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增容PVC/SBR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林保平 孙载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1-23,共3页
通过冲击试验,应力—应变试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用量,液体石蜡用量,橡胶含量对PVC/SBR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表面活性剂增容PVC/SBR共混材料的形变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力学性质 丁苯橡胶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PVC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与性能 被引量:18
2
作者 曾晓飞 陈建峰 王国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6-148,共3页
研究了纳米CaCO3的用量对PVC复合材料结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PVC共混体系中加入纳米CaCO3可明显地提高材料的韧性,而不降低材料的强度。当共混体系中纳米CaCO3的用量为8份(质量)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81.1kJ/m2... 研究了纳米CaCO3的用量对PVC复合材料结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PVC共混体系中加入纳米CaCO3可明显地提高材料的韧性,而不降低材料的强度。当共混体系中纳米CaCO3的用量为8份(质量)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81.1kJ/m2,是不加纳米CaCO3的7.3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断面形态,发现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达到了纳米级的分散,复合材料的冲击断裂面产生了大量的网丝状结构。纳米Ca-CO3的加入使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动性能变差,加工流动改性剂M的加入可以改善纳米CaCO3/PVC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3 pvc 复合材料 结构形态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纳米碳酸钙 聚氯乙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C/PVC共混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雪萍 浦群 +2 位作者 朱耕宇 蔡启振 徐有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5,共3页
采用氯化聚乙烯(CPE)对氯化聚氯乙烯(PVC-C)进行抗冲改性,将改性后的PVC-C与PVC进行共混,研究了PVC-C/PVC配比对PVC-C/PVC共混物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流变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C/PVC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随PVC-C的用量增加而上升,在5... 采用氯化聚乙烯(CPE)对氯化聚氯乙烯(PVC-C)进行抗冲改性,将改性后的PVC-C与PVC进行共混,研究了PVC-C/PVC配比对PVC-C/PVC共混物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流变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C/PVC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随PVC-C的用量增加而上升,在50/50(质量比)处有一拐点,大于50/50时上升更快些。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熔体黏度随PVC-C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却随PVC-C用量增加而下降。共混物中随PVC-C用量增加,塑化时间缩短,塑化能力增强,平衡转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聚氯乙烯 共混改性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DP在PVC塑料上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烨璞 刘俊康 +2 位作者 赵英刚 高其君 朱勇 《塑料》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2-46,16,共6页
合成了表面活性剂ADDP ,用于改性轻质CaCO3 ,从接触角、粒径分布。液体石蜡糊粘度、吸油量、白度等方面研究了改性CaCO3 的表面性质 ,表明改性后的CaCO3 表面疏水亲油 ,在油中的平均团聚粒径减小。将改性的CaCO3 以不同比例填充于PVC塑... 合成了表面活性剂ADDP ,用于改性轻质CaCO3 ,从接触角、粒径分布。液体石蜡糊粘度、吸油量、白度等方面研究了改性CaCO3 的表面性质 ,表明改性后的CaCO3 表面疏水亲油 ,在油中的平均团聚粒径减小。将改性的CaCO3 以不同比例填充于PVC塑料体系 ,研究了材料的各项性能 ,发现用表面活性剂改性的Ca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P 碳酸钙 改性 表面活性剂 聚氯乙烯 加工性能 力学性能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VC/PVC/CPE三元共混改性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严海标 郦华兴 陈名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1-12,共2页
研究了CPVC/PVC/CPE 三元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维卡软化温度、拉伸屈服强度和熔体粘度随CPVC 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CPE 的用量为4 ~8PHR 时可明显改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
关键词 Cpvc pvc CPE 共混物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粉/PVC共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陶国良 郑天明 崔宏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6-18,共3页
研究了胶粉 /PVC二元体系、胶粉 /PVC/CPE三元体系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三元体系的综合性能优于二元体系 ;胶粉粒径和胶粉含量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胶粉粒径在 80~ 10 0目为好 ,胶粉含量在 5~ 10份为佳 ... 研究了胶粉 /PVC二元体系、胶粉 /PVC/CPE三元体系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三元体系的综合性能优于二元体系 ;胶粉粒径和胶粉含量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胶粉粒径在 80~ 10 0目为好 ,胶粉含量在 5~ 10份为佳 ;胶粉与CPE同时添加到PVC基体时 ,能明显改善共混材料的冲击性能 ,而且两者起着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 共混改性 力学性能 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ABS软质合金中树脂型号对性能的影响与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于广水 吴波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65-167,170,共4页
研究了PVC/ABS共混体系的组成与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牌号PVC和ABS对PVC/ABS软质合金的性能影响不同。通过对其综合性能的分析,确定PVCSG-3、ABS9747为最佳实验原料。
关键词 丙烯腈-T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 聚氯乙烯 pvc/ABS合金 力学性能 共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ABS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乔巍巍 王国英 黄燕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1-73,40,共4页
用冲击试验机、材料试验机和另外一些相关的仪器对PVC/AB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发现,PVC/ABS共混体系的性能是组分的函数。ABS的加入改善了PVC/AB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随着ABS的增加,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 用冲击试验机、材料试验机和另外一些相关的仪器对PVC/AB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发现,PVC/ABS共混体系的性能是组分的函数。ABS的加入改善了PVC/AB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随着ABS的增加,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地提高,而体系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几乎是随ABS含量的增加而单调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体系 pvc ABS 力学性能 冲击强度 拉伸模量 断裂伸长率 增加 下降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改性PVC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建民 刁建志 +1 位作者 高俊刚 彭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4-86,共3页
对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HBP)与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相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聚氯乙烯中加入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可以有效提高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并且在100g PVC中加入3g HBP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 对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HBP)与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相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聚氯乙烯中加入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可以有效提高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并且在100g PVC中加入3g HBP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出现最大值,抗冲强度基本不变。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和PVC相容性较好,且与测得的力学结果相一致。同时,利用氢键形成机理对其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 聚氯乙烯 共混 力学性能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VC/PVC/CPE三元共混改性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严海标 王茂坤 胡圣飞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9年第2期17-19,共3页
研究了CPVC/PVC/CPE三元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共混物的维卡软化温度、拉伸屈服强度和熔体粘度随CPVC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CPE的用量为 4~
关键词 Cpvc pvc CPE 共混物 共混 改性 力学性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SBR复合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光涛 张隐西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65,共3页
利用应变控制流变仪考察了共混物、硫磺及其用量等因素对LDPE/SBR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的加入提高了原始沥青的高温复合模量,降低了其损耗角正切值;随着共混物用量的增加,沥青的高温性能也随之提高,温度敏感性... 利用应变控制流变仪考察了共混物、硫磺及其用量等因素对LDPE/SBR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的加入提高了原始沥青的高温复合模量,降低了其损耗角正切值;随着共混物用量的增加,沥青的高温性能也随之提高,温度敏感性也显著减弱;硫磺的加入更进一步改善了沥青的高温性能,改善程度随硫磺用量的增加而更加明显;采用废旧塑料所得到的改性沥青依然拥有良好的高温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E/sbr共混物 改性沥青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有机粒子对PVC/CPE共混体加工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淑英 周丽玲 李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5-38,共4页
本文用Brabender塑化仪,双辊开炼机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PS、AS、PMMA)对PVC/CPE共混体熔融塑化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加工温度对PVC/CPE共混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少量刚性有机粒子后,体系的塑化时间缩短,塑化行为改... 本文用Brabender塑化仪,双辊开炼机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PS、AS、PMMA)对PVC/CPE共混体熔融塑化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加工温度对PVC/CPE共混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少量刚性有机粒子后,体系的塑化时间缩短,塑化行为改善,韧性有较大幅度提高,拉伸强度有所改善.加工温度为160℃~180℃体系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体 塑化 刚性粒子 氯化聚乙烯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HIPS/增容剂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秀斌 魏朋丽 靳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9-31,43,共4页
研究了原料配比、增容剂品种及用量、混炼方式等对PVC/HIPS/增容剂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合金的流变性能及阻燃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HIPS-g-PMMA对PVC/HIPS合金具有增容作用,且增容效果随支链PMMA摩尔质量的增... 研究了原料配比、增容剂品种及用量、混炼方式等对PVC/HIPS/增容剂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合金的流变性能及阻燃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HIPS-g-PMMA对PVC/HIPS合金具有增容作用,且增容效果随支链PMMA摩尔质量的增加而增加;PVC/HIPS/HIPS-g-PMMA合金仍为假塑性流体,表观黏度比纯PVC低,加工性能显著改善;PVC/HIPS/HIPS-g-PMMA合金具有较好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HIPS 增容剂 共混改性 合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质ABS/PVC共混改性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波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47-149,共3页
对PVC/ABS软质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发现:PVC/ABS共混体系的性能是组分的函数,ABS的加入改善了PVC/AB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在一定范围内(20~30份)随着ABS组分的增加共混体系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氯乙烯 pvc/ABS合金 力学性能 共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质UHMWPVC/LMWPVC共混增塑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齐方 华幼卿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0-83,共4页
本文采用UHMWPVC树脂与LMWPVC树脂共混的方法,在研究其流变性能的基础上,对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入LMWPVC后体系的力学性能下降不大,而流变性能获得明显改善.加入少量LMWPVC树脂后,体系的强度有所提高,产生了类似“假... 本文采用UHMWPVC树脂与LMWPVC树脂共混的方法,在研究其流变性能的基础上,对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入LMWPVC后体系的力学性能下降不大,而流变性能获得明显改善.加入少量LMWPVC树脂后,体系的强度有所提高,产生了类似“假增塑”的现象.增塑剂用量对体系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增塑效率与增塑剂用量成正比关系.增塑剂对体系回弹性的影响比较特殊,在一定的增塑剂用量范围内,增塑剂才与回弹性成比例关系.物料的混和方法对体系的大部分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对断裂伸长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 超高分子量 聚氯乙烯 增塑体系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S对不同PVC体系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国良 承扬 任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8期10-12,共3页
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HIPS对不同改性PVC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改性PVC/PE-C基体,添加少量的HIPS后,共混体系塑化行为改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拉伸强度下降不大;而对于改性PVC和改性PVC/MBS基体,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没有提... 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HIPS对不同改性PVC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改性PVC/PE-C基体,添加少量的HIPS后,共混体系塑化行为改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拉伸强度下降不大;而对于改性PVC和改性PVC/MBS基体,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没有提高,且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共混 改性 力学性 HIPS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碳酸钙在硬质PVC中的应用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惠亮 王明权 +1 位作者 殷福珊 方银军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在172d的贮存期内,对经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变化进行了考察,并对其在硬质PVC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经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经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应用于硬质PVC... 在172d的贮存期内,对经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变化进行了考察,并对其在硬质PVC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经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经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应用于硬质PVC之后,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显示,添加纳米碳酸钙的PVC,其力学性能优于添加普通活性轻钙的.质量分数相同时,添加纳米碳酸钙的PVC的拉伸强度比添加普通活性轻钙的高10%~15%,冲击强度最大可提高2倍以上;质量分数小于30%时,断裂伸长率提高一倍以上.如以同样的力学性能为指标,则纳米碳酸钙在硬质PVC中的添加量可显著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表面活性剂 贮存稳定性 力学性能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改性SBR对SAN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蔡彤晣 王炼石 周奕雨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0-45,共6页
研究了SAN/ 粉末改性SBR共混体的力学性能,用TEM 和SEM 对共混体的相结构与冲击断面形貌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共混体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粉末改性SBR对SAN 有显著的增韧作用,两者部分相容并形成“海岛”型结构... 研究了SAN/ 粉末改性SBR共混体的力学性能,用TEM 和SEM 对共混体的相结构与冲击断面形貌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共混体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粉末改性SBR对SAN 有显著的增韧作用,两者部分相容并形成“海岛”型结构。共混材料在含粉末改性SBR<25 份的范围内为脆性断裂,> 25 份则为韧性断裂,其增韧机理主要是表现为“网眼”化和冷拉伸的剪切屈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 改性 sbr 共混体 力学性 结构 增韧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PMMA改善PVC耐划痕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路遥 张学盈 +1 位作者 陈野 崔永岩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0,共3页
通过分别向聚氯乙烯(PVC)加入不同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对PVC进行改性研究,在提高其韧性的同时以期提高PVC树脂的耐划痕强度。研究表明:在PVC/PMMA和PVC/ABS共混体系中,PMMA与ABS的含量分别为6... 通过分别向聚氯乙烯(PVC)加入不同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对PVC进行改性研究,在提高其韧性的同时以期提高PVC树脂的耐划痕强度。研究表明:在PVC/PMMA和PVC/ABS共混体系中,PMMA与ABS的含量分别为6、18份时,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材料表面的耐划痕性形成最佳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PMMA ABS 共混改性 耐划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聚氯乙烯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赵宝辉 巴信武 +2 位作者 侯文龙 王素娟 韩颖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与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研究表明 ,在聚氯乙烯中加入超支化聚 (酰胺 -酯 )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熔融表观粘度 ,且在 10 0 g PVC中加入 3g超支化聚合物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出现最...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与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研究表明 ,在聚氯乙烯中加入超支化聚 (酰胺 -酯 )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熔融表观粘度 ,且在 10 0 g PVC中加入 3g超支化聚合物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出现最大值。随着超支化聚 (酰胺 -酯 )加入量的增多 ,共混体系的流动行为逐渐向牛顿型流体转变 ,文中还利用氢键形成机理对其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酯) 聚氯乙烯 共混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超支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