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杂地表环境下永久散射体的选取方法
1
作者
陈凯
徐小波
+3 位作者
屈春燕
张桂芳
连达军
秦友森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2-1026,共15页
利用PSInSAR(Permanent Scatt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监测地表形变的关键在于PS(Permanent Scatter)点的质量。在断裂带地区常因自然地表覆盖复杂、地质地貌环境特殊导致无法准确提取到高质量的PS点,这限制了该...
利用PSInSAR(Permanent Scatt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监测地表形变的关键在于PS(Permanent Scatter)点的质量。在断裂带地区常因自然地表覆盖复杂、地质地貌环境特殊导致无法准确提取到高质量的PS点,这限制了该技术在断裂震间形变监测中的应用。针对断裂带高质量PS选点问题,文中在常规相干系数选点法的基础上,试验结合振幅离差、KS(Kolmogorov-Smirnov)双样本检验及提出的CR同质像元法,在设定相干系数阈值、振幅离差阈值后再加设KS检验、CR同质像元阈值进行对比研究。以2015年3月14日-2020年2月16日的Sentinel-1ASAR影像为数据源,以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武山-甘谷段为试验区进行了PSInSAR处理,对比分析各方法的PS选点质量及可靠性。结果表明,将相干系数、振幅离差及CR同质像元结合的三阈值筛选方法更适用于地表环境复杂的断裂带地区,武山-甘谷段南、北两盘的相对平均形变速率约为0.7mm/a,为左旋走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选点
CR同质像元
KS检验
ps
INSAR
武山-甘谷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BAS-InSAR的黄河上游干流库坝群段滑坡形变分析
2
作者
刘奕凡
余波
+1 位作者
黎杰
黄瑞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77,共5页
黄河上游干流库坝群段位于地质环境脆弱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需要进行大范围滑坡隐患识别。以龙羊峡—李家峡库坝群段为研究区域,采用SBAS-InSAR方法形成小基线干涉像对,利用振幅离差指数和相干性系数法选取PS点(永久散射体),...
黄河上游干流库坝群段位于地质环境脆弱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需要进行大范围滑坡隐患识别。以龙羊峡—李家峡库坝群段为研究区域,采用SBAS-InSAR方法形成小基线干涉像对,利用振幅离差指数和相干性系数法选取PS点(永久散射体),利用KS统计检验方法选取DS点(分布式散射体),通过时序形变解算得到研究区地表形变速率和形变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形变速率为-80~50 mm/a,其中大部分区域形变速率为-10~10 mm/a,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结合坡度与形变速率分析,识别出研究区域滑坡隐患点13处;距拉西瓦水电站右岸库区仅1 km的果卜坡体坡顶下方滑坡后缘处形变速率最大达80 mm/a,坡顶形变量逐年递增,2021—2024年累积形变量达到3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形变
SBAS-InSAR
ps选点
DS
选
点
黄河上游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地表环境下永久散射体的选取方法
1
作者
陈凯
徐小波
屈春燕
张桂芳
连达军
秦友森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2-1026,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515)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ED2018B04)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2KJB420005)。
文摘
利用PSInSAR(Permanent Scatt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监测地表形变的关键在于PS(Permanent Scatter)点的质量。在断裂带地区常因自然地表覆盖复杂、地质地貌环境特殊导致无法准确提取到高质量的PS点,这限制了该技术在断裂震间形变监测中的应用。针对断裂带高质量PS选点问题,文中在常规相干系数选点法的基础上,试验结合振幅离差、KS(Kolmogorov-Smirnov)双样本检验及提出的CR同质像元法,在设定相干系数阈值、振幅离差阈值后再加设KS检验、CR同质像元阈值进行对比研究。以2015年3月14日-2020年2月16日的Sentinel-1ASAR影像为数据源,以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武山-甘谷段为试验区进行了PSInSAR处理,对比分析各方法的PS选点质量及可靠性。结果表明,将相干系数、振幅离差及CR同质像元结合的三阈值筛选方法更适用于地表环境复杂的断裂带地区,武山-甘谷段南、北两盘的相对平均形变速率约为0.7mm/a,为左旋走滑趋势。
关键词
ps选点
CR同质像元
KS检验
ps
INSAR
武山-甘谷断裂
Keywords
ps
point selection
CR homogeneous pixel
Kolmogorov-Smirnov test
ps
InSAR
Wushan-Gangu Fault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BAS-InSAR的黄河上游干流库坝群段滑坡形变分析
2
作者
刘奕凡
余波
黎杰
黄瑞
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出处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77,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004402)。
文摘
黄河上游干流库坝群段位于地质环境脆弱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需要进行大范围滑坡隐患识别。以龙羊峡—李家峡库坝群段为研究区域,采用SBAS-InSAR方法形成小基线干涉像对,利用振幅离差指数和相干性系数法选取PS点(永久散射体),利用KS统计检验方法选取DS点(分布式散射体),通过时序形变解算得到研究区地表形变速率和形变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形变速率为-80~50 mm/a,其中大部分区域形变速率为-10~10 mm/a,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结合坡度与形变速率分析,识别出研究区域滑坡隐患点13处;距拉西瓦水电站右岸库区仅1 km的果卜坡体坡顶下方滑坡后缘处形变速率最大达80 mm/a,坡顶形变量逐年递增,2021—2024年累积形变量达到300 mm。
关键词
滑坡形变
SBAS-InSAR
ps选点
DS
选
点
黄河上游干流
Keywords
landslide deformation
SBAS⁃InSAR
ps
point selection
DS point selection
mainstream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杂地表环境下永久散射体的选取方法
陈凯
徐小波
屈春燕
张桂芳
连达军
秦友森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SBAS-InSAR的黄河上游干流库坝群段滑坡形变分析
刘奕凡
余波
黎杰
黄瑞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