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1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PMMA嵌段共聚物/PMMA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被引量:9
1
作者 尹芬芳 史林启 +3 位作者 安英丽 张望清 何炳林 郭世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S-b-PMMA)和其对应的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在选择性溶剂四氢呋喃 /环己烷 ( THF/CYH)中的自组装行为 .选择性溶剂对 PS嵌段是良溶剂 ,对 PMMA嵌段和均... 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S-b-PMMA)和其对应的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在选择性溶剂四氢呋喃 /环己烷 ( THF/CYH)中的自组装行为 .选择性溶剂对 PS嵌段是良溶剂 ,对 PMMA嵌段和均聚物 PMMA是非良溶剂 ,实验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分子量及组成条件下 ,PS-PMMA/PMMA在选择性溶剂中形成了单分散的纳米胶束 ,均聚物 PMMA与 PMMA嵌段一同形成了胶束的核 ,通过控制均聚物 PMMA的量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调整胶束的尺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mma嵌段共聚物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自组装 胶束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_(2)型聚芴-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程进 刘长春 +1 位作者 单玉华 薛叙明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6,50,共6页
以2,6-二羟基碘苯为分子架构骨架,通过铃木宫浦反应得到末端为双(2-溴代丙烯酸)的聚芴,再利用聚芴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AB_(2)型聚芴-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并将该嵌段共聚物与均聚芴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 以2,6-二羟基碘苯为分子架构骨架,通过铃木宫浦反应得到末端为双(2-溴代丙烯酸)的聚芴,再利用聚芴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AB_(2)型聚芴-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并将该嵌段共聚物与均聚芴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热性能和光致发光稳定性,嵌段共聚物表现出略高的β相(即平面化高分子链结构)组成,其电子迁移率也从均聚芴的4.5×10^(-7)cm^(2)/(V·s)上升到了AB2型嵌段共聚物的1.3×10^(-6)cm^(2)/(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_(2)型 聚芴 聚苯乙烯 共聚物 热性能 电子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规整化对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明珠 金碧鑫 李霄羽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28,共20页
随着纳米科技的深入发展,具有精确可控形貌和结构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两亲性的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可以自组装成各种胶束结构,如柱状胶束、囊泡,球形胶束等。尤其在液晶嵌段共聚物体... 随着纳米科技的深入发展,具有精确可控形貌和结构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两亲性的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可以自组装成各种胶束结构,如柱状胶束、囊泡,球形胶束等。尤其在液晶嵌段共聚物体系中,通过引入液晶规整化作用作为其溶液态自组装驱动力,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纳米胶束结构,从而直接决定了其组装体的功能和性能。因此,控制胶束结构的尺寸十分重要。近年来,如何通过简单高效的方法实现对聚合物纳米组装结构尺寸的精确控制,成为了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液晶嵌段共聚物(liquid crystalline block copolymers,LC BCPs)的溶液态自组装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包括对液晶规整化作用驱动自组装的深入理解、精确控制胶束形貌和尺寸的组装方法以及可控多级自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共聚物 精确可控自组装 多级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动态和静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三嵌段共聚物在稀溶液中的自组装途径
4
作者 戴学志 沈金朋 +3 位作者 田强 梁华 朱杉 强晓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5-671,共7页
三嵌段共聚物(TTPs)在稀溶液中经分级自组装形成多隔室胶束(MCMs)的过程,通常包括TTPs分子链自组装形成星形胶束、星形胶束自组装形成MCMs两个主要步骤,其中前一步骤理论上存在单级自组装或分级自组装两种未被阐明的可能途径。选择非晶... 三嵌段共聚物(TTPs)在稀溶液中经分级自组装形成多隔室胶束(MCMs)的过程,通常包括TTPs分子链自组装形成星形胶束、星形胶束自组装形成MCMs两个主要步骤,其中前一步骤理论上存在单级自组装或分级自组装两种未被阐明的可能途径。选择非晶态TTPs聚苯乙烯-b-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B-b-PMMA,SBM)为模型分子,通过溶剂交换的方法使SBM在稀溶液中自组装,采用动态及静态光散射技术对SBM自组装形成星形胶束进一步自组装形成MCMs的过程进行实时、动态表征,并结合透射电镜(TEM)辅助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BM在稀溶液中自组装形成星形胶束的途径是直接由SBM链团/网经单级自组装途径形成星型胶束,而不是存在单链或多链胶束等过渡形态的分级自组装途径。SBM稀溶液浓度对该自组装途径无明显影响,该自组装过程在12 h内已达到动态平衡。研究结果可为多组分嵌段共聚物在稀溶液中自组装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光散射技术在高分子溶液表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自组装 胶束 途径 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压敏性研究
5
作者 李宁 谷利敏 +3 位作者 高士帅 刘婧伊 张代晖 许玉芝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以磺化木质素黄原酸酯(lignin-CTA)为链转移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乳液聚合,并将得到的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lignin-g-PMMA)接枝共聚物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进行扩链... 以磺化木质素黄原酸酯(lignin-CTA)为链转移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乳液聚合,并将得到的木质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lignin-g-PMMA)接枝共聚物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进行扩链反应,合成一种具有压敏性能的木质素基嵌段共聚物(lignin-g-PMMA-b-PLMA),并探究了其对豆粕胶黏剂初黏性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及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均证实了LMA与lignin-g-PMMA反应形成了嵌段共聚物,所得lignin-g-PMMA-b-PLMA的红外光谱图在1729 cm^(-1)处有MMA中酯基的振动吸收峰,2922、2853 cm^(-1)处有—CH_(2)—吸收峰,1H NMR谱图中δ3.57处有PMMA中—OCH3的氢质子峰,δ4.04处有PLMA中—O—CH_(2)—的氢质子峰;相比lignin-g-PMMA,嵌段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显著增加,平均粒径有所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PDI为2.68),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4℃,低于lignin-g-PMMA的114℃。“环形法”测试发现嵌段共聚物的最大拉力值为0.79 N,显示出一定压敏性,将其用于改性豆粕胶黏剂的饰面板贴面实验,lignin-g-PMMA-b-PLMA乳液的添加量为10%时,饰面板不会产生翘曲,说明改性后豆粕胶的初黏性有了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RAFT乳液聚合 共聚物 压敏性 豆粕胶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代丙烯酸酯的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氟元素分布和表面特性
6
作者 罗子淇 陈江 +3 位作者 杨小波 宋金星 王小君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0,共9页
研究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晶、氟元素分布和表面特性可为高疏水疏油涂层的开发提供基础。采用碘转移细乳液聚合制备了由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和非氟代聚合物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并研究嵌段共聚物组成和热处理条件对其... 研究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晶、氟元素分布和表面特性可为高疏水疏油涂层的开发提供基础。采用碘转移细乳液聚合制备了由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和非氟代聚合物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并研究嵌段共聚物组成和热处理条件对其结晶、表面氟元素富集和疏水疏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以C8氟代烷基为主的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八酯无规共聚物或丙烯酸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八酯无规共聚物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均具有结晶和表面氟元素富集特性,并在表面形成“峰谷状”粗糙结构。随着共聚物分子链运动能力和热处理温度的提升,氟元素表面富集程度增大。非氟代链段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同时强化微相分离,因此,合成嵌段比适中的嵌段共聚物能够获得比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无规共聚物更优的综合疏水疏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 共聚物 微相分离 结晶 疏水疏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ABC三嵌段共聚物在A嵌段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行为的Monte Carlo模拟
7
作者 黄华琛 徐广海 +1 位作者 韩媛媛 崔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环形A_(4)B_(6)C_(6)三嵌段共聚物在A嵌段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并与线形A_(4)B_(6)C_(6)和A_(4)C_(6)B_(6)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进行对比.模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C嵌段的疏水性以及B嵌段与C嵌段之... 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环形A_(4)B_(6)C_(6)三嵌段共聚物在A嵌段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并与线形A_(4)B_(6)C_(6)和A_(4)C_(6)B_(6)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进行对比.模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C嵌段的疏水性以及B嵌段与C嵌段之间的疏水性差异,环形A_(4)B_(6)C_(6)三嵌段共聚物能够自组装形成节状蠕虫、节状片层、单室以及多室节状囊泡等多种形貌各异的聚合物胶束.由于环形嵌段共聚物特殊的拓扑结构,即使B嵌段与C嵌段之间存在疏水性差异,这些胶束的疏水核心均倾向于呈B嵌段和C嵌段交替排列的节状结构.相对于环形体系,线形A_(4)B_(6)C_(6)和A_(4)C_(6)B_(6)三嵌段共聚物在相同参数条件下的自组装行为较单一,体系中大多形成了球状胶束,而B嵌段和C嵌段在球状胶束疏水核心中的排布强烈依赖于嵌段共聚物的链结构.上述模拟结果有利于理解链结构对嵌段共聚物胶束形貌的影响机制,为制备具有特定疏水核心结构的聚合物胶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共聚物 自组装 拓扑结构 Monte Carlo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
8
作者 莫笑君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3,54,共7页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因而具备较理想的机械阻尼性能。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对机械阻尼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较宽温域范围(>50℃)的阻尼材料。本文以苯乙...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因而具备较理想的机械阻尼性能。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对机械阻尼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较宽温域范围(>50℃)的阻尼材料。本文以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为单体,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和选择性加氢技术,合成了具有不同3,4-结构含量、苯乙烯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加氢度的SEPS,建立了聚合物主要结构参数与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异戊二烯段3,4结构含量在55%以上、苯乙烯含量在20%、数均分子量控制在1.0×10^(5)以上的SEPS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有效阻尼温域(阻尼因子>0.3)范围为-20~35℃,温差达到55℃,是较理想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阻尼减震材料,可用作减震、去耦、隔声、消声覆盖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异戊二烯3 4-结构 阴离子聚合 选择性加氢 阻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段共聚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锟 刘娜 +7 位作者 田君 梁晓嫱 陈光海 高洪波 胡道中 佟蕾 田崔钧 王浩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7,共9页
通过设计聚合物分子结构,采用热引发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二嵌段共聚物电解质PEGMEMAm-GMAn-Br(PGA-Br),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将PGA嵌段或接枝到聚合物电解质上... 通过设计聚合物分子结构,采用热引发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二嵌段共聚物电解质PEGMEMAm-GMAn-Br(PGA-Br),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将PGA嵌段或接枝到聚合物电解质上,可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达1.05×10^(−4)S·cm^(−1)。同时,PGA-Br嵌段共聚物电解质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65℃)、较高的热分解温度、较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5.1 V)和阻燃特性。PGA-Br共聚物电解质组装下的固态Li|Li对称电池具有增强的电极/电解质固-固界面,可实现金属锂均匀沉积,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在0.1 C倍率下,基于PGA-Br嵌段共聚物电解质组装的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PGA-Br|Li固态全电池可实现较高的首周放电比容量(160.1 mAh·g^(−1)),且循环100周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1.5%,库仑效率稳定在9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金属电池 共聚物电解质 锂金属负极 锂枝晶 热引发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γ-Al_(2)O_(3)催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氢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浩浩 郭方 +2 位作者 荣泽明 侯召民 苏东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2-880,共9页
以γ-Al_(2)O_(3)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Ni/γ-Al_(2)O_(3)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催化加氢。通过XRD、TEM、XPS、1HNMR和DSC对催化剂和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种类、Ni理... 以γ-Al_(2)O_(3)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Ni/γ-Al_(2)O_(3)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催化加氢。通过XRD、TEM、XPS、1HNMR和DSC对催化剂和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种类、Ni理论负载量(以载体质量为基准,下同)、反应条件对SIS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γ-Al_(2)O_(3)为载体并负载10%的Ni为催化剂、环己烷为溶剂、反应温度为140℃、反应压力为1MPa、反应时间3.0 h的条件下,催化剂具有最优活性,聚异戊二烯嵌段加氢度达到85%,副反应苯环的加氢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Ni/γ-Al_(2)O_(3) 非均相催化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纺-选择性溶胀制备嵌段共聚物多通道中空纤维膜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丁磊 黄铎 +2 位作者 应翔 邱守添 汪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9-278,共10页
嵌段共聚物的熔纺-选择性溶胀是一种制备中空纤维膜的清洁生产工艺。本文提出构建多通道构型来提升嵌段共聚物中空纤维膜的性能,通过熔纺-拉伸-选择性溶胀,制备了具有3通道和7通道的聚砜/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中空纤维膜,研究了通道数、... 嵌段共聚物的熔纺-选择性溶胀是一种制备中空纤维膜的清洁生产工艺。本文提出构建多通道构型来提升嵌段共聚物中空纤维膜的性能,通过熔纺-拉伸-选择性溶胀,制备了具有3通道和7通道的聚砜/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中空纤维膜,研究了通道数、溶胀条件和拉伸行为对中空纤维膜微观结构、渗透性、截留率和耐压性的影响。由于壁厚的相互支撑作用,多通道中空纤维膜的渗透性和耐压性能都比单通道中空纤维膜有所提高,且可通过拉伸和溶胀条件实现膜性能在较大范围内的高效调控。在适当的通道数和拉伸比下,拉伸后的三通道中空纤维膜的通量比单通道中空纤维膜高20倍。此工作对使用清洁方法制备高性能的中空纤维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中空纤维膜 共聚物 多通道 选择性溶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嵌段共聚物在纳米柱壳内自组装行为的模拟
12
作者 高天 于彬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探究AB双嵌段共聚物受限在柱状壳纳米孔中的自组装行为,基于Monte Carlo方法,采用模拟退火技术,分析了共聚物的体积分数、柱壳厚度以及共聚物与柱壳表面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纳米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体相为柱状... 为探究AB双嵌段共聚物受限在柱状壳纳米孔中的自组装行为,基于Monte Carlo方法,采用模拟退火技术,分析了共聚物的体积分数、柱壳厚度以及共聚物与柱壳表面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纳米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体相为柱状相的双嵌段共聚物,当柱壳表面吸引长嵌段时,短嵌段形成小球、柱状结构以及具有周期规律性的垂直层和螺旋结构,在一定范围的体积分数下还会形成孔层结构;表面吸引短嵌段时,短嵌段首先聚集在柱壳表面直至铺满,在柱壳内部形成球状相以及扭曲柱状、层叠圆环和螺旋结构的简并结构;中性表面下,短嵌段贯穿柱壳表面,形成一系列小球和短柱结构.对于体相为Gyroid相的双嵌段共聚物,在厚度和表面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垂直层、平行层、孔层、同心层、螺旋和连通网络结构等多种结构.对于体相为层状相的双嵌段共聚物,强选择性表面下形成一系列同心层结构.通过统计A嵌段沿柱壳径向方向平均密度的分布情况,分析同心层的厚度变化可知,随着柱壳厚度的增加,同心层的层数逐渐增加且中间层厚度大于两侧层厚度;中性表面下通常存在层叠圆环和螺旋简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柱状壳 纳米孔 自组装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SS嵌段共聚物/季铵盐静电纺丝膜的制备及其抗菌疏水性能
13
作者 黄旭 张炜栋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5,共4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以八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为核、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B-MA)为臂的星型POSS嵌段共聚物POSS-(PHFBMA)8,以不同比例的N,N-二甲基丙酰胺(DMF)和四氢呋喃(THF)为溶剂,通过调控纺丝液中聚偏氟乙烯(PVDF...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以八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为核、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B-MA)为臂的星型POSS嵌段共聚物POSS-(PHFBMA)8,以不同比例的N,N-二甲基丙酰胺(DMF)和四氢呋喃(THF)为溶剂,通过调控纺丝液中聚偏氟乙烯(PVDF)、POSS嵌段共聚物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季铵盐抗菌剂)的配比,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具有规整纤维结构和多孔结构的纺丝薄膜;分析了纺丝液组成对静电纺丝纤维的表面形貌、纺丝膜表面疏水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静电纺丝膜的接触角最大为162.4°,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菌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S共聚物 季铵盐 静电纺丝 抗菌 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穿梭聚合制备烯烃多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然荻 高榕 +3 位作者 苟清强 郑刚 赖菁菁 王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2-1361,共10页
通过链穿梭聚合技术可制备烯烃多嵌段共聚物(OBC),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效率。OBC的链结构可以集每一个链段的各自优势于一体,表现出区别于均聚物、无规共聚物或共混物的独特性质。通过调控催化剂和链穿梭剂的结构、配比及反应条件... 通过链穿梭聚合技术可制备烯烃多嵌段共聚物(OBC),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效率。OBC的链结构可以集每一个链段的各自优势于一体,表现出区别于均聚物、无规共聚物或共混物的独特性质。通过调控催化剂和链穿梭剂的结构、配比及反应条件,可以调控OBC的链结构和性能。介绍了链穿梭聚合的原理,综述了链穿梭聚合用于制备OBC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单体的共聚、新型链穿梭剂的开发、OBC结构与性能的表征研究,提出了目前链穿梭聚合的问题与挑战,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穿梭聚合 烯烃多共聚物 催化剂 聚合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段共聚物Single plumber′s nightmare网络结构的动力学构筑方案
15
作者 李鸿 孙德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7-1115,共9页
嵌段共聚物通过自组装行为在纳米尺度上形成的三维网络状有序结构在许多领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受到了高性能材料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中的单螺旋(Single gyroid)网络状有序结构、单金刚石(Single diamond)... 嵌段共聚物通过自组装行为在纳米尺度上形成的三维网络状有序结构在许多领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受到了高性能材料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中的单螺旋(Single gyroid)网络状有序结构、单金刚石(Single diamond)网络状有序结构和Single plumber′s nightmare(SPN)网络状有序结构,一直是三维光子晶体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虽然采用调节链拓扑结构、共混和多组分等方法在嵌段共聚物体系中发现了前2种网络状有序结构的稳定相区,但是对于SPN网络状有序结构,目前还尚未找到有效的办法来稳定该网络状有序结构。有鉴于此,通过设计B1A1B2A2C3B3、B1A1B2A2C3、B1A1C2B2A2C3、B1A1C2A2C3和B1C1A1C2A2C3快速组分变化线形多嵌段共聚物体系,并基于稳定的简单立方堆积球状有序结构利用C嵌段组分由B组分到A组分的快速转变构造不稳定状态,研究了从这些不稳定状态出发的非平衡态结构演化动力学过程及其机理以及C嵌段位置、数目和长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C嵌段的组分发生快速转变之后,相应的非平衡态结构演化动力学过程可以在较为宽广的A组分体积分数范围内最终到达亚稳定的SPN网络状有序结构,这可能主要是由于简单立方堆积球状有序结构的对称性与SPN网络状有序结构的对称性均属于第221号空间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球状有序结构 网络状有序结构 快速组分变化 非平衡态自组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EG—PL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葛建华 王迎军 +4 位作者 郑裕东 朱百家 姜宏伟 南开辉 吴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7-820,共4页
本研究将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与具有亲水性链段的聚乙二醇共聚制得嵌段共聚物 ,用以改善疏水性材料聚乳酸的亲水性。研究发现通过共聚 ,显著改善了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 ,在一定反应条件下 ,使得材料的接触角由 4 6°降为 10~ 2 3... 本研究将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与具有亲水性链段的聚乙二醇共聚制得嵌段共聚物 ,用以改善疏水性材料聚乳酸的亲水性。研究发现通过共聚 ,显著改善了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 ,在一定反应条件下 ,使得材料的接触角由 4 6°降为 10~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EG-PLA共聚物 聚乳酸 亲水性 结构性能 PLA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桐 何勇 +2 位作者 韦嘉 范仲勇 李速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93-2197,共5页
用^1HNMR,SEC,XRD和DSC对聚乳酸(PLLA)-聚乙二醇(PEG)二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由于共聚物中两种组分比例的不同,表现出某组分单独结晶或两种组分共同结晶.用DSC和POM方法,对两组分含量相当的共聚物进行了熔体结晶行为研究,... 用^1HNMR,SEC,XRD和DSC对聚乳酸(PLLA)-聚乙二醇(PEG)二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由于共聚物中两种组分比例的不同,表现出某组分单独结晶或两种组分共同结晶.用DSC和POM方法,对两组分含量相当的共聚物进行了熔体结晶行为研究,并采用Avrami方程进行了结晶动力学计算.用Lauritzen—Hoffmann理论对PLLA—PEG结晶机理进行了分析.在70—94℃范围内,得到成核参数K(POM)=5.23×10^5K^2.共聚物的Kg和链折叠自由能σe。都比均聚物的文献报道值高,表明PEG链段的存在影响了PLLA的结晶,使得其成核较均聚物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共聚物 熔体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PLA-PEG嵌段共聚物的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连来 熊成东 +1 位作者 洪军 邓先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5-49,共5页
分别以氯化亚锡、三异丁基铝-水-磷酸为催化剂,合成了含不同聚醚链段长度的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嵌段共聚物。以~1H-NMR、GPC、DSC、TEM等研究了聚合物处理方式、聚醚链段长度及不同分子量、不同组成的分级级分对共聚物形态结构的... 分别以氯化亚锡、三异丁基铝-水-磷酸为催化剂,合成了含不同聚醚链段长度的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嵌段共聚物。以~1H-NMR、GPC、DSC、TEM等研究了聚合物处理方式、聚醚链段长度及不同分子量、不同组成的分级级分对共聚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下,所得共聚物的形态结构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共聚物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玉龙 郑庆慧 +1 位作者 张留成 方少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0-36,共7页
研究了一系列低分子量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齐聚物及1,3-二(3-羟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制取了分子量可以控制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使之与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共聚、形成一系列有机硅-聚氯酯嵌段共聚物。... 研究了一系列低分子量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齐聚物及1,3-二(3-羟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制取了分子量可以控制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使之与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共聚、形成一系列有机硅-聚氯酯嵌段共聚物。并对其反应动力学和共聚物的相态结构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聚氨酯 共聚物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嵌段共聚物为结构导向剂的SBA-15和SBA-16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诸荣 陈航榕 +1 位作者 施剑林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55-860,共6页
利用嵌段共聚物P123和F127分别在强酸性条件下合成了两种结构不同的介孔氧化硅材料:一维直孔道六方相的SBA-15和三维立方相的SBA-16,并通过XRD、N_2吸附-脱附、HT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商品化的嵌段共聚物作为结构导向剂... 利用嵌段共聚物P123和F127分别在强酸性条件下合成了两种结构不同的介孔氧化硅材料:一维直孔道六方相的SBA-15和三维立方相的SBA-16,并通过XRD、N_2吸附-脱附、HT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商品化的嵌段共聚物作为结构导向剂合成的介孔氧化硅材料SBA-15和SBA-16孔道规整有序,比表面积分别达到765m^2·g^(-1)和930m^2·g^(-1),相应的最可几孔径分别为6.46nm和3.92nm,这有利于介孔材料向经济实用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共聚物 介孔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