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PTCA术后冠脉再狭窄1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传平 朱敬松 +2 位作者 张跃 万大国 冯德广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冠脉内支架植入 ptca术 冠脉再狭窄 疗效观察 治疗 ptca术后再狭窄 经皮冠脉成形 心脏负荷试验 冠状动脉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PTCA术老年患者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皎皎 魏芳 +1 位作者 宋蕾 陈士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3期7-9,12,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rogressive musc le relaxation,PMR)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 inal coronart angiop lasty,PTCA)术老年患者的作用。方法将77例PTCA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rogressive musc le relaxation,PMR)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 inal coronart angiop lasty,PTCA)术老年患者的作用。方法将77例PTCA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PMR,2次/d。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及术后的不适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PMR可明显提高PTCA术老年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ptca术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A术后再狭窄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晓 陆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11期854-857,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机制为扩张动脉段的管腔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紊乱诱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向内膜迁移,随之引起内膜增生、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管壁弹性...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机制为扩张动脉段的管腔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紊乱诱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向内膜迁移,随之引起内膜增生、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管壁弹性回缩和重塑以及血栓的参与和机化,被认为是动脉损伤再狭窄的主要病理机制。现将其详细机制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形成 ptca术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损伤 内膜增生 细胞外基质 发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运动试验对PTCA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董玉玲 丁修云 +3 位作者 雷蕾 刘建华 王晓军 崔连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成 心电图运动试验 ptca术 疗效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急诊PTCA术后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爱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共1页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为冠心病治疗的一项重要进展,目前已经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以往经股动脉穿刺行PTCA术患者需要卧床12~24 h,部分患者因提早翻身导致伤口出血,近几年来经桡动脉穿刺行PTCA术的技术不断成熟...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为冠心病治疗的一项重要进展,目前已经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以往经股动脉穿刺行PTCA术患者需要卧床12~24 h,部分患者因提早翻身导致伤口出血,近几年来经桡动脉穿刺行PTCA术的技术不断成熟,此操作技术已普遍替代经股动脉穿刺行PTCA术,其不受卧位的限制,患者易接受,因此运用该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同时其术后护理工作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术 急性心肌梗死 经桡动脉穿刺 护理工作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经股动脉穿刺 急诊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聋哑人PTCA术中内膜撕裂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孔令娜 杨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3期97-98,共2页
采用有效的沟通方法,加强呼吸、循环系统的护理,加强体温、血糖、引流的监测和皮肤及患肢的护理,对1例PTCA术中内膜撕裂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聋哑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103.5 h后拔除气管插管,呼吸、循环系统稳定,无心... 采用有效的沟通方法,加强呼吸、循环系统的护理,加强体温、血糖、引流的监测和皮肤及患肢的护理,对1例PTCA术中内膜撕裂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聋哑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103.5 h后拔除气管插管,呼吸、循环系统稳定,无心率失常、压疮等并发症发生,顺利转出ICU。认为对PTCA术中内膜撕裂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聋哑患者,针对其先天的生理缺陷和疾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再及时解决术后出现的具体问题,可获得较满意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哑人 ptca术 冠状动脉搭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白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7
作者 侍杏华 高璀乡 周建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8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黏附分子表达 ptca术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CD11B/CD18 白细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动脉行PTCA术和经桡动脉行PTCA术的护理比较
8
作者 张继红 黄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6期147-148,共2页
总结了1262例经桡动脉行PTCA术和768例经股动脉行PTCA术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认为经桡动脉行PTCA术比经股动脉行PTCA术术前护理准备少,术后患者容易耐受,并发症少,是患者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ptca术 股动脉 桡动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PTCA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陈慧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3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TCA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科自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住院治疗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PTCA支架术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和对照组59例(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疗...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TCA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科自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住院治疗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PTCA支架术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和对照组59例(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再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PTCA术后再狭窄的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tca术狭窄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A加STENT术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洪燕 蒋巧兰 王晓荣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25-726,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置入(STENT)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的主要治疗方法[1],但这些介入性手术在术中及术后仍有并发症发生.其中冠状动脉穿孔并不常见,国内有报道其发生率为0.48%,但会引起心包填塞和急性心肌梗塞,...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置入(STENT)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的主要治疗方法[1],但这些介入性手术在术中及术后仍有并发症发生.其中冠状动脉穿孔并不常见,国内有报道其发生率为0.48%,但会引起心包填塞和急性心肌梗塞,甚至死亡[2,3],文献报道心包填塞的发生率为42%[4].1997~2003年我科共施行PTCA加STENT术500列,其中有5例术后发生冠状动脉穿孔,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加STENT 冠状动脉穿孔 心包填塞 引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与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后再狭窄
11
作者 王峰 魏瑛 吴琳新 《临床医药实践》 2006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成形 基质金属蛋白酶 后再狭窄 血管平滑肌细胞 抑制物 冠状动脉狭窄 ptca术 细胞外基质 有效方法 经皮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及护理对策
12
作者 徐建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8年第3期34-35,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但它存在一些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常常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的术后护理有助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与处理,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作者报道81例冠心病患者PTCA...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但它存在一些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常常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的术后护理有助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与处理,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作者报道81例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对其的监测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并发症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护理对策 监测 治疗 ptca术 冠心病患者 情况 作者 有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护理
13
作者 陈少粉 林佩珠 《现代医院》 2005年第10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 冠状动脉支架 护理 ptca术病人 复杂冠脉病变 冠心病治疗 冠脉支架 总结报告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顺菊 刘贤菊 董李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护理对策 尿潴留 介入治疗后 相关因素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ptca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球囊在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美蓉 李莉 +3 位作者 赵碧琼 耿学斌 刘小坤 闫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小血管病变 切割球囊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 ptca术 再狭窄率 普通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AT1R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及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涂明利 王汉琴 +4 位作者 涂远超 王家宁 黄永章 王卫民 杨桂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目的 构建含人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反义cDNA(ahAT1 )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观察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中的表达 ,为ahAT1抗高血压、PTCA术后再狭窄及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定向克隆法将人AT1RcDNA反向插入到穿... 目的 构建含人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反义cDNA(ahAT1 )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观察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中的表达 ,为ahAT1抗高血压、PTCA术后再狭窄及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定向克隆法将人AT1RcDNA反向插入到穿梭质粒pACCMVPLPA的CMV启动子之下 ,即获得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CMV .ahAT1。以脂质体包裹质粒并转染VSMC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鉴定此质粒对VSMC表达AT1R的影响。结果 AT1RcDNA成功地反向插入到pACCMVPLPA载体 ,与对照组相比 ,pAd/CMV .ahAT1明显抑制了VSMC的AT1R表达 (P <0 0 5 )。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反义人AT1RcDNA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AT1R腺病毒 穿梭质粒 构建 血管平滑肌细胞 肺动脉高压 高血压 ptca术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后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17
作者 任明芬 郭志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9-640,共2页
冠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心肌缺血,而怎样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冠心病的治疗有了质的突破。但PTCA术及支架术后再狭窄率达20%以上,且再狭窄后难以治疗。因此寻找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 冠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心肌缺血,而怎样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冠心病的治疗有了质的突破。但PTCA术及支架术后再狭窄率达20%以上,且再狭窄后难以治疗。因此寻找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进而改善心肌缺血的方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血后心肌 表达变化 大鼠心肌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心肌缺血 再狭窄率 ptca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造影的护理体会
18
作者 刘炜 陈浩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5期171-171,共1页
关键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造影 超声心电图 介入心脏学 护理 多发性疾病 ptca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及支架在慢性透析患者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岩 李冀军 +5 位作者 黄党生 沈东 张丽伟 陈凤琨 张壹言 罗北捷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11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PTCA)及支架术治疗慢性透析患者冠心病的疗效、注意事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304临床部肾内科5例球囊扩张(PTCA)及支架术治疗慢性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资料,观察其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PTCA)及支架术治疗慢性透析患者冠心病的疗效、注意事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304临床部肾内科5例球囊扩张(PTCA)及支架术治疗慢性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资料,观察其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介入检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透析方法及造影剂对肾功能影响。结果5例患者中有3例行PTCA+支架术,术后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均缓解,2例随访5-28个月后再发心绞痛,1例随访已38个月未再发作心绞痛。1例仅行PTCA扩张术,术后2月复发心绞痛,8个月后发作急性心肌梗死。1例病变轻未治疗。1例术后第1天出现左心衰竭。术中选用低渗性非离子型造影剂,术前及术后当日行血液透析,术后透析用动脉鞘管做动脉端,未追加肝素,无渗血及透析器凝血。术后有2例尿量减少,1例出现尿量一过性减少。结论慢性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效果明确、安全可行,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慢性透析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范围广,多支多处病变、长病变、开口及分叉部位发病率高,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肾功能不全及透析时间不平行。选择低渗性非离子型造影剂,术后适量补液,术前、术后透析可减少造影剂的肾损害。术后用动脉鞘管做动脉端透析安全可行,可不再加用肝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冠心病 经皮球囊扩张(ptca)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