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9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贵州韭菜红酸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1
作者 周罗娜 刘辉 +4 位作者 王梅 陆邦富 李俊 刘军林 陈中爱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2,共6页
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红酸汤和韭菜红酸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韭菜红酸汤样品的细菌菌群相对丰度高于红酸汤样品,多样性低于红酸汤样品;真菌菌群则相反。两种红酸汤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存... 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红酸汤和韭菜红酸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韭菜红酸汤样品的细菌菌群相对丰度高于红酸汤样品,多样性低于红酸汤样品;真菌菌群则相反。两种红酸汤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相对丰度上。从红酸汤样品中共注释到8个细菌门、4个真菌门,从韭菜红酸汤样品中共注释到18个细菌门、3个真菌门,优势细菌门(相对丰度>1%)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菌门(Cyanobacteria),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从红酸汤样品中共注释到43个细菌属、25个真菌属,从韭菜红酸汤样品中共注释到103个细菌属、18个真菌属,优势细菌属(相对丰度>1%)均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迟缓乳杆菌属(Lenti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小坂菌属(Kosakonia)、乳酪杆菌属(Lacticaseibacillus)、Lactiplantibacillus;优势真菌属均为酵母属(Saccharomyces)、糙缘腺革菌属(Amphinema)、毕赤酵母属(Pichia)、Ascomycota_gen_Incertae_sedis、Tetracladium、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红酸汤 韭菜红酸汤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冷鲜羊肉优势腐败菌群及相关抑菌剂效价评定
2
作者 温蕾 马艳丽 +6 位作者 柳尧波 王维婷 杜鹏飞 胡鹏 曹建芳 李永生 贺红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4期149-154,共6页
为研究天然抑菌剂对冷鲜羊肉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效力并筛选靶向抑菌剂,首先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冷鲜羊肉在4℃贮藏过程中腐败菌的演替规律,然后针对性的选择两种醛类(柠檬醛和肉桂醛)天然抑菌剂,通过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对比其... 为研究天然抑菌剂对冷鲜羊肉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效力并筛选靶向抑菌剂,首先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冷鲜羊肉在4℃贮藏过程中腐败菌的演替规律,然后针对性的选择两种醛类(柠檬醛和肉桂醛)天然抑菌剂,通过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对比其对冷鲜羊肉腐败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主要腐败菌为嗜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ychrophila)、热杀索丝菌(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溶酪葡萄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养料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cibarius)。肉桂醛对各受试菌的抑菌能力更加显著,最小抑菌浓度为0.08~2.5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羊肉 高通量 菌株鉴定 优势腐败菌 柠檬醛 肉桂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circRNA表达谱的研究
3
作者 郭清允 崔健 吴睿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598-603,共6页
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circRNA的表达谱差异,结合临床诊断,筛选可辅助诊断AD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AD患者(AD组)及健康人群(对照组)各28例,用高通量测序将AD组和对照组的全血circRNA进行检测,筛选出差异表达... 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circRNA的表达谱差异,结合临床诊断,筛选可辅助诊断AD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AD患者(AD组)及健康人群(对照组)各28例,用高通量测序将AD组和对照组的全血circRNA进行检测,筛选出差异表达的circRNA,通过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的显著性(KEGG)分析选出AD差异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出表达显著升高的circ_0089972与miR-7,并找出其内在关系,采用双荧光素酶法验证。结果AD患者的血清中有显著性差异表达的circRNA有29个,其中表达上调的20个,表达下调的9个(P<0.05),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circRNA主要富集在细胞代谢过程、蛋白结合、有机物代谢过程、细胞活动调节、氮化合物代谢过程、细胞对刺激反应、有机环化物的结合、离子结合、代谢过程调节、细胞通信、信号传递等生物学过程中。而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微小RNA、MAPK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EB病毒感染等信号通路的调节。生物信息学及双荧光素酶分析显示circ_0089972可作为分子海绵(可与RNA分子相互作用,竞争性吸附microRNA,调节miRNA的水平和/或活性)吸附并下调miR-7表达,从而参与AD的病理生理过程。结论AD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差异表达的circRNA,差异表达的circRNA通过其靶基因参与多个AD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调节,其中hsa_circ_0089972等可能成为辅助诊断AD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circRNA 高通量 差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4
作者 马国梅 李辉 +2 位作者 王亚丽 曹端华 韩敬哲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究经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技术(NGS)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CNS)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95例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或PCR测定病原体DNA确诊的ICNS患者。均行脑脊液病原体NGS检测,以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 目的探究经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技术(NGS)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CNS)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95例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或PCR测定病原体DNA确诊的ICNS患者。均行脑脊液病原体NGS检测,以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或PCR测定病原体DN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脑脊液病原体NGS诊断不同类型ICNS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不同类型ICNS患者临床症状、脑脊液生化结果。结果NGS检查显示,病毒性脑炎43例,化脓性脑膜炎27例,结核性脑膜炎4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20例。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膜刺激征阳性率高于病毒性脑炎(P<0.05);脑脊液病原体NGS诊断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诊断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高于诊断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P<0.05)。结论经脑脊液病原体NGS可用于ICNS早期鉴别诊断中,临床可结合脑脊液生化指标辅助评估ICNS类型,为临床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病原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生化指标 高通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病原宏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的开发与性能确认
5
作者 柴海云 黄月眉 +1 位作者 谭海燕 王威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病原宏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并验证其检测性能。方法筛选不同核酸投入量的文库构建条件,分别测试5 ng、50 ng、100 ng 3种核酸投入量,20 min、25 min、30 min 3种片段化时间,7个、5个、3个3种扩增循环数,通过分析文库浓度和... 目的建立一种病原宏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并验证其检测性能。方法筛选不同核酸投入量的文库构建条件,分别测试5 ng、50 ng、100 ng 3种核酸投入量,20 min、25 min、30 min 3种片段化时间,7个、5个、3个3种扩增循环数,通过分析文库浓度和片段大小,确定最佳建库条件。选择真菌、革兰阳/阴性细菌的代表菌:白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格特隐球菌,按照1∶1的投入量,制备3种不同浓度混合菌悬液,分别添加10^(6)个/mL的T细胞悬液,制备参考品。通过参考品确认自建方法(方法1)的性能,并以方法2(DNA样本文库构建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为对照,确认两种方法一致性。结果确定了新建病原宏基因测序鉴定方法的最佳建库条件:核酸投入量50 ng,核酸打断时间20 min,PCR扩增循环数5个。方法1阳性符合率(准确性)、阴性符合率(特异性)可达100%,检出限为500 CFU/mL,线性样本中各种微生物检出每百万序列数(reads per million,RPM)的相关系数(r)>0.9,细菌检出变异系数(CV)在10%以内,真菌CV约为20%。以方法2对照,二者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结论建立一种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测序鉴定方法,该方法结果准确、稳定可靠,适用于肺泡灌洗液类样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高通量 性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腌腊肉制品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6
作者 杜黎丹 尹丹韩 +6 位作者 李高天 倪伟红 方陈玉 俞慧丽 赵奇琦 李英 肖海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5期222-231,共10页
目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腌腊肉制品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取36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雌雄各半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饲养一段时间,收集小鼠粪便及肠道内容物进行菌群分析,研究摄入腌腊肉对小鼠肠道微生物... 目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腌腊肉制品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取36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雌雄各半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饲养一段时间,收集小鼠粪便及肠道内容物进行菌群分析,研究摄入腌腊肉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总菌落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革兰氏阴性菌菌落数与革兰氏阳性菌菌落数变化显著(P<0.05);乳杆菌菌落数低剂量组无明显变化(P>0.05),高剂量组变化显著(P<0.05)。小鼠肠道菌群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表明,从实验第4周开始,高剂量组的肠道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从第12周开始,低剂量组的α多样性也开始有了明显下降。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中发生变化的菌种类型基本一致,表现为革兰氏阳性菌占比增加,拟杆菌门、螺旋菌属等的相对丰度增加,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减少。从实验第4周起,各组小鼠之间代谢通路在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蛋白代谢等方面均有差异,在第8周差异减小,在第12周高、低剂量与对照组差异较显著(P<0.05),高剂量与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性加大。结论 持续性摄入腌腊肉制品可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与组成,造成肠道微生态结构失衡,改变有益与有害菌群在小鼠肠道中的定植情况,这可能与诱发肠道疾病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腊肉制品 高通量技术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遗传病诊断中的标准化应用与监管实践
7
作者 徐秋月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
遗传病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引起,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在传统的诊断方法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家族遗传史和实验室检测开展,但对于复杂疾病和罕见病的诊断难度较大。高通量测序技术为遗传病诊断提供了新工具,能够检测更多的基因突... 遗传病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引起,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在传统的诊断方法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家族遗传史和实验室检测开展,但对于复杂疾病和罕见病的诊断难度较大。高通量测序技术为遗传病诊断提供了新工具,能够检测更多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遗传病诊断中的标准化应用,涵盖样本处理、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结果解读等关键步骤,并探讨了技术准入、质量控制、伦理审查等监管要求,旨在为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NGS) 遗传病诊断 标准化应用 监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
8
作者 邓小月 王维珍 张嬴政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带状疱疹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及丰度差异,分析带状疱疹与肠道菌群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江阴市中医院疼痛科的带状疱疹患者30例(HZ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带状疱疹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及丰度差异,分析带状疱疹与肠道菌群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江阴市中医院疼痛科的带状疱疹患者30例(HZ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HC组)。提取研究对象粪便样本中细菌总DNA,根据16S rDNA V3-V4高变区设计引物进行扩增测序,比较两组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HZ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及多样性显著低于HC组;在门水平上,HZ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低于HC组(P=0.014),而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高于HC组(P=0.002);在属分类水平,HZ组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P=0.004)、克雷白氏杆菌属(Klebsiella)(P=0.030)、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P=0.013)相对丰度高于HC组,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P=0.003)、Eubacterium_hallii_group(P=0.013)相对丰度低于HC组。结论带状疱疹患者肠道菌群在物种、功能的结构和丰度等方面与健康人群相比均存在一定差异,提示肠道菌群中特定差异的细菌种类及其功能在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16S rDNA高通量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烟草根黑腐病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9
作者 谭嘉琦 龙飞 +4 位作者 袁野 刘璐 毋丽丽 韩莹 杜鸿波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6-103,共8页
烟草根黑腐病是一种由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 et Br.) Ferr.]引起的真菌病害,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残留在土壤中的病原菌会侵染烟草植株根部导致病害的发生。本研究旨在调查烟草根黑腐病侵染烟草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以... 烟草根黑腐病是一种由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 et Br.) Ferr.]引起的真菌病害,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残留在土壤中的病原菌会侵染烟草植株根部导致病害的发生。本研究旨在调查烟草根黑腐病侵染烟草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以及利用16S rRNA和ITS高通量测序结合来研究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感病土壤的pH变化不显著,SOC、TN、ALN、MBC和MBN显著降低,AP和AK含量显著升高,感病土壤的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硝酸盐还原酶含量显著下降。在门水平上,健康植株和发病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相似,但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发病后植株根际土壤中Bacteroidota、Desulfobacterota、Firmicutes、RCP2-54、NB1-j、Latescibacterota、Patescibacteria和Verrucomicrobiota的丰度下降。在属水平上,感病土壤中Sphingomonas、Gemmatimonas、SC-I-84、A21b、Bryobacter、Candidatus_Solibacter、Pseudarthrobacter、Bacillus和MND1的丰度下降。此外,感病土壤中代谢活动更加活跃。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微生物中subgroup_2、Solibacter、Ellin6067和Bryobacter与感病土壤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探明烟草根黑腐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及,为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根黑腐病 根际微生物 理化性质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水封发酵下的产酸特性研究
10
作者 赵刚 庞春雄 +1 位作者 庞浩 付树良 《食品界》 202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凭借其别具一格的风味深受大众喜爱,在白酒的酿制流程中,发酵阶段占据着关键地位,微生物群落的改变直接左右着酸的生成及最终成品的质量。本研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剖析了水封发酵状况下云南小曲白酒里微生物群... 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凭借其别具一格的风味深受大众喜爱,在白酒的酿制流程中,发酵阶段占据着关键地位,微生物群落的改变直接左右着酸的生成及最终成品的质量。本研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剖析了水封发酵状况下云南小曲白酒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转变,以及其对酸产特性产生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发酵进程中乳酸菌的大量繁殖极大地增强了酸度,构建了繁杂的微生物生态体系。此项研究不仅为增进白酒的风味和品质提供了科学支撑,也为精确调控酿造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阶段 云南小曲白酒 产酸特性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技术 动态转变 水封 微生物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窖龄窖泥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海伟 李志娟 +7 位作者 刘美琪 蔡早宁 孙一帆 郭晓鹏 范文广 张丙云 李彦涛 尉军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利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冗余分析和FUNGuild等方法对甘肃金徽酒10a和50a窖龄窖池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真菌菌群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真菌功能预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窖池深度的增加,10 a窖池窖泥... 利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冗余分析和FUNGuild等方法对甘肃金徽酒10a和50a窖龄窖池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真菌菌群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真菌功能预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窖池深度的增加,10 a窖池窖泥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呈现降低趋势,50 a窖池窖泥的多样性整体呈现升高趋势,而丰富度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10a窖池窖壁上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P<0.05),而50a窖池窖底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P<0.05)。10a窖池窖壁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50a窖池(P<0.05),而50a窖底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高于10a窖池(P<0.05)。所有窖泥样品共检测到21个真菌门和520个真菌属,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4个优势真菌门以及曲霉属(Aspergillus)和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等多数优势真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窖池窖龄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镰刀霉属(Fusarium)、Aspergillus、Kazachstania和红曲霉属(Monascus)与水分、腐殖质、K^(+)和Ca^(2+)含量呈正相关,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维希尼克氏酵母属(Vishniacozyma)与pH值呈正相关。窖泥真菌营养类型主要有腐生营养型和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等7种,功能类群包括4个单一功能群和7个混合功能群。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窖龄窖池和空间位置的窖泥真菌群落多样性,为明确甘肃金徽酒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高通量 真菌群落 冗余分析 功能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菌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漪 庄孝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目的分析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菌群组成结构,并探究宣称添加益生菌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方法本研究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从市售11批次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全基因组提取,进行V3/V4变异区序列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 目的分析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菌群组成结构,并探究宣称添加益生菌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方法本研究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从市售11批次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全基因组提取,进行V3/V4变异区序列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后,整理及统计样品测序序列数目,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UT)归类,生成稀释曲线、Alpha多样性、聚类、丰度分布曲线与分析菌群结构和菌种标示合规性。结果共得到39231条优质序列,分布在210~518 bp范围内;共注解到16个门、37个纲、71个目、129个科、265个属;从门分类水平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 91.66%),从纲的分类水平主要为芽孢杆菌纲(Bacill 90.43%),从目的分类水平主要为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 82.74%);优势菌种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同时产品有检出携带致病性非益生菌菌群。11种产品标签标示与实际检测到菌株完全一致的仅有1批次。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准确、快速地探究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潜在的致病性,市售产品益生菌种类丰富,但同质化程度较高,产品间菌群分布均匀度差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杀菌型 高通量技术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蒙古族传统奶酪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敏 林佳卫 +1 位作者 焦昱玮 杜浩月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以内蒙古牧区蒙古族传统木桶自然发酵生产奶酪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酵凝乳及不同成熟阶段奶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凝乳中细菌菌群多样性最高,奶酪成熟10 d时细菌菌群丰富度及真菌菌群... 以内蒙古牧区蒙古族传统木桶自然发酵生产奶酪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酵凝乳及不同成熟阶段奶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凝乳中细菌菌群多样性最高,奶酪成熟10 d时细菌菌群丰富度及真菌菌群多样性最高,成熟30 d时真菌菌群丰富度最高。发酵凝乳及奶酪成熟过程中优势细菌属(平均相对丰度>1%)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葡萄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优势真菌属为地霉属(Geotrichum)、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克鲁维酵母属(Kluyveromyces)、未分类双足囊菌科(unclassified_f_Dipodascaceae)、毕赤酵母属(Pichia)、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德克酵母属(Dekkera)。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发酵凝乳和奶酪成熟0 d时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真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奶酪成熟10 d、20 d和30 d时细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综上,奶酪成熟过程中微生物丰富,且成熟过程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奶酪 高通量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优势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cBio测序解析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及其代谢特性变化
14
作者 刘瑶 田新惠 +5 位作者 马超 王思思 唐玉明 冯军 刘成元 刘茂柯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利用16S r RNA基因全长测序技术PacBio解析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代谢特性变化,并对细菌菌群与挥发性风味物质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可分为变化期(0~14 d)和稳... 利用16S r RNA基因全长测序技术PacBio解析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代谢特性变化,并对细菌菌群与挥发性风味物质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可分为变化期(0~14 d)和稳定期(14~80 d)。在种水平上注释到12种优势细菌(相对丰度≥1.00%),其中,金山醋酸乳杆菌(Acetilactobacillus jinshanensis)从酿造14 d开始相对丰度>90%。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与挥发性风味物质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未命名的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sp.)、丝状菌(Thiothrix eikelboomii)相关的物质数量较多,2,4-二叔丁基苯酚和戊酸乙酯几乎与所有优势细菌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功能预测结果表明,与白酒酿造相关的代谢通路中甘氨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脂质代谢、核苷酸代谢的相对丰度在发酵过程中提高,但氨基酸代谢、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辅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的相对丰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醅 浓香型白酒 高通量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地区米酒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
15
作者 罗莉 甘晋铭 +4 位作者 向亮亮 毛文定 谭爱华 徐丹艺 李方桥 《酿酒科技》 2024年第9期82-86,共5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湖北宜昌当地传统米酒曲与广西玉林传统米酒曲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获得了酒曲中主要微生物种属和占比。结果表明,广西米酒曲在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多样性上均高于宜昌米酒曲;广西米酒曲中优势真菌属以根霉属...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湖北宜昌当地传统米酒曲与广西玉林传统米酒曲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获得了酒曲中主要微生物种属和占比。结果表明,广西米酒曲在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多样性上均高于宜昌米酒曲;广西米酒曲中优势真菌属以根霉属(Rhizopus)、毛霉属(Mucor)、毕赤酵母属(Pichia)和假丝酵母属(Candida)为主,宜昌米酒曲中根霉属(Rhizopus)和毛霉属(Mucor)为优势菌属;在细菌属水平上,广西米酒曲以片球菌属(Pedi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魏斯氏属(Weissell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宜昌米酒曲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魏斯氏属(Weissella);ASV/OTU韦恩图分析表明宜昌酒曲在物种独特性上要优于广西玉林酒曲。本研究揭示了宜昌传统米酒曲中的真菌与玉林传统米酒曲真菌菌种的差别,为逐步改善传统酒曲质量,以及相关微生物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技术 菌落结构 米酒曲 ASV/OTU韦恩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老化油泥对大庆油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16
作者 王卉卉 匡少平 王炳辰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采集大庆油田不同泥龄老化油泥污染土壤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细菌多样性特征开展研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揭示老化油泥对大庆油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效应,并筛选确定样本中的优势特色耐油菌,为老化油泥污染土壤的原位微... 采集大庆油田不同泥龄老化油泥污染土壤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细菌多样性特征开展研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揭示老化油泥对大庆油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效应,并筛选确定样本中的优势特色耐油菌,为老化油泥污染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污染土壤pH值下降,由碱性(8.44)变为中性(7.47~7.85),总有机碳(TOC,20.12~28.35g·kg^(-1))和总石油烃(TPHs,2475~2955 mg·kg^(-1))含量均显著升高,有效磷(AP)和有效氮(AN)急剧降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老化油泥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土壤受老化油泥污染后,厚壁菌减少了约85%,变形菌(Proteobacteria)和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至46.63%±4.65%和14.11%±1.53%,且污染时间越长,对变形菌的促进作用越大。细菌科和属水平凸显了Woeseiaceae(γ-变形菌)和JTB255-MBG(变形菌门-Woeseiaceae菌科)的丰度增长,且其相对丰度与油泥污染时间呈显著正相关。高通量测序结果揭示,老化油泥污染一方面抑制了土壤中许多重要细菌的生长,另一方面也衍生和促进了具有耐油特性的其他细菌的生长发育。其中,变形菌门是石油污染土壤中最主要的优势菌门,它与所包含的耐油细菌科、属形成了“变形菌门-Woeseiaceae菌科-JTB255-MBG菌属”的优势耐油细菌群落结构。本研究成果可为老化油泥污染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细菌多样性 老化油泥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眼-鼻区系微生物菌群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馨心 董魁 +1 位作者 康志明 孙斌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79-383,共5页
近年来,微生物在眼部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眼部微生物鉴定主要集中于涂片、细菌培养等检查手段,但受到培养条件等各种因素限制导致阳性率低。随着人类宏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实施,高通量测序技术因其通量高、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信息... 近年来,微生物在眼部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眼部微生物鉴定主要集中于涂片、细菌培养等检查手段,但受到培养条件等各种因素限制导致阳性率低。随着人类宏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实施,高通量测序技术因其通量高、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信息量丰富、成本低的特点可将微生物群落定义到属、种水平,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眼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推动眼科实现精准化医疗进程。由于眼部与鼻部在解剖结构上相通,本文旨在探讨眼部和鼻部微生物菌群策略的研究进展及眼-鼻区系微生物可能的传播途径,为眼鼻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 鼻部 微生物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中草药对发酵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及机制
18
作者 燕平梅 张聪聪 +1 位作者 贾晶晶 赵虎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4,共6页
为了探究金银花、黄柏两种中草药对发酵泡菜亚硝盐含量的影响及机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泡菜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泡菜中亚硝盐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分别添加5%金银花和5%黄柏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8.02,5.90 mg/kg)均... 为了探究金银花、黄柏两种中草药对发酵泡菜亚硝盐含量的影响及机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泡菜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泡菜中亚硝盐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分别添加5%金银花和5%黄柏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8.02,5.90 mg/k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87 mg/kg)(P<0.05)。对泡菜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02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分属于11个门、129个属、165个种。添加5%的金银花和5%黄柏发酵10 d的泡菜样品中微生物的Chao 1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是各个样品中的优势菌门,相对含量高达90%。不同中草药处理的微生物在属水平上的优势微生物相对含量相差很大,对照组、添加金银花的发酵泡菜组、添加黄柏的发酵泡菜组中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2%、1%、1%;Serratia(沙雷氏菌属)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5%、0%、1%;Achromobacter(无色杆菌属)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1%、0%。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和黄柏对发酵白菜中亚硝酸盐形成的抑制作用是由于其抑制了肠杆菌科(Serratia、Achromobacter)和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发酵泡菜 中草药 亚硝酸盐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解析契达奶酪在加工过程中菌群结构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蒙 刘璐 +4 位作者 谭心 王众 王永顺 李晓东 张秀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68,共8页
为明确契达奶酪加工过程中的菌群结构,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契达奶酪在加工过程中(巴氏杀菌后、凝乳和成熟0、30、60和90 d)三个阶段的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契达奶酪加工过程中各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巴氏杀菌后,微生物... 为明确契达奶酪加工过程中的菌群结构,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契达奶酪在加工过程中(巴氏杀菌后、凝乳和成熟0、30、60和90 d)三个阶段的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契达奶酪加工过程中各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巴氏杀菌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均为最高(Chao1和Shannon指数平均值分别为6.09和1415.78);在属水平上,巴氏杀菌后的优势菌群为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21.04%),在凝乳和成熟阶段菌群结构比较相似,乳球菌属(Lactococcus)为两阶段的绝对优势菌群,丰度平均值达85%以上;在成熟期内,乳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巴氏杀菌后的奶酪体系中菌群结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较大,并且随着成熟期的延长,各组菌群结构变化较小。该研究为明确契达奶酪菌群结构提供依据,对契达奶酪的微生物组信息扩充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达奶酪 加工 高通量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纯培养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胀袋辐照凤爪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鑫 高鹏 +6 位作者 周瑞 徐攀 王丹 黄敏 孟爱莲 张雁君 吴舸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141,共7页
为研究真空包装胀袋辐照凤爪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该研究采用纯培养法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解析。纯培养法结果表明,13株菌经鉴定分为4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3株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为研究真空包装胀袋辐照凤爪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该研究采用纯培养法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解析。纯培养法结果表明,13株菌经鉴定分为4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3株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1株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3株欺诈明串珠菌(Leuconostoc fallax)以及2株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高通量测序的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胀袋辐照凤爪中的相对丰度最高(平均占比97.30%),是胀袋凤爪中的优势菌。此外,产气胀袋验证试验的结果表明L.brevis及L.fallax可引起产品胀袋。该研究结果可为掌握辐照凤爪胀袋产品中微生物污染及群落组成提供一定参考,并为后续产品微生物污染控制及产品品质提升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袋 辐照凤爪 纯培养法 高通量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