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S_2和PTFE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苏峰华 张招柱 +2 位作者 王坤 姜葳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8-342,共5页
采用玄武三号栓-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炭纤维织物及辐照PTFE粉和MoS2粉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考察了MoS2的添加量及环境温度对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配备X射线能量色散谱的扫描电子显微... 采用玄武三号栓-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炭纤维织物及辐照PTFE粉和MoS2粉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考察了MoS2的添加量及环境温度对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配备X射线能量色散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和偶件栓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MoS2改性炭纤维织物可以明显改善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而PTFE的加入则不利于其摩擦磨损性能的改善;当MoS2质量分数在5%~15%之间时,MoS2可以有效降低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当MoS2质量分数为10%时,MoS2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综合摩擦磨损性能最佳;在不同温度条件下,MoS2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低于炭纤维织物材料;当温度达到240 ℃时,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急剧增大,但MoS2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比炭纤维织物材料降低近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物复合材料 MoS2和ptfe改性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艳 郭芳 张招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究MoS_2和石墨填充对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玄武三号栓-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了石墨和MoS_2填充PTFE/棉纤纤维织物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磨损表... 目的研究MoS_2和石墨填充对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玄武三号栓-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了石墨和MoS_2填充PTFE/棉纤纤维织物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和微观结构。结果在较低载荷下,填充5%MoS_2可以更有效地降低PTFE/棉纤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在较高载荷下,填充10%石墨可以更有效地降低PTFE/棉纤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磨损率。载荷为219.52 N时,5%MoS_2填充PTFE/棉纤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磨损率由未填充的1.28×10^(-14) m^3/(N·m)降低到0.61×10^(-14) m^3/(N·m),降低了50%;10%石墨填充PTFE/棉纤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磨损率由1.28×10^(-14) m^3/(N·m)降低到0.91×10^(-14) m^3/(N·m),降低了28%。结论石墨和MoS_2填充在摩擦过程中减轻了磨粒的嵌入和切削作用,阻碍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提高了PTFE/棉纤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棉纤纤维织物复合材料 自润滑纤维织物 MOS2 石墨 摩擦磨损性能 转移膜 纤维/树脂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棉再生气凝胶/经编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珍珍 支超 +2 位作者 余灵婕 朱海 杜明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7-171,177,共6页
针对废旧纺织品制备纤维素气凝胶存在强度低、脆性高、韧性差的问题,将废旧棉花溶解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体系中得到棉纤维素气凝胶(CFA),然后将经编间隔织物(WKSF)与其进行原位复合,经冷冻干燥得到CFA/WKSF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压缩... 针对废旧纺织品制备纤维素气凝胶存在强度低、脆性高、韧性差的问题,将废旧棉花溶解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体系中得到棉纤维素气凝胶(CFA),然后将经编间隔织物(WKSF)与其进行原位复合,经冷冻干燥得到CFA/WKSF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压缩和隔热性能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CFA/WKSF复合材料保持了气凝胶的多孔网状结构;WKSF的加入使CFA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其中编链和衬纬结构WKSF的加入使得CFA的压缩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180%和450%,六角形网孔结构WKSF的加入使得CFA的压缩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70%和312%;加入六角形网孔结构WKSF后,CFA/WKSF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相比CFA仅增加5%,仍具有良好的隔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纤维素气凝胶 经编间隔织物 复合材料 压缩性能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MO法用于棉与黏纤混纺织物定量分析的探讨
4
作者 袁颖 龚婕 黄怡婧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88,共4页
为了筛选出适用于棉与黏纤混纺产品的简便环保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市场上常见的棉与黏纤混纺产品,用不同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显微镜物理法准确性较高,但对试验人员要求较高且耗时长;59.5%硫酸法对黏纤溶解不充... 为了筛选出适用于棉与黏纤混纺产品的简便环保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市场上常见的棉与黏纤混纺产品,用不同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显微镜物理法准确性较高,但对试验人员要求较高且耗时长;59.5%硫酸法对黏纤溶解不充分,定量准确性低;甲酸-氯化锌法对棉纤维质量损失较大,且甲酸挥发性强;37.0%盐酸法试剂为强酸且挥发性强,对设备有腐蚀、对试验人员有危害;综合比较得出,NMMO法定量准确性高、操作简便,溶剂无异味、无毒性、环保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黏混纺织物 NMMO法 定量分析 纤维含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系统的棉型化纤加工特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贾国欣 任家智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96,共6页
为了获知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系统的棉型化纤加工特性,对钳板输送须丛与分离罗拉的碰撞时刻、碰撞弯钩长度进行了建模分析,对3种分离罗拉传动系统的碰撞参数进行了计算机编程计算。结果表明:相同精梳工艺条件下,传动系统一的弯钩长度最小... 为了获知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系统的棉型化纤加工特性,对钳板输送须丛与分离罗拉的碰撞时刻、碰撞弯钩长度进行了建模分析,对3种分离罗拉传动系统的碰撞参数进行了计算机编程计算。结果表明:相同精梳工艺条件下,传动系统一的弯钩长度最小;分离罗拉顺转定时越早,碰撞弯钩长度越短。3种传动系统的适纺最长纤维长度不同,传动系统二的适纺最长纤维长度较短。3种分离罗拉传动系统的棉型天丝精梳试验结果表明:传动系统一的精梳条条干质量好,传动系统二的精梳落纤率较大。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有良好的相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罗拉传动系统 型化 碰撞弯钩 适纺纤维长度 天丝:混纺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氨纬弹织物印花工艺探讨
6
作者 阎利君 王建平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C00期67-68,74,共3页
介绍了棉/氨纬弹织物印花的弹性机理,对弹力花布加工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纤维 纬弹织物 印花工艺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