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E-g-MAH在木粉/PVC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广汉 陈福林 +1 位作者 雷彩红 岑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木粉/PVC共混体系中,POE-g-MAH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冲击强度,改善了材料的外观及加工性能。通过SEM发现,POE-g-MAH的引入增强了木粉和PVC之间的界面黏接性。而CPE的加入与POE-g-MAH共同作用,进一步改善了体系的机械性能、加... 在木粉/PVC共混体系中,POE-g-MAH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冲击强度,改善了材料的外观及加工性能。通过SEM发现,POE-g-MAH的引入增强了木粉和PVC之间的界面黏接性。而CPE的加入与POE-g-MAH共同作用,进一步改善了体系的机械性能、加工性及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木粉 POE—g—MAH CPE 相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M-g-PE与PVC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钱翼清 郑昌仁 +1 位作者 张仲华 王新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26-129,共4页
采用固相接枝法制备了DBM-g-PE,用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接枝物确实存在。PVC/CPE=100/5合金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添加5份接枝物的合金(A),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分别为18.2kJ/m2和53.0MPa;而... 采用固相接枝法制备了DBM-g-PE,用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接枝物确实存在。PVC/CPE=100/5合金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添加5份接枝物的合金(A),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分别为18.2kJ/m2和53.0MPa;而添加5份PE的合金(B),其相应性能为5.1kJ/m2和33.8MPa。不加接枝物的合金(C),虽有高韧性,但拉伸强度却由53.0MPa降至50.2MPa。DSC、SEM的结果均表明,PE接枝DBM后与PVC的相互作用增强,与CPE协同作用能增韧、增强PVC,并探讨了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合金 马来酸二丁酯 聚乙烯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PP-g-MAH共混物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敏 姚子华 +1 位作者 张荣珍 高俊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7,共4页
用 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方法对 PVC/ PP- g- MAH共混物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共混物断面氯元素的面分布图 ,并对面分布图像进行了相分析 ,从亚微观层次揭示了 PVC/ PP- g- MAH共混物的相结构。通过对元素面分布图的面积计算 ,研究了共混组成... 用 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方法对 PVC/ PP- g- MAH共混物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共混物断面氯元素的面分布图 ,并对面分布图像进行了相分析 ,从亚微观层次揭示了 PVC/ PP- g- MAH共混物的相结构。通过对元素面分布图的面积计算 ,研究了共混组成与相容性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能谱 微区分析 面分布 相结构 聚氯乙烯 聚丙烯 pvc/PP-g-MA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S-g-PMMA的合成及其在HIPS/PVC共混体系中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秀斌 姚慧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10,51,共4页
采用自由基引发的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高抗冲聚苯乙烯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HIPS g PMMA)增容剂 ,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增容剂的接枝率及支链摩尔质量的影响 ;同时对增容剂对HIPS/PVC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作了考察。结果... 采用自由基引发的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高抗冲聚苯乙烯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HIPS g PMMA)增容剂 ,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增容剂的接枝率及支链摩尔质量的影响 ;同时对增容剂对HIPS/PVC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作了考察。结果表明 :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 80℃ ,反应时间 4h ,引发剂用量以 0 2~ 0 2 5g为宜 ;增容剂HIPS g PMMA对HIPS/PVC共混体系表现出较好的增容效果 ,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 ,冲击强度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高抗冲聚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HIPS-g-PMMA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St-co-MMA)/PP/PVC共混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丁海涛 牛建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3-247,共5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聚丙烯/聚氯乙烯(PP80/PVC20)二元体系,以及聚丙烯多单体接枝物[PPg(StcoMMA)]/PP/PVC三元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由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得到了共混物中氯元素面分布图。对氯元素面分布进...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聚丙烯/聚氯乙烯(PP80/PVC20)二元体系,以及聚丙烯多单体接枝物[PPg(StcoMMA)]/PP/PVC三元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由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得到了共混物中氯元素面分布图。对氯元素面分布进行了粒径分布统计和面积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PP80/PVC20共混物100份中加入6份PPg(StcoMMA)增容剂时,增容效果最好;进一步增加PPg(StcoMMA)含量时,PP/PVC的相容性反而降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的实验结果也佐证了SEM和EDS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g-(St-co-MMA) PP/pvc 相容性 X射线能谱仪 氯元素面分布图 粒径分布 面积计算 增容剂 差示扫描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SEBS-g-MAH共混物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滕飞 刘运学 +2 位作者 焦翠萍 范兆荣 王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7-38,47,共3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PVC/SEBS-MAH共混物。研究了增韧剂SEBS-MAH的加入量对共混物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冲击实验和拉伸试验表明,随着SEBS加入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先提高后降低,而弹性模量、拉伸强度...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PVC/SEBS-MAH共混物。研究了增韧剂SEBS-MAH的加入量对共混物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冲击实验和拉伸试验表明,随着SEBS加入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先提高后降低,而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则降低;当SEBS加入量为6%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出现最大值,当SEBS加入量为8%时,共混物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出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SEBS-g-MAH 增韧改性 共混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及PVP-g-SiO_2对PVC/PPSU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陈云逸 刘倩文 +1 位作者 顾倩倩 王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5-660,共6页
分别将纳米SiO_2及其改性物纳米聚乙烯吡咯烷酮接枝SiO_2(PVP-g-SiO_2)作为添加剂对聚氯乙烯(PVC)/聚苯砜(PPSU)共混超滤膜进行亲水化改性,并对其改性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SiO_2使PVC/PPSU共混膜的纯水通量大幅增... 分别将纳米SiO_2及其改性物纳米聚乙烯吡咯烷酮接枝SiO_2(PVP-g-SiO_2)作为添加剂对聚氯乙烯(PVC)/聚苯砜(PPSU)共混超滤膜进行亲水化改性,并对其改性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SiO_2使PVC/PPSU共混膜的纯水通量大幅增加,而添加纳米PVP-g-SiO_2质量分数达3%以上时纯水通量也增加;添加纳米SiO_2及PVP-g-SiO_2使PVC/PPSU共混膜的截留率、亲水性、耐污染性能及废水通量均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与纳米SiO_2相比,纳米PVP-g-SiO_2对PVC/PPSU共混膜的亲水化改性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纳米PVP—g—SiO2 pvc/PPSU共混膜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原位接枝制备酐基官能化CPVC 被引量:3
8
作者 秦齐富 赵季若 +1 位作者 冯莺 张润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5-127,132,共4页
以氯化原位接枝法制备氯化聚氯乙烯接枝顺丁烯二酸酐的共聚物(CPVC-g-M AH),并用FT-IR、1H-NM R对产物进行表征;同时还讨论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以及膨润时间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
关键词 聚氯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 氯化原位接枝 Cpvc—g—MAH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剂对PVC/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丽娜 张秀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7-81,共5页
采用改性nano-CaCO3、POE-g-MAH和EVA-g-MAH改善PVC/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了改性剂的用量和种类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维卡软化点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用SEM观察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结果表明:改性nano-CaCO3可显著提高木塑复合... 采用改性nano-CaCO3、POE-g-MAH和EVA-g-MAH改善PVC/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了改性剂的用量和种类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维卡软化点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用SEM观察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结果表明:改性nano-CaCO3可显著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维卡软化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当加入7.5份nano-CaCO3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维卡软化点分别提高了92.16%、24.89%和13.77%;随着nano-CaCO3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逐渐升高,表面光滑度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稻壳粉 纳米碳酸钙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 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剂对PVC/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丽娜 张秀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77-81,共5页
采用改性nano—CaCO3、POE—g—MAH和EVA—g—MAH改善PVC/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了改性剂的用量和种类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维卡软化点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用SEM观察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结果表明:改性nano—CaCO3可显著提高... 采用改性nano—CaCO3、POE—g—MAH和EVA—g—MAH改善PVC/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了改性剂的用量和种类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维卡软化点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用SEM观察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结果表明:改性nano—CaCO3可显著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维卡软化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当加入7.5份nano。CaCO3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维卡软化点分别提高了92.16%、24.89%和13.77%;随着nano-CaCO3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逐渐升高,表面光滑度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稻壳粉 纳米碳酸钙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 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E—g—VC接枝共聚树脂加工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志英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9-34,共6页
本文用与PVC共混的方法,研究了CPE—g—VC作为PVC改性剂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条件的关系,考察了CPE—g—VC共混物的转矩流变行为、毛细管流变行为和可加工性。结果表明:CPE—g—VC树脂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例如具有较高抗冲击强度、良好耐低温... 本文用与PVC共混的方法,研究了CPE—g—VC作为PVC改性剂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条件的关系,考察了CPE—g—VC共混物的转矩流变行为、毛细管流变行为和可加工性。结果表明:CPE—g—VC树脂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例如具有较高抗冲击强度、良好耐低温性、耐老化性、热稳定性、耐燃性等。在PVC共混物中,CPE—g—VC较CPE有更好的增韧效果,CPE—g—VC/PVC共混物具有较CPE/PVC共混物高3~4倍左右,较纯PVC高5~8倍左右的抗冲击强度。同CPE/PVC共混物相似,CPE—g—VC/PVC共混物加工区域较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 增韧 聚氯乙烯 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TiO_2纳米介孔薄膜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艳君 孙志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4,共3页
采用模板法在FTO玻璃上制备TiO2介孔薄膜,其中模板为PVC-g-POEM聚合物。通过控制PVC与POEM聚合物的质量比例来调节TiO2介孔薄膜孔径的大小及致密程度,分别得到高透过型的TiO2(对光波的透过率较高)介孔薄膜及高反射型的TiO2介孔薄膜(对... 采用模板法在FTO玻璃上制备TiO2介孔薄膜,其中模板为PVC-g-POEM聚合物。通过控制PVC与POEM聚合物的质量比例来调节TiO2介孔薄膜孔径的大小及致密程度,分别得到高透过型的TiO2(对光波的透过率较高)介孔薄膜及高反射型的TiO2介孔薄膜(对光波的吸收率较低)。将高透过型、高反射型、高透过型/高反射型的TiO2介孔薄膜组装成染料敏化电池(DSSCs),结果表明:相同厚度下,基于高反射层/高吸收层的TiO2介孔薄膜的DSSCs的转化效率(4.7%)远远高于高吸收层的DSSCs(2.3%)、高反射层的DSSCs(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模板法 pvc—g—poem 介孔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