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改性对PVC/稻糠发泡复合材料的影响
1
作者 胡圣飞 陈文 +2 位作者 刘维华 徐玲芳 郦华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51,共3页
研究了纳米CaCO3、硅烷偶联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稻糠对PVC/稻糠发泡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aCO3能改善稻糠的耐热性,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稻糠的发泡复合材料冲击性能好于用MMA微波处理稻糠发泡复合材料;而用MMA微波处... 研究了纳米CaCO3、硅烷偶联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稻糠对PVC/稻糠发泡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aCO3能改善稻糠的耐热性,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稻糠的发泡复合材料冲击性能好于用MMA微波处理稻糠发泡复合材料;而用MMA微波处理稻糠的发泡复合材料在拉伸性能、弯弹性模量及加工性能优于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稻糠发泡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稻糠 表面改性 发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对PVC/nano-SiO_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崔文广 时伟 +1 位作者 郧海丽 任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0-72,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聚氯乙烯(PVC)/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SiO2表面改性前后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Nano-SiO2表面改性前后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加入量小于3%时,Nano-SiO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聚氯乙烯(PVC)/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SiO2表面改性前后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Nano-SiO2表面改性前后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加入量小于3%时,Nano-SiO2表面改性与否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加入量小于4%时,其表面改性与否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及其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基本没有影响;加入量超过3%后,表面改性Nano-SiO2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冲击性能;加入量超过4%后,表面改性Nano-SiO2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并且它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与PVC基体间的界面粘结性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超分散剂改性纳米碳酸钙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圣飞 严海彪 +1 位作者 潘国元 陈咏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51,共3页
研究了聚酯超分散剂改性纳米碳酸钙,探讨了不同改性剂和改性温度对活化指数的影响,考察了改性前后纳米碳酸钙DOP糊粘度和吸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聚酯超分散剂干法改性纳米CaCO3比NDZ-201偶联剂湿法改性纳米CaCO3更有效,其最佳用量为4%... 研究了聚酯超分散剂改性纳米碳酸钙,探讨了不同改性剂和改性温度对活化指数的影响,考察了改性前后纳米碳酸钙DOP糊粘度和吸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聚酯超分散剂干法改性纳米CaCO3比NDZ-201偶联剂湿法改性纳米CaCO3更有效,其最佳用量为4%,最佳改性温度为110℃。聚酯超分散剂改性纳米CaCO3的DOP糊粘度降低了87·6%,吸油值降低了53·9%。聚酯超分散剂改性纳米CaCO3对PVC材料具有增强、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超分散剂 纳米碳酸钙 表面改性 pvc/纳米CaCO3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稻壳粉复合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微虹 李大纲 +1 位作者 徐朝阳 徐惠塘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1年第3期28-30,共3页
使用JC2000A型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并研究了蒸馏水和甘油两种液体在稻壳粉填充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表面的接触角。研究表明:通过酸碱处理可明显改变接触角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效果最好的是以水作为探测液... 使用JC2000A型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并研究了蒸馏水和甘油两种液体在稻壳粉填充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表面的接触角。研究表明:通过酸碱处理可明显改变接触角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效果最好的是以水作为探测液时,经酸处理后的PE/稻壳粉复合材料。通过方差分析得知表面改性处理方式对接触角有相当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稻壳粉复合材料 聚丙烯/稻壳粉复合材料 聚氯乙烯/稻壳粉复合材料 接触角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