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可渗透反应墙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在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慧娣
杨昱
+5 位作者
徐祥健
邓圣
夏甫
韩旭
肖瀚
姜永海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1,共7页
选择可渗透反应墙(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利用GMS软件MODFLOW和MT3DMS模块建立假想场地的水流模型以及污染物的溶质运移模型,基于该技术修复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修复材料污...
选择可渗透反应墙(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利用GMS软件MODFLOW和MT3DMS模块建立假想场地的水流模型以及污染物的溶质运移模型,基于该技术修复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修复材料污染物去除性能)设置不同情景,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的模拟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拟合推导出污染物去除率r与抽出-注入量Q、含水层渗透系数K、污染物去除效率η之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指导该技术在实际场地应用时的关键参数设置。以山东某石化污染场地为例进行对比实验,发现修复2 a后耦合修复技术和单一修复技术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75.2%~80.1%和12.9%~14.7%,表明耦合修复技术在渗透性较差、水力梯度较小的污染场地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单一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污染场地
污染地下水修复
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
修复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渗透反应墙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在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慧娣
杨昱
徐祥健
邓圣
夏甫
韩旭
肖瀚
姜永海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1,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620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3YSKY-30)。
文摘
选择可渗透反应墙(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利用GMS软件MODFLOW和MT3DMS模块建立假想场地的水流模型以及污染物的溶质运移模型,基于该技术修复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修复材料污染物去除性能)设置不同情景,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的模拟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拟合推导出污染物去除率r与抽出-注入量Q、含水层渗透系数K、污染物去除效率η之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指导该技术在实际场地应用时的关键参数设置。以山东某石化污染场地为例进行对比实验,发现修复2 a后耦合修复技术和单一修复技术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75.2%~80.1%和12.9%~14.7%,表明耦合修复技术在渗透性较差、水力梯度较小的污染场地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单一修复技术。
关键词
石化污染场地
污染地下水修复
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
修复效果
影响因素
Keywords
petrochemical contaminated sites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prb
coupled pumping and recharge hydraulic control technology
remediation effect
influencing factor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可渗透反应墙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在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周慧娣
杨昱
徐祥健
邓圣
夏甫
韩旭
肖瀚
姜永海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