者 谭北平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杨俊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02-2414,共9页
本试验以三氧化二钇(Y2O3)为指示剂,由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待测原料组成试验饲料,旨在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对13种动物性饲料原料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13种动物性饲料原料分别为:白鱼粉(俄罗斯)、低温蒸汽红鱼粉(秘... 本试验以三氧化二钇(Y2O3)为指示剂,由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待测原料组成试验饲料,旨在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对13种动物性饲料原料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13种动物性饲料原料分别为:白鱼粉(俄罗斯)、低温蒸汽红鱼粉(秘鲁)、国产直火干燥鱼粉、进口直火干燥鱼粉(秘鲁)、下杂鱼粉、血球蛋白粉、烘干血粉、鸡肉粉、肉骨粉、肉粉、酵解羽毛粉、水解羽毛粉和全虾粉。选取初始均重为(13.0±0.1)g的凡纳滨对虾1 260尾,随机分为1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各组对虾分别投喂相应试验饲料1周后,采用虹吸法收粪,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总磷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3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总磷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范围分别为58.11%~76.91%、64.17%~93.57%、52.44%~95.62%、43.00%~95.21%、39.11%~76.47%和63.48%~94.06%。各饲料原料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白鱼粉、低温蒸汽红鱼粉和进口直火干燥鱼粉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饲料原料(P<0.05);酵解羽毛粉、水解羽毛粉和烘干血粉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饲料原料(P<0.05);白鱼粉和进口直火干燥鱼粉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饲料原料(P<0.05);白鱼粉、低温蒸汽红鱼粉、国产直火干燥鱼粉和进口直火干燥鱼粉的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血球蛋白粉和烘干血粉(P<0.05)。13种动物性饲料原料中白鱼粉的干物质、总能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最高,水解羽毛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烘干血粉的粗脂肪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最低。由此可见,不同来源和品质的鱼粉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不同;鸡肉粉、肉骨粉、肉粉和全虾粉可作为凡纳滨对虾的优质蛋白质源,在实际生产中可部分替代鱼粉;羽毛粉和血粉由于所采用的加工工艺不同,其营养物质组成有所不同,导致表观消化率有一定的差异,在配制饲料前需对其进行营养价值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饲料原料 营养物质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质复合物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鱼粉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奇慧 谭北平 +3 位作者 周小秋 董晓慧 迟淑艳 刘泓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86-149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蛋白质复合物(膨化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38%∶17%∶45%)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鱼粉的可行性,并寻求其适宜的替代比例。选择初始体重为(0.52±0.01)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苗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蛋白质复合物(膨化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38%∶17%∶45%)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鱼粉的可行性,并寻求其适宜的替代比例。选择初始体重为(0.52±0.01)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苗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以0、3.91%、7.82%、11.73%、15.64%和23.46%的植物蛋白质复合物分别替代饲料中0、10%、20%、30%、40%和60%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饲料。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植物蛋白质复合物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后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肝体指数以及全虾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替代比例高于40%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以及血清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替代比例高于30%时,蛋白质沉积率、全虾粗蛋白质含量以及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植物蛋白质复合物替代30%的鱼粉后对血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蛋白质、脂肪和能量及大部分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综合分析生长、饲料利用和养分表观消化率,在蛋白质水平为40%、鱼粉含量为30%的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植物蛋白质复合物(膨化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38%∶17%∶45%)替代20%的鱼粉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鱼粉 植物蛋白质复合物 替代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抑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鲁萍 刘书来 +1 位作者 毛泽明 丁玉庭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39-642,共4页
分析了凡纳滨对虾不同部位多酚氧化酶(PPO)活力的差异,并研究了抗坏血酸、曲酸、4-己基间苯二酚、葡萄糖酸-δ-内酯、植酸等抑制剂对对虾多酚氧化酶活力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对虾头胸部的PPO活力最高。其中,0.12 g/L曲酸、2 g/L 4... 分析了凡纳滨对虾不同部位多酚氧化酶(PPO)活力的差异,并研究了抗坏血酸、曲酸、4-己基间苯二酚、葡萄糖酸-δ-内酯、植酸等抑制剂对对虾多酚氧化酶活力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对虾头胸部的PPO活力最高。其中,0.12 g/L曲酸、2 g/L 4-己基间苯二酚5、g/L植酸对对虾PPO活力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对虾处理30 min,抑制率分别为38%、36%、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多酚氧化酶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水体南美白对虾与鲢鳙鱼混养的试验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吉桥 罗鸣 +2 位作者 马成学 张玉满 于晶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4,共4页
在6口低盐淡水(盐度2~10)池塘中放养体长0 8~1 0cm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 namei)(30万尾/hm2),其中三口塘再放养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鳙(Aristichthysno bilis)夏花(体长2 0~3 0cm)(1500尾/hm2,鲢:鳙=1:1)。鱼、虾分... 在6口低盐淡水(盐度2~10)池塘中放养体长0 8~1 0cm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 namei)(30万尾/hm2),其中三口塘再放养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鳙(Aristichthysno bilis)夏花(体长2 0~3 0cm)(1500尾/hm2,鲢:鳙=1:1)。鱼、虾分别精养90d和60d。混养池塘中对虾的成活率(24 6%)为单养池(9 1%)的2 7倍,产量(800 0±86 7)kg/hm2为单养池的3 2倍;鱼产量为(93 9±7 9)kg/hm2,鳙的出塘规格大于鲢,产量高于鲢。混养池塘水中氨氮、亚硝态氮和溶解氧含量低;透明度和活性磷含量高;pH值波动幅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水体 南美白对虾 鲢鱼 鳙鱼 混养 成活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热休克蛋白90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西超 杨洪 +2 位作者 王文锋 李昕 宁黔冀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73-678,共6页
为探究咪唑类物质KK-42提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的机理,克隆出HSP90全基因序列,采用real-time PCR法研究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状况。将体长3.5~5.0cm的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1.95×10-4 mol/L的KK-42溶液和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 为探究咪唑类物质KK-42提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的机理,克隆出HSP90全基因序列,采用real-time PCR法研究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状况。将体长3.5~5.0cm的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1.95×10-4 mol/L的KK-42溶液和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1min后,在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HSP90开放阅读框为2160bp,编码720个氨基酸,包含HSP90家族的保守序列。HSP90在凡纳滨对虾脑、肌肉、眼柄和肝胰腺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的表达水平较高。KK-42处理后,肝胰腺中HSP90mRNA水平升高69.1%以上(P<0.05),其中第2d和3d,mRNA含量分别升高了505.5%和481.7%(P<0.01)。结果表明,KK-42能诱导凡纳滨对虾肝胰腺HSP90的表达,这可能是KK-42提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热休克蛋白90 KK-42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与全雄性罗非鱼混养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达祥 张彬 +1 位作者 陈田聪 陈晓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90-1594,共5页
【目的】探索新的虾鱼混养模式,避免罗非鱼抢食对虾饵料,达到混养防病、高产增效的目的。【方法】根据凡纳滨对虾与全雄性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所摄食饵料沉浮性的区别,在混养池塘中设置圈养圈,通过开、闭通道口,投饵引诱罗非鱼进行阶段... 【目的】探索新的虾鱼混养模式,避免罗非鱼抢食对虾饵料,达到混养防病、高产增效的目的。【方法】根据凡纳滨对虾与全雄性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所摄食饵料沉浮性的区别,在混养池塘中设置圈养圈,通过开、闭通道口,投饵引诱罗非鱼进行阶段性圈养,凡纳滨对虾虾苗放养密度67.5万尾/ha,全雄性罗非鱼(规格6.25g/尾)放养密度6000万尾/ha,罗非鱼放养前需对其进行咸化,经118d混养后测定产量,分析养殖效果。【结果】整个养殖过程池塘水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未发生倒藻现象,也没有发生病害。收获时,凡纳滨对虾平均产量为6212.1kg/ha,全雄性罗非鱼平均产量为3522.7kg/ha,综合投入产出比1∶1.52,平均利润75985元/ha。【结论】在池塘中设置圈养圈的虾鱼混养模式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雄性罗非鱼 混养 圈养圈 养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不同世代生长性状的变异 被引量:7
13
作者 童馨 龚世圆 +5 位作者 喻达辉 杜博 黄桂菊 李莉好 郭奕惠 李色东 《南方水产》 2007年第6期30-33,共4页
对从美国进口的选育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海南群体(进口亲虾繁育的第1世代,G1)、山东和饶平群体(G2)、湛江2和湛江3群体(G3)、湛江1和上海群体(C,4)共7个养殖群体4个世代1150个个体的生长性状体长和体重进行了... 对从美国进口的选育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海南群体(进口亲虾繁育的第1世代,G1)、山东和饶平群体(G2)、湛江2和湛江3群体(G3)、湛江1和上海群体(C,4)共7个养殖群体4个世代1150个个体的生长性状体长和体重进行了分析。7个群体的平均体长(范围)分别为14.76(13.25~15.99)、8.46(6.28~10.48)、9.24(4.28~10.70)、7.75(5.13~9.36)、11.38(8.13~14.12)、5.25(3.47~6.83)和7.14(4.14~9.00),变异系数分别为0.04、0.08、0.08、0.09、0.12、0.14、0.14,平均体重(范围)分别为33.41(24.33~39.74)、5.19(1.80~9.68)、6.95(3.18~11.34).4.62(1.52~9.87)、15.03(6.00~26.96)、1.47(0.48~3.42)、3.29(0.49~6.20),变异系数分别为0.10、0.23、0.21、0.27、0.32、0.39、0.36。体长和体重的变异系数随着繁育世代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体重的变异系数每繁殖1代增加10%,其第1代的变异系数与美国选育的亲本群体相同。体长、体重相关与回归分析表明,体长与体重相关极显著(P〈0.01),体长和体重的回归方程为形=0.0L。表明随着繁育世代的增加,生长性状逐代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长性状 变异系数 养殖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粉或猪肉粉部分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邱红 李弋 +1 位作者 侯迎梅 周歧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84-2792,共9页
为探讨鸡肉粉或猪肉粉部分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试验设计了7种等氮等脂的饲料(粗蛋白质含量40.0%、粗脂肪含量8.0%),其中以含30%红鱼粉的饲料为对照,鸡肉粉或猪肉粉... 为探讨鸡肉粉或猪肉粉部分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试验设计了7种等氮等脂的饲料(粗蛋白质含量40.0%、粗脂肪含量8.0%),其中以含30%红鱼粉的饲料为对照,鸡肉粉或猪肉粉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25%(分别标记为P25和M25)、50%(分别标记为P50和M50)、75%(分别标记为P75和M75)。以初始体重为3.40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84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25组和P50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P7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则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2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M50组和M7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则显著降低(P<0.05)。鸡肉粉或猪肉粉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肝体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凡纳滨对虾全虾水分、粗灰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全虾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鸡肉粉或猪肉粉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对凡纳滨对虾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总蛋白、葡萄糖、甘油三酯和白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以增重率为指标,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鸡肉粉和猪肉粉对鱼粉的替代比例分别以不超过50%和25%(即饲料中鸡肉粉和猪肉粉的添加量分别不超过16.12%和8.09%)为宜,且凡纳滨对虾对鸡肉粉的利用率高于猪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鸡肉粉 猪肉粉 鱼粉 生长性能 饲料利用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文文 郑昌区 +2 位作者 霍雅文 黎明 周歧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75-268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幼虾阶段和养成阶段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全虾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凡纳滨对虾幼虾阶段和养成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以鱼粉、小麦蛋白粉、酪蛋白和明胶为主要蛋白质源配制蛋白...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幼虾阶段和养成阶段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全虾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凡纳滨对虾幼虾阶段和养成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以鱼粉、小麦蛋白粉、酪蛋白和明胶为主要蛋白质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9.31%、33.19%、37.11%、41.45%、45.58%、49.03%的6种饲料。试验1(幼虾阶段养殖试验)和试验2(养成阶段养殖试验)分别选用720尾初始体重为(0.52±0.01)g和540尾初始体重为(7.93±0.03)g的凡纳滨对虾作为试验动物,均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桶),试验1每桶放养40尾,试验2每桶放养30尾。试验1和试验2的养殖期分别为56和42 d。试验1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对虾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先显著上升(P〈0.05)而后趋于稳定(P〉0.05),而饲料系数(FCR)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7.11%~49.03%时,蛋白质效率(PER)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对虾的成活率(SR)、肝体指数(HSI)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29.31%组对虾的肥满度(CF)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对虾全虾、肌肉干物质及全虾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7.11%组全虾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45.58%和49.03%组(P〈0.05);29.31%和41.45%组全虾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33.19%和37.11%组(P〈0.05);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在41.45%组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29.31%和49.03%组(P〈0.05);29.31%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除37.11%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33.19%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37.11%、41.45%和49.03%组(P〈0.05)。血清总蛋白(TP)含量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3.19%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1.45%和49.03%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29.31%和33.19%组(P〈0.05);45.58%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1.45%和45.58%组血清酚氧化酶(PO)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活性最低值出现在37.11%组,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2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对虾SR、WGR、SGR、FCR及HSI的变化趋势同试验1结果;对虾的PER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持续下降,29.31%和33.19%组显著高于41.15%、45.58%和49.03%组(P〈0.05);各组对虾的CF无显著差异(P〉0.05)。全虾干物质、粗脂肪、粗灰分以及肌肉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9.31%组全虾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45.58%和49.03%组肌肉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29.31%和41.45%组(P〈0.05);45.58%和49.03%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29.31%、33.19%和37.11%组(P〈0.05)。45.58%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29.31%和33.19%组(P〈0.05);血清SOD活性在45.58%组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PO活性在37.11%组达到最低值,并显著低于29.31%、33.19%和49.03%组(P〈0.05);血清ALT活性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AST活性在37.11%组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29.31%、33.19%和45.58%组(P〈0.05)。以SGR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回归方程后得出,凡纳滨对虾幼虾阶段和养成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38.6%和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蛋白质 需要量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模式最适放养密度的调查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小兵 黄勃 邓中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22,共3页
2003年1~6月,对海南琼山、文昌、万宁和三亚地区的51口高位虾池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放养密度与养殖周期、产量和饵料系数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91和0.864。放养密度和饵料系数是影响养殖成本的两个主要因素,其关... 2003年1~6月,对海南琼山、文昌、万宁和三亚地区的51口高位虾池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放养密度与养殖周期、产量和饵料系数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91和0.864。放养密度和饵料系数是影响养殖成本的两个主要因素,其关系可用线性回归方程:S=7.04+0.421X+1.209C来表示。高位池最适放养密度为210~255万尾/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饵料系数 高位池 放养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溶藻弧菌疫苗对南美白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剑香 简纪常 吴灶和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30-333,共4页
应用溶藻弧菌疫苗注射南美白对虾,测定了弧菌疫苗对南美白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及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注射溶藻弧菌疫苗后,血清凝集效价增强,24 h时活力达到最高值,尤其是1.08×108cell/ml组的凝集效价升高最明显,为对照... 应用溶藻弧菌疫苗注射南美白对虾,测定了弧菌疫苗对南美白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及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注射溶藻弧菌疫苗后,血清凝集效价增强,24 h时活力达到最高值,尤其是1.08×108cell/ml组的凝集效价升高最明显,为对照组的6.0倍;在24 h时,3个试验组的凝集效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溶菌活力注射后6 h即达到最高值,1.08×107、1.08×108cell/ml组的溶菌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抗菌活力在注射后3 h时最高,明显高于对照组。溶血活力在注射疫苗后有所增强,注射后6 h时1.08×106、1.08×107cell/ml组的活力达到最高,而1.08×108cell/ml组12 h时活力达到峰值。注射疫苗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基本没有影响。1.08×106、1.08×107、1.08×108cell/ml对南美白对虾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46.3%、61.0%和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溶藻弧菌疫苗 免疫 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鱼粉饲料中补充晶体蛋氨酸和羟基蛋氨酸钙在凡纳滨对虾上饲喂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文文 霍雅文 +1 位作者 王猛强 周歧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2-173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低鱼粉饲料中补充晶体蛋氨酸和羟基蛋氨酸钙在凡纳滨对虾上的饲喂效果。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0.40±0.00)g的凡纳滨对虾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对虾,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共配制7种试... 本试验旨在比较低鱼粉饲料中补充晶体蛋氨酸和羟基蛋氨酸钙在凡纳滨对虾上的饲喂效果。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0.40±0.00)g的凡纳滨对虾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对虾,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共配制7种试验饲料,对照组为30%的高鱼粉饲料,试验组饲料为用豆粕、花生粕和鸡肉粉混合蛋白质源分别替代对照饲料中16.67%、33.33%和50.00%鱼粉,并补充羟基蛋氨酸钙或晶体蛋氨酸,使其蛋氨酸含量与对照组一致。结果表明:各组对虾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鱼粉替代水平下,羟基蛋氨酸钙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晶体蛋氨酸组(P<0.05)。复合蛋白质源替代16.67%鱼粉并补充羟基蛋氨酸钙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对虾的全虾粗蛋白质、干物质含量与肌肉粗脂肪、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全虾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全虾粗灰分含量以对照组最高,但与复合蛋白质源替代16.67%、33.33%鱼粉并补充羟基蛋氨酸钙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鱼粉替代水平的升高,羟基蛋氨酸钙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晶体蛋氨酸组则呈下降趋势;同时,羟基蛋氨酸钙组与晶体蛋氨酸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葡萄糖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与补充晶体蛋氨酸相比,低鱼粉饲料中补充羟基蛋氨酸钙能更有效地改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但效果仍不及对照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羟基蛋氨酸钙 晶体蛋氨酸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歧存 王用黎 +2 位作者 黄文文 霍雅文 王猛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9-468,共10页
通过8周的饲养试验评估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常规营养组成、氨基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以鱼粉、豆粕作为主要蛋白质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粗蛋白质含量约... 通过8周的饲养试验评估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常规营养组成、氨基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以鱼粉、豆粕作为主要蛋白质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粗蛋白质含量约为40.0%,粗脂肪含量约为7.5%)的试验饲料,其实测缬氨酸含量(干物质基础)分别为1.56%、1.64%、1.72%、1.82%、1.90%、1.96%。选择体重在0.3 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幼虾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饲料)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结果表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饲料效率均随着饲料中缬氨酸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并均在缬氨酸含量为1.82%时达到最大。全虾中粗蛋白质含量在缬氨酸含量为1.72%时达到最高,进一步提高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则有不同程度降低;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在缬氨酸含量为1.96%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缬氨酸含量为1.56%和1.72%时(P<0.05);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对全虾和肌肉中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血清和肝胰脏中最高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均出现在缬氨酸含量最高组(缬氨酸含量为1.96%的组),而肌肉中最高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出现在缬氨酸含量为1.90%的组,且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也在缬氨酸含量为1.90%时达到最高;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对肝胰腺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力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以增重率为判定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得到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为占饲料干物质的1.79%(占饲料蛋白质的4.48%),考虑到晶体氨基酸在海水中的溶失,以缬氨酸在海水中浸泡30 min内的溶失率为16.81%计,核定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为占饲料干物质的1.53%(占饲料蛋白质的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缬氨酸 生长性能 氨基酸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藻多糖对熟制南美白对虾冻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协军 吴科阳 李秀霞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0.06%盐藻多糖处理对冻藏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以菌落总数、TVB-N值、TBA值、色差(L~*、a~*和b~*)、质构(硬度和弹性)和水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盐藻多糖处理对冻藏对虾新鲜度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熟制南美白对虾冻藏期间... 研究了0.06%盐藻多糖处理对冻藏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以菌落总数、TVB-N值、TBA值、色差(L~*、a~*和b~*)、质构(硬度和弹性)和水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盐藻多糖处理对冻藏对虾新鲜度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熟制南美白对虾冻藏期间新鲜度没有超标,但虾体水分含量降低幅度较大,硬度迅速增加,弹性降低,L~*、a~*和b~*值降低,对虾整体品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盐藻多糖处理提高了对虾的新鲜度,且保持了虾体水分,改善了对虾的硬度和弹性,抑制了对虾褪色,起到了一定的保水和护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藻多糖 南美白对虾 熟制 冻藏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