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宝和 周长海 +1 位作者 白和盛 张永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4期310-311,共2页
针对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考虑其实用性,提出了实用性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策略。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系 实用性 选育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稻系列品种的育种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8
2
作者 景德道 刁立平 +6 位作者 林添资 李闯 龚红兵 周义文 钱华飞 余波 盛生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01-1404,共4页
根据镇稻系列品种的选育经验和多年的育种实践,得出了以下几点育种经验:①通过合理利用优良亲本,进行科学配组创造变异;②材料抉择时综合性状协调是育种的关键;③掌握好苗期看长势、中后期看抗性、后期看熟相、考种看籽粒等方法进行选... 根据镇稻系列品种的选育经验和多年的育种实践,得出了以下几点育种经验:①通过合理利用优良亲本,进行科学配组创造变异;②材料抉择时综合性状协调是育种的关键;③掌握好苗期看长势、中后期看抗性、后期看熟相、考种看籽粒等方法进行选择。并对进一步改良粳稻品种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①广泛征集、鉴定和利用优良种质资源,同时注重加强优异种质创新,不断提高育种基因库整体水平;②杂种优势的利用;③抗纹枯病、抗除草剂等新种质的创新与应用;④水稻育种栽培理论的集成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粳稻 育种 实践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稻系列中粳稻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刚 袁彩勇 +6 位作者 王健 孔宪旺 程保山 罗伯祥 袁生堂 徐卫军 高平中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5-38,共4页
综述了江苏省粳稻生产的现状及面临形势,分析了近年来淮稻系列水稻品种育种的基本方向和各育成品种的遗传背景,介绍了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水稻育种实践,探讨了江苏省中粳稻区水稻育种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常规粳稻 育种 品质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费震江 董华林 +1 位作者 武晓智 周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633-5637,共5页
回顾了国内外超级稻育种的历史,介绍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理论与实践。水稻产量的高低是由其"库"、"源"、"流"决定的,以大幅提高单产为主要目标的中国超级稻育种采取"理想株型塑造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 回顾了国内外超级稻育种的历史,介绍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理论与实践。水稻产量的高低是由其"库"、"源"、"流"决定的,以大幅提高单产为主要目标的中国超级稻育种采取"理想株型塑造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将形态改良与生理机能改进、增加生物产量与优化产量结构相结合,以达到"库"大、"源"足、"流"畅的目的。中国超级稻育种取得了巨大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5-2014年被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达到135个。提出了将超级稻育种研究引向基因层面应作为今后研究工作重点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育种 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再生稻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5
作者 孙晓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506-517,共12页
本文综述了中国再生稻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再生稻的遗传育种、再生稻的生理生态,再生稻的生产技术.
关键词 再生稻 中国 遗传育种 生理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现状与实践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建民 李刚 +2 位作者 顾建强 程雪华 王锋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4期48-53,共6页
在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的基础之上,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方法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笔者还结合自身育种实践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育种 育种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思索与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郑家奎 阴国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86-92,共7页
本文系统的论述了作者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观点:①通过扩大遗传背景,增强杂种优势,提高选择机遇;②统筹兼顾,全面平衡有关量构成因素,以协调产量这一总体矛盾;③超高产杂交水稻的培育,既需注意植株外部形态的改良,又应关注内... 本文系统的论述了作者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观点:①通过扩大遗传背景,增强杂种优势,提高选择机遇;②统筹兼顾,全面平衡有关量构成因素,以协调产量这一总体矛盾;③超高产杂交水稻的培育,既需注意植株外部形态的改良,又应关注内部生理机能的改善,在扩大“库、源”前体下,使“库、源、流”三者协调发展;④充分认识杂交水稻是由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组形成的特点,在目标性状的选育中,主要着眼于二者优良性状的互补而不必分别求全;⑤综合运用多种育种技术,提高育种效率;⑥特定组合的产量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的具体表现,产量与环境是密切依存的。因此,只有良种与良法相结合,才能达到产量潜力的进一步突破。根据这一育种思路,育成了超高产中晚籼杂交稻新组合K优17通过四川省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 育种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优质高产粳稻牡丹江35的选育及创新实践
8
作者 李洪亮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32-135,共4页
牡丹江3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以优质水稻品种北优4号为母本,以高产品系牡96-1696为父本常规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育成,201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省区域及生产试验中表现出米质优、产量高、综合抗... 牡丹江3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以优质水稻品种北优4号为母本,以高产品系牡96-1696为父本常规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育成,201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省区域及生产试验中表现出米质优、产量高、综合抗性优良等特点,近年来在黑龙江省适宜区域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品种选育过程中,不断对育种实践进行归纳总结,系统总结出东北寒地早粳稻区“三协同”水稻育种方法,为进一步完善寒地水稻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牡丹江35 选育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优质育种体会及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颖 王彩先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8-10,共3页
水稻育种是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传统强项,该所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育成了感光型品种"包胎矮"和"包选二号"在华南稻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别是"十五"以来,该所更加重视广泛收集、利用优异种质资源,... 水稻育种是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传统强项,该所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育成了感光型品种"包胎矮"和"包选二号"在华南稻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别是"十五"以来,该所更加重视广泛收集、利用优异种质资源,采用系统选育、有性杂交和太空诱变等育种手段,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在产量、抗性和米质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共选育出优质水稻新品种15个,并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综合多年从事水稻育种工作的体会,分析了广西区优质育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今后水稻优质育种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种 实践 体会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育种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
10
作者 杨祥波 陈殿元 王晓航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4期176-177,共2页
水稻育种技术课程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的核心专业课程。该研究从组建课改团队、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考核机制与评价体系确定、跟踪数据调研分析、持续修正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水稻育种技术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水稻育种技术 教学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