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A对PVC塑化和冲击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令庆 丛艳 +1 位作者 杨瑞蒙 林润雄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8-302,共5页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核,苯乙烯(St)、丙烯腈(AN)的共聚物为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ASA)核壳接枝共聚物。考察了ASA的用量、ASA中核层质量分数和ASA壳层中AN的质量分数对聚氯乙烯(PVC)塑化和冲击...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核,苯乙烯(St)、丙烯腈(AN)的共聚物为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ASA)核壳接枝共聚物。考察了ASA的用量、ASA中核层质量分数和ASA壳层中AN的质量分数对聚氯乙烯(PVC)塑化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SA用量的增加,PVC熔融时间缩短,最大扭矩和平衡扭矩增大;断面的扫描电镜图证实了PVC脆-韧转变过程;随着ASA核层质量分数的增加,熔融时间略有缩短,扭矩略有增加,PVC的冲击强度增加幅度不大;随着ASA壳层中丙烯腈的质量分数增加,熔融时间变化不大,但扭矩逐渐增加;当丙烯腈质量分数超过0.40时,PVC的冲击强度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 聚氯乙烯 塑化 熔融时间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含量对PVC/ASA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晓琳 任亮 +2 位作者 张立新 孟婷 张明耀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9-62,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在聚丙烯酸丁酯(PBA)上接枝共聚单体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分别合成了橡胶含量为30%的一系列不同丙烯腈含量的ASA共聚物,将其与聚氯乙烯(PVC)熔融共混,形成PVC/ASA共混物,考察不同AN含量对PVC/ASA结构与性能的影...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在聚丙烯酸丁酯(PBA)上接枝共聚单体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分别合成了橡胶含量为30%的一系列不同丙烯腈含量的ASA共聚物,将其与聚氯乙烯(PVC)熔融共混,形成PVC/ASA共混物,考察不同AN含量对PVC/ASA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AN含量的增加,PVC/ASA的冲击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AN含量为37%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而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AN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改变AN含量,PVC/ASA均为不相容体系,这与动态力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asa共混物 结构 性能 AN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玻纤增强ASA/PVC夹芯复合板材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关玥 贾明印 薛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122,共5页
采用在线混配法制备了长玻纤增强 ASA 复合片材和夹芯复合板材。通过实验制备了不同玻纤含量长玻纤复合片材时,双螺杆挤出机的主机转速、喂料转速及纤维束数。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片材性能的影响,采用微观电镜分析了接枝料及玻纤含量对片... 采用在线混配法制备了长玻纤增强 ASA 复合片材和夹芯复合板材。通过实验制备了不同玻纤含量长玻纤复合片材时,双螺杆挤出机的主机转速、喂料转速及纤维束数。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片材性能的影响,采用微观电镜分析了接枝料及玻纤含量对片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残余玻纤长度的测量分析了片材力学性能与玻纤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工艺优化,将长玻纤增强 ASA 片材热覆于 PVC 发泡板的表面,快速冷压成型,制备了长玻纤增强 ASA/ PVC 夹芯复合板材,得到了不同面层对复合板材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长玻纤含量为 20%时,制备的夹芯复合板材的性能最佳,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均达到Ⅱ类强度实芯建筑模板用木塑复合板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增强 asa 复合片材 asa/pvc 夹芯复合板材 在线混配 微观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锦湖日丽成功开发用于PVC木塑型材的耐候ASA材料
4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66,共1页
PVC木塑型材具有与木材相似的加工性能,可以任意切割及进行钉、钻、刨和粘结,而且使用过程中不会像木材那样发生龟裂、翘曲,从而无需进行维护。另外,由于PVC本身的特性,使PVC木塑型材具有防火、防水、抗腐蚀、耐潮湿、不发生虫害... PVC木塑型材具有与木材相似的加工性能,可以任意切割及进行钉、钻、刨和粘结,而且使用过程中不会像木材那样发生龟裂、翘曲,从而无需进行维护。另外,由于PVC本身的特性,使PVC木塑型材具有防火、防水、抗腐蚀、耐潮湿、不发生虫害及不长真菌等优良性能。目前,PVC木塑型材主要被用于户外装修园林、景观设计(庭院地板、景观椅和护栏等)以及制作包装箱、托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型材 木塑 asa 材料 耐候 开发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湖日丽推出PVC共挤型材专用ASA改性料
5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pvc异型材 改性料 asa 共挤型材 工程塑料 社会经济 现代城市 城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湖日丽推出PVC共挤型材专用ASA改性料
6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pvc异型材 asa 改性料 共挤型材 工程塑料 三元共聚物 社会经济 现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湖日丽推出PVC共挤型材专用ASA改性料
7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pvc异型材 asa 改性料 共挤型材 苯乙烯-丙烯酸酯 工程塑料 耐候性能 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的共混增韧改性 被引量:37
8
作者 何洋 梁国正 +2 位作者 於秋霞 任鹏刚 宫兆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0,共5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PVC共混增韧的各种方法,并对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共混 增韧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MBS共混物的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松茂 谭作勤 +1 位作者 钟圣兆 沈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1-119,共9页
根据MBS核壳结构的特征,分析了与PVC进行共混时两组分溶解度参数与相容性的关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共混体系中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表明PVC/MBS体系的相界面具有较好相容性和粘合作用。用红外光谱... 根据MBS核壳结构的特征,分析了与PVC进行共混时两组分溶解度参数与相容性的关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共混体系中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表明PVC/MBS体系的相界面具有较好相容性和粘合作用。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发现了共混体系中PVC-MBS间氢键的存在,从而提高了组分间的相容性。通过PVC-MBS片材的热粘合样品的剪切强度试验,也可观察它们界面的相容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增韧 相容性 pvc M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TPU共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9
10
作者 肖欢 李侃社 丁胜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共混物,进而通过与无机填料的填充复合,成功制备了PVC/TPU/高岭土复合材料,实现了PVC的增强增韧。探讨了TPU、热稳定剂、无机填料等对PVC/TPU共混材料力学性能和耐油耐... 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共混物,进而通过与无机填料的填充复合,成功制备了PVC/TPU/高岭土复合材料,实现了PVC的增强增韧。探讨了TPU、热稳定剂、无机填料等对PVC/TPU共混材料力学性能和耐油耐溶剂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和热失重情况,并观察了共混物的断面形貌特征。结果表明,PVC/TPU/改性高岭土为80/16/4,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8份,有机锡热稳定剂为3份时,综合性能大幅度提高:其拉伸强度比PVC提高了1.4倍,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2.6倍,无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3.97倍,热稳定性和加工性能也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共混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VC/PVC与CPVC/ABS合金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皮红 杨涛 +2 位作者 张风顺 郭少云 周登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35,39,共4页
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用量对氯化聚氯乙烯(CPVC)/PVC、CPVC/ABS合金最低塑化温度Tmin、塑化时间t、平衡扭矩TQ等加工性能以及体系的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合金的耐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体系... 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用量对氯化聚氯乙烯(CPVC)/PVC、CPVC/ABS合金最低塑化温度Tmin、塑化时间t、平衡扭矩TQ等加工性能以及体系的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合金的耐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PVC、ABS用量的增加,CPVC/PVC、CPVC/ABS合金的Tmin、t和TQ降低,而体系的热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氯化聚氯乙烯 合金 加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C/PVC共混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雪萍 浦群 +2 位作者 朱耕宇 蔡启振 徐有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5,共3页
采用氯化聚乙烯(CPE)对氯化聚氯乙烯(PVC-C)进行抗冲改性,将改性后的PVC-C与PVC进行共混,研究了PVC-C/PVC配比对PVC-C/PVC共混物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流变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C/PVC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随PVC-C的用量增加而上升,在5... 采用氯化聚乙烯(CPE)对氯化聚氯乙烯(PVC-C)进行抗冲改性,将改性后的PVC-C与PVC进行共混,研究了PVC-C/PVC配比对PVC-C/PVC共混物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流变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C/PVC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随PVC-C的用量增加而上升,在50/50(质量比)处有一拐点,大于50/50时上升更快些。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熔体黏度随PVC-C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却随PVC-C用量增加而下降。共混物中随PVC-C用量增加,塑化时间缩短,塑化能力增强,平衡转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聚氯乙烯 共混改性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PVC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与性能 被引量:18
13
作者 曾晓飞 陈建峰 王国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6-148,共3页
研究了纳米CaCO3的用量对PVC复合材料结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PVC共混体系中加入纳米CaCO3可明显地提高材料的韧性,而不降低材料的强度。当共混体系中纳米CaCO3的用量为8份(质量)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81.1kJ/m2... 研究了纳米CaCO3的用量对PVC复合材料结构形态与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PVC共混体系中加入纳米CaCO3可明显地提高材料的韧性,而不降低材料的强度。当共混体系中纳米CaCO3的用量为8份(质量)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81.1kJ/m2,是不加纳米CaCO3的7.3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断面形态,发现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达到了纳米级的分散,复合材料的冲击断裂面产生了大量的网丝状结构。纳米Ca-CO3的加入使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动性能变差,加工流动改性剂M的加入可以改善纳米CaCO3/PVC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3 pvc 复合材料 结构形态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纳米碳酸钙 聚氯乙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HRA共混物耐热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杰 黄志明 +1 位作者 包永忠 翁志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PMI-St-AN三元共聚物为热改性剂(HRA),以ACR为抗冲改性剂,对PVC进行耐热和抗冲改性研究,探讨了共混温度及两种改性剂用量等对共混物物理、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制备了耐热。
关键词 HRA 共混物 耐热 共混 聚氯乙烯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I-St-AN三元共聚物耐热改性剂/PVC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杰 黄志明 +1 位作者 包永忠 翁志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1-54,共4页
以PMI_St_AN三元共聚物作为耐热改性剂 ,考察其用量对PVC耐热、力学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改性剂能明显提高PVC的耐热性能和拉伸强度 ,冲击性能略有下降 ,加工性能则随改性剂分子质量的降低而提高。
关键词 苯基 马来酰亚胺 聚氯乙烯 共混 改性 三元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PVC/PVB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强 李磊 +4 位作者 林汉阳 洪昱斌 丁马太 何旭敏 蓝伟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64-1367,共4页
通过干-湿相转化法,制备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共混平板超滤膜;考察了3种不同型号的PVB型号、添加剂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铸膜液中的含量的不同对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B对PVC共混改性可有效改... 通过干-湿相转化法,制备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共混平板超滤膜;考察了3种不同型号的PVB型号、添加剂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铸膜液中的含量的不同对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B对PVC共混改性可有效改善膜的性能,在不同型号的PVB中PVB-60T对膜亲水性和分离性能改善最为显著;当PEG含量为5%,PVP含量分别为5%和1%时,PVC/PVB共混膜分离性能较佳,纯水通量为510.1L/(m2.h),截留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PVB 超滤膜 共混改性 PEG 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MBS共混物熔体毛细管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旭东 沈家瑞 夏成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50,共5页
研究不同配比的轻度交联MBS与PVC共混物的毛细管流变性能 ,建立了PVC/MBS共混物粘度、剪切力以及温度关系的数学模型 。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氯乙烯 共混物 毛细管流变性能 粘度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PAN 共混超滤膜的研究 Ⅰ.PVC 与 PAN 相容性对共混超滤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丁马太 余乃梅 +2 位作者 何旭敏 丁俊琪 杨建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1-218,共8页
在增混剂用量固定情况下,PVC 与PAN 的共混比直接影响其相容性。而相容性主要对PVC/PAN 共混超滤膜的表层孔径产生影响。相容性较好时,表层孔径极小,膜呈明显的不对称性,截留率高,但透水率较低,反之亦然。可见,通过对两种高聚物相容性... 在增混剂用量固定情况下,PVC 与PAN 的共混比直接影响其相容性。而相容性主要对PVC/PAN 共混超滤膜的表层孔径产生影响。相容性较好时,表层孔径极小,膜呈明显的不对称性,截留率高,但透水率较低,反之亦然。可见,通过对两种高聚物相容性的调整,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超滤膜平均孔径的控制,尤其对制备技术难度较大的大孔径超滤膜可期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材料 相容性 pvc/PAN 共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S树脂相相对分子量变化对PVC/MBS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林润雄 宁利红 常冠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8-180,共3页
通过调控分子量合成了系列树脂相相对分子量变化的M BS树脂。将其与PVC树脂进行熔融共混,并测试PVC/M BS合金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分子量转移剂TDDM用量越多,M BS树脂相的相对分子量越低,PVC/M BS合金熔体流动速率越高、加工流动... 通过调控分子量合成了系列树脂相相对分子量变化的M BS树脂。将其与PVC树脂进行熔融共混,并测试PVC/M BS合金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分子量转移剂TDDM用量越多,M BS树脂相的相对分子量越低,PVC/M BS合金熔体流动速率越高、加工流动性越好、冲击强度越高,但对拉伸强度影响不大。这对开发系列M BS树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S树脂 分子量转移剂 pvc/MBS合金 熔融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韧电石法PVC/MBS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贺杰 秦舒浩 +4 位作者 罗筑 于杰 雷金锋 郭建兵 严伟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91,共3页
通过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超韧电石法PVC/MBS(聚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合金,采用转矩流变仪、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MBS含量对PVC/MBS合金流变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S能促进PVC/MBS共混物的塑化,... 通过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超韧电石法PVC/MBS(聚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合金,采用转矩流变仪、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MBS含量对PVC/MBS合金流变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S能促进PVC/MBS共混物的塑化,但导致共混物的平衡扭矩略有增加;相比PVC而言,随着MBS含量的增加,PVC/MBS合金的韧性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从PVC的5kJ/m2增至MBS含量为13份时的93kJ/m2,拉伸强度降低了13%,弯曲强度降低了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MBS 熔融共混 超韧 电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