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共轭聚合物PPV衍生物中烷氧基团对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征 章婷 +2 位作者 陈晓红 刘育新 沈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研究了 3种非共轭PPV聚合物以及 3种共轭PPV衍生物的吸收谱和发光光谱的特性。非共轭PPV聚合物上的侧链烷氧基团有着很强的供电子能力 ,对调节非共轭聚合物能带带隙有重要的影响 ,且离主链较近的碳原子对能带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当... 研究了 3种非共轭PPV聚合物以及 3种共轭PPV衍生物的吸收谱和发光光谱的特性。非共轭PPV聚合物上的侧链烷氧基团有着很强的供电子能力 ,对调节非共轭聚合物能带带隙有重要的影响 ,且离主链较近的碳原子对能带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当侧链上的碳原子数量很大 ,从 7个小时一直变化到 1 0小时 ,共轭PPV衍生物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变化较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轭ppv聚合物 共轭ppv衍生物 烷氧基团 能带结构 电致发光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V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强军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2,共3页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成为太阳能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针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中颇受关注的聚对苯乙炔(PPV)衍生物,综述了PPV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简要介绍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展望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聚合物 ppv衍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噁二唑的可溶性PPV衍生物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立东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54-456,共3页
利用新型的含有二唑基团PPV衍生物,制备了结构为ITO/PVK∶OPPV(2∶1质量比)/OXD(40nm)/Alq(20nm)/Al的器件,研究了该PPV衍生物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OPPV发光峰位于460nm,是一种蓝色电致发光聚合物材料。二唑基团的引入,改善了PPV... 利用新型的含有二唑基团PPV衍生物,制备了结构为ITO/PVK∶OPPV(2∶1质量比)/OXD(40nm)/Alq(20nm)/Al的器件,研究了该PPV衍生物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OPPV发光峰位于460nm,是一种蓝色电致发光聚合物材料。二唑基团的引入,改善了PPV衍生物的电子传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噁二唑 蓝色电致发光 ppv衍生物 电子传输特性 聚对苯乙炔 发光二极管 电致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结构修饰对PPV类衍生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华林 孙岳明 +1 位作者 祁争健 尚润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2-136,共5页
聚对苯撑乙烯(PPV)衍生物因其具有确定的发光结构、高的发光效率和光电活性而成为当前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对PPV类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修饰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溶解性、可加工性、发光特性等,同时较详细地综述... 聚对苯撑乙烯(PPV)衍生物因其具有确定的发光结构、高的发光效率和光电活性而成为当前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对PPV类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修饰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溶解性、可加工性、发光特性等,同时较详细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PV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前景和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v衍生物 分子结构 光电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MEH-PPV的构象及其光学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袁仁宽 孔凡 +5 位作者 欧昌刚 郑怡 张苏洋 杨昌正 鲍希茂 吴兴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5-658,共4页
通过对在固溶体、稀溶液、薄膜和纳米孔中MEH-PPV的PL和PLE谱的测量分析,研究不同形态下MEH-PPV分子链的构象及其对电子能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在THF稀溶液中,MEH-PPV分子链基本上皆为分立态;在MEH-PPV薄膜中,分子链基本上皆为聚集态;在... 通过对在固溶体、稀溶液、薄膜和纳米孔中MEH-PPV的PL和PLE谱的测量分析,研究不同形态下MEH-PPV分子链的构象及其对电子能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在THF稀溶液中,MEH-PPV分子链基本上皆为分立态;在MEH-PPV薄膜中,分子链基本上皆为聚集态;在MEH-PPV/PS固溶体中,MEH-PPV分子链为聚集态和分立态两构象并存,聚集态的比例随MEH-PPV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多孔氧化铝模板纳米孔中,MEH-PPV分子链形成链束。分立态、聚集态和链束这三种不同构象的分子链具有不同的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v及其衍生物 构象 光致发光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EH-PPV阵列的光致发光 被引量:1
6
作者 孔凡 黄高山 +4 位作者 杨益民 杨昌正 吴兴龙 鲍希茂 袁仁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5-788,共4页
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将可溶性发光聚合物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对苯乙炔)(MEH-PPV)镶嵌在纳米孔中,制备出高发光效率的纳米发光聚合物阵列,其光学特性与MEH-PPV薄膜显著不同。纳米孔内的MEH-PPV分子链形成链束,链束中的... 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将可溶性发光聚合物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对苯乙炔)(MEH-PPV)镶嵌在纳米孔中,制备出高发光效率的纳米发光聚合物阵列,其光学特性与MEH-PPV薄膜显著不同。纳米孔内的MEH-PPV分子链形成链束,链束中的分子链数目依赖于制备纳米MEH-PPV阵列所用溶液的浓度。相对于稀溶液,在由浓溶液制备的纳米MEH-PPV阵列中,MEH-PPV链束的分子链数目较多,链间作用使MEH-PPV的能带展宽,能隙减小,因而浓溶液获得的纳米MEH-PPV阵列的光致发光峰红移。热处理纳米MEH-PPV阵列的PL谱表明,纳米孔内的聚合物分子链的弛豫运动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v及其衍生物 光致发光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在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中的空穴传输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滕枫 郑敏 +1 位作者 白凤莲 万梅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8-591,共4页
报道了聚苯胺中间氧化态(emeraldine base form PANI-EB)空穴传输层对以PPV衍生物(PTA-PPV,PTA-DMPPV和MEH-PPV)为发光层和Alq3为电子传输层构成的多层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器件中PANI-EB空穴层的引入能有效地降低... 报道了聚苯胺中间氧化态(emeraldine base form PANI-EB)空穴传输层对以PPV衍生物(PTA-PPV,PTA-DMPPV和MEH-PPV)为发光层和Alq3为电子传输层构成的多层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器件中PANI-EB空穴层的引入能有效地降低器件的启亮电压和提高器件的发光亮度,其影响程度依赖于PPV衍生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有机发光二极管 ppv衍生物 空穴传输 启亮电压 发光光谱 J-V曲线 发光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承美 陈继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27,共4页
利用强碱诱导的去卤缩合聚合法,合成了不对称烷氧基取代的聚(2-甲氧基-5-十二烷氧基-1,4-对苯乙炔)(PMDPV).其溶解性和成膜性能优于对称取代的聚(2,5-双十二烷氧基-1,4-对苯乙炔).以PMDPV为发光... 利用强碱诱导的去卤缩合聚合法,合成了不对称烷氧基取代的聚(2-甲氧基-5-十二烷氧基-1,4-对苯乙炔)(PMDPV).其溶解性和成膜性能优于对称取代的聚(2,5-双十二烷氧基-1,4-对苯乙炔).以PMDPV为发光层质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其发光峰值波长为605nm.并用IR、UV-Vis、TGA、1HNMR、GPC等对所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DPV ppv衍生物 电致发光 聚合物 去卤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