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的遗传多样性及进化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海云 李勃 +1 位作者 李燕 柯杨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66-71,共6页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在世界各大猕猴桃产区发病严重。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综合当前国内外关于该病原菌的相关研究,就其分类...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在世界各大猕猴桃产区发病严重。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综合当前国内外关于该病原菌的相关研究,就其分类地位、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 遗传多样性 进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影响致病相关基因XC3814表达的基因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苏辉昭 向志娇 +4 位作者 彭方印 李瑞芳 安世琦 陆光涛 唐纪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6,共6页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8004菌株的XC3814基因与致病性和胞外多糖合成有关。文章将XC3814的启动子与报告基因sacB融合,构建了XC3814的表达报告质粒pL3814sac。将该质粒导入野生型菌株8004,获得了报告菌株8004/pL3814sac。利用转座子EZ::Tn5对...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8004菌株的XC3814基因与致病性和胞外多糖合成有关。文章将XC3814的启动子与报告基因sacB融合,构建了XC3814的表达报告质粒pL3814sac。将该质粒导入野生型菌株8004,获得了报告菌株8004/pL3814sac。利用转座子EZ::Tn5对报告菌株的基因组进行随机诱变,分离到3株耐蔗糖的突变体。分析发现其中的1株突变体是由EZ::Tn5插入到编号为XC3882的未知功能的基因所产生的。将由XC3814启动子与报告基因gusA融合得到的报告质粒pGUS3814分别导入8004菌株和XC3882的转座子Tn5gusA5插入突变体,测定比较pGUS3814的GUS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XC3882突变体背景下GUS的表达水平比在野生型背景下降低81.3%,表明XC3814基因的表达水平受XC3882基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胞菌 致病相关基因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四种植物幼苗叶片细胞水分关系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成军 郭佳秋 +1 位作者 解恒才 张文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2-75,共4页
运用PV技术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下四种盆栽植物幼苗 (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大叶白蜡Fraxi nusrhynchophylla、柔毛绣线菊Spiraeapubescens和二色胡枝子Lepsedezabicolor)叶片的细胞水分关系 ,以期认识叶片细胞水分在叶龄及生长... 运用PV技术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下四种盆栽植物幼苗 (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大叶白蜡Fraxi nusrhynchophylla、柔毛绣线菊Spiraeapubescens和二色胡枝子Lepsedezabicolor)叶片的细胞水分关系 ,以期认识叶片细胞水分在叶龄及生长型上的差异 .结果发现 :幼叶的渗透调节大于成熟叶和老叶 ;干旱增加了叶片细胞束缚水含量 (θ)和细胞壁弹性模量系数 (ε) ,降低了叶片水分饱和状态下的渗透势 (Ψsat)、质壁分离渗透势 (Ψπtlp)、质壁分离时细胞水分相对含量 (RWCtlp) ,以及水分饱和状态下的重量与干重的比率 (TW∶DW ) .干旱引起两种乔木幼苗叶片的细胞水分参数显著变化 ,而对两种灌木影响不显著 ,说明前者的抗旱性较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pv技术 水分关系 生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条斑病菌侵染的水稻cDNA文库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梅勤 李玉蓉 +1 位作者 邹丽芳 陈功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5,共5页
提取经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侵染诱导后的水稻mRNA,利用SMART^TM技术于载体pGADT7-SfiAB上构建了水稻cDNA文库。检测发现,文库中含有水稻病程相关蛋白基因OsPR—1a、OsPR—1b和PAL。随机提取cDNA文库克隆的... 提取经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侵染诱导后的水稻mRNA,利用SMART^TM技术于载体pGADT7-SfiAB上构建了水稻cDNA文库。检测发现,文库中含有水稻病程相关蛋白基因OsPR—1a、OsPR—1b和PAL。随机提取cDNA文库克隆的质粒,酶切分析发现,该cDNA文库的插入片段分布在500~2000bp之间,平均大小约为1kb,重组率达95%。上述结果表明,水稻受条斑病菌侵染的cDNA文库质量较好,这为研究条斑病菌致病性因子与水稻互作机制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条斑病菌 CDNA文库 SMARTTM技术 病程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作用方程的南疆西部干旱区暴雨的组织化机理研究
5
作者 李娜 冉令坤 +2 位作者 焦宝峰 常友治 谢越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57-1576,共20页
本文采用位涡波作用密度和波作用方程,对一次南疆西部干旱区暴雨的组织化过程和机制进行了诊断研究,对影响暴雨对流系统组织化的关键物理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位涡波作用密度耦合了多种影响对流云体演变的大气动热力扰动,能够良好描... 本文采用位涡波作用密度和波作用方程,对一次南疆西部干旱区暴雨的组织化过程和机制进行了诊断研究,对影响暴雨对流系统组织化的关键物理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位涡波作用密度耦合了多种影响对流云体演变的大气动热力扰动,能够良好描述对流系统的组织化过程。以此为基础,描述位涡波作用密度变化的波作用方程能够用来研究驱动对流系统组织化发展的物理因素。研究发现,波作用方程诊断得到的多个物理过程与扰动斜压性、扰动风切变和扰动涡度的发展演变有关,表明它们对对流组织化有重要作用,多条东西向的对流线发展为东北—西南向的带状对流系统过程中,包含强对流的维持和南北尺度的增大。对流线在东北向弱对流的发展增强与基本态气流对强对流区的热力输送引起扰动斜压性增强有关。影响对流线中部强对流的维持和南北向发展的关键过程包括:上升、下沉气流引起的热力输送导致对流线内扰动斜压性增强,扰动西风与扰动东风形成气旋性环流引起经向切变环流增强,及扰动经向风将扰动纬向风切变向对流中心区输送引起纬向切变增强、垂直环流增强。该研究表明,对流系统的组织化是大气多种动热力扰动演变和配合的结果,通过波作用演变方程能够比较清晰体现其中的关键过程,且波作用方程为波作用密度倾向,未来可探讨其对对流系统组织化的预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暴雨 波作用方程 对流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研究初报
6
作者 何晨阳 李向红 王金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2年第5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 病菌 基因 分子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座子标签法对阴沟肠杆菌B8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与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海宁 余旭平 +2 位作者 陈卫良 龚鸿飞 李德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5-269,共5页
阴沟肠杆菌B8是从水稻叶面分离获得的具有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等多种病原细菌的广谱拮抗菌.为研究其拮抗机理,我们应用转座子标签法对阴沟肠杆菌B8中与抗水稻白叶枯病菌拮抗活性相关的DNA片段进行了克隆.通过自杀性质粒pZJ25介导,将Tn5... 阴沟肠杆菌B8是从水稻叶面分离获得的具有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等多种病原细菌的广谱拮抗菌.为研究其拮抗机理,我们应用转座子标签法对阴沟肠杆菌B8中与抗水稻白叶枯病菌拮抗活性相关的DNA片段进行了克隆.通过自杀性质粒pZJ25介导,将Tn5转座到B8的染色体上,从而筛选到2株拮抗活性丧失的菌株B8B和B8F;用Tn5片段为探针,分别对B8、B8B、B8F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在B8中无特异条带,而在B8B和B8F中各有一条约20 kb和9 kb的EcoRⅠ特异条带;分别提取二株突变菌株的基因组DNA,BamHⅠ酶切,克隆于pBS的BamHⅠ位点上,利用Tn5上的Kan抗性,分别筛选到质粒pTLB和pTLF,获得包含Tn5部分序列的B和F二个基因片段,大小约为6 kb和7 kb;应用pTLB全质粒和pTLF中约0.8 kb的BamHⅠ+HpaⅠ外源F片段为探针,对B8、B8B、B8F进行Southern杂交,证实我们克隆到Tn5转座位点周围的二个片段,且他们分别位于B8菌株染色体DNA的二个不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B8 水稻白叶枯病 拮抗相关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GeoMAN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43
8
作者 时珉 许可 +2 位作者 王珏 尹瑞 张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98-2305,共8页
准确预测光伏发电功率对电网调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GeoMAN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某地区多光伏电站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选取与待预测光伏电站高度相关的周边电站;然... 准确预测光伏发电功率对电网调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GeoMAN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某地区多光伏电站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选取与待预测光伏电站高度相关的周边电站;然后,基于GeoMAN模型动态提取待预测光伏电站的时空特征和外部气象因素,GeoMAN模型采用编解码结构,利用编码器动态提取待预测光伏电站的站内特征和与周边相关电站的站间空间特征,利用解码器提取输入变量的时间特性,并融合晴空指数和数值天气预报动态输出光伏发电预测功率;最后,采用实际光伏电站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预测方法与传统LSTM模型相比,实现了更高精度的光伏发电功率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短期预测 灰色关联分析 GeoMAN模型 时空相关性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