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沙冬青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PSⅡ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婧男 刘强 李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濒危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为亚洲中部荒漠地区唯一的常绿阔叶灌木,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园林绿化价值.为了解水杨酸对沙冬青在盐胁迫下的缓解作用,使用水培方法培养沙冬青幼苗,测定其在w=1.3%NaCl胁迫下经不同浓度水杨酸处... 濒危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为亚洲中部荒漠地区唯一的常绿阔叶灌木,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园林绿化价值.为了解水杨酸对沙冬青在盐胁迫下的缓解作用,使用水培方法培养沙冬青幼苗,测定其在w=1.3%NaCl胁迫下经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后的抗氧化酶活性、PSⅡ光化学效率及其他与植物抗性有关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0.5 mmol.L-1水杨酸处理下,根和茎叶鲜质量比盐胁迫组分别提高了100%和85%,总叶绿素含量达到盐胁迫组的1.3倍;而1 mmol.L-1水杨酸可使根和茎叶鲜质量均提高90%,总叶绿素含量达到盐胁迫组的1.7倍.这2种浓度的水杨酸均可使叶绿素荧光参数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水杨酸可以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其中1.0 mmol.L-1水杨酸处理下叶片与根部SOD酶活性分别比盐胁迫组升高了54%和68%;POD酶活性则分别提高了80%和1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盐胁迫组.同时,水杨酸还抑制了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减少丙二醛积累,从而缓解NaCl对沙冬青的胁迫.但是水杨酸浓度过高(达到2.0 mmol.L-1),沙冬青幼苗生长即受到抑制,各项生理指标均低于单纯盐胁迫下的幼苗.综合各项生理指标,水杨酸1 mmol.L-1的施用效果优于0.5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沙冬青 水杨酸 抗氧化酶 ps光化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菜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和光合对强光高温的响应 被引量:8
2
作者 颉建明 郁继华 颉敏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5,共5页
利用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青花菜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和光合对强光高温的响应.夏日晴天下青花菜叶片的F_v/F_m,F′_v/F′_m,ΦPSⅡ和qP均降低,F_0升高;12:00~14:00,F_v/F_m,F′_v/F′_m,ΦPSⅡ和qP均降至最低,F_0升... 利用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青花菜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和光合对强光高温的响应.夏日晴天下青花菜叶片的F_v/F_m,F′_v/F′_m,ΦPSⅡ和qP均降低,F_0升高;12:00~14:00,F_v/F_m,F′_v/F′_m,ΦPSⅡ和qP均降至最低,F_0升至最高;14:00后,随着光强减弱,F_v/F_m,F′_v/F′_m,ΦPSⅡ和qP逐渐升高,F_0逐渐降低;19:00后基本恢复,表明强光高温下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是青花菜叶片的一种重要的光破坏防御机制.PSⅡ用于光化学反应的能量随光照强度增强和叶温升高而下降;用于天线非辐射耗散的能量在8:00~10:00增高,此后基本稳定;失活的PSⅡ反应中心所耗散的过剩光能随光强增强和叶温升高大幅度增高,14:00后随光强减弱大幅度下降,进一步表明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在青花菜光破坏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青花菜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胞间CO_2浓度12:00前逐渐减小,此后基本稳定.气孔导度全天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强光高温 光合 ps光化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龄杂交酸模叶片光合速率及PSⅡ光化学效率诱导对NaCl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6
3
作者 任丽丽 高辉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4-1019,共6页
通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分析方法研究了杂交酸模(Rumex K-1)幼叶、功能叶和衰老叶的光合速率及PSⅡ光化学效率诱导对NaCl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老叶的光合作用对盐胁迫最为敏感,幼叶次之,功能叶对盐胁迫的抗性最强。对照植株幼叶... 通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分析方法研究了杂交酸模(Rumex K-1)幼叶、功能叶和衰老叶的光合速率及PSⅡ光化学效率诱导对NaCl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老叶的光合作用对盐胁迫最为敏感,幼叶次之,功能叶对盐胁迫的抗性最强。对照植株幼叶、功能叶和老叶的光合诱导速率相差不大,幼叶和功能叶光合诱导后期受气孔限制的影响。盐胁迫后幼叶和功能叶的光合诱导推迟,出现了一个新的光合适应阶段;老叶仍有部分电子传递功能,但已丧失碳同化能力。盐胁迫后气孔导度不再是叶片光合碳同化诱导过程的限制因素,不同叶龄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启动所需时间远远小于光合速率启动所需时间,盐胁迫对叶片的PSⅡ光化学效率诱导过程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MEX K-1 光合诱导 ps光化学效率 NACL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补UV-B辐射对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师生波 尚艳霞 +1 位作者 朱鹏锦 杨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9-545,共7页
太阳紫外线-B(UV-B)辐射增强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一个方面,也是影响青藏高原植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以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为材料,分析增补UV-B辐射期间叶片PSⅡ运行效率(ФPSⅡ)、光化学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NPQ),... 太阳紫外线-B(UV-B)辐射增强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一个方面,也是影响青藏高原植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以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为材料,分析增补UV-B辐射期间叶片PSⅡ运行效率(ФPSⅡ)、光化学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NPQ),及光合色素和UV-B吸收物质含量的变化,探讨高山植物的UV-B驯化适应过程。结果表明:增补UV-B辐射能抑制暗适应3 min后PSⅡ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的恢复过程;尽管增补前期ФPSⅡ有升高趋势,但第7 d以后ФPSⅡ呈下降趋势,说明UV-B辐射对光合机构具有负影响,F(v)/F(m)的降低以及ФPSⅡ的变化反映了UV-B辐射效应的积累;qP与ФPSⅡ的变化趋势相同,NPQ在第9 d略有降低趋势,叶厚度的相对增加弥补了光合色素的光氧化损失并增强了对激发能的利用。增补UV-B处理对UV-B吸收物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说明叶表皮层内丰富的黄酮类物质能有效保护光合机构,受UV-B辐射波动的影响较少。综上表明,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对增补UV-B辐射有一个驯化适应过程,尽管单位叶面积光合色素的增加有益于光合速率的提高,但UV-B辐射增强对光合生理过程仍具有潜在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风毛菊 ps光化学效率 青藏高原 光合色素 UV-B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3个地方春小麦品种旗叶PSⅡ光化学效率的光响应分析
5
作者 李妙 师瑞 +2 位作者 陈文杰 师生波 张怀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3-570,共8页
采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方法,以高原春小麦(‘互助红’、‘互麦12’和‘互麦13’)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旗叶的PSⅡ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化学和非光化学猝灭的光响应特性。结果显示:(1)3个春小麦品种旗叶的光合色素有差异,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采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方法,以高原春小麦(‘互助红’、‘互麦12’和‘互麦13’)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旗叶的PSⅡ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化学和非光化学猝灭的光响应特性。结果显示:(1)3个春小麦品种旗叶的光合色素有差异,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无显著差异。(2)随着光强增加,3个品种旗叶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反应中心开放比率(qL)均呈降低趋势;低光强范围内,叶片Fv′/Fm′、ΦPSⅡ、qP、qL值均依次按‘互麦12’>‘互助红’>‘互麦13’的顺序降低;中高光强范围内,3个品种的Fv′/Fm′趋于一致,而‘互助红’的ΦPSⅡ、qP、qL较其他两个品种略高。(3)随着光强增加,各品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Φ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ΦNO)均呈升高趋势;中低光强范围内,NPQ、ΦNPQ值均依‘互麦13’>‘互助红’>‘互麦12’的顺序降低,而‘互助红’和‘互麦12’的ETR变化较为一致且‘互麦13’的最低;中高光强范围内,NPQ、ΦNPQ值均依次按‘互助红’>‘互麦13’>‘互麦12’的顺序降低,而ETR值按‘互助红’>‘互麦12’>‘互麦13’的顺序降低;在整个光强变化过程中,ΦNO表现为按‘互麦13’>‘互麦12’>‘互助红’的顺序依次降低。研究认为,3个高原春小麦品种中‘互助红’最适应高光强环境;‘互麦12’光能利用能力强于‘互麦13’,但略弱于‘互助红’;‘互麦13’对光强变化较为敏感,热耗散能力略强于‘互麦12’,在低光环境下有较高的热耗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叶绿素荧光 光响应曲线 ps光化学效率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美丽风毛菊PSⅡ光化学效率和色素含量对UV-B辐射的响应
6
作者 丁伟 尚艳霞 +1 位作者 师瑞 师生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8-205,共8页
以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为材料,在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季的不同月份,采用短期滤除太阳辐射光谱中UV-B成分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PSⅡ光化学效率、光合色素和紫外吸收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low UV-B处理时3min暗适应的P... 以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为材料,在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季的不同月份,采用短期滤除太阳辐射光谱中UV-B成分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PSⅡ光化学效率、光合色素和紫外吸收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low UV-B处理时3min暗适应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呈升高的趋势,说明UV-B辐射能加剧PSⅡ反应中心的可逆失活或损伤程度。2)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在生长季内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low UV-B处理能引起ΦPSⅡ和qP的升高和NPQ的降低,表明自然光谱中的UV-B成分能降低叶片的光能捕获效率,促进非光化学能量耗散过程。3)low UV-B处理时光合色素的降低与叶片变薄有关,强太阳UV-B辐射下光合色素的相对增加是一种表象。综上可知,青藏高原强太阳UV-B辐射对高山植物的光合生理过程具有潜在的负影响,叶片中高含量且相对稳定的UV-B吸收物质可有效屏蔽太阳UV-B光量子抵达光合机构等敏感部位,不同生育期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的差异与环境因子和叶片发育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植物 ps光化学效率 青藏高原 UV-B辐射 UV-B吸收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对干旱胁迫下油用牡丹幼苗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科 宋程威 +2 位作者 魏冬峰 石兆勇 侯小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3-529,共7页
采用盆栽法,对重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和轻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胁迫3 d和6 d的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igaspora rosea)的油用牡丹‘凤丹’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未接菌相比,干旱胁迫下接菌‘凤丹’的P... 采用盆栽法,对重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和轻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胁迫3 d和6 d的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igaspora rosea)的油用牡丹‘凤丹’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未接菌相比,干旱胁迫下接菌‘凤丹’的PSII潜在活性F_(v)/F_(o)和性能指数PI_(abs)均升高;重度干旱胁迫3、6 d,接菌‘凤丹’的M_(o)和V_(j)较未接菌处理分别显著降低14.5%、29.8%和12.9%和16.2%,φ_(Eo)和φ_(o)分别显著提高9.7%、52.2%和8%、23.6%;与未接菌相比,轻度干旱胁迫3、6 d,接菌‘凤丹’的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_(o)、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_(o)/CS_(o)、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o/CSo、单位面积传递到PSⅠ末端的量子产额RE_(o)/CS_(o)均提高,但不显著;重度干旱胁迫3、6 d,接菌‘凤丹’的Tr_(o)/CS_(o)、ET_(o)/CS_(o)和单位面积反应中心数RC/CSm分别显著提高37.8%、41.1%、47.7%、73.8%、50.1%、141.8%;干旱胁迫下,接菌‘凤丹’的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均显著高于未接菌处理,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显著低于未接菌处理。表明,丛枝菌根可以提高干旱胁迫下(尤其是重度干旱下)PSII反应中心活性,增加对光能的吸收和捕获,提高电子传递能力和光化学效率,同时将剩余的光能以热耗散的形式散发,从而避免光损伤,进而提高干旱胁迫下油用牡丹幼苗的光化学活性和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叶绿素荧光 ps反应中心活性 光化学效率 丛枝菌根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和一氧化氮对盐胁迫番茄幼苗光系统Ⅱ功能及激发能分配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德智 韩晓日 +4 位作者 彭靖 范富 杨恒山 马玉露 宋桂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0-178,共9页
【目的】为了探明外源水杨酸(SA)和一氧化氮(NO)协同缓解番茄幼苗盐渍伤害的光合生理机制。【方法】以番茄品种‘秦丰保冠’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研究单独和复配施用外源SA、NO供体硝普钠(SNP)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气体交换... 【目的】为了探明外源水杨酸(SA)和一氧化氮(NO)协同缓解番茄幼苗盐渍伤害的光合生理机制。【方法】以番茄品种‘秦丰保冠’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研究单独和复配施用外源SA、NO供体硝普钠(SNP)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气体交换、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效率、激发能分配和天线色素吸收光能利用的影响。【结果】SA、SNP单独和复配处理均能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PSⅡ的损伤,其中以SA和SNP复配处理效果最好,3~7 d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_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天线转化效率(F_v~′/F_m~′)、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 P)、吸收光能用于进行光化学反应的份额(P)和叶绿素荧光衰减率(R_(fd))分别较胁迫处理显著提高了25.5%~94.9%、9.5%~15.3%、25.7%~34.6%、38.8%~121.9%、74.2%~198.6%和22.2%~25.5%;初始荧光(F_o)、PSⅡ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激发能压力(1-q P)、反应中心非光化学耗散的份额(E_x)、天线热耗散的份额(D)和双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分别较胁迫处理不同程度降低了19.8%~23.5%、22.8%~23.4%、32.5%~39.9%、15.1%~19.1%、27.8%~31.4%和51.8%~72.8%。【结论】外源SA和NO在保护PSⅡ及光合电传递链免受盐害损伤,提高番茄幼苗耐盐性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一氧化氮 NACL胁迫 番茄 ps光化学效率 激发能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光条件下籼粳稻叶片的光能转化效率和膜脂过氧化表现 被引量:20
9
作者 季本华 朱素琴 焦德茂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3-750,共8页
不同温光条件 (4 d)下 ,以粳稻 95 16和籼稻汕优 63为材料 ,测定了与 PS 光能转化效率和膜脂过氧化有关的生理指标 ,结果表明 :适温中等光强下两品种未见光抑制和光氧化表现 ;适温强光下两品种有光抑制无光氧化表现 ;低温强光下两品种... 不同温光条件 (4 d)下 ,以粳稻 95 16和籼稻汕优 63为材料 ,测定了与 PS 光能转化效率和膜脂过氧化有关的生理指标 ,结果表明 :适温中等光强下两品种未见光抑制和光氧化表现 ;适温强光下两品种有光抑制无光氧化表现 ;低温强光下两品种有光抑制和光氧化表现。低温强光下结合抑制剂的实验证明 ,与粳稻相比 ,籼稻的 D1蛋白量和 SOD活性的下降与叶黄素循环和非光化学猝灭 (q N)受抑制程度较大 ,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含量较高 ,因而光抑制和光氧化现象较明显。据此认为 ,光能转化效率是预测光抑制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蛋白 ps光能转化效率 叶黄素循环 光化学猝死 qN 膜脂过氧化 水稻 温光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红山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7
10
作者 吕芳德 徐德聪 +2 位作者 侯红波 刘云龙 郑良康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4期4-7,共4页
在大四条件下 ,通过对五种红山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亚组、同一亚组不同系之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 ,且亚组间大于亚组内。初始荧光 (FO)、最大荧光 (Fm)、R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 Fm )、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 ... 在大四条件下 ,通过对五种红山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亚组、同一亚组不同系之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 ,且亚组间大于亚组内。初始荧光 (FO)、最大荧光 (Fm)、R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 Fm )、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 (Yield/Φ PSII)、表观电子传递速率 (ETR)的日变化与光强有关 ,其中 ,Fm、Fv/ Fm、Yield随光强的变化呈相同的变化趋势 ,呈单谷曲线 ;而ETR则相反呈单峰曲线 ;FO呈双峰曲线。不同树种的荧光参数日变化幅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茶 叶绿素荧光特性 初始荧光 最大荧光 RS最大光化学效率 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 表观电子传递速率 光合日变化 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对高蛋白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4
11
作者 董彩霞 赵世杰 +2 位作者 田纪春 孟庆伟 邹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4,共6页
以两组产量水平相近而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差异的四个小麦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苗期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对叶绿素荧光参数 Fv/ Fm和 ΦPSII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中午强光下 ,缺氮处理 (无 NO3- )和 CK(15 mm ol L- 1 NO3- ,15 N)中四品种... 以两组产量水平相近而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差异的四个小麦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苗期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对叶绿素荧光参数 Fv/ Fm和 ΦPSII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中午强光下 ,缺氮处理 (无 NO3- )和 CK(15 mm ol L- 1 NO3- ,15 N)中四品种的 Fv/ Fm、ΦPSII都有所下降 ,缺氮处理中二者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 CK;高蛋白小麦 PH82 - 2 - 2和 PH85 -16下降程度小于低蛋白小麦品种 T1和 L14。受到氮素胁迫 (缺氮、低氮和高氮 )的幼苗在饱和光强下测定的 Fv/ Fm、ΦPSII比正常供氮水平 (15 mm ol L- 1 NO3- ,CK)者明显下降 ,缺氮与 CK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随处理时间的延长 ,高氮处理 (40 mm ol L- 1 NO3- )的 Fv/ Fm与 CK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氮水平下 ,高蛋白小麦均能保持较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小麦 硝酸盐 叶绿素荧光参数 最大光化学效率 ps光化学效率 幼苗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7
12
作者 王仁雷 华春 刘友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14,共4页
研究了NaCl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Pokkali (耐盐 )和Peta (盐敏感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 浓度、叶绿素含量、PSⅡ光化学效率 (Fv/Fm)和RuB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NaCl胁迫时间和浓度的增加 ,供试... 研究了NaCl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Pokkali (耐盐 )和Peta (盐敏感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 浓度、叶绿素含量、PSⅡ光化学效率 (Fv/Fm)和RuB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NaCl胁迫时间和浓度的增加 ,供试品种的净光合速率、Fv/Fm和RuBP羧化酶活性下降 ,气孔导度减小 ,细胞间隙CO2 浓度先降低后升高 ,而气孔限制值则相反 ,Chl、Chla、Chlb含量和Chla/Chlb均先升高后降低。耐盐品种体内上述指标的增减幅度小于盐敏感品种 ,盐胁迫下水稻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 ,短时间内以气孔限制因素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水稻 光合特性 影响 净光合速率 ps光化学效率 RUBP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被引量:22
13
作者 赵世杰 许长成 +1 位作者 孟庆伟 邹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21-526,共6页
通过人为改变小麦旗叶与茎秆的夹角,比较了晴天田间小麦直立叶(10°)与平展叶(90°)光合作用光抑制程度的差别。在叶温高达37.6℃、最高光强为1600μmol·m-2·s-1的晴天,田间小麦经午间强... 通过人为改变小麦旗叶与茎秆的夹角,比较了晴天田间小麦直立叶(10°)与平展叶(90°)光合作用光抑制程度的差别。在叶温高达37.6℃、最高光强为1600μmol·m-2·s-1的晴天,田间小麦经午间强光照射4h后,PSⅡ光化学效率(Fv/Fm)明显下降。14∶00平展叶的Fv/Fm与表观量子效率(AQY)降低幅度明显大于直立叶,表明平展叶较直立叶发生了更为严重的光抑制。而在最高光强相近、叶温为34.5℃的晴天,14∶00平展叶与直立叶的Fv/Fm与AQY则无明显差别。结果表明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午休" 光抑制 ps光化学效率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胁迫下银杏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宁 孟庆伟 +2 位作者 赵世杰 许长城 邹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61-465,共5页
自然条件下晴天银杏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 Fv/ Fm )表现明显日变化。上午 Fv/ Fm 随光照的增强而降低,至 14:00 左右达最低值。其后随着光强的减弱 Fv/ Fm 缓慢恢复。一天中叶黄素循环关键组分玉米黄质( ... 自然条件下晴天银杏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 Fv/ Fm )表现明显日变化。上午 Fv/ Fm 随光照的增强而降低,至 14:00 左右达最低值。其后随着光强的减弱 Fv/ Fm 缓慢恢复。一天中叶黄素循环关键组分玉米黄质( Z)含量与 Fv/ Fm 呈负相关。用二硫苏糖醇( D T T)阻断 Z的形成后,光抑制程度大大加深。结果表明与叶黄素循环有关的非辐射能量耗散的增加是产生光抑制的原因之一。强光处理前饲喂 D1 蛋白合成抑制剂林可霉素( L M ), Fv/ Fm 下降幅度增加,而且在暗中与弱光下的恢复出现差异,但强光处理后再引入 L M ,则对 Fv/ Fm 两种恢复无明显影响。这表明强光可引起银杏叶片 D1 蛋白的快速周转而植物体内这种 D1 蛋白钝化、复活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能是避免强光损伤的保护性反应。自然条件下强光胁迫并不能导致银杏叶片 D1 蛋白的净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抑制 ps光化学效率 叶黄素循环 D1蛋白 银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刺叶片形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不同潜水埋深的响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波 曾凡江 +5 位作者 张波 高欢欢 张玲 李梅梅 罗瀚林 李世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3期606-613,共8页
本研究以策勒绿洲-过渡带自然生境中不同潜水埋深(2.5、4.5、11.0 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生境中骆驼刺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对不同潜水埋深的响应。结果表明,潜水埋深由2.5m增加到4.5 m时... 本研究以策勒绿洲-过渡带自然生境中不同潜水埋深(2.5、4.5、11.0 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生境中骆驼刺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对不同潜水埋深的响应。结果表明,潜水埋深由2.5m增加到4.5 m时,骆驼刺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增加22%、15%和14%,叶片厚度减小18%,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当潜水埋深由4.5 m增加到11.0 m时,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分别增加14%、15%、17%、32%和21%,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升高14%、24%和9%,比叶面积减小12%,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结果可为策勒绿洲-过渡带中自然生长的骆驼刺的保护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荒漠过渡带 潜水埋深 叶面积 比叶面积 叶绿素 最大荧光 ps最大光化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产杂交水稻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剑叶对高温的响应 被引量:51
16
作者 欧志英 林桂珠 彭长连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4,共6页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新育成的两个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的高温耐受特性。结果表明高温引起了光合效率降低,加重了光合光抑制。光化学、光合电子传递最适温度在28℃左右,光合碳同化的最适温度在35~40℃。高温下通过P...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新育成的两个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的高温耐受特性。结果表明高温引起了光合效率降低,加重了光合光抑制。光化学、光合电子传递最适温度在28℃左右,光合碳同化的最适温度在35~40℃。高温下通过PSⅡ线性电子传递的能力几乎丧失(下降96.7%~100%),而PSⅡ光化学效率下降较少(8.8%~21.0%),暗示PSⅡ光合线性电子传递过程比光化学能转化对高温更敏感。超级杂交稻比对照汕优63更耐高温,其机理可能如下:一是因为超级稻在高温时有更迅速的类胡萝卜素积累,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减少了因过剩激发能积累引起活性氧产生、积累并伤害光合细胞;二是因为超级稻高温下有高效的叶黄素循环热耗散途径可以耗散过量的激发能;三是因为超级稻在高温下有稳定的光合功能和较强的光合效率,较高的热稳定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矮64S/E32 两优培九 超高产 响应 剑叶 超级杂交水稻 光合电子传递 汕优63 光合效率 最适温度 光合碳同化 抗氧化能力 类胡萝卜素 超级杂交稻 叶黄素循环 ps 超级稻 效率下降 传递过程 光合功能 蛋白含量 光化学 激发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形态对向日葵生长和光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谭万能 李秧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91-1194,共4页
利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向日葵生长和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O3- - N NN 处理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重显著高于NH4 + - N AA 处理,施用NO3- - N的植株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Pn 和较低的气孔导度 Cs 、细胞间隙CO2 浓度 Ci ... 利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向日葵生长和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O3- - N NN 处理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重显著高于NH4 + - N AA 处理,施用NO3- - N的植株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Pn 和较低的气孔导度 Cs 、细胞间隙CO2 浓度 Ci .不同处理之间Fv/ Fm没有显著差异,NN处理的植株PS 线性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 、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 P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都显著高于AA处理的植株;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 N则明显低于AA处理的植株.碳同化受到抑制是NH4 + - N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功能 氮素形态 向日葵 生长 光化学荧光猝灭 NH4^+-N 净光合速率 CO2浓度 FV/FM 试验研究 气孔导度 细胞间隙 不同处理 量子效率 电子传递 传递效率 ps 植株 叶面积 干物质 碳同化 AA 株高 施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书鑫 徐婷 +3 位作者 李慧 杨文莹 蔺吉祥 朱先灿 《土壤与作物》 2020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为了探讨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基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原理,对常温(25℃)和低温处理(2℃)的玉米幼苗叶片进行测量,分别获得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和荧光参数,并应用JIP-test法进行比较分... 为了探讨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基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原理,对常温(25℃)和低温处理(2℃)的玉米幼苗叶片进行测量,分别获得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和荧光参数,并应用JIP-test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常温处理,低温胁迫下玉米叶片最大荧光(Fm)和光系统Ⅱ(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分别减少55.3%和65.9%,而初始荧光(FO)基本没有变化;对O-P相的荧光参数进行标准化的WOJ和WJI增大,但WIP减小;J和I相的相对可变荧光Vj和Vi表现相反,Vj增加19.7%而Vi减少16.4%;反映PSⅡ供体侧活性的FK占振幅FO-FJ的比例WK增加44.7%,放氧复合体的组分OEC减少13.1%;反映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活性的参数Sm、MO、N分别增加210%、49.6%、294%;表示量子产额或能量分配的φPo、ψO、φEO分别减少24.9%、6.82%、29.7%,φDO增加141%;反映单位反应中心活性的参数ABS/RC、TRO/RC、ETO/RC、DIO/RC分别增加70.4%、24.7%、16.1%、328%,而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密度RC/CSO减少37.4%;表示光合性能的参数PIABS、PICSm分别减少81.6%、90.6%。综合分析玉米叶片光合过程对低温胁迫敏感,其表现的低温逆境防御保护机制是:PSⅡ供体侧的放氧复合体损伤,导致PSⅡ供体侧提供电子的能力下降,反应中心失活数量上升,而单个反应中心的效率增强,多余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失,减少活性氧(ROS)的产生;低温胁迫造成的玉米叶片PSⅡ供体侧损伤,将抑制电子的传递,进而影响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传递 光合作用 光化学效率 ps反应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