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mato Growth Height Prediction Method by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Multi-modal Data
1
作者 GONG Yu WANG Ling +3 位作者 ZHAO Rongqiang YOU Haibo ZHOU Mo LIU Jie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1期97-110,共14页
[Objective]Accurate prediction of tomato growth height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in smart farming.However,current prediction methods predominantly rely on empirical,mechanistic,or learning-base... [Objective]Accurate prediction of tomato growth height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in smart farming.However,current prediction methods predominantly rely on empirical,mechanistic,or learning-based models that utilize either images data or environmental data.These methods fail to fully leverage multi-modal data to capture the diverse aspects of plant growth comprehensively.[Methods]To address this limitation,a two-stage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PFE)model based on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of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and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was developed.The model integrated environment and plant information to provide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wth process,emploied phenotypic and temporal feature extractors to comprehensively capture both types of features,enabl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omato plants and their environment,ultimately leading to highly accurate predictions of growth height.[Results and Discussion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e model's ef‐fectiveness:When predicting the next two days based on the past five days,the PFE-based RNN and LSTM models achieved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of 0.81%and 0.40%,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8.00%MAPE of the large language model(LLM)and 6.72%MAPE of the Transformer-based model.In longer-term predictions,the 10-day prediction for 4 days ahead and the 30-day prediction for 12 days ahead,the PFE-RNN model continued to outperform the other two baseline models,with MAPE of 2.66%and 14.05%,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proposed method,which leverages phenotypic-temporal collaboration,shows great potential for intelligent,data-driven management of tomato cultivation,making it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of smart tomato planting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ato growth prediction deep learning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 multi-modal dat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long short-term memory large languag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嘉俊 刘波 +2 位作者 林伟伟 郑剑文 谢家晨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05,共10页
时间序列预测作为分析历史数据以预测未来趋势的关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气象等领域。然而,传统方法如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法等在处理非线性模式、捕捉长期依赖性时存在局限。最近,基于Transformer的方法因其自注意力机制... 时间序列预测作为分析历史数据以预测未来趋势的关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气象等领域。然而,传统方法如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法等在处理非线性模式、捕捉长期依赖性时存在局限。最近,基于Transformer的方法因其自注意力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突破,也开始拓展至时间序列预测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果。因此,探究如何将Transformer高效运用于时间序列预测,成为推动该领域发展的关键。首先,介绍了时间序列的特性,阐述了时间序列预测的常见任务类别及评估指标。接着,深入解析Transformer的基本架构,并挑选了近年来在时间序列预测中广受关注的Transfo-rmer衍生模型,从模块及架构层面进行分类,并分别从问题解决、创新点及局限性3个维度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时间序列预测Transformer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Transformer模型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A-TCN的数据中心磁盘故障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铭泉 王宝兴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9,共11页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磁盘故障对数据中心的运行稳定性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当前预测方法在面对大规模、高维度和长序列的磁盘运行数据时仍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通道注意力时间卷积网络(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tem...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磁盘故障对数据中心的运行稳定性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当前预测方法在面对大规模、高维度和长序列的磁盘运行数据时仍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通道注意力时间卷积网络(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ECA-TCN)模型,通过结合传统卷积神经网络一维卷积的优势,融入扩张卷积和残差结构,并引入注意力机制,该模型能够提高磁盘故障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实验中,将ECA-TCN模型与其他经典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ECA-TCN模型在磁盘故障预测任务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盘故障预测 长短时记忆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扩张卷积 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 神经网络模型 时间序列预测 深度学习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驱油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4
作者 张军华 杨梅 +3 位作者 陈永芮 冯德永 亓亮 李晓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9-540,共12页
CO_(2)驱油对提高采收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有效手段,其中地震监测技术是关键。文中分析总结了国内外CO_(2)驱油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主要包括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一致性处理技术和综合解释... CO_(2)驱油对提高采收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有效手段,其中地震监测技术是关键。文中分析总结了国内外CO_(2)驱油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主要包括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一致性处理技术和综合解释等,并重点论述了CO_(2)驱地震监测技术在高89区块的应用。可行性分析是研究区块开展时移地震监测的重要前提,满足油藏地质条件、岩石物理条件和地震条件才能有效地进行时移地震监测。要实现油藏动态监测,基础地震与监测地震(时移地震)的一致性处理也非常重要,需开展时差、振幅、频率、相位等要素的匹配滤波。时移地震综合解释有助于准确预测CO_(2)驱波及范围,叠前主要借助于AVO属性分析方法;叠后基于基础地震与监测地震资料的差值分析仍是主要方法,频率域信息如分频处理、速度频散、低频伴影等也值得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波及范围预测方法方兴未艾,但其运算效率和泛化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展望了时移地震技术在提高监测精度、开发监测方法、拓展应用市场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 时移地震 可行性分析 一致性处理 正演模拟 深度学习 波及范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理组织切片的肺腺癌肿瘤突变预测模型
5
作者 关昕 杨雪永 +1 位作者 杨啸林 孟祥福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1-98,共8页
肿瘤突变负荷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疗效呈正相关,在临床实践中一般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来测量肿瘤突变负荷。然而,全外显子组测序操作复杂耗时、价格昂贵,导致大多数医院无法使用。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周期短、准确率高的基于... 肿瘤突变负荷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疗效呈正相关,在临床实践中一般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来测量肿瘤突变负荷。然而,全外显子组测序操作复杂耗时、价格昂贵,导致大多数医院无法使用。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周期短、准确率高的基于病理组织切片预测肺腺癌肿瘤突变负荷的深度学习模型DBFormer。首先,颜色反卷积结构将输入模型的数字病理图像的RGB和HED图像信息相结合,丰富输入的病理图像信息,使模型更加适合医学任务分类;其次,图像通过四层金字塔结构,每层都包括一个最大池化层和一个DBFormer块,最大池化层减小图像尺寸、提升特征矩阵维度,DBFormer块包含归一化层和双重路由注意力机制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处理;最后,从公开数据集TCGA-LUAD中随机选取337张和200张肺癌组织病理图像,分别构建二分类和三分类数据集进行实验。在二分类数据集上DBFormer模型的AUC,F1-Score,Precision,Recall,分别达到了99.7%,97.3%,97.6%,97.2%;在三分类数据集上DBFormer的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Score分别达到了97.3%,97.0%,97.0%,97.1%。实验结果表明,DBFormer模型相较于经典深度学习模型,在基于数字病理图像预测肺腺癌肿瘤突变负荷任务上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突变负荷预测 肺腺癌 组织病理图像 深度学习模型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多元网络信息的期货价格波动预测:农产品玉米期货实证
6
作者 张大斌 曾芷媚 +1 位作者 凌立文 余泽汇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89,I0101-I0102,共7页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媒体信息作为公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对期货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市场的具体表现。本文聚焦于挖掘网络信息对期货市场的赋能作用,提出一种集成多元网络信息的期货价格波动预测方法,以农产品玉米期货...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媒体信息作为公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对期货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市场的具体表现。本文聚焦于挖掘网络信息对期货市场的赋能作用,提出一种集成多元网络信息的期货价格波动预测方法,以农产品玉米期货为实证对象,验证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首先采用KL-LDA模型和SnowNLP方法,基于相关的新闻信息分别构建主题指数和情绪指数,并引入累积衰减因子对情绪指数进行优化;其次,利用百度需求图谱构建核心关键词库,使用相应的百度指数建立网络关注度指数;最后,通过递归特征消除方法RFE构建预测变量组合,基于深度学习模型LSTM进行期价预测。玉米期货实证结果:与基于单变量预测的LSTM模型相比,该方法在MAE,RMSE和MAPE指标上分别降低45%,41%和43%,能够有效测度网络信息对玉米期价预测的价值,提升模型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网络信息 新闻信息 网络关注度 深度学习模型 玉米期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高低不平顺季节性特征及预测
7
作者 许玉德 任泽琦 魏子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了解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不平顺的季节性特征,基于高速综合检测车实测数据,统计四季条件下CRTSⅠ、Ⅱ、Ⅲ型无砟轨道在不同类型区段的高低不平顺,并利用季节指数法定量评估季节变化对高低不平顺的影响。考虑季节性特征,利用季节指数... 为了解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不平顺的季节性特征,基于高速综合检测车实测数据,统计四季条件下CRTSⅠ、Ⅱ、Ⅲ型无砟轨道在不同类型区段的高低不平顺,并利用季节指数法定量评估季节变化对高低不平顺的影响。考虑季节性特征,利用季节指数调整的滑动平均模型,以及深度学习领域的LSTM模型,对CRTSⅢ型无砟轨道的高低不平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CRTS系列无砟轨道高低不平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高低不平顺值普遍高于其他季节。曲线区段高低不平顺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大于直线区段,桥梁区段高低不平顺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大于路基区段。季节指数调整的滑动平均模型和LSTM模型均可预测无砟轨道高低不平顺,其中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高低不平顺 季节性 季节指数 深度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盾构掘进姿态预测
8
作者 高苏 陈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1-189,共9页
为保证盾构掘进施工路线尽可能地吻合设计轴线,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盾构姿态WM-CTA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由数据前处理模块(小波变换、最大信息系数)和预测模块(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2个框架组成,选... 为保证盾构掘进施工路线尽可能地吻合设计轴线,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盾构姿态WM-CTA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由数据前处理模块(小波变换、最大信息系数)和预测模块(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2个框架组成,选取沈阳某在建盾构隧道某区间的监测数据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验证。首先利用试验对数据进行了降噪和相关性分析,然后分析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小波变换处理后的监测曲线更平滑,减少了数据点之间发生突变的频率;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盾构施工参数对盾构姿态的影响大于土体参数,可对输入参数维度进行精简;与4种基准模型进行对比发现,提出的WM-CTA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最好,且计算效率较高,同时还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掘进姿态 WM-CTA预测模型 深度学习 降噪 相关性分析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货架期PKO-CNN-BiLSTM-AT预测模型
9
作者 杨慧敏 郑兴婵 +3 位作者 刘中深 郑兴秀 王鹤霏 孙仕源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71-282,共12页
为探究贮藏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蓝莓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以‘怡颗莓’蓝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5、10、15、20、25℃条件下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损失率、腐败率、质地参数等多个品质指标。通过基于二元灰狼优化算法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7个... 为探究贮藏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蓝莓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以‘怡颗莓’蓝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5、10、15、20、25℃条件下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损失率、腐败率、质地参数等多个品质指标。通过基于二元灰狼优化算法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7个影响货架期的关键特征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构建附加斑翠鸟优化算法(pied kingfisher optimizer,PKO)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AT)的蓝莓货架期预测模型,利用PKO对CNN-BiLSTM-AT网络进行参数化寻优,主要用以确定最优学习率、正则化参数、Attention键值及BiLSTM神经元数量。结果表明,与CNN-LSTM相比,PKO-CNN-BiLSTM-AT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76.13%、80.96%、92.03%和71.75%,决定系数增加了5.85%。说明引入PKO后的CNN-BiLSTM-AT模型显著提高了货架期的预测性能,本研究可为蓝莓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货架期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品质指标 二元灰狼优化算法 斑翠鸟优化算法 深度学习模型 货架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和深度学习融合的水利工程边坡变形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锦焘 安辰策 +2 位作者 杨杰 马春辉 仝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7,共9页
边坡变形预测是水利工程边坡安全分析的重要研究领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作为边坡变形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数据的质量和预测精度对评估边坡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针对GNSS数据噪声处理及变形序列高精度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 边坡变形预测是水利工程边坡安全分析的重要研究领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作为边坡变形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数据的质量和预测精度对评估边坡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针对GNSS数据噪声处理及变形序列高精度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AM)的边坡GNSS变形数据降噪与预测模型。利用VMD对原始变形序列进行滤波降噪处理,有效去除噪声干扰,提高数据质量;采用CNN从经过VMD处理后的序列中提取时变特征,捕捉时间序列中的局部和全局模式;使用BiLSTM模型拟合由CNN提取的时变特征,通过双向捕捉时间序列中的历史和未来信息,输出变形的拟合值。为了优化深度学习网络的重要参数,引入模拟退火(SA)算法进行最优分析,从而提升模型的整体性能和预测精度;BiLSTM输出的结果通过AM全连接层,结合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最终得到预测值。将该融合模型应用于某水利工程边坡的GNSS监测数据预测,结果表明:与经典深度学习组合模型相比,提出的融合模型在3个方向(h、x、y)上的预测精度分别平均提升了63.92%、62.06%和89.10%,为水利工程边坡GNSS监测数据分析提供了新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变形 预测模型 GNSS 时序预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祥书 郑文刚 +3 位作者 张馨 王明飞 单飞飞 赵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9-317,共9页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在菇房节能控制中存在纯数据驱动温度预测模型可解释性差、优化求解速度慢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首先,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neural network...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在菇房节能控制中存在纯数据驱动温度预测模型可解释性差、优化求解速度慢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首先,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neural network, GRU)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作为预测模型,将菇房内部热平衡方程纳入损失函数中,实现基于数据-物理混合模型的菇房温度预测方法。然后,基于模型输出与参考轨迹的偏离程度和设备控制量建立目标函数。最后,利用改进型Adam算法快速地求解出空调在控制时域内的最优控制序列,实现菇房空调能耗最优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与纯数据驱动的GRU模型相比,本文所提出的菇房温度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提高18%,均方根误差可控制在0.10℃内。与自适应矩估计(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Adam)优化算法相比,改进型Adam算法适应度值降低6%,与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相比(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 NSGA-Ⅱ)运算时长减少81%。与传统的阈值控制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跟踪精度提高63%,控制精度的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73%,空调能耗平均降低了12%。该研究为菇房空调的节能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模型预测控制 深度学习 数据-物理混合驱动模型 菇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和LSTM算法的河套灌区土壤水分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钥 郑方元 +3 位作者 雍婷 查元源 周龙才 徐祥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4,共9页
土壤水是土壤中的关键指标,其变化直接影响着作物生长,并影响着水资源利用的管理决策。因此,准确地预测土壤水分有利于对农业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土壤水分预测在当前的农业、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学等领域具有... 土壤水是土壤中的关键指标,其变化直接影响着作物生长,并影响着水资源利用的管理决策。因此,准确地预测土壤水分有利于对农业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土壤水分预测在当前的农业、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性。深度学习算法能够从大规模数据中学习土壤水分的复杂模式和时空关系,为土壤水的准确预测提供了新的机会。为了探索新兴深度学习方法Transformer在土壤水分预测中的有效性,选择河套灌区义长灌域为研究区域,利用地下水位观测数据、气象数据、SMAP土壤水数据等作为训练数据,设置了1、5、10 d共3种数据滞后情况,验证Transformer算法在土壤水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的有效性,并与目前广泛应用于时序预测任务中的LSTM进行对比。研究表明Transformer在土壤水分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相比于LSTM,其R^(2)平均提升约0.181,RMSE平均下降27.6%。同时,Transformer在应对滞后变化带来的影响时更具鲁棒性,在3种数据滞后情况下Transformer的预测平均R^(2)分别比LSTM高出了0.121、0.167、0.256,站点平均RMSE分别降低了30.7%、28.6%、23.5%。此外,Transformer对于土壤水序列中的非线性信息的提取能力更强,对于高频振幅的土壤水时间序列Transformer拥有更强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预测 深度学习 时序预测 Transformer模型 LSTM模型 数据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模型和深度学习的缺资料河段水位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苑峻华 李雪 +1 位作者 韩会明 刘杨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2,61,共5页
河流水位预测对于河流防洪、灌溉、航运等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位预测主要针对有实测数据的监测站点处,对于无监测站点缺资料河段的有效水位预测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水动力模型和深度学习的缺资料河段... 河流水位预测对于河流防洪、灌溉、航运等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位预测主要针对有实测数据的监测站点处,对于无监测站点缺资料河段的有效水位预测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水动力模型和深度学习的缺资料河段水位预测方法,通过水动力模型获得无站点处的水位变化过程,并采用水动力模型的模拟水位数据结合上游水文水位站数据,构造了不同模型输入下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数据集,比较了不同模型输入对深度学习模型在未来1~3d的水位预测效果影响。对长江中游宜昌至沙市段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动力模型模拟的河段无站点处的水位变化过程精度较高,基于水动力模型模拟水位数据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后,其水位预测精度与基于实测数据训练的水位预测精度相似,待预测站点——枝城站未来1d水位预测结果的纳什系数NNSE和均方根误差RRMSE分别为0.9779和0.3560m,整体处于较优精度;在训练集中加入上游水文水位站数据后,模型预测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枝城站未来1d水位预测结果的NNSE和RRMSE分别达0.9804和0.3273m。研究方法能够为无站点河段的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型 深度学习 缺资料河段 水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评论与深度学习的旅游目的地推荐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鸿博 苏甜 +5 位作者 张思盈 荣幸 孙伊琳 矫琪 林知浩 郑天翔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近年来,旅游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在线评论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旅游大数据分析研究中,而在目的地推荐应用方面仍有待深入。使用Python编程语言,通过网络爬虫在携程旅行网上收集了239个中国5A级旅游景区的评论数据,并利用Embedding和BERT等自然... 近年来,旅游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在线评论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旅游大数据分析研究中,而在目的地推荐应用方面仍有待深入。使用Python编程语言,通过网络爬虫在携程旅行网上收集了239个中国5A级旅游景区的评论数据,并利用Embedding和BERT等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一个旅游目的地推荐模型;通过收集到的57360条评论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最终在14340条测试数据上得到78%左右的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借助其他旅游者的切身经历和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可以提高潜在旅游者找到理想目的地的效率,有助于旅游者规划旅游行程的第一步。研究成果扩充了在线评论数据的研究范畴,同时为旅游者在旅游咨询问题上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推荐 行程规划 在线评论 深度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堆栈自编码器和DeepAR的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浩 王卓健 +2 位作者 李哲 陈煊 李园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7-75,共9页
针对现有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大多基于单点预测模式,不能准确给出预测结果置信区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栈自编码器结合DeepAR模型的概率分布预测模型。首先,堆栈自编码器通过无监督式深度学习对发动机监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构建... 针对现有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大多基于单点预测模式,不能准确给出预测结果置信区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栈自编码器结合DeepAR模型的概率分布预测模型。首先,堆栈自编码器通过无监督式深度学习对发动机监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构建反映性能退化的健康指标(HI),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构建DeepAR预测模型,将提取后的HI序列输入到DeepAR模型中,预测模型对HI序列与使用时间的隐含关系进行全局学习,并输出发动机剩余寿命的概率分布参数。利用CMPASS涡扇发动机退化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预测方法同其他方法相比,对监测数据融合的效果更好,预测模型性能提高6.4%,实际剩余寿命基本在95%置信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寿命预测 预测模型 深度学习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设计及深度学习在抗菌肽改造策略上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徐浩然 毕重朋 +2 位作者 王家俊 单安山 冯兴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62-368,407,共8页
近年来,多重耐药病原体引发的感染显著增加,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抗菌肽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被认为是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潜在解决方案。然而,其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稳定性差、活性不足及高生产成本等障碍。为... 近年来,多重耐药病原体引发的感染显著增加,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抗菌肽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被认为是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潜在解决方案。然而,其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稳定性差、活性不足及高生产成本等障碍。为此,文中总结了多种改造策略,包括结构优化、靶向设计、活性增强以及生产工艺改进。同时,深度学习技术的引入,为抗菌肽序列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高效的新途径,通过预测抗菌活性和优化参数显著提升研发效率,为抗菌肽的开发与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深度学习预测模型 深度学习生成模型 抗菌肽改造策略 多领域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倍频程卷积模块的轻量级视频显著性预测模型
17
作者 戴怡萱 韩冰 +1 位作者 高新波 韩怡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48-255,共8页
视频显著性预测是模拟人眼关注点的重要任务,对于视频编辑、虚拟现实和自动驾驶等应用至关重要。传统方法依赖于大型网络,限制了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轻量级网络,通过设计轻量化的时空多尺度倍频程卷积模块... 视频显著性预测是模拟人眼关注点的重要任务,对于视频编辑、虚拟现实和自动驾驶等应用至关重要。传统方法依赖于大型网络,限制了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轻量级网络,通过设计轻量化的时空多尺度倍频程卷积模块,减少参数和计算需求,保持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效率。结果表明,轻量级网络在资源受限设备上取得了与传统方法相媲美甚至更好的性能,具有较低的计算开销和较快的推理速度,预测结果更符合真实的人类眼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显著性预测 深度学习 轻量级模型 3D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E和LSTM神经网络的深部未钻地层可钻性预测方法
18
作者 朱亮 李晓明 +1 位作者 纪慧 楼一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64,共9页
在制定深部地层钻进提速方案时,对地层可钻性进行钻前预测是十分必要的,现有的岩石可钻性预测方法精度低,难以满足钻井设计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AE和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组合模型对深部未钻地层的可钻性进行预测。并将SAE-LSTM... 在制定深部地层钻进提速方案时,对地层可钻性进行钻前预测是十分必要的,现有的岩石可钻性预测方法精度低,难以满足钻井设计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AE和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组合模型对深部未钻地层的可钻性进行预测。并将SAE-LSTM组合模型的训练时间和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单一的LSTM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SAE-LSTM组合模型预测地层可钻性训练用时最短,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误差最小,拟合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0.08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1.189,决定系数R^(2)为0.966,其RMSE和MAPE最小,R 2最大,较其他模型预测精度更高。该方法为地层参数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能改善以往预测方法在处理复杂地层问题时预测效率低、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层钻探 岩石可钻性 预测模型 栈式自动编码器 LSTM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性预测的抽水蓄能电站大坝渗流安全监控模型
19
作者 李心如 宋锦焘 +1 位作者 杨杰 许增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4,共9页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大坝渗流安全监控模型影响因子选择及模型构建不确定性造成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将深度学习模型和概率性预测方法进行融合,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特征提取能力、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的数据挖掘潜力、蜣螂优化...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大坝渗流安全监控模型影响因子选择及模型构建不确定性造成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将深度学习模型和概率性预测方法进行融合,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特征提取能力、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的数据挖掘潜力、蜣螂优化算法(DBO)的参数优化优势以及分位数回归(QR)的概率性预测能力,构建了基于DBO、CNN、BiGRU、QR算法的大坝渗流概率性预测模型;同时,为构建适合抽水蓄能电站渗流安全监控模型的最优影响因子集,充分考虑渗流的滞后效应,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对模型影响因子进行优选。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大坝渗流概率性预测模型不仅能给出确定性的大坝渗透压力高精度预测结果,还可得出相应的预测区间来反映渗流变化的不确定程度,进而为抽水蓄能电站大坝渗流安全监控提供更全面的评价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控 抽水蓄能电站 监控模型 渗流预测 深度学习 概率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BiLSTM-Attention模型的胡麻产量预测
20
作者 李星宇 李玥 高玉红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2-1349,共8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胡麻产量预测的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模型,该模型整合了卷积神经网络的空间特征提取能力、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时序动态建模能力以及注意力机...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胡麻产量预测的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模型,该模型整合了卷积神经网络的空间特征提取能力、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时序动态建模能力以及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自适应加权功能。基于气候数据、植被指数和2000-2020年产量对模型进行训练。试验结果表明,CNN-BiLSTM-Attention模型预测精度显著优于传统模型,其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316.98 kg/hm^(2),决定系数(R^(2))达到0.83。该模型在年际气候变化条件下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精确度。本研究为胡麻产量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模块化设计框架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作物的生长监测与产量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产量预测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